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大戏剧论坛(第4辑)
9658000000018

第18章 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1)

·李元皓

知名京剧演员李玉茹于2007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4岁。她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京剧的三朵花之一,在上海头牌艺术家的演出中担纲。在晚年,李玉茹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华语文学界的知名剧作家曹禺的“老伴儿”,并开始尝试创作戏曲《镜狮子》(1980)、《青丝恨》(1984)与小说《小女人》(1994)。

李玉茹的剧本与小说创作并未造成重大影响,具有重大影响的是她的艺术生命历史,而其意义在于推动了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本篇论文即尝试在此一方面,定位她的艺术成就。

20世纪初,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京剧四大名旦,象征着戏曲艺术的新高,此一高峰就是流派表演艺术的千门万户大开。流派艺术的高度发展,毋庸置疑地为新一代京剧表演教育留下丰厚的遗产,问题在于后人要如何继承与发展。这要从20世纪40年代上海京剧的三朵花说起。这三位旦角女演员分别是言慧珠(1919~1966)、童芷苓(1922~1995)以及李玉茹(1923~2007),当时被视为京朝派旦角的代表或被称为“海上三明珠”、上海“三大名旦”。三人年龄差距在四岁之内,是同一代人,在北京学戏,学戏的途径不同,恰好是当时演员入行的三种不同方式,具有时代的代表性。言慧珠是先求学,后下海成为专业演员,1943年拜师梅兰芳;童芷苓是跟着家族的“童家班”在北平、天津学戏兼演戏,1939年拜师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专业家庭背景”与“非专业演员下海”,是传统戏曲演员常见的入行途径,李玉茹则异于是。

李玉茹曾就读中华戏曲专科学校(1930~1940)——第一所现代化戏曲教育学校——受到全面的旦角教育,行当有青衣、花旦、刀马旦,老师有王瑶卿、程砚秋、于连泉、郭际湘等。因此她能横跨青衣、花旦两种行当的基础训练,进而跨越流派风格,演出梅派、程派、荀派、筱派四个流派的剧目,兼能昆曲、梆子。与此同时,又能利用所学演出中华戏曲专科所排演的新戏,如《凤双飞》、《三妇艳》、《美人鱼》、《鸳鸯泪》等。这一批新戏的编剧为翁偶虹(1910~1994)。其中,有的是由她全新撰写,如《三妇艳》、《美人鱼》;有的是由其他剧种改编,如《凤双飞》改编自梆子《蝴蝶杯》,《鸳鸯泪》改编自梆子《周仁献嫂》等。新戏积极结合优良教师、吸收兄弟剧种表演而有着富于创意的设计。李玉茹具有不怯场、临场反应明快的性格,扮相是一双灵活有戏的大眼睛,因而在新戏的排练当中脱颖而出,在校期间就受到了北平观众的注目,逐步成为台上的主角,如《鸳鸯泪》的洞房刺杀严年,《美人鱼》末场的扎翎子水擒身段等。在抗日战争迫使学校停办之后,李玉茹即自行召集前后届同学组织戏班“如意社”,在舞台上寻求生计,这一年她才19岁。换言之,她是现代学校教育训练出来的演员。这在20世纪30年代是少数,但是在21世纪,却成为唯一训练戏曲专业演员的途径,其代表性可见一斑。

学校停办之后,编剧翁偶虹即感叹:“没有玉茹,又怎能演我的戏?”可见,李玉茹已成为排演翁剧的第一选择。他新改编自山西梆子的《琥珀珠》,即交由如意社首演。李玉茹饰演的剧中人兰香吸收梆子版的演出手法,捧茶杯、茶盘上场,听见相士正在论断自己的命运,茶杯倾倒在茶盘中滚动,眼神随着茶杯流转,展现人物的惊疑不定、前途未卜。这充分说明她的吸收练习,不因为学校停办而中止。1941年初,如意社在上海演出,受到当时上海戏曲期刊的普遍注意,底下引用的《〈凤双飞〉观后》,就是一篇针对剧中主要演员的评论。其中篇幅最多的便是李玉茹,她在剧中扮演两个角色,前半部分饰演青衣胡凤莲,后半部分饰演花旦卢凤英,发挥她横跨行当的教育功底:

