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体管理概论
9657600000031

第31章 媒体运营管理(4)

6.媒体技术的标准化

媒体标准化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基础工作,是衡量媒体技术管理科学水平的尺度,它也是媒体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

例如,广播电视从节目制作到播出、发射和接受,中间需要经过许多技术环节,需要经过各类人员运行操作,需要使用大量复杂的技术设备。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加强标准化管理对保证媒体传播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标准化是以制定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工作秩序和社会效益。

标准化工作主要包括:建立标准化组织、建立标准制定的程序、制定标准与修订标准、标准的分类、标准的管理以及标准的发布、贯彻执行等内容。

7.媒体科研管理

媒体科技研究是推动媒体事业发展、创造新的媒体方式的最活跃的动力,是媒体事业发展的先导。正是由于科技研究,才使得媒体技术和设备得以不断更新换代,进而不断提高媒体传播的功效。

媒体科研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科研机构和队伍的健全、确定科研规划与计划、科研经费的筹划与预算、科研计划的组织实施、科研成果的鉴定和评价、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科研成果的奖励以及科研成果的登记、专利保护、统计、归案和保密等。

8.媒体技术信息管理

物质和事物的不同特征,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如声波、文字、电磁波、颜色、符号、图像、语言等发出不同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这些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就是信息。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人们根据获得的信息感知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也是创造知识、利用知识、积累知识、发展知识的过程。

为了完成既定目标,不能没有信息。现代社会中,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分工日益精细,社会联系越来越广泛复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出大量的信息,媒体系统也是如此。如果不进行综合分析,迅速有效地向系统内各级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管理者就无法对媒体传播的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

三、媒体技术管理的特点

媒体技术管理是整个媒体技术系统运行的中心控制系统,它在媒体事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媒体技术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1.科学性

媒体技术管理是建立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之上的一种综合应用技术,采用了各种技术的成果,并加以综合运用,因此具有科学性。媒体技术管理采用的管理技术与方法也是科学的。

2.系统性

媒体内容传播过程中,经过了内容制作、内容传播、内容反馈、现代化监测等环节,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技术管理的目标是如何保证这个系统可靠、高效、正常地运行,以及系统之间的接口进行有效的链接,以提高内容的传播质量。

3.服务性

媒体的性质是国家的宣传单位,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舆论的工具,它需要技术通道做载体。媒体技术系统必须努力为搞好媒体宣传工作提供条件,努力为媒体宣传服务。对媒体技术系统实施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高质量地进行内容传播,确保传输功效。

4.责任性

媒体技术系统是复杂的,在内容传播过程中,虽然对技术设备的操作是简单的,有时可能只是“按几下按钮”,但责任是重大的,技术管理要求技术人员要有高度的技术责任感,要严格按照程序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因为媒体内容传播影响力巨大,这种责任性是由我国媒体的性质决定的。

5.综合性

从内容形态看,媒体内容是技术和艺术综合、软技术和硬技术结合的产物。一方面表明管理涉及面广,具有综合性;另一方面要求技术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他们要懂技术本身,要懂内容生产工艺流程,还要具有团队精神。

6.可靠性和可控性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即实现播出不间断。为此要不断地测试系统的指标,加强技术维护工作来保证其安全可靠。可控性是指一切局面都是可以控制的,不会造成混乱。技术管理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

7.以双重效益为目标

媒体技术管理一方面要保证内容传播的质量,实现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技术设备使用的经济效益。

四、媒体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

要实现媒体技术管理的现代化,就要在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科学的制度建设等方面扎扎实实地做好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

1.优化技术组织管理机构,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技术组织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机构设置合理化和高效化。建立技术机构的原则是:目标原则、统一指挥原则、管理幅度原则、管理层次原则、高效和相对稳定原则、责权对等和才职相称原则以及适时、合理地选择有效组织形式等。

对建立的高效的组织,必须进行最有效的管理,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实施管理工作,要遵循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四化”原则。

2.加强技术队伍的建设

技术队伍建设包括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建设。人员的素质是事业发展的根本。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必须有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现代各种行业各个部门的竞争,表面上看来是经济竞争,但本质上是技术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技术系统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因此,一个技术部门的领导群体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技术队伍建设。

(1)竞聘上岗、优选人才

随着机构改革的开展,媒体事业单位也在逐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由原来的铁饭碗走向聘任制,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择优录用、任人唯贤,充分调动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优化技术人员结构

人才结构决定人才群体的功能。要根据能级原理和互补的原则优化人才结构。一个能够产生最佳效能的人才结构应具有以下条件:第一,合理的人才类别(指人才才能差异,反映在合理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上);第二,适当的人才数量(有最佳数量问题);第三,合理的年龄梯度;第四,男女比例;第五,科学的排列组合(相互关系);第六,成员间有效的信息传递、反馈及良好的组织氛围。

