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9658800000059

第59章 中国电影:经济寒流中的暖风(1)

——就近期电影发展答记者问

(2009年4月)

近日,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接受记者采访,就近期电影市场情况、金融危机与中国电影发展、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思路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问2008年我国电影发展的情况如何?

答:2008年我国电影发展取得喜人的成绩。随着电影投资和制片主体的市场化、多元化,我国电影创作持续6年数量攀升。2008年故事片产量达到406部,同时全年生产动画片16部、纪录片16部、科教片39部、电视电影107部,涌现出《梅兰芳》《超强台风》《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农民工》《筑梦2008》等一大批优秀国产影片。

据统计,2008年我国电影票房(不含农村市场)达到43.41亿元,同比增长10.14亿元,增幅达30.48%。特别是去年12月份全国票房超过5亿元,被称为“井喷式”增长,加上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25.28亿元和全国各电影频道播放电影的广告收入15.64亿元,全年电影综合效益达到84.33亿元,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尤为可喜的是国产影片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超过总票房的60%,连续6年超过进口影片。其中,《赤壁》《非诚勿扰》《梅兰芳》《画皮》《长江七号》《功夫之王》《大灌篮》《投名状》8部影片均创造了票房过亿的优异成绩。

随着电影院线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行业内外各类资本纷纷看好电影市场,电影院线改革发展模式日趋成熟。2008年,城市影院建设如火如荼,全国院线公司新增影院118家,总数达到1545家,同比增长8.27%;新增银幕数570块,平均每天新诞生1.56块银幕,全国银幕总数达到4097块,比去年增长16.16%。到2008年底,全国城市数字电影院线19家,农村数字电影院线158家,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主流市场、二级市场和农村市场的梯次发行放映网络,构成了适合不同阶层观众欣赏的、比较合理的电影市场结构。

问:2009年电影开市的情况如何?

答:2009年1至2月份全国城市电影市场取得开门红,继续保持了2008年底的市场繁荣局面,不仅票房、场次、人次指标同比有较大增幅,而且国产影片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主导地位也进一步巩固。据初步统计,2009年1至2月份全国主流电影院线市场票房为9.96亿元、场次为89.61万场、观众为3259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3.5%、11.6%、43.8%。在电影市场总体强劲上扬的同时,国产影片的市场表现更为突出,2009年1至2月份全国主流电影院线市场国产影片票房为7.91亿元、场次为65.33万场、观众为2604万人次,与2008年同比分别增长57.4%、5%、41%,三项指标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9.4%、72.9%、79.9%,远远超过进口电影,成为我国电影市场的主力军。春节期间,票房居前五位的电影全部被国产片囊括。2009年1至2月份是贺岁档的收官阶段,不仅2008年12月份上市的《梅兰芳》《非诚勿扰》《叶问》以及2009年1月初上市的《赤壁(下)》等国产商业大片继续保持了火暴势头,更为可贵的是一批中低成本的国产影片在与商业大片同档竞争中创出了佳绩,《游龙戏凤》《疯狂的赛车》及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分别取得了亿元或接近亿元的票房成绩,特别是投资仅为600万元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创造了国产动画片的票房新高。此外,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创作的数十部影片也以大规模展映方式或从局部地区进入市场。2009年1至2月份城市主流院线新增影院18家,新增银幕97块,新增银幕数与2008年同比增长20%。

问:我们也注意到,近期国产电影非常火暴。我们前往采访的记者看到,在黄金时段,一些影院出现了排长队购买电影票,甚至一票难求的现象。请问您如何看待国产电影市场的火热情况?原因是什么?

