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9660200000036

第36章 生存环境·战略思考·策略问题(2)

5.信息处理

我们常常以“信息量”来衡量电视节目的某种价值,所以现在电视里说话速度越来越快,以至于含糊不清;电视节目时间越来越长,令人感到杂乱无序。片面强调信息量就像片面强调收视率一样会带来一个恶果:栏目时间长度增加越多,有效信息则相对越来越少,看什么都是很平面的。要使观众真正关注你的媒体,信息量是一个基本的条件,固然不可忽视,但提高信息“质”也许在电视节目生产“信息处理”方面更为重要。

所谓“信息质”,我认为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内涵:第一,信息的独特性和新鲜性。电视节目能够提供与众不同、鲜为人知或不为人注意的信息,这是“信息质”的基本层面。第二,信息的理性深度。电视节目能够对同质、同类信息进行深刻的理性分析,提出有分量的“主体视点”,这是“信息质”的较高层面。第三,信息的感染力。即电视节目提供的信息不仅新鲜、独特,也不仅有理性深度,还能够激起观众情感、心灵的共鸣,有力地影响、感染观众,这应是电视节目“信息质”的最高层面,即要达到信息的赏心悦目的收视效果。

6.媒介伦理和社会责任

对于电视负面社会效应的论述,在中外许多学者的著作中已被表述得相当深刻。的确,电视在其自身利益的实现过程中,会经常面临与社会伦理规范的矛盾与冲突。许多电视媒体在这矛盾与冲突中,也许会倒向“唯利是图”。从眼前利益看,这种选择,不能不说有其合理性(电视媒体“迎合”观众某些“恶俗”口味,相应制作、推广此类节目,以赚取商业上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这种选择也许得不偿失。在当今世界纷纭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冲突的格局中,电视媒体应负起其社会责任。面对社会“转型期”种种现实社会矛盾,电视媒体也应遵循媒体伦理规范,尊重每一阶层、每一个人,确立良好、公正、公平的社会——公众形象。

电视媒体伦理规范与社会责任的自觉遵循与承担,是电视节目生产获得积极、正面效应的有力保障。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权威即是金钱,信誉即是财富。

三、湖北卫视媒介形象塑造中的策略问题

湖北卫视在塑造自己媒介形象的过程中,怎样设计频道形象、栏目形象、节目形象,我们认为至少有十个方面的关系需要注意把握和处理。

1.“点”和“面”之关系

大家经常看的新闻节目,《新闻早班车》、《新闻空间》整体不错,但问题出在哪儿?点和面抓得不到位。切入点太大,容易形成面上的宽泛,但是点上又不够深。应该从一个很小的动作,从细节入手,来表达城市整体风貌的变化,点和面的关系上尤其要重视“点”的设计,即立足点、切入点的设计,一般来说,“点”要切入得具体、生动、扎实。

2.“新”和“旧”之关系

我不赞成盲目创新。什么叫创新?除了独家的新鲜素材以外,更重要的是媒体的思路、方式、角度的新。素材可能是一般化的,是旧的,但是如果角度、思路、方法和方式是新的,它就可能是新的。在新和旧的关系上我比较倾向于赋予旧素材以新思路、新观点。

3.“深”和“浅”之关系

这个关系上存在四种现象,一种是深入深出,一种是浅入浅出,还有一种是浅入深出,最后一种是深入浅出。做“公益”特色我觉得要尽量忌讳生僻的名词,有些非常专业的名词我觉得容易让老百姓听不懂。有些内容“浅入浅出”,大白话又没有什么意思。最糟糕是浅入深出,内涵没什么,用一些让人看不懂的把戏。我们提倡深入浅出,内容很深,但能用老百姓很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

4.内在的气质和外在包装之关系

在确立“公益”理念的基础上,外在形象“包装”固然很重要,如主持人的服装、语言等的设计,包括频道视听形象的设计,包括频道“导视”系统的设计等,但更重要的是频道内在的精神气质。如湖北卫视“公益”形象的体现更要注重炼“内功”,从整体到每一个细节都应体现“三种关怀”的精、气、神。

