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9659600000035

第35章 “电视娱乐热”留给我们的思考(1)

■李立

不知这样说是否合适,出现在20世纪末的中国“电视娱乐热”的“始作俑者”应该是电视“湘军”——湖南卫视经视台。原因是有两个重要标志可以作证。其一是《快乐大本营》的出台。在此之前,虽有90年代初就在上海、北京等地出现的《快乐大转盘》、《黄金乐园》等游戏娱乐节目,但并未形成一种席卷全国、刺激观众的效果。然而湖南卫视台在1997年上星后推出的游戏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却在一夜之间引起轰动,随即刮起“娱乐旋风”。极少见的“两个效益”同获成功,使得全国各台上门取经者络绎不绝。据说,1998年底1999年初,全国30个省市的电视屏幕上游戏节目几乎无有“缺席”者。其二是湖南经视台在1998年推出的连续剧《还珠格格》更具冲击力,虽说首先迷倒的是少男少女,但成年人观众的比例也明显“超重”。说这部戏“男女老少皆宜,大江南北都喜”并不为过。到了1999年初,“娱乐热”再次升温,北方京城的有线台不甘示弱,掀起《欢乐总动员》,与《快乐大本营》同时段播出,形成南北对擂;《还珠格格》续集二度轰动,再次撩起孩子们的兴奋点;接下来《少年英雄方世玉》又亮相屏幕,牢牢锁住了一批观众……可以说,1999年,游戏节目遍台开花,娱乐电视剧各频道登场,给世纪末的中国电视屏幕留下一道亮丽的风景。

伴随着新千年钟声的敲过,沉浸在《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和对英雄保尔的追忆中的电视观众,似乎已不知不觉地远离了不久前的“电视娱乐热”。作为普通观众,再好看的电视节目,在其眼里都会斗转星移,如过眼烟云,因为娱乐节目毕竟是一道“快餐”,观众是这种精神食粮的纯粹的“消费者”,而且经过“娱乐热”的“洗礼”,也成熟得多,平静得多。然而“风平浪静”是否就意味着对娱乐节目已无话可说了呢?“娱乐热”的过程是否引发出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呢?笔者试就这个题目做点儿评说,正确处作为启示,谬误处引以讨论。

一、电视观众喜欢有“味道”的娱乐节目

——并非一个“玩”字了之记得是在1999年初春,全国范围的“电视游戏娱乐节目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回忆起来,这次会议的召开确是审时度势,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因为当时娱乐节目已成潮流,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正如会议宗旨所言:对于这一热门现象,理论界不失时机地发出自己相对冷静的声音是非常必要的。探讨和研究这一现象,在一片热闹喧嚣之中整理出理性的思路,将有助于促进游戏节目的良性发展。这次会议的参加者有相关的理论研究者,有节目制作的决策人和操作者,不同层面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有汇合也有碰撞。会上,有两种声音给人的印象最深:一种声音以电视节目策划人为代表,满怀激情地呼唤以电视娱乐节目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到来,认为作为大众文化的电视,其本质就是娱乐,娱乐节目其首要标准就是满足观众宣泄、好奇、刺激的需要,满足“过一把瘾”的感官享受,并主张雅俗分赏。另一种声音以专家、学者为代表,认为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到来,电视的大众化不可避免,娱乐节目应在电视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应该坚信电视的社会功能是不能动摇的,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游戏心态还未成熟,仍以使命感、忧患意识为重,“创造”游戏很难。因此,呼吁“大干快上”的游戏节目赶快“悬崖勒马”。应该说,这两种话语的碰撞集中体现在了对电视本体的认识上,使议题具有了更广泛的价值与意义;同时,对置身于大众文化浪潮中的电视娱乐节目的操作实践,有着积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但这两种声音又相对极端,表现出的对大众文化不同的心理失态也是显而易见的:前者热情失度,未能注意到娱乐文化的本土化、国情化。比如有人提出娱乐节目就是要满足一种占有、欲望和感官刺激,“过一把瘾就死”,明确提出“电视不需要文化”。而后者冷峻有余,似乎与电视娱乐有着不小的距离。比如有的教授提出疑问:《快乐大本营》好看吗?我看既不好看,也不好笑。形成这种反差,又使人感到遗憾,如果两种声音能够融合一些,正可以从互补的意义上为基本靠“拿来主义”支撑,还未学会自己“走路”的娱乐节目有所指引,就不会使拿着笔记本来听理论声音的第一线的操作者有所失落。

时至今日,正如当初的预料,游戏节目的“旋风”已停,热潮渐息;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刮起娱乐旋风的《快乐大本营》仍热闹非凡,与之对擂的《欢乐总动员》越发红火。

而那些刺激性的、博彩性的节目倒是纷纷下马。这不难看出,对“电视快餐”大众是欢迎的,但也是挑剔的,既要对口味,又要品出味道,不然也是不客气的。这一点,北京有线台《欢乐总动员》的起伏经历,就是一个绝好的证明。

