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9660200000050

第50章 历史记忆与现代感悟(1)

——从《话说长江》到《再说长江》

■朱羽君

从事电视教学46年,我一直关注着电视屏幕。就电视新闻传播来说,从电影胶片时代、模拟再现时代,到现在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其间我感受过那些渐变的过程,也迎接过突变的震撼。电视屏幕可以看作是一个流动的生命体,它总是在前进和变化之中,让我这个始终关注着电视的人,真是感慨颇多。

1983年8月7日,《话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当时我感受的就是一种突变的欣喜。这个节目的播出,让我看到当时电视人在极力摆脱电影观念的束缚,努力探索电视自身的特性。《话说长江》是中国电视第一次与观众有约的电视系列片,那时中国的电视台只有几个频道,每个节目都是封闭式的,自成体系,长短不一,播出是一个接一个,填满时间就行,观众不看当天报上的节目单,是不知道今晚有什么样的节目的。在这之前虽也有《丝绸之路》系列,开了一下国人的眼界,但《丝绸之路》节目仍是自由的,每集长度从20分钟到60分钟不等,播出时间也不固定,而《话说长江》有了与观众相约的意识,开始准时准点与观众见面,每期有固定的长度,共23集,播了整整半年,收视率达到40%。

那时候,我和中国许多观众一样,每到星期天就会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待它的到来。当时吸引我的,还不只是从未如此观看过的长江雄姿,从未如此面对过的长江两岸人的生存状态和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更吸引我的是它的叙事方式和语态的变化。《话说长江》拍摄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电子摄录设备刚开始使用,国外电视节目也刚开始引进,促使中国电视人有了一种创新的激情,努力探索电视自身的特性。《话说长江》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航摄,画面虽然不很清晰稳定,却开拓了人们的视野。较长的运动镜头的拍摄,使观众与被拍摄者离得近了,与生活离得近了。

更重要的是以往长期躲藏在幕后的神秘的解说员,居然微笑着露面了,尽管还是中规中矩的播音腔调,但改变了教育的口吻;尽管当时的这两位出面的解说员并未到过拍摄现场,但刚刚引进不久的电子特技,将他们不着痕迹地嵌入各个场景之中,面对面向观众诉说着画面的内容。还有抠像、叠画等电子特技,将图表、史料、诗词、地理地形、未来规划等,嵌在画面之上,大大增加了画面的信息量。与观众的交流在《话说长江》中也有了最初的意识萌动和形式表达。由于是成系列地播出,第一次发挥了电视传播的威力,每集播出之后,信件雪片似地飞来。赞叹、提问、建议,使电视人兴奋不已,观众的参与给了他们新的灵感,于是在节目播出期间,制作、插播了几期《答观众问》。观众的反响更为强烈,形成了空前的收视高潮。

当然,在今天的观众看来,这一切简直算不了什么,甚至觉得简陋不堪,影像总体不甚清晰,被摄者还是哑巴,不说话,没有同期声,观众来信是用麻袋装、人工拆,与观众的交流和反馈都非常困难,但那却是当时电视所能做到的最好状态。电视人探索电视特性的步伐离不开当时的技术条件和观念,他们是用那时代最好的影像语言记录了那个时代长江的形象,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也留下了中国电视发展的里程碑。

20多年过去了,我们已进入数字化时代。20多年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20多年长江在改革开放中焕发了新的风采,20多年的技术发展,也使电视媒介产生了质的变化。如何将这20多年的时间隧道,构建成一个新的影像文本?如何用影像书写历史,今天的电视人有同样的激情,《再说长江》正是今天的电视人为长江书写的新的历史篇章。

新的技术必然会带来新的叙事方式和新的观念。《再说长江》大大地拓展了电视的宏观视野,并以新的观念丰富了电视人对人的命运和心态的微观体察。如果说拍摄《话说长江》时,影像还只能在中观的、常人的视点来书写的话,数字化时代的新的技术手段,能让影像更加超凡和深入,满足人们视觉上对长江的整体把握,又能让人们听到长江两岸人细微的心灵倾诉,《再说长江》的创作者就是在这两方面做足文章。

数字化高清晰摄影机和高保真多方位的拾音系统带来高质量的影像,数字特技带来逼真的多维的示意图解,意象性的真实再现影像也不再拒之门外。多视窗、多信息渠道的共时并用增大单位时间的信息量,多机位、多路拾音系统使影像更加贴近生活。这些都使《再说长江》有了更丰富的视听表现手段。

比如在宏观视野的拓展上,他们使用的航摄设备及技术手段已相当成熟,除中央电视台自备的“直11”机之外,还动用了两架高原黑鹰直升机,利用卫星遥感系统、遥控设备等将长江源头、巍峨雪峰,金沙湍流,山城重庆、武当胜地、三峡神韵,黄山烟云、庐山美景、江海交汇等等宏伟景象,拍摄得如此超凡潇洒,流畅自如,以世人难以企及的角度,奏出了一篇从未有过的视觉交响曲。像这样大规模的航摄,是需要实力的,技术装备、经济财力、人员队伍、社会资源都需要进行全面整合。如《故宫》、《再说长江》这样规模宏大、文化底蕴深厚、惊动各地政要的系列片,目前也只有中央台力所能及,这也是它大台应尽的责任和应有的风范。然而这次航摄的宏观的美感,还在于人对技术的驾驭,比如大江源头的视觉之旅是前所未及的深入、清晰。

飞行的高度和路线设计有序,有时放目源头河网,有时贴近源头湿地,有时沿着雪山峰峦起伏,有时沿着河谷飞翔。天气光线需要等待,拍摄过程需要十分果断,技术和胆量同在。这次《再说长江》对长江源头的航摄是深入的、成功的,恐怕一定时期内也难以再重复的。对其他城市重镇、名山支流、三峡大坝建设等的航摄也十分壮观,各种飞行工具配合,地面拍摄交叉组合,充分展示了长江刚柔相济的整体形象,形成了这部系列片的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