答:近期国产电影市场的火暴是我国电影产业发展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重要现象。我们认为,国产影片成功的原因在于:一是国产电影类型类别增多,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今春贺岁档电影市场可供选择的影片远远超过往年。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新上映的影片共10部,加上之前上映的片子,总量达到15部,是去年同期上映数量的两倍。二是电影制作精良,满足了观众审美需求。去年年底陆续上映的贺岁片比以往更注重故事内核,在幽默的同时显得厚重、深刻,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共同提升。如《梅兰芳》上映后,观众对影片“东方神韵、全球视野、中国特质、人文关怀”的艺术追求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影片的成功反映出国产大片创作开始走向理性和成熟。三是国产电影讲述“中国故事”,贴近生活实际。国产贺岁片《非诚勿扰》《梅兰芳》《叶问》《赤壁》等都是中国故事,有根有据,或取材于真人真事,或来源于生活实际,并选取平民化视角,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受到观众好评。四是院线制改革不断深入,银幕数增加带动消费潜力。随着院线制改革深入,行业内外资本纷纷投资城市影院建设,形成了电影人梦寐以求的影院建设的热闹局面。五是营销创意不断出新,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运作逐渐成熟。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化程度提高,在制作、发行、宣传、营销等方面运作科学、规范,使国产影片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受众群体越来越多。六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电影市场逆市上扬。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了观众社会心理的变化,人们出于心理安慰等需要走进影院也是国产影片春节市场火暴的一个重要原因。

问: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产电影却取得了优秀的业绩,整个电影市场逆市飘红。请问如何看待金融危机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答:去年以来,我国电影市场不仅没有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反而逆势而上,国产大片更是全面开花,充分说明如果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则能化“危”为“机”,使我国电影走上健康快速发展之路。

国际金融危机首先是我国电影发展的重大机遇。一是金融危机将使电影市场产生更大的消费需求。国际经验表明,经济萧条时期往往是电影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时期。电影文化具有巨大的精神慰藉作用,经济萧条的年代,人们的物质消费受到抑制,精神消费则会膨胀。美国电影正是在应对1929年经济危机中迅猛发展并成为世界电影第一大国的;日本动漫业是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后迅速崛起的;韩国的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也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迅速发展成为本国的支柱产业。我国电影产业的逆势增长,意味着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也有可能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大力发展的契机。二是金融危机使我国电影产业获得抢占国际电影市场的战略机遇。从全球范围看,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国际电影产业巨头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会造成电影巨头的国际市场一定规模的萎缩,这无疑将给中国电影产业崛起带来机遇。三是金融危机有利于提高国产影片质量,进一步优化电影产业结构。金融危机使制片商、电影企业在策划和制作上更谨慎、更精心,在创作拍摄时既注重降低成本,又注重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从而催生出一批中低成本的佳作。同时,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可以激励创作者对现实生活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从而拍摄出一批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新颖的影片。

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金融危机传导作用的加大,我国电影产业也将受到负面影响并不断加深。这对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将形成严峻的挑战。一是金融危机将影响我国电影产业融资来源。中国电影融资来源的主要渠道有海内外企业投资、风险投资、广告投入、版权销售、个人融资、政府出资、间接赞助和电影基金等。由于投资方的资金链、资金源和投资信息等因素,这些融资来源将受到影响。二是金融危机导致的投入不足,可能会影响中国电影的质量。投入不足势必造成电影制作在技术和场面等方面难以迈上一个更高的层次,影响影片的视听效果。三是金融危机将使电影产业链条延伸、衍生品销售受到消极影响。

问:广电总局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电影产业发展方面有何针对性措施?

答: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电影的逆势而上,为我们在特殊情况下发展电影产业,增强了新的信心和希望。我们在深入研判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是积极鼓励支持电影生产。特别是针对经济危机时人们需要心理抚慰、精神激励的情况,积极鼓励生产金融危机时期最受欢迎的抚慰心灵、寻找梦想的疗伤型电影,坚定信念、刻苦努力的励志型电影,轻松幽默、诙谐夸张的喜剧型电影,升华灵魂、回归人性的反思型电影,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刺激电影消费。二是积极实施重大电影产业项目。开展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程,重点推动国有院线的建设和跨区域扩张,加快院线制改革和做强做大,突破影院数量过少对电影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我国电影产业升级,并以此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电影产业的积极性。开展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制作的整体水平,扩大生产加工能力,带动电影产业的升级和制作规模扩大,做强做大国有企业。三是积极开发农村电影市场。四是鼓励电影出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