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9657900000031

第31章 成都市版权产业部类研究(6)

6.现存问题

近年来,成都市广电影视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是广播影视产业主体和业态单一、内容缺乏竞争力。如前所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成都电视台竞争力和营收水平较报业(包括成都日报、商报和晚报)有非常明显的差距,且9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广告。这样不仅不利于抵抗经营风险,而且不利于拓展业务空间。

二是广播影视业发展不平衡,区(市)县广播电视节目的地域特色和定位不明确,农村广播影视事业有待进一步发展。

三是用人机制不活,人力资源整合不够。高素质的新闻传媒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比较短缺,广电影视业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有待提高。

7.发展方向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广播影视工作,紧紧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三个机遇”,切实增强服务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工作大局能力,推进成都市广播影视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广播影视产业内容建设

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政策的调控作用和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重点扶持好广播电视对农节目、优秀影视、动画等内容建设,突出电台电视台的频率、频道定位,打造精品栏目和节目,努力提升广播影视的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

(2)积极发展新媒体、新业务,完善广播影视产业链

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网络广播电视、双向互动电视、专网业务等新媒体、新业务,拓展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新领域,加快推进广播影视由单一传统媒体为主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转变。加快广电影视业产业链培育和建设,继续推动影视拍摄基地和影视动漫文化创意基地的规划和建设。积极举办各类交易会、展示会、影视周等商业性活动,策划产业节庆、产业论坛等活动,发展中介代理机构,培养专业营销队伍。

(3)促进县域广电产业发展

突出区(市)县广播电视节目的地域特色和乡土定位,努力提升节目质量,以强带弱,采用跨区域合作办台的方式,以优势电视台的品牌效应、强势内容资源、综合实力带动区(市)县广电产业的发展,着力提升区(市)县广电产业整体实力。

(4)以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为重点,着力实施人才战略,切实加强广播影视队伍建设

科学制订人才建设规划,优化人才环境,多渠道引进节目创意策划、经营管理等广播影视业紧缺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等影视人才培养单位合作,鼓励社会影视公司对影视人才的培养,将人才队伍梯次建设与广播影视业发展相协调。

(四)演艺业

1.发展阶段

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就改革开放的30年而言,成都演艺业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接待演出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演艺业并无“市场”概念,隶属成都市文化局的成都市剧场管理处负责全市8家影剧场的管理。管理处持有对剧场的人、财、物三大管理权,主要工作就是免费接待来成都的各种演出。承办方也不存在盈亏。

商演兴起阶段(1983年至新世纪初)——1983年,成都市剧场管理处改名成都演出公司,“商演”及“市场”的概念随之出现。这一阶段,成都的演出大多瞄准春节联欢晚会走红的港台歌手,如1989年费翔的个人演唱会。演出公司开始向出售演出转型,把引进的演出卖给下一级中间商,赚取中介费。此后,随着成都演出市场的蓬勃发展,演出公司开始运作演出,找赞助选明星,赚取票房。

“演艺第四城”阶段(2001年至今)——2003年,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由成都艺术中心、成都市演出公司组建的成都演艺(集团)公司正式成立。2005年,在市场容量与票房含金量两项考核中,成都演艺市场繁荣度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荣获“演艺第四城”的头衔。如今,在成都,从喜闻乐见的明星演唱会到高雅的百老汇音乐剧,从传统的民乐演奏到高雅的芭蕾舞剧,不同层面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可以寻到自己喜欢的类型。

2.现状概述

成都市拥有成都艺术中心、金沙国际剧场、锦江剧场、新声剧场、锦城艺术宫、金色歌剧院、四川剧院、华侨城大剧院等较大规模的剧场12处,大型娱乐演艺厅、工厂俱乐部演出场馆9个,以及以成都演艺集团、成都市川剧院、成都艺术剧院、成都蜀风雅韵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成都芙蓉国粹演艺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营业性演出团体100余家。同杭州等城市相比,成都的城市规模同剧场剧院的数量远不相称。

