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9660200000042

第42章 打造中国电视新闻新模式(1)

——关于《南京零距离》的谈话

■李幸、景志刚

时间:2003年3月7日

地点: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

谈话人:李幸(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以下简称李)

景志刚(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总监,以下简称景)

李:记得在2001年底的时候,也就是在你们这个栏目开办之前,我对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几乎是不抱什么希望的。当时,《东方时空》从两个半小时退回到原来的四十几分钟,做大时段的新闻栏目的实验严格说还没开始就胎死腹中;“说新闻”风行了一阵,但是看上去也解决不了新闻的价值观问题;直播嘛,处处受到限制,只能搞一些预知预演的东西;虽然有一些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了,但不是与主流无关就是不成气候。就在这时,你们开始策划《南京零距离》这个栏目,你们是怎么想到做成后来让大家感觉耳目一新的样子的?

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栏目?如果做一档和原来一样的栏目,那就只不过多了一个同类项。我们有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当时宣传片里说的“打造中国电视新闻新模式”。我们就是想做一个和常态的新闻不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新闻是个什么东西,实际上一开始不是很清楚的。后来做的有好多不一样。比如说播出长度,那就大不一样,人家做20分钟30分钟,我跟国际接轨,做60分钟。主持人,人家要找正襟危坐的,我们就找一个光头来主持。在内容上,当时新闻选择空间好像不是很大,但实际上细分以后它的空间是很大的,层次是很多的。我们更多的是贴近百姓大众,以百姓视角反映百姓生活。按照传统新闻概念,我们现在播的很多东西都不是新闻,但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它就是新闻,而我们过去的新闻恰恰不是新闻。内容上我归结为是社会新闻、生活资讯、投诉热线这三块。实际上这三块内容还是笼统的,它有一个统一的价值基本点隐藏在里面,就是老百姓身边的事,能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这样的新闻就不仅仅是传播,而是带了很多服务的功能在里面。当然传播本身是一种服务。另外从单个元素,时长啊播报方式啊直播形态啊,可能人家都用过,可是把它们统一到一起,可能《南京零距离》还是一个比较好的尝试。

李:现在看起来肯定是成功的。因为无论生活资讯啊投诉热线啊,都已经有单独的栏目在做,社会新闻也是很多新闻栏目里的一块。你们是把这三块内容全部放在一个栏目里面。比如把生活资讯当成新闻来做,央视的经济频道开始想这个问题了;投诉追踪,很多台都做过;社会新闻也是做过的。你是把这么多年来人家行之有效的东西全部捏合在一起,用三种最有力的内容打造一个新闻栏目。这是内容方面,形式上呢?

景:我们力求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直播,把这个60分钟做成一个开放的直播空间,而不仅仅是串联意义上的直播:一方面直播过程中发生的事件都能直接进入节目;另一方面通过电话连线、现场接受观众投诉来构成我们和观众的互动,形成一个空间的开放。后来我们又给开放的空间加了东西,比如现场调查,是在更大层面上就公众关心的问题让公众来讨论,用非常简单的A、B、C按钮的方式来讨论。这样的一种互动,就不仅仅是投诉,它把空间扩展了,把原来点对点的、个案的、线性的互动变成了一种开放的全方位的互动。比如我们在节目一开始公布一个现场调查题目——长江大桥的收费站该不该拆?这个题目每个司机、每个市民,甚至外地人都关心。因为这涉及他的利益,“哗啦啦”一万多个电话进来了,至少一万多个观众参与了。我想这就是一个社会舆论的体现,一种民意的体现,这种民意的体现我想会对我们政府的决策或者我们个人的行为或多或少地发生影响。再比如“小升初”是不是要考试,公共场所是否应该禁止宠物入内,这些问题就是在寻求多元化表达以后的一种共识。电视充当共识的通道,我觉得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李:这个非常有意思,它在传播学上属于议题设置那样的东西,在纸媒上面不能做到实时,在电子媒介上可以做到。一小时内的这种调查,比人工的在外面的那种访问有效得多。很多人在这个里面得到一种认同的感觉,百分之四十几的人说“我在这个里头”,那百分之五十几的人说“哎呀我还在百分之五十里头呢”。

景:而且这种调查实际上表达的是最真实的最不加掩饰的,因为它不暴露身份,没有身份的顾忌,也没有讲得好不好的顾忌,不要出镜。这个时候观众表达的看法可能是最真实的。

李:你的意思是内容选择和直播形式是有关系的?它的前提首先是直播,没有直播就不可能有这个内容选择。

景:其实这个栏目能做到现在这个样子,我觉得和我们的直播形态有很大关系。像孟非现在如果做录播,他的精、气、神就不如做直播,提不起来。他做直播的时候直接面对观众,他所有的杂念全部抛弃。录播我错了我可以再来,但是直播不行。实际上只有在直播的状态中,主持人的很多感性的判断评说才会出来,出来以后往往才会成为节目里一个一个的闪光点。

李:这就是一种灵感的迸发啊,现在的观众就是要看这个。我记得当时你们选孟非确实是费了心。我问过你谁来做主持人,你说一个个找吧。过了几天听你说找了孟非。我想怎么找到他了?

景:其实我们当时用孟非,第一不是刻意为之,正好他就是个光头。第二我们试了很多主持人,但都不到位。孟非做过记者,他对事情的采访问话就比较到位,而且他的心态也比较好。主持人在生活中怎么与人相处,很重要。他是盛气凌人的还是平易近人的。孟非他生活里就比较低调,比较真实实在,并且能在电视上还原、表现这种真实。按照传统新闻主持人的标准,孟非肯定不行,但不用这标准孟非一下子就出来了。有个性才能被别人注意。注意之后人家才晓得你是不是做得好。大家注意《南京零距离》,可能就是一看那里有个光头在主持,就想看光头主持的节目怎么样,一看光头主持的节目还不错,不光形象上特别另类,主持的节目也蛮有个性的,和当下的新闻节目不一样,又比较贴近老百姓又有亲和力,这个收视率就慢慢上来了。已连续几个月在尼尔森排名第一。其实一个60分钟的直播节目,没有稿子,只有串联提示告诉你内容,要你自己说话,对主持人来说难度还是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