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9659400000007

第7章 广播媒体主持人的基本素质(4)

受众需求的细分使广播内容更具专业性,而且就某一专业领域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和深入。专业频率的建立首先就要求主持人争取成为专家型主持人,主持人要储备大量的“节目所涉及专业领域的知识”以便传达给有专业需求甚至“专家型”的听众。主持修车的节目自然要对“车”了解,主持音乐节目自然要对“音乐”了解,主持曲艺节目自然要对“说学逗唱”了解……而“了解”和“认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习”。从我所主持的《1039交通服务热线》这个节目里的听众提问,我就可以明显感觉到与车、与交通方面相关的问题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我们几个主持人基本上算是“半个专家”了,都还需要专家坐镇和临时的外援,可见专业细分下的节目给主持人的知识储备带来多么大的压力。

“以分析听众对象为前提进行节目创作”更是改变了广播媒体主持人以往革新节目的弊病:单纯为创新而创新——现在的做法是:你的目标听众年龄层是什么?喜好是什么?生活习惯是什么?情感需求是什么……不把这些问题分析透彻,再有新意的节目也可能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我们先来看看一项以“音乐台”和“交通台”为例的调查:

音乐台和交通台的受众构成明显不同。音乐台的听众充分体现了“音乐无界限”的特点,年轻人是收听音乐台的主体,但在52~70岁的中老年龄段听众中,收听音乐台的比例也很高。

交通台的主要听众集中在27~40岁的年龄段。交通台的听众和汽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23~33岁的年龄段的听众以白领为主,33~40岁的年龄段的听众拥有私家车、单位配车或者租车/借车的比例高达同年龄段被访者的94%。

在内容上,音乐台和交通台的区别也显而易见。

调查中,听众希望在21点以后在交通台收听的节目类型中,所占比率在50%以上的就包括:时事新闻、时事评论、法制信息、生活服务类信息、流行音乐、天气预报、相声曲艺节目、情感交流、奇闻趣事等等,可谓五花八门无所不包。

而音乐台的所有节目形式基本都是和音乐密切相关的,比如受众关注的乐器/音响设备介绍、有奖竞猜、音乐排行榜、听友访谈、歌星或音乐人访谈、乐坛资讯动态、音乐作品赏析、音乐点播等等。

这些不同也将影响日后音乐台和交通台的专业化道路。

音乐台的专业化,将是对影视音乐、歌剧、轻音乐、摇滚、蓝调、爵士乐、欧美流行音乐、日韩流行音乐、港台流行音乐、大陆流行音乐、国外古典音乐、中国民族音乐等等进行再细分的过程;而交通台的专业化,将更加突出地体现在对受众的细分上,私家车的听众需要什么,出租车的听众需要什么,男性听众需要什么,女性听众需要什么,什么年龄段的听众需要有什么不同,然后依据这种需要去订制和打造不同的时段和不同的节目。

由上面这个调查我们就能发现:现在,节目创作的基础是对目标受众的分析,没有对专业频道的认知,没有准确的分析,就没有成功的策划,就没有成功的节目。

媒体的竞争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主持人的竞争力,而主持人竞争力的基础就是主持人的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知识。基本功和专业知识是主持人形成个性和品牌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牢,就像上海的“楼倒倒”,别说开发商要打造“品牌”了,没倒的大楼再想卖恐怕都困难。

所以,“地基”不牢“楼倒倒”,对主持人而言,基本功不扎实、对专业知识认识不够、掌握不足,必然会成为主持人发展个性品牌的瓶颈和制约,其竞争力也会大大降低。

二、对党性原则的认识

如果你去银行取款,千万别忘了拿银行卡,这是识别你身份及账户的基础。还有最最重要的一条一定要记住:能从卡里取出人民币的前提是——卡里至少要有你想要的那么多钱——这是取款的必要条件。