幕内〔导板〕,及出场后之〔摇板〕,皆圆润宽亮,平整无疵。父死后又哀又痛之情,能于面上露出,及金鹏上呼救(,)玉茹唱大段〔流水〕作问,金鹏以白口回答,其〔流水〕腔极迂回曲逆之致,中有一句之新腔,尤婉转好听,金鹏求情时彼此之身段俱极美观。玉茹之羞涩、惊喜、悲哀,杂然并作,妙在处处不脱身份,处处不忘哀痛,确为不易;及公子以蝴蝶杯为试,其欲取又止,欲止又不忍之内心矛盾,俱于面上身上曲曲传出,入木三分,二次欲投江之身段,亦美妙无比,及其赴田父处,中间衬以田父夫妇之(皓按:原排版误植为“田父夫之妇”)吵嘴,调节颇妙,询问时玉茹漏大段唱功,〔哭头〕罢转〔回龙〕,〔原板〕转〔二六〕,〔二六〕再转〔快板〕,其间佳腔迭出,且杂有〔梆子〕腔,洵集唱功之大成也,而运腔之婉,使气之圆,均臻上乘,除嗓音略低,实无懈可击也。……玉茹后饰卢女上,唱〔西皮慢三眼〕四句,短小精悍,句句可听,念京白,流利脆亮,甜柔悦耳……及合卺后,剧情遂进入最精彩,最紧张,亦最有趣,之一幕矣。金鹏有良好演出,其态度之风雅,谈吐之蕴藉,俱恰如其分,而玉茹则神情念白,身段,尽发挥其最高成就,不刑其夫则兄仇不报,斩其夫则心有未忍,其间嗔怒,考虑,调情,均有明晰交代,遂令台下观众,目瞪口呆,不能赞一词也。……演员以玉茹先饰青衣,后饰衣旦为最成功……(皓按:“衣旦”疑为“花旦”错字)(编者按:此戏即梆子本《蝴蝶杯》所改编)

与通论编、导、演、舞美与灯光的现代剧评相较,这是一篇相当传统的戏曲评论,对于表演的评论细腻而准确,今天已经很难见到了。李玉茹在校时只扮演卢凤英,胡凤莲是在她出来挑班时才兼演的,表现优异。如《〈凤双飞〉观后》所描述,她的唱念做打全能,都具有一定水平,是整出戏当中最成功的演员,而且在同时处理两个剧中人物各自的矛盾心情方面,有着令人讶异的表现。如意社的演出打响了李玉茹在上海的知名度,从此她和上海结缘,晚年更以上海京剧院副院长一职退休。

在表演艺术上,京剧黄金时代的丰硕成果,首先是旦角行当的创造,传统的青衣、花旦分工;其次是以四大名旦为代表的旦角流派表演艺术,李玉茹继承了此一成果。底下对李玉茹艺术成就的分析,即分别可以剖出行当与流派的层次,并归结于京剧、昆剧、梆子的戏曲层次问题。在20世纪40年代,四大名旦之后的旦角演员所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四大名旦的成就之上,找到个人的发展空间。换句话说,就是在“因人设派”的流派艺术之林当中,开拓自己的一片天。无论是传统科班、手把徒弟,或是新式戏曲学校,这个问题是共通的。当时的风气是,学习各种流派行当,在尝试的过程当中,逐步建立演员的个人风格,李玉茹自然也不例外。由于新式学校的课程设计,在剧种上让学生学习京剧、昆剧、梆子,在角色行当上兼学青衣、花旦,并将梅派、程派、荀派等不同流派一并教授给学生,使得李玉茹比起循另两种养成途径的演员,拥有某种优势。

在当年戏曲评论中,评论人都能从表演与剧目解读李玉茹表演的来源,如《听戏杂感》说她的台风异常老练,念白有着明显的荀派特色,连喜欢说“呃”的习惯都学了起来。此外,李玉茹有着有腔无字的问题,这是由于嘴形的考虑:“李之嘴极阔,故唱起来嘴抿得很紧,以致坐做得远一些的,要兴有腔无字之感”。口形的要求是旦角的传统要求,可以追溯到昆剧,旦角演唱的口形要求收敛,以符合樱桃小口的传统美感,这影响到李玉茹唱念的咬字与发声,进而影响剧中人的情感表达。1954年中国唱片的《投军别窑》尤其明显,跟老生周信芳清晰有力而充满表情的咬字一比,旦角的声音表情即显得含混乏力。荀派最有特色的是花旦的踩跷、京白,这也是李玉茹的强项:

