书城社科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9660200000062

第62章 电视直播报道常态化的重大进步

——“汶川地震”电视直播报道带来的思考

■高晓虹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等主流电视媒体纷纷开始了全天候的直播。围绕着抗震救灾,各种情况都是动态的、变化的、无法准确预料的,由于整个事件进程的不确定性,使“汶川地震”直播充满了悬念和期待,赢得了高收视率。

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广播电视的无线电波穿越了千山万水,及时把党的声音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灾区,又把救灾的进程和灾民的情况传送出来,在灾区内外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构建了一条信息传输的高速通道,使灾区民众时时感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也使全国人民乃至整个世界关注灾区、情系灾区。

新闻直播的常态化

记得1999年,“中国新闻奖”在评选类别中第一次增设“电视直播奖”,在送评的作品中,竟没有一部直播作品,致使当年的“电视直播奖”空缺。十年来,“直播”这个词屡屡呈现在电视荧屏,常常挂在主持人嘴边,但更多的是对预先设置的重大事件进行直播,而非消息类新闻的常态化直播。每逢重大事件直播,往往要组成庞大的团队,调用各种先进的装备,开辟几个小时的播出时间。阵容之豪华,投入之巨大,堪称一场“壮观的直播”,也被称为“奢侈的直播”。直播怎样走下豪华的舞台,成为常态化的新闻报道形式,就成为一段时间以来的热门话题。

直播的基本功能是同步展现现场,包括演播室现场和新闻发生的现场。从央视“汶川地震”的直播中,我们看到在演播室现场,主持人白岩松、张羽、王志等连续若干小时的直播,把来自汶川的最新消息发布出来,随时连线前方记者,会聚来自四面八方的相关信息。而在地震发生的汶川现场,各路记者深入城镇、山区,把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刚刚了解到的、最新采访到的情况报道出来,使外界了解灾区的人们在想什么做什么。

可以说,“汶川地震”报道是我国电视新闻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它改变了先前直播的奢华之风,使新闻直播走上了小型化、常态化的道路;它也改变了先前直播的预置静止的状态,把直播投向了突发、变化、不可预见的新闻事件上。

现场报道在直播中的意义

在直播过程中,现场报道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表明记者置身于新闻事件的现场。记者亲自在现场走访了解事实的真相,亲自在现场观察、感受和体验,然后把在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直接报道出来。记者所传递的信息不是道听途说,不是抄袭和转述,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第一手的材料,也是最直接的播报。镜头中所展现的画面是代表记者的眼睛所观察到的景象,记者在现场看到了什么就用镜头记录什么,遇到了目击者和当事人就用镜头拍摄并采访,听到了现场的人声、环境声就用摄像机录制下来,真正做到了细节的真实、现场的真实、事实的真实、展现的真实,大大提升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其次,记者可以按照事情的逻辑联系跳跃式地报道事实。新闻报道是用事实说话,记者的态度和立场是通过对事实的选择体现出来的,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这样表述或那样表述,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这样的语气或那样的语气皆能从一个侧面表达记者的倾向性。

现场报道中,记者并不需要直白地表达理念、讲述道理,可以借助于一系列间接因素体现态度和立场,诸如:选择事实的角度、表述事实的方法、事实排列的顺序、陈述事实的语气等,从而显现出客观的态度和公正的立场。再次,记者借助于现场报道可以揭示画面背后的内容和相关的新闻背景。直播画面擅长于表现“现在进行时”,对于过去的展示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现场报道则可以通过语言交代出相关的历史史实和背景材料。直播条件下所拍摄的画面往往是从特定视角取景,呈现出新闻现场的某个局部,画面的展现是不充分的。而现场报道则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描述,既可以引导观众观看和思考画面上的重要内容,也可以揭示画面背后的事实和细节。一般说来,背景材料的报道在直播中是没有固定位置的,插入背景材料时,最好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使背景与现实紧密结合,过去与今天融为一体。最后,现场报道适合于成为一条新闻的开头与结尾。直播画面一般是新闻过程的记录,难于分出开场画面或结束画面,而现场报道通常成为一条新闻的开场或结束。

