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动画电影叙述艺术
9657400000014

第14章 情节(3)

比如《宝莲灯》,是根据中国古典神话故事“沉香救母”改编的动画电影,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宋代戏文,后经历代艺人的加工而不断完善。小主人公沉香,为了救出被压在华山下的母亲,历经重重磨难。鬼城、荒漠、怪石诡异多端;雪崩、地裂、沙暴恐怖惊人,这一切都没有磨灭沉香的救母之心。最终,沉香凭着坚定的信念、过人的勇气与智慧,战胜所有困难,救出了母亲。动画影片在讲述这个神话故事的同时,让孩子们懂得亲情的可贵,并且教育他们做事情一定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不畏艰难的勇气。当这个故事从神话位移到动画中时,在次要人物身份上发生了变化,例如“沉香救母”神话中帮助沉香打败二郎神的是四仙姑,动画电影中却化身为孙悟空,这样的变异是不同故事载体传播文化的重塑与选择的结果。经过文化的重塑与选择,故事在继承原来面貌的同时也在不断变更发展。

其次,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反映了人类的生存活动和与自然进行的顽强斗争。它们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就像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和合理的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充满了浪漫色彩。

民间故事大多是取材于现实生活而加以虚构的“世俗故事”或“写实故事”。它的现实性较强,故事往往赞美正直、勤劳、善良、智慧的人,批评懒惰、自私、愚蠢的人;也讽刺剥削者和压迫者。许多生活故事反映雇农对地主、工匠对作坊老板、人民对官府的巧妙斗争。有些故事幽默、风趣,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还有很多民族中流传的机智人物故事,充分地表现了人民的机智和乐观主义精神。在动画的移植过程中,这些基础元素都有一定的保留。比如《阿凡提的故事》是根据新疆民间故事改编而成。阿凡提是新疆地区流传已久的传奇人物,是智慧的象征。他总是留一绺智慧的胡子,骑一头不听话的毛驴。他疾恶如仇,爱打抱不平,而且幽默风趣。阿凡提使贪婪愚蠢的巴依、国王望而生畏,让一切丑恶的行径得到出其不意、哭笑不得的惩罚和报应。据一些资料介绍,阿凡提并非虚构,而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阿凡提”不是人名,是对“先生”、“老师”,“霍加”、“毛拉”等伊斯兰教宗教人士的尊号。阿凡提一生讲了无数个故事,他用聪明、机智、幽默的语言,嘲笑了人们的愚昧、无知,讽刺了统治者的荒唐、残暴,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因此,几百年来,阿凡提的笑话和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深得各族人民的喜爱。

此外,民间故事中的主人公多为普通劳动者,其中的情节、事物和部分人物都有超自然的性质,常把现实中不可能的事情当做可能实现的事情表现出来。比如《雕龙记》讲述的是云南大理点苍山脚下的黑龙潭里藏着一条母猪龙,它每隔三年出来大闹一次,每次都是兴风作浪,伤害人畜,毁灭村庄,使得多少年来居住在点苍山的人民不得安宁。一天,白族老木匠杨师傅带着儿子七斤途经黑龙潭,七斤在龙潭取水时,不幸被母猪龙拖入潭中。杨木匠失去爱子,悲痛万分,决心为儿子报仇,为民除害。他凭着自己高超的手艺,起早贪黑,不停地雕刻,终于雕成一条木龙,投入潭内与母猪龙厮斗,可是母猪龙凶狠异常,两龙交战,不几个回合,木龙便被妖龙击碎。杨木匠并不灰心,在当地群众和赵铁匠的支持下,又雕出一条更大的木龙,还给木龙装上坚固的铁鳞铁爪。第二次战斗开始了,杨木匠奋力击鼓,群众呐喊助威,大木龙英勇善战,终于斗败了母猪龙,救出了杨木匠的儿子七斤。点苍山脚下,万众欢腾,大地重现光明。

