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9659400000026

第26章 经营思考与品牌实践(2)

二、主持人的品牌意识

我们知道广播是“线性传播”的媒体,它和电视一样,时段是有限的,每天最多播出二十四个小时。因为播出时间是固定的,所以媒体资源也是有限的。因为广播每天播出的时间是小于或等于二十四个小时,这就有了可比性。在播出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有的频率市场占有率高,有的占有率低。为什么有的频率创造的市场价值大,有的市场价值小?究竟是什么元素决定了广播的竞争力和其价值的大小?

在有限的资源内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是广播媒体以前、现在和未来都一直强调“品牌”的重要原因。

那么,什么是品牌呢?著名营销学家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组合,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

品牌的英语是brand,最初的含义是“烙印”。一开始商家在自己的产品上打上独家的标志,便于消费者识别,同其他商家的产品相区别,并显示其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一贯性。后来,品牌经营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和艺术。通过对品牌的推广,特定的品牌在消费者的眼中已不仅是质量的标志,而是代表着某种文化内涵、生活方式、甚至社会地位。经过多年的积淀,消费者会产生品牌忠诚,而品牌也成为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

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对广播媒体来讲至关重要,它是市场竞争的高级手段。而从主持人的角度讲,主持人的品牌意识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对“内容为王”的理解上。无论有多么高超的营销策略,听众始终听的是节目内容,那句“产品就是广告”的老话绝非戏言,而对于主持人来说,在策划、编辑、主持、制作的过程中从打造品牌的角度入手,相信你的节目一定会在众多的节目中清新醒目,脱颖而出。我想各位不妨在这个过程中,多进行以下思考:

用8~10个字精准地概括我的节目。把这8~10个字贯彻到节目的元素中:片头、片花、问候、串联、结束语等。无论如何改版,无论如何表达,始终不要偏离。

用不超过2种颜色形容我的节目。在编辑、主持、制作时运用的每一个元素,都尽可能是这一两种颜色的相近颜色。

用20个字说明我的听众群体的特征。经常把自己想象成他们,来评价自己的节目。

用6个字定位自己的主持风格,一旦确立,绝不轻易改变。

以上的这些字,绝对应该是浑然一体,相辅相成的。

录播节目,对每个字都要精心。不符合我节目定位的创意,即使再好,也要学会舍弃。

直播节目,提前准备好话题,而不是每期都依赖于听众短信。听众有时候会“集体静默”,有时候又会使我偏离。

使节目中的所有参与者搭档、嘉宾都熟知和接受节目的风格,并且必须成为这种风格的一部分。

不会受其他节目的影响,适合他的,不一定适合我。

任何改版,都是将旧元素重新组合。我不会改变节目的灵魂。

不是只有坐在话筒前主持才是做节目。选题、编辑、制作、选歌、采访、现场活动、听友会……每个环节,都是在打造品牌,绝不忽视任何一个环节。

没有量的积累,永远达不到质的飞跃。

时常做听众调查,了解我以上所做的努力,是否深入人心……

我们说了几千字的“品牌意识”,其实那并非学术著作里的深奥理论,落实到主持人,其实就是把每项工作都纳入“打造品牌”的轨道中去,把每天和听众交流的那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的时间,都苦心经营,像精工细作一件商品,更像悉心培养一个小孩。

三、品牌实践

随着广播产业化发展,打造节目品牌、提升品牌价值的要求除了让主持人意识到以“建立品牌”为出发点创作节目,还要有“经营”方面的思考。节目一旦形成品牌,是可以进行“三次售卖”的,我们称之为“节目衍生商品价值开发”。当然,实现节目品牌价值在媒体平台以外的拓展,是需要包装和营销手段的。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推广节目品牌,并开发节目的衍生商品价值,我们依托《1039交通服务热线》节目编辑出版了《1039服务手册》,先后组织的四次签名售书活动,场面火爆,到场人数过万,赢得了听众的普遍认可和喜爱。而对于《欢乐正前方》,我们做过的事情更多了,包括但不止如下:将《欢乐正前方》发行到全国100个城市。

在北京和山东济南等城市组织过多场听友见面会。

编辑出版《欢乐重映》、《欢乐新编》、《欢乐翻唱》漫画书三本。

编辑出版《欢乐正前方书+CD》一套。

在北京和山东等地举行多次签名售书活动。

《欢乐正前方》彩铃制作上线和下载。

千集动画片《欢乐正前方》正在制作过程中,已经在北京卡酷频道及全国三十几个电视台播出。

从《欢乐正前方》的推广历程不难看出,建立了品牌,其品牌价值可以从节目当中移植到其他形态的文化产品中。因为有了品牌,才有可能进行“衍生价值的开发”。

广播品牌化是广播产业化的关键,没有形成“品牌”的广播媒体缺乏对听众的吸引力,更缺乏市场竞争力。所以,建立“品牌”是当下所有媒体纷纷实践着的战略目标,媒体可以从宏观层面推动整个频道的品牌形象,但是这个形象是整体的,是共性的,频道整个的品牌价值更多的是集中在社会效益这一块。而频道中的某个节目能够打出品牌,除了频道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实际上是需要制作团队不懈的创新和改进,特别是作为节目核心的主持人不断努力才能实现的。某个节目创立了品牌,就能引领一个时段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如果一个频道能够拥有几个品牌节目,那就延长了“黄金时段”,拓展了整个频道的经营面貌。所以,广播品牌化的发展方向要求主持人具备“经营意识”,并且把“经营意识”潜移默化的融合到节目内容当中,有意识的“经营广播”,促进良性循环。

对于企业而言,过硬的品牌意味着目标消费群体的高满意度和忠诚度。广播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越来越注重对频率、节目及主持人品牌的打造和宣传,以提升其在受众群中的形象,提高在广告业内的媒体地位,让广告主感到“物有所值”,从而增强媒体影响力。而在媒体经营发展的方向上,除了细分化、可视化、活动化和品牌化之外,还有诸多特点可供参考,比如“合作化”。2008年5月在杭州举行的“2008全国广播媒体整合发展与崛起方略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和广播人提出了广播媒体跨区域整合发展战略。广播在自身联动的基础上,还加强了与新媒体的融合,广播跟手机、跟网络结合得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泛。这些新的发展方向都为广播媒体主持人带来了素质技能上的新考验。

2009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再次顺利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是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在“企业家办台”这个大的经营思路之下,主持人应该更注重把握“媒体实现流程运作所强调的企业化、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与节目创新之间的融合与平衡。

主持人的创新和品牌实践过程应该掌握广播媒体经营的基本特性——“小投入高回报”,在创新过程中渗透经营意识,做到“好吃不贵”。

广播经营发展的大方向要求主持人必须树立“经营意识”和“品牌意识”——品牌是经营的基础,经营是实现品牌价值的手段。主持人处于广播实践的第一线,有很多创造性的做法是可以改变广播发展方向的。

主持人在广播经营方面的思考、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实践,是广播进步的动力,是广播形态变革的重要原因,也是媒体竞争力中最有意义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