消息类直播新闻的构成

一条消息类直播新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记者的现场报道;二是电视短片,通常也被称为“包裹”。

记者的现场报道在直播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记者如何展开一次现场报道呢?首先,要对现场进行认真选择,现场应具有典型意义。由于地震引发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在汶川灾区形成了多处堰塞湖,对下游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中央电视台记者刘晨站在唐家山堰塞湖的山坡上,背景中,开挖导流渠的工作正紧张地进行着,这个现场能够清晰地反映出解决唐家山堰塞湖的基本方案,并从一个侧面表现出这条新闻的主题。其次,报道记者要善于把握最佳报道时机。在这次地震救援的现场,中央台记者张灵泉站在一片废墟前,向观众报告,经过几十个小时不懈的挖掘,又救出了一个人。

正说着,救援人员抬着幸存者走过,现场是成功施救后的喜悦气氛,这个报道不仅时机掌握得好,现场气氛也表现得比较充分。再次,报道记者要力争在镜头前展示新闻事实和细节。现场报道记者要善于调动镜头,用镜头展现细节,使画面成为自己报道的有力佐证。在今年年初迎战暴风雪的报道中,杭州台记者站在风雪肆虐的杭州街头,他时而走向路旁的栏杆,用手掌在栏杆的积雪上丈量了三十公分,让观众看到积雪的厚度,时而又把观众的视线引向步行便道,告诉观众在结冰的地面上又覆盖了一层雪,时而再让大家关注主干道,路面上是泥水、积雪、冰碴,车辆拥堵地排成长龙。记者努力拓展镜头的表现力,使这个现场报道既生动又翔实。

电视报道与电话连线的结合也能提高时效性和影响力。在“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最先进入汶川的记者调用各种手段把灾区的情况传递出来,其中,用得最多的是电话连线。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仅是记者的照片或一部电话机,传来的声音则是记者从现场发出的报道。这是在技术传输手段不够完备的条件下特殊的现场报道形式,主要借助于语言描述现场情况。记者把在现场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用语言传达给观众,伴随着现场事态的发展即时播报,谈自己身处现场的现时感受和心理活动,谈对现场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谈对事件背景及相关因素的了解和推断。电话连线也可以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目击者,这种访问一般紧紧围绕事件的发生发展,以目击证人的身份说出真实的一切。在对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中,即时的远距离电话采访更不失为有效的报道方式。比如,地震发生之初,通往灾区的四条道路全部中断,抢修人员从四个方向同时向震中地区挺进。记者赶到现场后,也只能拍到某一条路的施工进展情况。而远距离的电话采访则可以打破有限的区域,分别了解到另外三条道路的抢修情况。这种采访突破了空间的制约,实现了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互馈,为观众提供了多视角、全方位的新闻信息,大大拓展了直播报道的信息量。

“包裹”是现场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裹”,俗称也叫“罐头”,是指在直播之前先期做好的一段短片,这段短片应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拍摄到关键的场面,较好地记录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并采访到相关的当事人或目击者。现场记者抓拍到的精彩镜头,通常是在转播车中编辑完成,现场记者迅速将新闻稿写出,并把解说词配到画面上,然后将“包裹”发回总部(通过微波或卫星)。“包裹”的制作是多视角的。摄影师可从现场的多个角度实施拍摄,既有宏观场面的展现,又有内在细节的揭示。有时,也可多部摄像机同时拍摄,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新闻事件。“包裹”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既可以用画面对现场进行展示,又可以对当事人或目击者进行深入的采访,还可以用字幕呈现抽象的、内在的、理性的以及背景资料。“包裹”中的内容是相对丰富的。拍摄制作“包裹”时,记者会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力争把所有关键的场面、画面、人物、过程统统记录下来,所以,涉及的内容往往比较丰富。“包裹”中表达的意见是多层面的。“包裹”中可以采访与新闻事件相关的人,他们出于不同的立场和态度,可能表达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引导观众从多个侧面对新闻事件进行观察和思考。