玉茹花旦青衣兼工,而花旦称胜,嗓柔腔圆,聆之忘倦,念白清脆浏亮,若花外莺声,唯咬字尚未能字字清晰,加以锻炼,方入妙境。做长于唱,能体会剧情,鞭辟入里,尤善状小女儿娇嗔媚态,天真烂漫,妙到毫巅。然玉茹天才之发展,犹未以此为止境,其演悲剧,能一反其平时玩笑之态,演至悲苦酸辛处,亦可令人一掬同情之泪也,踩跷极有功夫,双趺挺立,倍增婀娜,扮相秀逸,亦艳亦庄,双瞳翦翦,顾盼生姿……新戏则程派名剧无不能之,戏校独有佳剧,如《孔雀东南飞》、《三妇艳》等,亦所雅擅,最近如翁偶虹君所排之《鸳鸯泪》、《美人鱼》、《琥珀珠》、《凤双飞》等,均为其精心杰作,尤以《鸳鸯泪》一剧,为顾曲者所称道。此种佳才,求诸坤伶,百不得一二……

“唯咬字尚未能字字清晰”,就是《听戏杂感》引文提到的有腔“无字”。“做长于唱,能体会剧情,鞭辟入里,尤善状小女儿娇嗔媚态”,如《〈凤双飞〉观后》描述胡凤莲、卢凤英的表演,加上多元地学习各类旦角表演艺术,有利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新编戏表演——拥有挑梁演出新编戏的机会,这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京剧演员梦寐以求的事,是新式学校的独特条件,也是李玉茹远胜言慧珠、童芷苓的优势——李玉茹其志不止于荀派与花旦,还向程派青衣发展,在1950年以后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例如《梅妃》。

青年李玉茹的杰出成就,不只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结果,还有她不断自我砥砺进修的努力。在其他剧种方面,毕业之后李玉茹还继续向传字辈演员、王福庆等人加强学习昆剧和梆子,这直接影响到她排演的新戏《借扇》、《挡马》、《秋江》、《百花赠剑》、《红梅阁》。因为传统《借扇》、《挡马》、《秋江》为昆剧版,传统《百花赠剑》则有〔吹腔〕版,传统《红梅阁》为梆子版,熟悉昆、梆,始能借鉴传统版,丰富李玉茹的新版本。在角色行当方面,1941年,她在上海拜名旦赵桐珊为师,赵桐珊(1901~1966)是尚小云、荀慧生的同学,技艺广博,能演唱京剧、梆子、花脸、老生,被称为“能派”,以扮演二路旦角著名。赵桐珊看上李玉茹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戏路工整,没有毛病,青衣、花旦‘两门抱’”。李玉茹每天演出之后练习至天明,花旦戏等于从头学起,学到了如何掌握每个人物的特殊性,关键在于细节的揣摩与分寸感。赵桐珊,艺名芙蓉草。在流派表演方面,1943年,她在上海拜师梅兰芳,每天下午到梅宅学戏,重新学习梅派艺术,学到了把握人物的心理和追求舞台美感两者之间的主从。虽然她如此努力,并且受到上海观众喜爱,然而在当时,李玉茹还只是众多努力的京剧新秀之一,并未脱颖而出。

20世纪40年代,李玉茹持续在上海走红,但是就评论看来,她的表演艺术水平并没有步入高峰的迹象。“李玉茹最大毛病,唯犯笑场,昨观其与信芳合演《坐楼杀惜》,不够凶泼,但李演《穆桂英》、《辛安驿》等戏,则属一绝,盖亦甚为妩媚耳。”长处也就是她的短处,妩媚使得她的花旦戏为侪辈难以企及,却也使得泼辣旦的表演受到局限。另一方面,成名的京剧名角李玉茹也考虑结婚息影,离开舞台。

李姝今年秘密公开的事情,她老早有了对象,对方是航业商周某,一切吃用的开销,即使不唱戏,过的亦是少奶奶的生活。……对于这航业商,这样的半公开到底勿大“登样”,准备提出要求结婚,正式结婚后,自属不能再搭班唱戏,否则交际和唱戏,一概不服管束也。航业商周某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