说了一个看似与主题无关的道理,我只是想更形象地告诉大家:主持人的专业素质是干这行的基础,就好像提款要有卡一样;而主持人对“党性原则”的认识和把握,是吃这碗饭的必要条件,就好像卡里有钱才能取出钱来——这个比喻似乎有些无厘头,但道理是绝对可靠的。

随着对国外媒体的了解,我们发现,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体更是为其支持的政党所服务的,特别是总统大选的时候,媒体简直就是打嘴仗的阵地。不管总统候选人跟媒体的老板是“发小”,真有这种感情基础的,还是因为利益,临时结成的“攻守同盟”,总之是极尽宣传之能事,吹捧自己支持的,贬损自己反对的。在国外,“支持谁”决定了媒体的立场,而它的立场决定了它的舆论导向。

在我们国家,媒体的立场是由“党性原则”决定的,我们的立场决定了我们从事媒体传播工作的舆论导向。那我们所说的“党性原则”是什么呢?党性原则是指在大众传播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阶级意识,社会主义党性原则就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集中体现,它要求在新闻工作中要体现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政治要求、组织原则和行为准则。

我国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在思想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在政治上,必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为;在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这个贯穿我们整个职业生涯的首要原则,概括起来并不复杂:媒体工作者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和耳目,既要向广大听众、观众准确地传达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向领导者如实地反映群众的呼声,因此,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讲最为重要。而主持人则是“舆论阵地”上处在第一线的媒体工作者,对“党性原则”尤其要牢牢地掌握。其重要性,上学的时候老师讲,进台的时候领导讲,工作的时候每天自己对自己讲——我相信朋友们对此都有明确的认识。

实际上,在“党性原则”的指导下,主持人的具体工作就六个字:宣传、引领、服务。宣传党政方针及主流意识,引领听众树立与时代发展相符合的意识观念及审美志趣,服务党、服务人民——做到这些,就满足了党和人民对“喉舌”的要求。

1.认识“党性原则”对主持人的要求是动态的、发展的

主持人认识“党性原则”也要与时俱进,要知道“党性原则”对主持人的具体要求是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的。说得更清楚点,就是主持人要清楚我们所处的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在曾经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和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党对媒体工作者的要求能一样吗?即便是近些年,“国企改制,职工下岗再就业”成为社会工作重心这个大环境和“克服经济危机,抓住机遇、迎接复苏”这个社会大环境能完全一样吗?社会大环境不同,媒体的宣传侧重点就不同,主持人的思考重点就不同。

“党性原则”对主持人的要求是动态的、发展的,就要求主持人要不断学习,具有“政策理论的领悟力”——这对于新闻节目主持人尤为重要。新闻节目有舆论监督、价值导向的作用,与国家的理论、政策、方针密切相连。作为代表媒体阐释观点的主持人,就应该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学习,与时俱进地领悟党性原则对主持人的要求。

有的人可能觉得新闻节目主持人要学习,非新闻节目主持人只要大方向不出错就可以了,不用学那么多政策理论。这种想法极具“惰性”,绝对不可取。非新闻节目主持人实际上承担了更多的“舆论导向”作用,我们通过每一期节目、每一句话,都影响着社会主流价值观,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比如采访一夜成名的歌手,你是把节目重点放在成名之后挣得多了、名气大了、粉丝疯狂了,还是把重点放在歌手成名之前的努力、不断磨炼、抓住机遇获得成功上?我们推崇成功,因为“成功”可以促进竞争、促进进步,但是社会主流价值认可通过个人奋斗、通过正当竞争获得成功,“一夜成名、偶然成名、不劳而获”是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

由此,我们确定节目的基调是后者。

举个简单的例子是要告诉朋友们:不管主持什么类型的节目,都要在“党性原则”的指导下体现时代主流意识。

主持人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领会精神、落到实处”,这是我对“党性原则”总的体会,十六个字,不多,与您共勉、欢迎批评。

