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9658800000003

第3章 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新起点(1)

——答《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问

(2009年12月)

问: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年。我们注意到朱主任为新中国60年广播影视的发展已有专门的论述。您能不能简短地对60年中国广播影视取得的成就作一个总体的评价。

答:新中国广播影视60年的发展总的态势是好的。从整个60年的发展来看,走过曲折的道路,也有迅速发展的时期。发展最好、最快的是后30年。根据1982年的统计数字,当年全国广电系统总收入只有8.8亿,而且基本上属于财政拨款。1983年,中共中央发出37号文件,提出中央、省、地、县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发展电视的积极性,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出现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最近一些年,广播影视业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整体面貌发生了崭新的变化。从广播影视节目的生产制作量、整体技术水平和规模以及实际覆盖人口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广播影视大国,广播影视多项指标位列世界第一。

总的来说,广播影视的大发展主要有六个方面的成就,一是广播电视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力、传播力显著提高;二是广播影视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三是影视作品创作生产快速发展;四是广播影视产业改革不断深化、产业发展快速增长;五是加快技术创新,积极开发数字新媒体业务;六是广播影视国际传播力全面提升,不断加快“走出去”工程建设步伐。

问:让我们聚焦2009年度的内容生产方面,首先是新闻部分,包括大事报道、金融危机的报道、央视新闻频道改革以及民生新闻的发展。新闻今年发生了一些大事,比如国庆60年大阅兵直播、日全食的直播,包括“7.5”新疆打砸抢烧事件等报道。这些电视报道总体上体现了电视直播的魅力,我曾经说过,直播是电视比拼新媒体的一个撒手锏,在今天媒体竞争当中直播可以做到在大事上不缺席、不失语,这应该是电视媒体特别重要的特质。您怎么看2009年取得的成绩,还有没有一些值得反思和继续改进的地方?

答: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发展速度很快。在中国电视的发展前期,没有直播节目,基本上是录播,有时一条新闻甚至要几天后才播出来。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扩大,尤其通过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电视直播一步步向前推进。如果把美国“9.11”事件报道和“5.12”汶川大地震报道相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电视报道方式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了北京奥运会,新闻报道完全按国际惯例操作。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突发事件报道,如今年的国庆60年大阅兵、新疆“7.5”事件等,这对我们电视新闻的报道理念、报道方式产生很大的冲击。实践表明,我们必须创新理念,依照国际惯例,开展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报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电视台先后推出了《直击华尔街》《华尔街风云》,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利用与全球最大的财经电视媒体美国CNBC合作的资源优势,及时推出各类深度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此次金融危机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全球同步播出。我国电视媒体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时、全面的报道,不仅为国内观众提供了权威的资讯,还传达了党和政府的声音,增强了人民群众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新疆“7.5”事件中,我们采取了开放态度和公开透明原则,在第一时间允许境外媒体前往采访和报道,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包括你刚才讲的关于日全食的直播报道,让群众直接参与到现场报道中来。从这方面来说,直播展现了电视的最大魅力,把电视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极大地提高了电视媒体的时效性、权威性和公信力。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明确提出广播电视的首发权问题,同一条新闻,谁先播谁就有影响力,首发权实际上对导向有重大作用。这些说明,我们的新闻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中央电视台的改革是今年电视领域的一个重大事件。此次改革对新闻中心实施了重大调整,对《新闻联播》等节目进行了改版,进一步强化了新闻立台理念和专业化、品牌化战略。此次变革后,央视二套变成专业财经频道,央视三套成为专业文艺频道,新闻频道也突出专业新闻频道的特质。中央电视台现在的新闻中心就是由以前多个中心的新闻节目合并组建的,凡是与新闻相关的节目,包括法制新闻、经济新闻等,全部放到了新闻中心。

问:的确,电视新闻报道在国内外媒体竞争环境下、新媒体快速成长的语境下如何继续发挥当下第一大众传媒的主导作用?改变观念,以真实客观和满足观众知情权为原则,以改革为动力保障,这是大势所趋的必然选择。央视新闻改革的力度令业内外广泛关注,其效果也是相当显著的。

答:新闻改革使《新闻联播》和其他新闻节目面貌焕然一新,收视率大幅度攀升,远远超过预期,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比如《经济信息联播》《经济半小时》,现在招标情况相当好,《经济信息联播》贴片广告价值达3.57亿元,远高于央视其他栏目;《经济半小时》投标价格达1.5亿元。央视改革以后,二套的总体收视率略有下降,因为原来《开心辞典》《非常6+1》《咏乐汇》等品牌娱乐节目转到其他频道了。但是广告比例大大增加。什么原因?因为它是专业的财经频道,在财经领域影响力大大提升,企业界人士关注度大大提高,影响了有影响力的人。

问:从大的方向来看,大家确实看到了改革的成就,但是对具体改革当中的一些动作和行为,可能业内、业外的一些人士有不同的声音,或许会觉得像《直击华尔街》这一类的直播,特别是时政性的直播,包括像日全食的直播,也还有很多不足。新闻总体上在时效性上是上去了,但是出现了另外的问题,比如说水分大、重复,还有就是不敢说话、评论不到位、嘉宾有问题。说白了,直播的设计专业化程度还不高,水平还不够,有些还只是体现了直播的形式,还达不到直播的希望和目标。

答:你提的这一点很重要。直播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电视优势。但直播恰恰也是最难的节目,对每一个记者、每一个现场主持人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要大力提高记者、主持人、编辑的素质,中国传媒大学要把直播作为新闻人培养的重点内容。由于缺乏培养和锻炼,在直播节目中,有的主持人不知道怎么说,有的主持人刚开始说得挺好,但一旦出现新情况,就会出现跟不上或接不上的情况。你刚才讲到了评论不到位,评论恰恰是我们的软肋,评论要求有比较高的素质,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在这方面我们主持人和记者还有待提高。

问:对这次央视新闻改版,有人提出一些疑问,如老品牌拿下,像《实话实说》去年炒得很厉害,这么大的知名品牌怎么就给拿掉,也有一些观众表示不解,有些感情上的割舍不下,各种说法都有。您怎么看?

