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9659800000003

第3章 舆论监督的建设性立场

■时统宇

一、以电视的访谈类节目的火爆为标志,舆论监督开始成为新闻界的一种行动自觉,使一度陷于停滞的新闻改革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无论是中国电视史,还是中国新闻史,乃至中国的当代史,都会饶有兴味地记录这样两件事:

1997年12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来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组,欣然提笔写下几个大字:“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

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总理在视察中央电视台时,赠给《焦点访谈》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有两位国务院总理为同一个电视栏目题字,这或许不能说后无来者,但至少是前无古人。不要小看了这件事,这对新闻界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如果说1998年以前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舆论监督还是一花独放的话,那么1998年就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势头,就连人们心目中最正统的《人民日报》也开辟了“社会观察”的专栏,每周一次,披露一些腐败和准腐败的问题。平心而论,这种舆论监督的水平还不高,有的报纸的新闻批评还处在“要把‘××××’办成××报的‘焦点访谈’”这种照猫画虎,但这毕竟表明中国新闻界已经走出了舆论监督的“冰河期”。究其原因,除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这就是中共对舆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的强调和新闻工作者的建设性立场的逐渐确立。这是高屋建瓴和夯实基础的对应关系,缺一不可。中共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同立法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科学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还提出了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的四条途径——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这三项决策机制民主化、科学化的基本要求,必须要通过新闻媒介反映出来。民情、民意、民智这“三民”能在传媒中有准确的地位,这就是社会进步的根据标志之一,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的殚精竭虑在世纪之交有了国家意志,这实在是民族的幸事。同时,新闻工作者的心态经过十年的调整之后,终于回归到了建设性的立场上来,我们只要看看新闻工作者的一些编采体会,就会感觉到他们的许多认识不仅阐述了对具体的舆论监督作品的社会角色的认定,而且对舆论监督的理解也颇为到位。正因为没有去片面追求曝光的轰动效应,而是既尖锐地揭露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又明确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希望和途径所在,这反而使节目或栏目的成长性和影响力如日中天。这其中实在是有许多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东西。

新闻工作者的建设性立场的确立反映了中国新闻事业开始走向成熟,这种立场在舆论监督的历史过程中,将会得到不断的校正和微调。不过,唯其坚持建设性的基本立场,才能为舆论监督提供可靠的主体保证和操作条件,不断开辟新视野,进入新境界,跃上新台阶。

二、在新闻的歌硕与呼唤之间,新闻界恰当地把握了一个“度”,从又一个侧面表明了经过二十年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国的新闻宣传进入了一个成熟期。

1998年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年,也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的二十年,值得歌颂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事实上,新闻界也很好地完成了唱响改革开放颂的任务。我们应当看到,站在20世纪的制高点上,我们面对的是中华民族一个世纪以来屈辱的历史和人们不屈的奋斗,面对的是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的波澜壮阔,面对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和青春活力,这一宏伟的历史画卷,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演变成亚洲的金融危机,进而波及到全世界,与此同时,中国还遭到南北两地的特大洪水的袭击,所谓内忧外患也不是危言耸听。显然,新闻界对此的认识是冷静和清醒的。比如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的宣传,新闻界没有吹泡泡。再比如对股份制的宣传,也与当年对承包制的“一包就灵”式的宣传形成强烈对比。所有这些都表明,实事求是的精神开始“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中国新闻界终于在几十年的摸爬滚打后,变得聪明起来了。

欢呼并不难,难的是呼唤。因为人类理性、人文精神、科学价值等等,都是需要呼唤的,而且不断地呼唤还生怕它们的缺失。中国的新闻传媒不仅需要强大的科学理性精神,还必须有充满人文精神的价值判断,我们还有那么多的不死不活的国营大中型企业,还有那么多的苦苦挣扎的下岗职工,还有那么多的贫困人口,我们应该时刻摸摸自己的良心,掂掂自己的责任。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山雨欲来风满楼”,国际互联网络的异军突起让所有的传媒都如坐针毡,中国新闻界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的准备紧锣密鼓。

1998年尽管还不能说是中国新闻界的上网年,但已经上网的媒体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网上传播,许多原来没有上网的媒体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这方面,报纸走在了前头。去年,《人民日报》在自己的网站上一天9次更换新闻,今年已发展到一天15次更换新闻,而且把一些重大新闻做成专集(比如克林顿绯闻案),对某些重大新闻随时上网,从而大大增强了报纸的即时性。人们不会忘记1998年9月11日万众竞相上网,争睹克林顿性丑闻案的调查报告,造成网络大塞车的那一幕,“第四媒体”确实呼啸而来。在此,视听传媒显然落后于报业传媒,它们的危机感还不十分紧迫。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21世纪的传媒革命,不仅是一场广泛的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我们在讨论21世纪的传媒走势时,单纯技术层面的预测是远远不够的。生活方式的变迁源于人类自身创造的巨大物质基础,失去了这些基础,一切将无从谈起。我们的立足点仍然是需要上百年时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我们要警惕传媒革命中淮橘成枳的误区。

四、传媒的第三产业的属性进一步凸现出来,增强传媒的经济实力成为新闻事业的操作层和管理层的一种共识,中国传媒的发展开始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目前,我国有6个报业集团,其中有5个是1998年诞生的,这标志着新闻业从单纯的宣传事业型向经营管理型的一次大的跨越。从最明显的意义上说,长期以来我们的传媒为有偿新闻所困扰,拉广告成了各种媒体的共同行动,这种状况实际上使传媒的职能和使命都受到了致命的伤害。本来,传媒通过提高自身的传播质量去提高覆盖率(收视率、收听率),进而争取更多的广告客户,在经济实力增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数量,这才是新闻媒介发展的一条良性运行轨道。从实际情况看,真正有影响的媒体,包括精品栏目是不用去拉广告的,因为它们并不缺广告,他们可以一心一意地把自己的栏目(节目办好,这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成长性极好的生长点,随着整个市场经济运作的规范和完美,中国传媒的综合实力还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