空中与地面拍摄的有机结合

在这次“汶川地震”的电视报道中,航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许有人认为这是被动形成的,因为汶川地形复杂,道路中断,不得不依赖直升机充当运送人员和物资的主要工具,从而获得了一定数量的航摄镜头,使人们看到被夷为平地的城镇,山体滑坡损毁的道路,堰塞湖的形成和威胁。事实上,这次救灾报道凸显了航空拍摄的优势,航拍被充分地运用到了电视新闻报道中,而且形成了巨大的震慑力量。不论是机缘巧合还是水到渠成,从此以后,中国的电视新闻报道迎来了航拍时代。

我国是个大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许多地方交通不便,人迹罕至。在这种情况下,直升机具有其他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汶川地震发生后,就是由直升机率先开辟了空中通道,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中国目前民用直升机总量约160架,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民用直升机有1万多架,俄罗斯有3000多架,加拿大有1000多架,巴西也有500多架。一位德国工程师说:中国城市比德国城市少了一样东西——空中直升机。德国直升机能在15分钟内到达任何出事地点。不论是高速公路事故处理、海上救援、森林灭火,还是救助登山途中的迷路者、高楼火灾的幸存者,直升机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电视新闻报道同样需要在事发后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才能拍到具有表现力和说服力的画面,所以,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广泛使用直升机等航拍工具势在必行。

直播中航拍镜头有着特殊的魅力,它是借助于直升飞机俯摄地面景物的特殊拍摄方式。具体说来,航拍的优势表现在:第一,不受地面交通道路的影响,能够及时赶到新闻现场,拍到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能够显著提升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有资料显示,日本拥有直升机1800多架,半数为军用,民用的直升机主要为警察、消防、民间运输服务。试想一下,如果将来警察处理交通事故、追击逃犯、消防救火都用上了直升机,拍摄新闻的媒体不能及时赶到事发现场,又怎能适应未来新闻报道发展的需要呢!第二,从空中拍摄能够远离地面潜伏着的各种危险。这次地震伴随着大面积的山体滑坡,行进在山路上既要躲避滚石又要防止跌落,城镇的危房在余震中纷纷垮塌,在地面拍摄就得冒着被砸伤的危险。不论是爆破施工,还是扑灭隧道中油罐车燃烧的烈焰,地面拍摄都是危险的,而空中拍摄能有效地远离危险,确保安全。第三,展示宏观场面,使观众了解整体布局以及景物之间的位置关系。这次地震形成了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堰塞湖。第一次从新闻播报中听到这个词,许多人弄不懂什么是堰塞湖。中央台便借助于航拍镜头边呈现边解释,堰塞湖的位置、情势以及周边的环境特征,被航拍镜头展示得清清楚楚。明白了堰塞湖的形成,也就意识到它的危险,从而,形成一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空中与地面拍摄的有机结合,能够形成强大的画面威力。空中拍摄借助于直升机的飞行可以运动着对地面景物进行多点展示,多为远景和全景,提供了宽广的视野,有助于表现盛大的场面、规模、气势等,地面拍摄则可以近距离地表现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活动、言行情绪。空中拍摄能够不失时机地抢拍到关键的新闻画面,而地面拍摄则可深入到事件内部拍摄当事人,采访目击者,让观众看到具体的细节。空中拍摄是概括性的,地面拍摄则是解释性的。

有人说,“5·12”是中国信息公开的纪念日,来自灾区的全部消息是透明的、公开的、及时的,而传递消息的主要形式之一是电视直播与现场报道,这表明常态化的新闻直播不仅适用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报道,也将成为当前及今后我国电视新闻的主体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