答:电台电视台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事业发展,这方面由政府主导,包括新闻节目的策划、制作、编播,都由台里管理。二是产业经营,这方面由市场主导。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节目的改革、改版必须由政府主导,目的是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把中国的声音传向全世界。新闻宣传的节目要做得更好看,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对于电视剧、娱乐等节目,我们确实要考虑到它的市场效益问题。电视节目有生命周期,这是电视节目的规律。再好的节目栏目,时间长了观众也会出现审美疲劳,如果节目创新不足,衰退就会来得更快。

世界著名的电视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调整一定比例的节目。电视节目必须经常变化,节目也只有通过变化和调整,才能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所以电视节目的调整和变化是很正常的现象。评价电视节目改革,主要是看这个改革是否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否符合电视运行的基本规律。目前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改革是符合这些标准的,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问:江山代有人才出,《新闻联播》和整个新闻频道改革之后用了一些新人,而《新闻联播》本身,大家觉得刚刚改版的时候有一点新的感觉,包括在整个议程设置上、编排上有一些新的东西。但是,最近又好像回到老路上去了,到底往哪里改?另外,观众原来期待一些新人能够产生一些新的亮点,包括新的主持人,现在看也还好,但是似乎也没有出现大家特别期待的更大的变化,这也是个问题。

答:国外很多播音员资历都很老,经验比较丰富。但每个国家国情不同,在中国,如果让一个70岁的老人去主持《新闻联播》节目,观众不一定拥护。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很多都是中国传媒大学培养出来的,《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则全部都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出身。《新闻联播》承担着传达党和国家的声音的重担,承担着全国电视观众的厚望和关注,有很多是规定动作,对一个节目来说,每个人都满意实际是很难做到的。

问:新闻本身除了时政这一块,还有民生新闻。从《南京零距离》的起步、发展,民生新闻的影响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目前民生新闻的发展可能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上。到底民生新闻向何处去?不知道您怎么看?民生新闻的发展态势是不是出现必然的央视往下走,地方媒体往上走的态势?

答: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民生新闻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地电视台先后推出大量民生新闻节目,在推动电视媒体新闻改革、提高电视媒体影响力和竞争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南京零距离》是江苏省第一个广告收入过亿的电视新闻栏目。近年来,民生新闻发展也遇到瓶颈,《南京零距离》开播后,南京地区陆续在相似时段开播了《直播南京》《法治现场》《标点》《服务到家》《新闻地理》等民生新闻栏目,由此引发了一些城市新闻“大战”,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发展空间受到限制。2007年,《南京零距离》在南京市的平均收视率为8.26%,2008年为7.13%,2009年一季度为6.93%,收视率不断被摊薄。这种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民生新闻方面,我们不主张有闻必录,有什么报什么。我们总的方针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真心实意关注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关注市民的喜怒哀乐。不要墨守成规,不要满于现状,不要甘于平庸。播出的内容要有思想厚度,不能什么收视率高就报道什么。

问:老百姓有可能是对这种暴力、色情和所谓改变命运的、满足百姓观看愿望的东西会有期待,但是如果节目为了满足这样一些期待走向一个极端,就丧失了媒体的责任。当然目前中国还没有到这个程度,但是应以此作前车之鉴。

答:民生新闻不能简单、肤浅地做,应该逐渐从“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变。要提高内涵和深度,从反映民生转变为反映民情、民心、民意、民风、民俗。同时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思想、知识、观点和理念,给人以明确的认知和深刻的启迪,在促进人们思想观念转变上发挥指点迷津和舆论引导的作用。这样,民生新闻才会显得理性而有深度,厚重而有分量。

民生新闻创新要通过合力强化民主监督。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因素。他们自主、自愿充当民生新闻的主角,而且他们积极向上。有一些曝光必须存在,电视一点不曝光不行。但曝光不是简单地把问题报道出来,还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帮着社会实现稳定,帮着政府解决问题。因为媒体和政府不是对立的,不是简单报道就完了,民生新闻还必须要为政府补台,提出解决的办法,给予积极向上的力量。有时候揭露丑恶的东西是为了问题解决,还是要有给人信心、给人希望。

问:内容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是2009年电视剧,12月9日,中广协会制片委员会评了2009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剧有《潜伏》《士兵突击》《我的青春谁做主》等等。今年电视剧总体下降了,从产量来讲理性回落,但是从品质来讲,2009年电视剧总体还是相当出色的,您怎么评价今年电视剧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出现的新变化,还有些什么问题?

答:电视剧是当今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文艺形式。中国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种最重要的文艺形式。唐朝是诗,宋朝是词,明清是小说,现在文艺的带头羊就是电视剧。为什么电视剧影响最大?第一,电视剧打造了完整的产业链,建立了完善的投资和回报体系,调动了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繁荣了电视剧创作。这几年电视剧基本上保持在1.4万和1.5万集。第二,群众拥护,不用花钱,坐在家里就能享受到一道精神文化的盛宴,特别适合中国老百姓,是通俗文化的代表作。

评价电视剧的标准主要是三句话,一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二是群众欢迎,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能够经受历史的检验。按照这个标准,近年来电视剧制作机构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电视剧制作水平在逐步提高,出现了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