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写作与语言教程
9658500000044

第44章 语言的得体性(2)

第二节得体性的内涵和分类

一、什么是得体

“得体”一词出自《礼记·仲尼燕居》:“官得其体。”原指仪容、服饰、举止与身份相称。后来以言行得当,恰如其分为得体。以语境学的理论来考察,1972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的理论。他所说的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可能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的得体性就是语言的使用与语境的要求相吻合、相适应。包括什么时候说话,以什么方式说话,跟谁说什么样的话。

王希杰1996年在《修辞学通论》中提出:“修辞的最高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得体性原则。一切其他的原则都从属于这个原则,都是这个原则的派生物。这个原则制约着和控制着一切其他的原则。”

得体性原则的重要性,古今中外学者早有认识。孔子对言谈的得体性就很有研究。《论语·乡党》中说:“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意思是,孔子在家乡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一样;但在祭祀和朝见的场合,却善于谈论,只是比较谨慎罢了。他在不同的场合说话随着场所和对象而变化,做到了得体,符合当时的礼仪要求。古印度军事大法《摩罗法典》把语言的得体性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位,认为语言能够在各种场合都持之以节,就是得体。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说:“语言表现了情感和性格,而又切题,那么,你的语言就是妥帖恰当的。所谓切题,那就是说,既不要把重大的事说的很随便,也不要把琐碎的小事说得冠冕堂皇。对于一些平凡的普通名词,不应加上一些漂亮的修饰语,否则就会显得滑稽。”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这部经典著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就是“适合”、“不适合”和“求其适合”。如“至于风格的美可以确定为明晰(证明是,一篇演说要是意思不清楚,就不能起到它应起的作用),既不能流于平凡,也不能提得太高,而应求其适合……”,“冠冕堂皇的话出自奴隶或很年轻的人的嘴里,或者用来描述很小的事情也是不适合的;甚至在诗里,为了求其适合,有时候应当把风格压低一些,有时候应当提高一点”。他认为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都要合乎时宜,都要有分寸。他说:“(作家)必须把手法遮掩起来,使他们的话显得自然而不矫揉造作;话要说得自然才有说服力,矫揉造作适得其反。”这与陈望道说的“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和吕叔湘为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初版)所写的序言中的主张是一致的。吕先生说:“有一个原则贯穿于一切风格之中,也可以说是凌驾于一切风格之上。这个原则可以叫做‘适度’,只有适度才能不让藻丽变成花哨,平实变成呆板,明快变成草率,含蓄变成晦涩,繁丰变成冗杂,简洁变成干枯。这个原则又可以叫做‘恰当’,那就是该藻丽地方藻丽,该平实的地方平实,——综合这两个方面用一个字眼来概括,就是‘自然’,就是一切都恰到好处。借用苏东坡的话来说,就是‘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亚氏的“适合”、吕先生的“适度”原则就是得体性原则。

关于“适度”,孔子早就有“过犹不及”的精辟名言;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第一卷第六章也说过:“不过度的事是好事;大于限度的事,是坏事。”宋玉那著名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用来指导写作,也非常精当。德国哲学家尼采曾借用叔本华的话批评过度的修辞:“每种过度都引致某类后果,此后果通常适与意愿相反,同样,词语的确用于使思想让人领会,然而唯有恰到好处方可。词语堆积起来,超出了这个限度,就使得交流着的思想愈趋晦涩……每个多余的词语都与其意图南辕北辙。”

得体性原则的本质是适应语境的各种因素,巧妙地运用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取得最佳的效果,展现语言的魅力。

二、得体性原则的分类和派生性

(一)得体性原则的分类

得体性原则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

静态的得体是指狭义语境中的得体,即语言材料本身的选择和搭配恰当。指在特定的上下文中,词语、句子同整个话语协调一致,和谐统一。表现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的搭配,不仅在词句间的配合衔接一致,恰当使用修辞手法,而且还要求在语体和风格上的协调一致。例如:

①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②原句:一道光亮在碧的脸上掠过去。

改句:一道光在碧的脸上掠过去。(巴金《电》)

例①中上句的“白纸”是平仄,下句的“负担”是仄平;上句的“文字”是平仄,下句的“画图”是仄平。这里用“画图”而不用“图画”,显然是从平仄的协调上斟酌的。例②双音节的“光亮”现在一般都作形容词用,这里需要名词,所以改句换作单音节的“光”比原句更得体。

动态的得体指的是话语(文本)中广义语境中的得体,指的是话语同交际的场景、特定的文化氛围和双方的心理态势相适应。概括地说,受时代、民族、地域三大因素的制约;具体地说,要与交际的时空、场景、方式、自我和对象、内容和视点等相适应。例如:

③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访问,徐志摩任翻译。一次在清华大学演讲后,徐志摩问泰戈尔:“你这样永远受创作冲动的支配,究竟是苦还是乐?”泰戈尔笑道:“你还是问问那些夜莺吧,整日呕尽心血还要唱歌,它们究竟是苦还是乐?再去问问那深山的瀑布,它终年把洁白的身体向深谷里摔个粉碎,它究竟是苦还是乐?”