在贯彻能级原理时,应注意能质与能级的差别,人才不仅有能质的差别,还有能级的不同。但能质与能级不能相比,例如一个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高层专业人才,不能平行顶替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高层管理人才。应按其能级在人才结构中进行定位。

(3)技术人员的考核

考核是挑选、使用、晋升和奖励技术人员的基础,是科技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员工进行合理的奖惩,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对不合格的员工,应让其下岗分流或接受继续教育。

①考核的内容。考核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明确各类技术人员的考核标准和内容。按照科技人员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结合科研生产实践。考核内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作成就。主要是指研究成果和工作成果。

第二,技术水平。指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操作与维护水平、科研与设计水平等。可从论文著作发表后的反应、影响和被引用情况,取得的专利的重要性,参加的学术活动在同行中引起的重视程度,排除故障的能力等方面来考核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第三,业务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性、判断能力、思维能力、鉴赏力、指导他人工作的能力、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和适应性、知识更新情况等。对于领导人员来说,还包括组织管理、决策能力等。

②考核的途径与方法。考核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

定性考核的形式和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审查技术工作总结和业务考绩档案;审查学术论文;举行技术报告会和进行技术答辩;调查科技成果有关情况;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访问了解;必要的书面测验;同行专家评议等。

完全用定性的考核方法往往不能准确地反映真实情况,还应考虑采用定量考核。定量考核至今尚未制定出评定技术人员的统一方法,但考核定量化是发展趋势,已经引起了技术管理部门的重视,正在不断地探索经验。

定量考核要充分估计那些可观察到的科技人员所固有的一些因素,确定评定指标,如完成的工作量、科研项目级别(国家级、省市级等)、获奖等级、发表论文数量与水平级别、科研成果应用推广取得的经济效益、解决技术难题和技术革新的情况等。一般采用打分法,给评定因素排列顺序,对各种指标用分数进行评定,然后计算其总分T。评定可按下面公式进行:

T=∑ni=1KC

其中K是按一定准则评定的数值,取值范围为0-100;n是评定的方面数;C为某一方面的权重,取值范围为0-1。

③考核制度和考绩档案

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是考核工作正常化的重要一环。对技术人员要有经常性的考核,考核情况要及时记入业务考绩档案。技术人员的业务考绩档案的建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健全考核制度的一个方面。业务考绩档案包括:简历表,业务自传,著作和论文目录,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评价,业务评定,参加国外学术活动情况,培养人才成绩等。

(4)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国外发展起来的新的教育领域。它是保持和提高各类科技人员水平的重要措施。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继续教育是培养在职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对提高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使在职的工程技术人员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及时补充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从而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不断发展。

继续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具有大学学历(含同等学力)以上的在职工程技术人员,包括高级技术人员,它是提高性的教育。继续教育的内容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和趋势,并结合本技术部门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如:对于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应学习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等;对于技术管理人员主要应学习系统工程、运筹学、技术经济分析、数理统计、价值工程、预测与决策等。

加强员工的继续教育,可以从制度上进行规定,如规定技术人员每年更新60学时的知识等。

3.建立健全技术系统和设备的操作规程

规程是指对产品的加工过程、技术人员的操作方法、设备和工具的使用维修以及技术安全等做出的技术规定的总称。媒体技术设备的操作规程包括:

(1)单个设备的操作规程:每台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系统的操作规程:整个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

(3)技术测量规程:对测试哪些指标、用什么测量仪器、指定的设备仪器的测试条件、方法、测试数据分析等的规定。

4.不断完善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

技术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在于制度化,因此必须不断完善技术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分班制度、机房使用制度、设备维修制度等。

5.加强标准化和技术规程工作

标准化是在经济、技术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制定并贯彻的统一的标准,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又是联系科研、设计、生产和使用等方面的技术纽带,它是一项综合性的基础工作。正确制定和贯彻技术标准是建立正常的、健全的技术工作秩序,确保媒体宣传工作顺利进行,开展技术交流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一个部门科学管理水平的尺度。

媒体从内容制作开始,一直到受众接收,经过许多环节,使用着大量的技术设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每一个环节如何配置、如何工作,都直接影响媒体传播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保证媒体系统正常运转,要大力加强媒体系统标准化工作。

媒体技术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媒体标准,以科学的态度制定严格的技术规程,并通过培训使有关技术人员熟练掌握,努力提高媒体技术和管理水平。

6.加强信息管理工作

信息是指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的组合,是一种有用的知识,是经过处理后的数据(如图像、图纸、指令、符号、报表、规章、资料、原始记录等)的集合。现代管理是建立在人和信息的共同基础上的,信息是技术管理部门进行有效计划和控制所必需的重要资源,是决策的基础。缺乏必要的信息就会导致管理混乱,使管理效率降低。信息在事业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和传递着,同时又可指导和促进事业发展。但目前对媒体内容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的管理,仍是薄弱环节。因此,加强信息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