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9659200000180

第180章 汉语向世界展示中国软实力

回顾古今中外的历史不难看出,语言一直是帝国兴衰的晴雨表。历史上,拉丁语、法语和英语都曾盛极一时,成为政治家、商人和游客的通用语言。

如今随着中国这个经济强国的崛起,汉语热在西方不断升温。它的兴起是否会威胁到英语的统治地位?世界半数国家的年轻一代热心学习汉语这门高深的“未来语言”的事实告诉我们,这个假设并非毫无理由。

希伯来大学工商管理系的大二学生塔尔·图尔格曼说:“汉语是一门很有前途的语言,我相信它会给我带来很多机会。如果可以,我愿意到中国工作。”

图尔格曼的开放跟父辈一代截然不同。过去的几十年,他们曾用恐惧和疑虑的目光看待中国。今天的以色列,年轻人对中国文化和语言怀有浓厚兴趣,成群结队地来游历这个东方大国。

汉语风不仅限于以色列,它刮遍了大半个地球。美国人出于了解中国这个崛起的经济大国的愿望,对学习汉语兴趣浓厚,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在拉丁美洲,巴拿马议会讨论通过将汉语列为公、私立学校的必修课,阿根廷许多学校都进行了汉语试点教学;欧洲人为了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中国市场的一席之地,也开始学习汉语,新近刮起了汉语热的西班牙则出现了汉语教师严重不足的现象。

中国正处于所谓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它成为巨大的世界工厂,向全球半数国家供应汽车、服装、家电、玩具和其他消费品。

另一方面,能源的缺乏让这个上升中的经济大国越过国境,向全世界尤其是非洲大陆广泛延伸。截至2007年,已有5000多家中国企业在172个国家投资。

经济实力的增强、汉语热在西方和其他地区的兴起,使中国决定利用这个机遇。中国已经着手在一些国家的大学建立孔子学院,并且向提出申请的院校提供教学资料,派出教师。从2004年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首尔挂牌至今,拥有孔子学院的国家已经过百。到2010年,将有1亿左右的外国人学习汉语。

部分专家认为,除传播中国文化外,汉语学院及教师网络的广泛建立是中国政府为重塑国家形象所制定的战略的一部分,汉语是中国发挥“软实力”的绝佳工具。

《汉语速成》走红APEC利马峰会

2008年11月,在南美洲秘鲁举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令人惊奇的是,唱响了《东方红》,畅销了《汉语速成》。

“朋友来了不仅有好酒,而且还有家乡话。”为了向中国主席胡锦涛表达善意,一些拉美国家总统捧着《汉语速成》“速成汉语”,尝试着说了几句汉语。在全球陷入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作为世界上最大和最有活力的市场的领导人,胡锦涛主席此次拉美之行获得了成功。

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向来对中国的改革政策赞赏有加。在胡锦涛主席访古期间,他用汉语演唱了一段歌颂毛泽东的中国歌曲《东方红》。据劳尔本人介绍,这首歌是他1953年出席世界青年联欢节时学会的。

秘鲁总统阿兰·加西亚2008年11月19日在总统府为胡锦涛主席举行的欢迎宴会期间,在发表讲话时说了几句汉语。他用拼音拼读了一段讲演稿,但即使这样,也成功了。

据秘鲁媒体报道,胡锦涛主席手里也有一份同样的中文稿子,这样在阿兰·加西亚用汉语演讲的时候,胡锦涛主席可以理解他演讲的内容。

在胡锦涛主席此次访问的拉美各国中,唯一没有说几句汉语的是哥斯达黎加总统奥斯卡·阿里亚斯,至少他没有当众说汉语。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掌握了汉语的人就能够拥有成亿的谈话对象。

此外,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还是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

近几年来,中国与拉美地区的年均贸易增长率保持在40%左右,2007年更达到了100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但贸易并不是中国在拉美的唯一兴趣。胡锦涛主席2008年11月20日在秘鲁国会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愿同拉美和加勒比海国家一起,“努力构筑双方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如果阿兰·加西亚把《汉语速成》学得再好一些的话,也许他的演讲会更流利,语调会更丰富,但更重要的是,他加强双边贸易的愿望显得更加强烈。在本届APEC利马峰会期间,在利马听到的汉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孟斯咏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