④为提醒后面的汽车驾驶员,常见车尾写着:“不要追尾!”“严禁撞车!”“请勿撞车!”“保持距离!”近年来,新颖幽默的表达形式令人忍俊不禁:“请勿吻我!”“我怕羞!别吻我!”

例③泰戈尔用诗的语言含蓄地做了回答,诗人徐志摩深悟话中蕴涵的哲理,倍感亲切,从此两位诗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诗一般的语言不仅符合说话人的身份,也十分切合听者的文化素养和语言习惯,所以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例④同样的内容,后者的表达效果明显优于前者,妙在恰当地运用了比喻与拟人的结合,代车说话,把撞车说成接吻,又用谐音双关把“怕修”说成“怕羞”。

(二)得体性原则的派生性

语言表达要做到得体,在得体性这个总原则下面还要注意一些具体的分原则,例如适时、适度、适量、适体;修辞立诚、把握交际对象、保持自我本色、民族文化心理、语言材料的规范性和艺术性等分原则,表现出得体性原则具有派生性的特点。东西方民族文化心理就存在着很大差别。例如,在中国,长者问年轻人:“多大了?结婚了吗?有孩子吗?”表示对晚辈的关心,很得体。而在西方,这些都是个人隐私,外人不能随便问。又如“狐狸”在中国人心中是奸诈狡猾的反面形象,可是德国一家著名电视台却在1996年从足球明星中评选杰出人物,授予“狐狸”称号。

对于在比赛中足智多谋并且英雄本色不减的人物,颁发“老狐狸”奖;“年轻狐狸”要求是22岁以下,比赛中表现出天才的青年球星。……“教练狐狸”得主是赛莱沃库森队的克利斯朵夫·道姆,……晚会高潮时向这一季度最为突出的两位人物颁发“最佳狐狸”奖。“足球狐狸”的光荣称号,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足球报》1996年12月23日)

得体的标准也是随着时代、地域而变化的。在“十年浩劫”中,照相、接电话开口都得背段毛主席语录,才算得体;现在谁再这样说话会被人笑掉大牙。而现在人们见面常问的“你在哪儿发财?”在那个年代不仅不得体,而且简直是思想有问题!

得体性原则是评价话语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也是决定话语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得体性是话语对语境的适应程度,脱离了特定的语境,就谈不到得体不得体的问题。外交家是最讲究语言艺术的,得体的话语交际,在外交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9年7月27日,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胡锦涛主席的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宣读了胡主席的书面致辞。致辞中称:作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美两国在事关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肩负着重要责任,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双方平等协商,坦诚交流,集思广益,就两国关系发展中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希望双方开阔思路,务实进取,共谋双赢,广泛探讨扩大两国互利合作的新领域、新方式、新途径。”恰当地运用了多个排比,表达十分得体。奥巴马对此高度评价,并引用中国元素回应,他说:“作为一位新总统,同时又是一个篮球迷,我从姚明说的话中学到很多,他说:‘不管你是老队员还是新队员,我们都要相互适应。’”他用实际行动“适应”全新的中美关系——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他说,中美关系将塑造21世纪,他还引用孟子的名言“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语出《孟子·尽心下》)为中美关系做注解,意思是“好比人在杂草丛生的地方走路,总走,路就出来了。不走,杂草就会丛生,就不成路了”。

据《东方早报》报道,财政部长盖特纳和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的发言显得十分默契,两人都在演讲中提到了两国面对挑战,应该“同舟共济”。盖特纳(曾在北京大学学过中文)用流利的汉语说出“同舟共济”,而戴秉国则引用了奥巴马的名言:“Yes,We can!”(对!我们可以!)

在这次外交活动中,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美两国都从增进友谊,加强合作,共度时艰的愿望出发,坦诚相对,进行了认真、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在交际双方的对话中都注意到得体地运用对方文化因素,表达出对对方文化的尊重和友好的诚意,拉近了双方的感情,增强了对话的友好气氛,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使得这次对话圆满成功,在友好的气氛中和谐落幕。

【思考与练习】

一、举例说明语言环境的要素及其作用。

二、如何理解语言运用的得体性原则。

三、从广播电视或日常生活中找到表达得体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