5.“重”和“轻”之关系

从整体的媒介形象来讲,现在我们看到的湖北卫视节目普遍偏重公益型的东西,容易做得比较重,如《往事》没有一些另外色彩的东西去衬托就更重了,让大家觉得不容易接受。而像《幸运地球村》有些综艺性的轻的东西,则要想办法用“重”的东西加大内涵的力度去补充。

6.展现和表现之关系

我们现在展现的东西多,正面叙述的东西多,但是发现的东西、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少。这种发现包括对象本身的发现,所谓新的事实、新的人物和不为人所知的对象的发现,也包括在叙事过程中的技术性的处理,也就是所谓的“悬念设置”。叙事过程中,中间设计很多悬念,隔几分钟埋一个包袱,就可以把很简单的故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有起有落。

7.生活化和陌生化之关系

我同意贴近生活,但当我们过于贴近,则由于缺乏审美距离而流于世俗。我看到湖北卫视新闻节目,包括一部分专栏节目当中,有些是有一种距离感,有些就缺乏距离感,太原汁原味了,太毛糙了。这里需要光影的处理、语言的处理,包括声音的处理等等,用这些很艺术的方式进行精加工,使非常原始的生活变得有一种距离感,陌生化,就会觉得很新鲜,进而产生审美愉悦。

8.“收”和“放”之关系

我们的节目“放”得太过,《阳光行动》、《往事》煽情的同时,包括主持人的语言,包括故事叙述本身,容易缺乏控制,也就是说“放”得过分,但是“收”得不够。而“收”往往是体现媒体的水平的,特别是在主持人的现场控制、语言控制和整个叙事结构的控制上,恰当的语言概括,恰当的打断都是需要的,不能一味“放”。

9.前期策划和后期开发之关系

前期最好成立一个整体的媒介策划班子,同时考虑到后期开发的工作,不要一次性浪费素材。各个栏目之间应该互相连动,造成一种捆绑效应,同样的素材不同的栏目应按照各自栏目的特点去处理。大家打配合,这样容易在合适的时机寻求统一的卖点。前期策划过程当中要考虑到后期这种多次开发的可能性。包括频道的自身媒介宣传,包括在其他相关媒体的宣传等等,这些都是前期策划、后期开发应该考虑到的问题。不是说策划一个节目活动就完了,而是后期开发跟上,一次两次三次多次呈现。

10.全球化和本土化之关系

即国际化的眼光和本地化操作的结合。作为湖北卫视这样一个居于中国中部地段的媒体,借用地缘优势,把东西南北的资源汇集到这儿来,以全球化的视野眼光(公益特色本身就极具国际性),在本地化推动和本地化操作的过程中,一方面推动本地的国际化进程,用一些全球化、国际化的语言、事件、人物组织媒体活动,形成媒体效应。同时真正把中国湖北卫视的形象推到国际上,由湖北卫视频道每年把精品栏目汇总,如能够汇编成中国环保报告诸如此类的产品,能够有一个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多语版的节目和栏目,至少推出一两档,再与相关国际性的组织等等建立广泛联系,就可以形成我们的国际媒介形象。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我们“公益性”节目制作过程当中,要处理好“公益性”的追求和所谓的“市场效果”之间的结合。一个是公益和服务,一个是公益和市场,一个是公益和娱乐。这几个方面都需要考虑,因为公益性的东西容易让大家误解为一种死板的宣传,还是应该想办法找到一些赏心悦目和让人心悦诚服的寓教于乐的东西。比如《阳光行动》真正行动起来,变成有用的行动,不只是发现,而是在发现中同时管用,真正服务社会。让需要帮助的人,不仅是展现他们的故事,而是也实际得到了问题的解决,这就是服务。公益和服务结合起来,不是一个节目解决一个人的问题,而是解决一片人的问题。公益和服务,公益和娱乐,公益和市场商业效益这三个关系完全可以结合得很好。这样才能增加节目的必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