成都市剧种丰富,主要包括川剧、京剧、话剧、歌舞、杂技、曲艺、木偶、皮影等。随着成都演艺市场的繁荣,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剧节目,如川剧《山杠爷》、《刘氏四娘》、《四川好人》等,话剧《死水微澜》,音乐剧《金沙》,道教文化节目《太极神韵》,旅游剧目《芙蓉国粹》、《蜀风雅韵》,木偶剧《马小跳·巨人的城堡》,同时还成功引进《猫》、《天鹅湖》、《白毛女》等国内外优秀剧目来蓉演出。

3.演艺企业及团体情况

(1)产值情况

2008年全市8个市属专业表演团体有专业演艺人员1700余人,全年演出5250场,观众人次共262.2万人次,演出总收入达到8420万元。

(2)加快改革步伐,整合组建新型市场主体

在政府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思路,成都国有演艺团体纷纷推进各项机制改革,转企改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型国有、民营文化集团纷纷采取股份制形式组建公司合作,全力开拓文化演出市场。

2003年,按照集团化发展的思路,成都艺术中心、成都市演出公司、成都市沙河电影城三个独立的文化事业单位组建成成都演艺(集团)公司,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管理模式。2007年,成都演艺(集团)公司由市委、市政府批准改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2008年,四川报业集团和成都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斥巨资加盟成都演艺集团,实现强强联合,形成产业优势。由此,成都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以政府为引导,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的大型演艺股份制文化企业,在四川乃至西部地区处于演艺军团的领先地位。10年来,集团公司已举办了5000多场各类文艺演出,引进许多国内外著名文艺团体和著名歌星赴成都演出,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2007年,公司收入1199.7万元。2008年,成都演艺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都传媒集团所属博瑞公司成立了“四川立即送票务营销有限公司”,进行演艺、电影、体育等票务整合营销,构建了一个以优质演艺项目资源为基础,强大网络渠道为保障,专业服务体系为核心的大型公共娱乐服务平台。其业务范围涵盖了各类文化票务的销售(如:演出票务、体育票务、博物馆票务、景区票务等),以及为演艺项目提供分析、引进、策划、营销等配套解决方案。此外,成都杂技团将从成都艺术学校中剥离,并入成都艺术剧院,并与德阳杂技团合作排演《梦幻金沙》驻场上海演出,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成都文旅集团与四川民族歌舞团进行重组,成立了成都文旅集团天地吉祥大剧院公司。这些大手笔,为成都市探索一条整合文化资源、资本和资产的新路,培养和打造高标准的演艺企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3)加强文化演出设施建设

2009年1月18日,成都演艺集团与四川省体育馆就共同建设“西部体育·文化产业高地”正式签约,双方提出了“把省体打造为成都红馆,成都红馆成为成都演艺新地标”的响亮口号。自5月31日开始,“华丽转身”的成都红馆已经举行了《环球小丑嘉年华》、《草蜢忘我演唱会》、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刘谦“梦开始的地方”亚洲巡演》等系列演出,票价比近两年来的演出票价降低了40%,很多高品质演出的票价甚至降到了最低50元。2009年8月陆续上演了《梁静茹“满满的都是爱”演唱会》、《多明戈联袂宋祖英金曲演唱会》。到2015年,成都演艺集团将租赁省体育馆内馆,每年引进包括明星演唱会、芭蕾剧目、音乐剧、颁奖典礼等形式在内的约50场演出,几乎每周都会有大型演出活动。此举不仅有可能让消费者花看电影的钱看高品质的演出,更是在探索一条通过市场手段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率,提速演艺市场发展的道路。

4.演艺产品情况

(1)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艺术精品

成都市各演艺企业和团体通过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市场需求的演艺节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具代表性的当属2004年,由成都演艺集团联合成都文化、报业、广电三大集团共同投资,以成都金沙遗址为元素创作的中国第一部大型原创音乐剧《金沙》。2005年4月8日,《金沙》在北京全球首演,之后,历时3年、千余场海内外演出、7次改版,书写了中国原创音乐剧的传奇——观众人数之最、演出场次之最。近期《金沙》已落户金沙遗址博物馆永久演出,通过《金沙》成都演艺文化的能力已跃居全国一流,《金沙》当之无愧是成都城市的一张“金色名片”。

