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9660000000040

第40章 跨文化传播与未成年人成长(1)

■童兵

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跨文化传播,是当今信息社会最令人神往的传播领域。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跨文化传播正为越来越多的各国政要、学者和民众所认同,成为新世纪人类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向纵深发展的亮丽景观。跨文化传播所显示的日益增大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尤其是它对广大未成年人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力,对未成年人人生观和身心特征的塑造、引领、规范、教化功能,受到人们普遍、深切的关注。本文拟就跨文化传播与未成年人成长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从学理上说,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活动。跨文化传播的核心是它的“跨文化”。这种跨越不同文化体系的传播行为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参与者不仅依据自己的文化代码和编、解码规则,而且同时也了解对方的代码和编、解码规则,并参与相关的编、解码活动。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互动的文化信息传受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输入方(个人、组织、国家)对输出方所提供的信息及其输出方式感到陌生和新异,同时又由于对这些内容的需求而产生收受的冲动与认同。因此,跨文化传播的这种“跨文化”特征常常表现出认同感和奇特感、随和性和危险性,正常事物和新异事物交织在一起,对各方参与者的行为、观念、感性和理解力同时发生作用的复杂关系。简言之,“跨文化”是一种越过文化体系界限,经历文化归属性的所有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超越体系来经历文化归属性”这种传播活动,对于参与跨文化传播的各方,尤其是新异文化输入方来说,涉及到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许多问题:对新异文化输出方文化代码、文化身份、传统观念、习惯规则、行为方式的认同,对新异文化进入后对本土文化可能造成的冲击及其利弊得失的预测,本土文化政策和文化心理的自我调适及内外文化整合的条件创造等等。

跨文化传播的发生,并非自今日方有。作为一种根植于人的物质生活生产与精神交往需求必然的人类沟通样式,跨文化传播古已有之。比如在中国,汉张骞通西域,唐玄奘印度取经,元马可·波罗游历中国,明郑和下西洋,清英人马礼逊马六甲办报,都是典型的跨文化传播事件。由于害怕跨文化传播会传播异国他乡的新文化新思潮,打破封建帝国的一统天下,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千方百计阻止跨文化传播。他们利用中国西高东低,东北、西北、西南或为高山峻岭,或为大漠戈壁,惟东南是连绵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的地貌特征,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以为守住海疆,外国人就休想进入中国,可能破解中国封建统治的新文化新思潮也就被隔阻在外而难逞其能。到嘉靖(1522~1566)年间,英国都铎王朝大力推行拓海政策的时候,中国的“闭关锁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直到今天,这种国策的余毒我们偶尔还能感受到。

时代已进入21世纪,列强用坚船利炮和近代科学技术强行推行的跨文化传播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今天的中国,对于西方国家不断进入的对华跨文化传播怀着复杂的心态。一方面,我们要利用这种跨文化传播了解西方,借鉴西方国家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防范某些西方国家利用跨文化传播散布其价值观念和腐朽低俗的文化垃圾。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对于来自海外,尤其是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跨文化传播,我们毕竟在宏观文化政策、社会心理以及传播实务和技术层面,有了巨大的进步,有了一定的准备,并且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但在微观的规制层面,在处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碰撞与整合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如何正确引导未成年人接收和利用跨文化传播,我们还缺少充分的研究,缺少有效的应对举措。

由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成果的有力支持,今天的中国处于密集的跨文化传播信息流包围之中。据不完全统计,就国际广播而言,美、英、法、德等在中国周边的10个国家设立了26个广播发射基地,形成了对中国四通八达的广播发射网。在电视方面,中国上空有220个电视频道,其中有33个可在中国特殊社区落地,凤凰、阳光、星空、华娱四个台最为抢眼。中国电视台每天播出的节目,有三分之一是由外国电视制作机构制作和提供的。目前全世界有卫星电视节目300多套,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美国。全世界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37个国家接收美国的CNN昼夜新闻节目。