2.主持人要明确坚持“党性原则”与进行“舆论监督”是统一的

李长春同志视察某媒体时强调:“把反映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要做到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负责。”这句话实际上批评了很多媒体工作者的误区,那就是把坚持“党性原则”和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立起来。实际上,坚持“党性原则”和进行“舆论监督”是统一的,辩证的。

“党性原则”要求我们为党服务,归根到底是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是党的执政理念之一,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是人民拥护的。所以,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符合党提出的具体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没有什么话题不可以说。比如个别行政部门不作为、个别干部的腐败问题、社会的不正之风等,这些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就应该接受“曝光”、“监督”,就应该被反映到上级主管部门,就应该得到改正。

应该说,主持人越认识到“党性原则”的重要,就越应该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把国家、社会和人民赋予媒体的责任落到实处。

3.主持人对“大局意识”要有正确的把握

我们刚才说了“党性原则”和媒体“舆论监督”的责任,再来说说“大局意识”。

主持人在面对社会事件,特别是与党的方针政策相悖、与社会发展主旋律相悖,甚至是违法乱纪的事件,“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怎样报道?什么时机报道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这些问题可能不少朋友都遇到过,那怎么解决呢?还是先来看一个例子:2008年5月份,某媒体打算报道某个慈善基金会挪用善款的事件。该媒体经过采访、调查,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就在他们制作这期节目的过程中,令国人伤痛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了。随即,全国掀起抗震救灾的热潮,捐款成为支援灾区的主要方式。而且在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国家三令五申,要确保救灾款专款专用、不得出现违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正在制作的这期节目就不适合拿出来了,因为善款的接收单位除了民政部门,就是若干个慈善基金会。如果播出某基金会挪用善款的事件,必然会影响慈善基金的整体形象,而且出现问题的基金会只是一个,也不是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大的基金会,也并没有给整个慈善事业带来过大的影响。所以,他们从团结一心、抗震救灾的大局出发,暂时搁浅了这期节目。等到2008年底,大规模的捐款已经结束,此时各大基金会接收的善款绝大部分还没有发放出去。这个时候,人们开始关注善款的使用情况了,有的媒体也报道了“挪用救灾帐篷”、“救灾物资出现在超市”等新闻。而该媒体则拿出了之前“搁浅”的节目,播出之后引起了当地广泛的关注,也引起了民政部门的重视。此时,全社会开始监督慈善机构发放善款的情况,国家也指派审计部门审核善款使用情况,各大慈善机构也向媒体公布了使用的和计划使用的善款情况。

上面例子中这个媒体的做法,我觉得很对。因为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时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在宏观上结合大的时代背景,微观上结合当下社会热点。有权威专家解释媒体的监督作用是“帮忙不添乱”,我觉得这话说得十分精妙,很有意思。具体怎么“帮忙”,还能“不添乱”?那就只有从“大局”出发,分析某个事件在具体的时间,怎样报道,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好的方面居多,还是不好的方面居多?特别是北京的媒体,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因为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特殊、环境特殊,首都的媒体工作者要特别注意“大局意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2007年的“纸馅包子”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很多朋友可能还记忆犹新。

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以“纸做的包子”为题,播出了记者暗访朝阳区一无照加工点“把纸箱剁碎当馅包包子”的节目。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全市强烈的反响,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7月11日至14日,北京市工商局等单位迅速部署,在朝阳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拉网式专项检查行动,重点检查有形市场内的小餐饮摊点、小吃店,居民区周边的早点店、小吃店,出摊、占路经营早点的餐饮企业,街头经营早点、小吃的游商、摊贩。经北京市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三站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竟没有发现包子馅中含有纸纤维及其他违禁成分。

与此同时,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组织安排分别对海淀、丰台等城乡结合部地区进行抽样检测,共抽取包子及肉馅样品50个。经检测全部合格,未发现包子中含有纸纤维及其他违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