(2)“走出去”+“引进来”的产品战略

一方面,《金沙》音乐剧赴新加坡,香港、澳门地区,北京、上海和珠三角地区巡演获得圆满成功,进一步扩大了成都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2007年《金沙》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优秀出口文化服务项目”。此外,大型音乐舞蹈剧《太阳神鸟》面向国内外游客演出,并进入长沙、广东等地演出,2007年共演出14场,接待观众2.77万人次,票房收入135万元;《魔幻金沙》实现在上海驻场演出;歌舞剧《天地吉祥》进京献礼奥运并成为成都市答谢抗震救灾援建城市演出剧目;话剧《坚守》在全国成功巡演。大批优秀节目的输出,对成都市城市品牌的塑造和推广有显著成效。

另一方面,在输出演出项目方面取得巨大市场效应和文化影响的同时,成功引进《猫》、《音乐之声》、《天鹅湖》、《白毛女》等国内外优秀剧目来蓉演出。《音乐之声》版权方百老汇亚洲娱乐公司(BAE)经理Michael说:“我们希望在成都大力推广音乐剧产业,共同把成都打造成百老汇戏剧巡演的主要一站,更是一个发源地。”“发源地”之意,即通过这次密切合作,BAE将为亚洲市场量身定做精彩的百老汇演出,把更多百老汇优秀英文剧目翻译成中文引进。此外,还要把公司制作的原创中文剧目从成都带到百老汇、带向国际市场。这证明成都观众的口味已与国际接轨,更标志着四川演艺市场加快国际步伐,向国际市场靠拢。

(3)以巴蜀文化为资源的旅游演艺产品

为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都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制作了大批内容精良,富含高雅文化内容的演艺节目。在2007年2月9日成都成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揭牌仪式上,川剧《俏花旦》反响热烈。而成都艺术中心、锦江剧场、成都武侯祠大戏台、文化公园等演出场所每天都有成都文化特色的旅游演出,文化演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锦城云乐》、《芙蓉国粹》、《蜀风雅韵》、《大中华》等旅游剧目2007年演出1934场,接待观众46万人。其共同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巴蜀文化资源作为旅游演出的制胜法宝。例如《蜀风雅韵》和《芙蓉国粹》是以特色川剧绝活为主打;《锦城云乐》将成都茶艺情景表演、川剧绝活、蜀宫伎乐舞蹈等融汇其中;而由成都演艺集团联合成都道教协会、青城山和成都青羊宫成立的成都碧洞道教文化发展公司,则开发了中国道教文化节目《太极神韵》在2006年中国道教文化节开幕式上首演,获得圆满成功。

5.人力资源情况

成都有成都市川剧院、成都艺术剧院、成都市杂技团等国有经济3家,集体经济艺术表演团体5家,有成都虹宇艺术团、成都民族歌舞团等民办艺术表演团体90余家,成都市有演艺人员1700余人,演出经纪机构18家,从业人员176人。

成都演艺市场有一批知名的创作型人才,如著名川剧作家“巴山鬼才”魏明伦、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散打评书名家李伯清等。同时诸如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高等学府成为成都演艺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酒吧歌厅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本土演艺人才队伍的成长壮大。同时也应看到,虽然成都充分利用巴蜀文化资源作为演艺业的一大特色,川剧绝活、茶道,评书具有较大市场潜力,但却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隐忧:这些民间表演活动的后继人才严重不足,如茶馆文化一部分的传统评书到今天只剩罗世忠独自传承。人才资源不足成为成都演艺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6.发展前景

2007年1月,成都市依据国家文化发展纲要,并结合成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编制印发了《成都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演艺娱乐业,与传媒业、文化旅游业、体育休闲业、数字娱乐业、文化会展业、广告业以及创意设计业一起,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八大重点行业。具体而言,对演艺娱乐业的规划是:每年创作排演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良好市场前景的优秀剧(节)目,积极打造本地演艺精品。引进国内外高雅艺术品,丰富文化演艺市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社会资金和民营资本,培育高端娱乐消费市场。培养一批专业艺术人才和艺术管理、市场营销人才,构筑演艺人才高地,提升文化演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十一五”期间,文化演艺娱乐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保持15%以上。

目前成都的演艺业面临着两个发展机遇,一是“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二是成都市已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此外,成都拥有巨大的不同层次的人口群,对演艺产品的消费需求多种多样,成都潜在的演艺消费市场和空间亟待得到有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