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文献类
(一)国内著作
1.叶舒宪:《结构主义神话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王先霈、王又平:《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年鉴(1983)》,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年版。
6.张锦江:《儿童文学论评》,新蕾出版社,1987年版。
7.赵景深:《童话学ABC》,ABC丛书社,1926年版。
8.夏衍:《电影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9.李显杰:《电影修辞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10.《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11.王迪、王志敏:《中国电影与意境》,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12.黄裕生:《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13.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徐岱:《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张寅德:《叙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6.杨义:《中国叙事学(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7.董小英:《叙事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8.梁工:《圣经叙事艺术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9.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秦刚:《感受宫崎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21.孙立军、马华:《影视动画影片分析》,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
22.孙聪:《动画运动规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黄大卫:《动画起步》,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版。
24.殷俊、王平:《动画视听语言》,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中国动画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26.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27.冯文、孙立军:《动画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28.贾否、路盛章:《动画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张慧临:《亚太动画》,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30.黄兴芳:《动画原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1.聂欣如:《动画剪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33.凌纾:《动画编剧》,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33.金辅堂:《动画艺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二)国外翻译著作
1.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2.安德烈·戈德罗、弗朗索瓦·诺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樊尚·阿米艾尔、帕斯卡尔·库泰:《美国电影的形式与观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4.尤瑟夫·库尔泰:《叙述与话语符号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5.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6.亚里士多德:《诗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8.汉斯—格奥尔格·伽德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9.米歇尔·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年版。
10.M.布洛克曼:《结构主义》,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巴巴拉·梅厄霍夫:《过渡仪式:过程和矛盾》,方永德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2.尼采:《曙光》,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
13.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年版。
14.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张承谟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5.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郑海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16.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17.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8.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莱辛:《汉堡剧评》,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20.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1.拉里·A.萨默瓦、理查·E.波特:《跨文化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Ken Dancyger.Jeff Rush:《电影编剧新论》,易智言等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7年版。
23.巴赫金:《小说理论·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白春仁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4.托多洛夫:《文学作品分析》,王泰来译,载《叙事美学》,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25.罗伯特·斯格勒斯:《符号学与文学》,谭大立、龚见明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6.保罗·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王文融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27.罗伯特·列文:《时间地图——不同时代与民族对时间的不同解释》,范东生、许俊农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8.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9.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年版。
31.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2.戴卫·赫尔曼:《新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马克·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尾泽直志:《图说动画规律给角色赋予生命力》,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二、期刊文献类
(一)国内文献
1.周宪:《文化研究的新领域——视觉文化》,《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2.佟婷:《论动画艺术的审美价值》,《现代传播》,2005年第5期。
3.吴青青:《“花木兰”电影的叙事逻辑和文化阐释》,《福建艺术》,2005年第4期。
4.王衡霞:《坚持儿童本位,张扬儿童天性——论〈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世界”》,《探索与争鸣》,2005年7月。
5.张世英、陈志良:《超越现实性哲学的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6.单妮娜:《对俄罗斯魔幻童话的几点分析》,《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2月。
7.涂建华:《神秘意象在小说结构中的作用》,《小说创作》,2002年1月。
8.白莲:《当代西方魔幻电影与欧洲文化语境》,《艺术百家》,2007年5月。
9.赵伟:《对于拼贴手法的再思考——以电影的拼贴来探究城市的拼贴》,《重庆建筑》,2005年11月。
10.尤迪龙:《图像叙事:空间的时间化》,《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9月。
11.潘泽泉:《空间化:一种新的叙事和理论转向》,《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12.万建中:《论民间童话的叙事形态》,《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6月。
13.金莉莉:《一个童话叙事模式的中西比较》,《浙江学刊》,2000年第3期。
14.胡希:《在真实与虚幻之间——论童话的叙事空间》,《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5.焦素娥、张洁:《从〈宝莲灯〉和〈千与千寻〉看中日动画片创作观念的差异》,《中国电视》,2007年6月。
16.曹炎彦:《浅析美日动画的内容设计兼论中国动画的创作方向》,《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年2月。
17.科学时代杂志社主编:《经典动画理念:迪斯尼名句摘选》,2001年第12期。
18.马华:《动画电影〈小兵张嘎〉的剧本改编》,《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9.姚桂萍:《水墨动画浅析》,《电影评介》,2006年第12期。
20.王莉:《动画电影色彩语言的灵性魅力》,《电影评介》,2006年第23期。
21.曾胜:《动漫的艺术特征及其审美悖论》,《视听纵横》,2006年2月。
22.张丽:《水墨动画的意境及其语言局限性》,《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5月。
23.孙艳:《宫崎骏作品解读与分析》,《电视研究》,2006年4月。
24.杨晓林:《论宫崎骏的生态观和人文困惑》,《电影评介》,2006年第9期。
25.张红秋:《成长的可能性——宫崎骏动画电影主题研究》,《电影评介》,2006年第11期。
26.胡忠青:《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主题与诸多元素》,《电影评介》,2006年第12期。
27.于永顺、董文良:《论动漫嵌套在电影叙事中的作用》,《电影评介》,2006年第16期。
28.王杰文:《动画电影史的叙事结构——〈灰姑娘〉的形态学分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5月。
29.乔雪:《叛逆的英雄——孙悟空、哪吒、沉香比较》,《电影评介》,2006年10月。
30.马友斌:《浅议〈风之谷〉主题内容及其现实意义》,《电影评介》,2006年第16期。
31.熊涛:《寻找梦幻岛——日本动画电影的文化特质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5月。
32.李三强:《我国动画的叙事传统》,《岭南视听研究》,2006年6月。
33.李三强:《中美动画文化精神比较》,《电视研究》,2007年1月。
34.段运冬、屈立丰:《欧美动画研究述评》,《世界电影》,2006年第3期。
35.王其全:《中国动画艺术的现状分析》,《文艺研究》,2006年10月。
36.张文红:《艺术假定性亦想象可能性——动画美学衍生机制探析》,2006年9月。
37.苏锋、方淑芬:《美国“动画文化”现象的成因及其衍变机制》,《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38.张静、陈建宪:《略论中国动画的民间文学传统》,《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月。
39.李涛:《动画形象符号的生产与传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8月。
40.周艳、魏杰:《对中国动画发展之路的思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6月。
(二)翻译文献
1.詹姆斯·费伦:《文学叙事研究的修辞美学及其他论题》,《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7月。
2.杰恩·皮林:《英国动画:来自个案的研究》,《世界电影》,2006年第6期。
3.莫林·弗尼斯:《变化语境中的动画美学》,《世界电影》,2006年第4期。
三、论文类
1.高放:《虚拟的世界——动画电影理论探索》,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黄苏谨:《中国动画剧作的民族化研究》,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3.肖璐:《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美学风格及其文化探源》,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4.郭红:《中国动画传播状况研究》,2003年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5.苏锋:《动画产品国际贸易模式研究》,200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
四、全外文资料类
1.Prince,G.A Dictionary of Narratology[M]Nebraska: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87.
2.Todorov,T.Grammairedu Décameron[M].Mouton:TheHague,1969.
3.H,Fordham M,Adler G.The Collected Works of C.G Jung.Trans.R.F.C.Hull.1968.
4.The Art of Being Human,7th edition by Richard Janaro,Thelma Altshuler,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