1999年1月2日,《欢乐总动员》在一片“欢乐总宣传”的气氛中登场亮相,男主持红发冲冠,帅呆酷毙,女主持异装奇服,新潮一族,且男女主持手舞足蹈,全力动员,“欢乐”无比。然而观众中除了喜欢热闹的中小学生看着好玩,大多数都被这种“新奇”刺激得大倒胃口。记得报刊上有观众辛辣地嘲讽,不如将《欢乐总动员》改为“染发总动员”。可以说,《欢乐总动员》刚刚出台时的确不够成熟,定位明显有偏差,尤其是看重了形式的包装而轻视了节目的内涵。但是非常可贵的是这个节目在观众的指责、批评中十分冷静,并很快汲取教训,调整思路,找准定位,使节目很快改变形象,吸引了观众。而且常变常新,收视居上。笔者认为,这里重要的并不是外部包装的改变,而是增强了节目的文化含量,提高了品位,才使观众有了可品的味道。比如:推出的游戏栏目“黄金眼”可以使现场内外的观众和嘉宾一起十分投入地测试自己的观察力,既紧张又刺激;“明星学校”栏目让现场嘉宾跟“师傅”学表演,既出笑料,又可了解文艺知识;尤其是“童言无忌”的游戏,孩子们纯真坦直的语言,使人捧腹大笑,又令人欢喜爱怜,总会给人一种别样的滋味……因此,《欢乐总动员》的经历完全可以证明:制作游戏娱乐节目,并非一个“玩”字了之。

实际上能说明这一点的不仅仅是游戏节目,1998年至1999年娱乐电视剧《还珠格格》所创造的大众文化的奇迹更具说服力。虽然《还珠格格》目前还未真正获得电视批评主流话语的首肯,但是它所形成的对其他国产娱乐剧的冲击已有目共睹。正如看不惯,或并没有真正看、认真看《还珠格格》的人说,这戏真是“又吵又闹”,“鸡飞狗跳”,但相信喜欢这部戏的观众,包括那些痴迷这部戏的孩子们,都不会仅仅是被小燕子的顽皮和恶作剧所制造的“热闹”所吸引,更具吸引力的是这部戏将古代的宫廷生活与现代的平民生活相印叠,用古代题材演绎了现代爱情、亲情、友情和手足之情。这种情感的演绎贯穿在娱乐戏里,正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实际上《还珠格格》第二部得到的比前一部逊色的评价也反映了观众对第二部中小燕子闹戏多的反感,这更加说明了“玩”与“闹”并不仅仅是娱乐剧的拿手好戏。

如果再加例证,还有《天才保姆》与《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之比;《中国餐馆》与《闲人马大姐》之比。美国“洋保姆”过于疯癫,使屏幕前的观众不对胃口,更笑不开口;而中国教授家的保姆却贴近社会现实,使观众心中生喜;但《中国餐馆》却未留住中国观众,因为它让观众笑得尴尬;而“马大姐”却让观众在开心的笑声中体味了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

二、电视文化呼唤理性的批评话语

——并非一个“不屑”了之如果说出现在世纪末的“电视娱乐热”给中国电视园地留下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给了中国观众一次快乐和轻松的“洗礼”,那么与之相反的是,它给中国的电视批评理论留下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尴尬与无奈。

为什么这么说呢?笔者认为,依据便是电视批评界在这场“大众欢乐”中表现出的不够正常的状态。

其一,矜持。据笔者观察,在研讨娱乐节目的会议上,出现过一种现象:不少学者、专家、教授在发言之先,总要加上这样的“前言”:“平时很少看娱乐节目”或“不大喜欢看,但不反对娱乐……”;评价颇受欢迎的娱乐剧时,往往说:“据说很有趣,很好看,老百姓都喜欢……”令人不解的是:不贴近节目如何评价是非优劣?如何引导观众鉴赏?

老百姓喜欢,为何知识分子不能喜欢?这种不肯放下“架子”“与民同乐”的清高心理,无疑会给电视研究和电视批评带来障碍。

其二,沉默。在近两年的电视娱乐热中,我们还看到了令人奇怪的现象:一边是电视观众铺天盖地的娱乐狂欢,各种传播媒体疯狂的娱乐炒作;一边却是电视批评界的默默无语。尤其是“胡编乱造”的《还珠格格》与“历史感沉重”的《雍正王朝》平起平坐第1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的宝座,这种少见的文艺现象也未能引起评论界思考的兴趣。还有,媒体对娱乐剧的滥炒,少男少女对娱乐剧病态的痴迷……这一切都未曾得到批评界理性的引导和权威性的评析。实际上,沉默的背后是麻木,麻木中还包含着怯懦,怯懦的原因是对扑面而来的大众文化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