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中央电视台《文化访谈录》栏目记者问
(2005年12月)
问:在电影百年这一年,中国电影工作者取得了怎样的骄人成绩?
答:中国电影100年,是取得辉煌成就的100年。从1905年到2005年,我国共拍摄故事片7200多部。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电影产量持续大幅攀升,电影票房和综合实力强劲增长,国产电影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品牌。2002年生产电影100部,2003年生产电影140部,2004年跃升到212部,国内电影市场单片最高票房桂冠连续3年由国产影片赢得。在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的2005年,中国电影更是走上100年发展的最高峰。2005全年共生产故事片260部,比历史最高纪录的2004年增加了48部。另外全年还生产电视电影129部,美术片7部,科教片33部,累计电影生产总量达到了百年电影史上的最高纪录。电影收入也创造了历史新高。2005年电影国内市场票房达到20亿元,海外电影市场票房达到16.5亿元,电视播映市场达到11.5亿元,三项收入相加,电影综合收入达到48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12亿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业绩,以优异的成绩接受了电影百年的检阅,为中国电影百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问:2006年,在中国电影的第101年,中国电影事业将要在哪些方向取得突破和进展?中国电影人应如何继往开来地推动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答: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电影步入历史新纪元的第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要继承百年光荣传统,继往开来,为中国电影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一是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从鲜活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和灵感,多出好片、多出大片、多出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精品力作。二是加快电影数字化发展。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发展是引领电影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电影发展的新的动力和新的增长点。今年要加快中国电影数字基地的建设步伐,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存贮、传输等领域的应用。三是强力开拓电影市场,凝聚电影人气。大力推进国产电影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利用年前到3月底近百天的时间,用免费和不超过10元的低票价,为群众规模性地放映10万场公益电影,让广大群众分享到中国电影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使电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加快国有电影企业股份制、集团化改革步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改制重组,增强电影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鼓励国有资本、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和部分外资投资电影业,形成多种所有制、多元投资主体的格局。五是加强电影国际合作和交流,拓展海外发行渠道,扩大国产片在海外举办影展和促销的力度,大力推进国产影片走出去。六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强化职业教育和在职教育,大力实施青年人才工程,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创作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并为中国电影人才工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和调动电影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问:在电影百年的时机,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应如何提高电影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答:如果说看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要看这个国家的GDP,而看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就要看电影。因为电影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制作电影需要高投入、大制作、高科技,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科技实力。因此,电影在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中居于非常特殊的位置,是国家文化综合实力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电影是一个国家的名片。我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文化产业大国,我国文化产业和电影产业的发展状况,与我国综合国力、经济地位还不相适应、不匹配。必须大力繁荣民族电影,发展文化产业,使我们的文化产业和电影产业在影响力和竞争力上成为世界的重要一极。
我认为,要提高电影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多出精品。要制作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优秀电影,成为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拳头产品。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大会上,中央领导同志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多出精品力作。没有精品力作,就不可能受人民群众欢迎,就没有经济效益,也没有社会效益。第二,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艺术品格。中国电影百年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深深根植于中国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中国的电影要演给中国老百姓看,首先要满足中国群众的需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真正体现中国文化的独特精神的影片才能在世界上真正站得住,才能真正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也才能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第三,要实行体制和科技创新。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电影创作规律,创新体制,转换机制,解放和发展电影生产力。要紧跟好莱坞影片、国际电影的高科技、大制作发展趋势,用一流的制作、一流的科技创作出世界一流电影。第四,要把我们的片子推出去,在国际上一争高低。近年来,我们一批电影走出国门,打开海外主流市场,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实践证明,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是中国电影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