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9660200000024

第24章 平民化·人文关怀·科学运作

■崔永元

刚才有几位记者在采访我,让我说对这次大赛的看法,我说我真是还有一点发言权,因为我从广播学院毕业以后,从1985年开始,是在做广播,1987年我们做的《午间半小时》也是做得很红火,也算是名牌栏目,可是到了1989年以后,节目遇到一些困难,在走下坡路,那时候,我们用的什么办法呢?用的是办公室的男女老少集思广益,大家出主意,希望这个节目能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用的就是这样一个办法。这次接到浙江广播电台的邀请,看到那42份文案时,我想当时我们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个方案呢?怎么没想到动员社会的力量,集合大家的智慧一起重振自己的栏目呢?所以我说从我自己干广播的经验,我觉得当时我们问题差就差在闭门造车上,虽然说广播在财力、物力上有一些欠缺,但是广播人的毛病却是很豪华的。比如,广播人有时候会有贵族化倾向,包括我们这次看到的42份文案里,也有这样的情况,就是一个宿舍或是一个小团伙很钟情于这种广播方式,大家就把它策划出来了,并且认为听众一定喜欢。还是要尊重听众的选择,以“平民化”为追求。第二,我觉得有时候广播人缺少一点人文关怀精神,也就是我做我的,不管别人的想法,不管有没有人听,大家能不能听懂,是不是能听明白,都不太在意。第三点,可能缺乏科学化的运作。比如,我们要在这个时间推出这个节目,是因为什么?它有没有竞争力,它的竞争力来源于什么,都缺乏科学的调查,在《午间半小时》上马的时候,我们也去参加了座谈会,当时我也提出了看法,比如我们想在中午这个时段做一个节目,我们一定要知道其他电台中午时段是什么节目,一定要知道这个时段电视在播什么节目,那我们可以确定一个方向。我们是找其他媒介的空白点、盲点,还是和它们在同一个领域竞争?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所以广播到了今天,也需要一个规范化的操作,需要有一个科学化的方式来操作。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广播人和广播听众的热情。浙江电台办的这件事就是一举两得,既让电台自己的同志觉得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人在关心我们,心里暖融融的,也让听众知道我们离不开他们的支持。这次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社会上有这么多人关心我们,一个创意大赛就有十四个省市参与。这就是继续奋斗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