就大众传播而言,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消息来源于只占世界人口七分之一的西方发达国家。全球每天传播的国际新闻大约80%来自西方大通讯社。西方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信息量,是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100倍。在国际互联网流通的信息中,使用英语的占90%,法语占5%,西班牙语占2%,包括汉语在内的其他许多语种只占3%。2003年全球传媒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美元,美国一国就达到5350亿美元,占一半以上。在跨文化传播中,西方发达国家的传媒业无论数量、覆盖面、信息量,还是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均居主导地位。

有必要指出,西方国家这些年在传播方法和技巧上也下了工夫,有了重大改进。

有一种所谓的“新式新闻”,着眼于大新闻观和大信息观,即从全世界范围出发来审视事实,配置信息,生产和提供新闻产品,追求更多的节目覆盖、话语空间和市场占有。

生产者在“受众至上”的口号下,迎合受众兴趣,强调贴近性、娱乐性和亲和力。这样,跨文化传播就更具进入实力和影响力,更有市场和更能吸引消费者。

在强大的信息流冲击下,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主流媒体实施的对华跨文化传播对于中国人,尤其是对中国未成年人的影响之大,就可想而知了。维亚康姆公司总裁萨姆纳·雷德斯通坦率地说,“我们所发现的是,面对自己的父母,东京街头和伦敦街头孩子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我们正是在这些孩子还处在和其他同龄人相比并没有什么差别,但同时又都对自己的父母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的时期吸引住了他们。顺便说一句,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地的自由斗士们都要和音乐电视联合的原因。”面对来势汹涌的西方国家跨文化传播,未成年人如何应对和利用进入的西方文化?社会应该如何引导未成年人在接受跨文化传播中健康成长?这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传媒研究工作者必须正视和认真回答的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0~18岁的未成年人达3.6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9.6%。这些人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是今后时代的中坚。他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对自己置身的世界充满着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的生理、心理时时处处表现为矛盾的交织和冲突:“思维大胆、活跃却又失之偏激;怀疑成人世界,又渴望加速融入;既寻求独立的自我意识,又不能摆脱依赖心理;强烈的好奇心,较弱的自制力;行为上喜欢我行我素、率意而行,但又不自觉地去模仿,渴望认同。”大众传媒是个五彩缤纷、无奇不有的世界,是未成年人日夜相伴、须臾难离的朋友。传媒同未成年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媒介环境是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境。未成年人主要在学校环境和校外环境即社会环境中生活。未成年人接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新闻纪录电影、图书、手机短信等传媒以及参与收受、发送信息活动的场所处处皆是,活动时时都有,而且事事都有传媒的报道及评论。接触传媒,使用传媒,参与传媒的活动,成为未成年人最乐此不彼、最舍得花费时间的事情。据一篇文章介绍,美国44%的儿童平均每天看电视超过2小时,智利20%的儿童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土耳其的儿童31%在上学日、71.7%在周末平均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据另一篇文章介绍,南京地区未成年人每日接触媒介时间平均为2.7小时,每周接触媒介时间平均为24.5小时。上海市的一个调查称,上海市未成年人平均每天花费在各种媒介上的时间依次为:课外书籍1.17小时,电视1.05小时,网络0.99小时,电脑游戏0.98小时,音像制品0.98小时。每个未成年人只消费其中的几种,平均每天接触传媒时间为2.08小时。由此可见,中外未成年人每天都要接触传媒,无不生活在大众传媒的汪洋大海之中。因此可以说,大众传媒是未成年人的“校外教师”。

传媒这个“校外教师”有些什么功能?一般认为,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接触传媒,首先是获取信息。传媒向未成年人提供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成长中的未成年人是极为需要的。其次是教育功能。未成年人通过接触传媒学习知识,促进自己的身心与人格发展。第三是娱乐功能。未成年人在接触传媒的过程中得到休息与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