总的来看,源自神话与民间故事的动画影片必然包括神的故事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及冲突的故事,即英雄传说。从神的故事来看,它明显地反映了古代人类把强大的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象力。从英雄传说来看,它主要是对可能具有某种历史性的传奇人物及相关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动画电影在对神话和民间故事源文本的借鉴过程中保留了“神”性与超自然性,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延伸了那些人类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时期借助想象征服自然力的产物。

在众多的以动画电影为载体传播的神话与民间故事中,美国迪斯尼根据中国古典乐府民歌《木兰辞》及相关的民间传说改编的动画电影《花木兰》最为耀眼,它对原故事的“变异”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的文本构成元素上的,而且蕴涵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人们看到,“木兰从军”的故事经过两千多年的变迁之后,已经有了各种不同的故事版本。但是,在众多描述木兰的故事中,动画电影里这个完全由现代美国式精神理念塑造的花木兰却成为众多版本中最“知名”的。原乐府民歌《木兰辞》在短短394个字中,以五言为主的杂诗形式,描写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转战12年,最后胜利凯旋,不受封官赏赐,回到故乡的动人故事。木兰也成了千百年来人们尊敬和喜爱的巾帼英雄。总的来说,这首诗歌描写的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木兰在家看到军帖,得知年迈的父亲将被征兵,便暗下决心替父从军。“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做了一切详细的从军准备之后,偷偷离开了父母,踏上征程。第二,“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极其简练的诗句概括了木兰12年征战沙场的军旅生涯。第三,木兰得胜归家,重新着起女装。从整首诗歌的叙述结构看,它可以被概括为“二详一简”,详细描绘了木兰发愁,简练地交代了十多年的征程,最后又详细刻画了木兰归家的场面和世人的评价。然而,动画《花木兰》在主要讲述主人公花木兰勇于突破传统意识框架束缚,追求个性释放,努力挑战自身,抗击社会及外来压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时,更改了部分原故事情节,增加了人物、戏剧高潮,甚至平添了一份传奇的爱情。除保留了中国一些传统的元素外,添加了好莱坞电影典型特征并附以一以贯之的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和女权主义。

在元素构成方面,《木兰辞》寥寥几笔勾画出一个传统仕女形象:“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当其荣归故里之时,“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读后浓浓诗意的古老中国跃然纸上,如同一幅幅泼墨山水画跃入眼帘。与之相应的《花木兰》,表现了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意象:花木兰被塑造成西方人眼里典型的中国美女——鹅蛋脸、樱桃小嘴、苗条身材。他们想象中的中国是长城、柳树、佛洞和皇宫。乐器是长笛、古筝、二胡等。中国图腾龙成了家庭卫士,蟋蟀、珍稀动物熊猫等意象构成了他们想象中的中国元素。除此之外还可看到汉晋的匈奴、唐朝的服饰与仕女妆、宋代的火药、明清的庭园风格,片中出现的汉字更是篆隶草楷……

在故事层面上,花木兰是一段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正式的史籍中并无记载,只见于民间流传下来的一首《木兰辞》。《木兰辞》可塑性很强,这个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所拍摄的关于花木兰的电影都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做出过不同的阐释。

通常《木兰辞》中包括以下情节:“闺中生活(如从事家务、侍奉父母等)、朝廷征兵(为何代父从军)、女扮男装、征战与立功、胜利回归、天子赏赐、拒受官职、返家、恢复女儿身、伙伴皆惊惶、天子纳为妃、自杀和追赠。”这些情节里面包含着传统中国的忠、孝、勇、烈等元素。不同时代可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题材和情节,进行不同的文化阐释和解读。好莱坞迪斯尼的《花木兰》是这样解读的: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女孩,名叫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诲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给花家带来荣耀。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大举征兵之际,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征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从军。花家的祖宗为保护花木兰,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去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一路上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从军之后,花木兰靠着自己的毅力与耐性,通过了许多困难与考验,成为军中不可或缺的大将。然而,就在赴北方作战时,花木兰的女儿身被军中的同僚发现,同僚们害怕木兰会被朝廷大官判以“欺君之罪”,只好将她遗弃在冰天雪地之中,自行前往匈奴之地作战。在这最为艰难的时期,幸好还有木须龙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不时给她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凭着一股坚强的意志与要为花家带来荣耀的信念,木兰最后协助朝廷大军抵挡了匈奴的来犯。

