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9659800000053

第53章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原则(3)

其次,要强化责任意识。记者是防止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出现的首要防线,因此强化记者的责任意识极其关键。一是要求记者必须亲历亲为,深入现场,不能无中生有,闭门造车;二是要求记者必须获取第一手材料,保证消息来源准确可靠,不能道听途说,不能听专家学者的一面之词,不能随意从互联网上下载新闻进行报道,不能把政府部门的内部文件、内部发言和正在讨论的事情未经许可,就擅自公开报道;三是要求记者的报道不仅要基本事实准确,而且还要细节准确,对事件的分析评价也要客观公正。

再者,要建立严格的运作机制。一是完善稿件审核签发程序,建立编辑、部门负责人、值班总编三级审稿制度,明确各自责任;一旦发现嫌疑稿件,一律核实后再发;对把握不准的稿件要送有关部门审定。

二是防止媒体权力滥用。现在一些媒体内部有“白名单”和“黑名单”。凡是上了保护名单的广告商和广告大户,不仅看不到对他们的批评报道,反而倒是有不少吹嘘他们的失实消息;另一些上了黑名单的单位,不仅从来看不见表扬报道,更多的则是不利消息,甚至小事也被渲染成大事。我们决不允许广告大户和广告商操纵媒体的情况出现,党和人民的喉舌决不能成为某些利益集团或社会势力的代言人,媒体的话语权决不能被广告大户和广告商所滥用,更不能让他们成为舆论监督的死角或真空。

三是建立有效的监督与进退机制。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舆论工具,自然应该接受人民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举报和投诉。对造假行为的记者,一旦被发现和举报,轻则严惩,重则清除。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情况,要补缺填漏,制定严格的游戏规则,依据记者、编辑及其相关部门的责任,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严格自律,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记者,也要表彰奖励。

一年来,经过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共同努力,我们高兴地看到,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的泛滥势头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假新闻的数量明显减少。这说明,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是能够抓出成效的。

当然,我们也要充分估计到,如前所述,治理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正如某些病毒是杀不完、斩不尽的一样,只要世界上存在着新闻事业,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也会缠绕着新闻操作和新闻实践,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变化,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还会发生遗传和变异。所以,只要新闻事业存在一天,新闻真实性原则也就要坚持一天;新闻事业存在多久,新闻真实性原则也就要坚持多久,始终不得放松警醒。虽然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不可能完全根治,但是,经过持久的斗争和长期的努力,我们完全可以将它控制在不发作的范围内,将它造成的危害减小到最轻程度。我们有这样的能力,也应当具备这样的信心。

探讨新闻真实性问题,还应当以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进行考量。只有这样做,对认识和把握真实性原则,我们才能够具备更高的高度和更深的深度。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全世界几乎所有媒体都无一例外地声称自己将坚定地奉行和遵循新闻真实。然而,认可新闻真实是一回事,怎样判定和解读新闻却又是另一回事。在国际新闻报道领域,面对同一重大事件,各国媒体都会以各自的角度来解读和报道新闻,在多数情况下,其间的差异是很大的,甚至还有完全相反的。例如,中美撞击事件、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明明是中国占理,可在西方媒体里反倒成为他们是有理一方。真是立场不同,结论也就不同。邓小平同志曾以罕见的生气批评美国媒体,他说:“‘美国之音’太不像话,一批撒谎的人在干事,连起码的诚实都没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31页,人民出版社。

有的同志认为,西方崇尚新闻自由,不会胡乱报道,不会捏造是非。其实,事情并非如此。自诩为最讲新闻自由的美国不是也炮制过“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谎言吗?这条一度铺天盖地的假新闻,曾经欺骗了全世界。科索沃战争爆发前,西方媒体广为散布的所谓“万人坑”事件,后来不也证明是一条大大的假新闻吗?

我曾经在一位美国学者写的专著里,读到过这样一个事例:海湾战争前,美国政府为了争取美国人民和美国参众两院支持出兵海湾,专门邀请一位叫娜耶热赫的科威特15岁女孩到美国国会的人权委员会作证。这位女孩说:她曾亲眼看见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士兵,把几百个婴儿从育婴箱中拿出来,扔在医院地板上,让婴儿们活生生地死去。人权委员会主席说:证人身份保密,因为她的家人还在被伊拉克占领的科威特,否则,证人的家人安全无法保证。美国媒体获悉这个证词后,立即传播,大肆炒作,将伊军士兵的行为比喻为纳粹暴行。果然,许多美国人被激怒了。民调显示,支持出兵的呼声陡然上升。这个轰动一时的“育婴箱事件”,曾被美国总统老布什引述过6次,另有7位国会参议员也曾引用过。它在争取国会投票通过授权总统出兵海湾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科威特重获独立后,一名美国广播公司的记者采访了发生所谓“育婴箱事件”的那家医院,结果发现整个事件完全是编造的,因为那家医院的医生们都说从未闻过此事。进一步调查又发现,那名科威特女孩的父亲原来竟是科威特驻美国大使!这位大使与美国一家有名的希尔—诺尔顿公关公司关系密切,他们共同商定,由科威特政府出资,由这家公关公司出面联系权力部门和权势人物,动员一切资源,以达到游说美国国会尽快同意出兵海湾的目的。

人们不禁会问:美国媒体在重大国际事件上,为什么老是违反真实性原则,编造假新闻呢?难道美国新闻界不清楚吗?我认为他们不可能不清楚,他们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一位美国学者曾在《美国新闻自由的神话》一文中指出:“美国新闻媒介的主要任务在于动员美国大众支持政府的利益。”(原载《香港商报》)大量事实说明,美国传媒的国际新闻报道主要是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依归的。对于美国传媒而言,为了国家利益而不惜伤害新闻真实性,那是值得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美国新闻界,不只是国家利益的因素,还有政治因素、文化因素、意识形态因素、广告资本因素等等,都对新闻真实的实现,产生过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的伤害。一位美国学者写道:在20世纪90年代,曾对全美250家日报总编进行调查,结果发现93%的总编遭遇过广告商试图以广告费为由干涉版面和报道,37%的总编承认曾屈服于广告商的不合理要求。

对于我们中国新闻界来说,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的今天,怎样做到既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又要维护好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大计,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比如,我国每年的粮食收成状况,过去农业部都要按时发布消息。在今天,发与不发、什么时候发?却成了一个很是头痛的问题。不发吧,社会将指责你隐瞒真相呀、剥夺知情权呀等等,一大堆帽子给你不正不歪地扣过来;发吧,世界大粮商正等着你的准确信息,中国丰收,世界粮价应声而跌,中国歉收,世界粮价陡然猛涨,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涨跌之间就是几亿、几十亿美元的进出。假若歉收,谁为你进口粮食而多付的几亿、几十亿美元买单?到头来,终究还是中国老百姓吃亏。类似粮食收成的报道与否问题,在我国经济领域还有很多。所以,我们一定要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学会用中国的立场、中国的眼睛、中国的分析,去应对和报道风云变幻的国际社会。我们一定要坚持讲真话,一定又要善于抓住时机讲真话。

总而言之,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价值取向,最终是为着绝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着中华民族前途的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