《木兰辞》和《花木兰》在元素组成方面,前者以诗歌的形式传达出古老中国田园牧歌式的意蕴,而后者具体展现西方人对东方和中国想象中的意象。故事层面上二者根据各自的需要做出不同的取舍,这与不同文化背后的深层结构是息息相关的。《木兰辞》中忠、孝、勇、烈等元素在历代木兰故事的诠释中都作了保留,而“忠孝两不渝”始终是故事的基本母题,女扮男装是木兰故事的最重要情节。中国是一个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非常重视长幼尊卑秩序、重视人伦的国家,中国文化对人的定义是二人定义一人,人者仁也,人总是处在一定环境中的人,对人的认识被限定在忠、孝、勇、烈等范围内。而美国文化的主导模式是个人主义。洛克提出这样的观点,他认为“每个个体是独一无二的、特殊的,和其他所有个体是截然不同的,是自然的基本单位”。他们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所有的价值观、权利和责任都源自个体。个人主义成为美国文化的基石。在这样的文化主导模式下,《花木兰》被解读为一个开放、活泼的地道的西部式“牛仔故事”。花木兰充满个性、自觉、自尊,夹带着现代女权主义者的传奇神采,传达出浓厚的个人主义气息,这是因为美国人强调个人的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认为个人是价值的主体,崇尚个人努力带来的成功。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美国好莱坞电影模式及观念在解读《木兰辞》时带有好莱坞特色,迪斯尼作为全球知名的动画公司,巧妙地改造了中国民间故事,将中国家喻户晓的花木兰塑造成好莱坞语境中的“女英雄”,但是,人们不能否认,正是由于动画电影叙事模式的参与,才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异化”了。

二、童话与寓言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赵景深在《童话学ABC》中曾说:童话不是小儿语,不是小说,也不是神话。神话是板着面孔的,童话是嬉皮笑脸的,是原始民族信以为真而现代人视为娱乐的故事,是神话的最后形式,小说的最初形式。童话作为一种在艺术审美上与动画最为接近的文学体裁,它是天然的动画故事宝藏,源源不断地给动画创作播撒阳光,输送营养。

由于动画与童话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所以来自童话故事的动画影片也一定是充满幻想和趣味的,它也像童话那样常常会借助魔法、宝物、仙人、精灵之类奇异的形象和优美动人的情节表达人们的憧憬、期望和美好的理想,从中寄予人类的希望,成为“人的动画”,像《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等。作为对现代人现实认识的曲折反映,动画中的童话主人公也会有其他事物的身影,比如《小鹿斑比》中的斑比是只可爱的小鹿,《玩具总动员》中的巴斯光年是个高智能的电动小机器人。

此外,动画影片的情节中还充盈着另外一种文学体裁,那就是寓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著名作家薄伽丘有一个精彩论断,所有有价值的故事都是寓言。也就是说,它有一个意义重大的核心,包藏在虚构的往往不太可能的故事的外壳里。寓言是借虚构的小故事来寄托某种训诫,它可以用人类也可以用动物来做主角,在简短有趣的故事叙述中对人类社会生活经验进行理性思考,鲜明有力地表达启迪世人的训诫。英国著名学者爱德华·泰勒所著《原始文化》一书,就在原始文化背景上,描述“任何训诫都没有渗入”的普通动物故事怎样逐步过渡到动物寓言的过程。

在中国的动画历史上,从童话和寓言故事中走来的影片并不少。最早在1935年,由明星影业公司摄制完成的《骆驼献舞》就是根据《伊索寓言》故事改编的。故事描写了狮子请客,百兽云集。一头自作聪明、自命不凡,又好出风头的骆驼,当众献舞,大出洋相,引起众兽大笑,最后众兽群起把骆驼赶下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