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探索与实践
9656900000046

第46章 探析基于动漫产业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1)

肖博、杨磊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媒体技术系)

摘要:国家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规划明确了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目标,并通过“863计划”在动漫和网游领域进行布局,首批建设了四大国家级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急需大批高端技术人才。本文站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基点上,从技术与艺术结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动漫人才市场需缺的内涵,提出了数字媒体技术层次化课程设置的设想,以及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动漫产业人才的培养思路。

关键词:动漫产业、数字媒体、数字内容产业、人才培养

数字媒体技术涉及数字媒体的创建、表示、制作、处理、存储、传输、显示、管理、内容安全等各个环节的软硬件技术及其系统整合技术。图中所示为数字媒体专业知识体系。

2005年12月26日,科技部在其发布的《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中明确提出了我国数字媒体技术未来5年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方向,提出了以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为抓手,通过联盟形成内容创作和内容服务链的建议,同时在全国范围内首批建设北京、上海、成都、长沙等四个“国家863计划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并通过国家863计划在动漫和网络游戏两个领域率先进行布局,由此带来对于这两个相关领域的巨大市场需求。

在2006年4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对动漫产业的概念进行了高度归纳: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由此不难看出,仅数字媒体领域的一个动漫产业就涉及如此庞大的产业链,就会带来巨大的人才需求。然而,作为数字媒体产业之一的动漫产业离不开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在很多环节需要技术与艺术的良好对接、融合,因而对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探索基于动漫产业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数字媒体技术与动漫制作

动漫是以技术手段来实现并以艺术形式来表现的一种数字表现媒体,而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融合的问题已广受社会关注。仅以动漫领域的3D动画制作过程为例,通过多种算法模块、插件或其他技术手段的组合应用,即可使3D动画模型按照某种设定好的程序进行渲染,从而表现出预期的艺术效果。但是如果没有上述良好的技术支撑,动画作品则难以有上乘的艺术表现。特别是对于某些很耗费计算机硬件资源的真实感3D渲染算法,如果不理解其算法复杂度而在动画作品中大量地采用,则很有可能导致该作品在低配置计算机环境下无法流畅地渲染表现,甚至使机器无法运行(CPU占用率长时间维持在100%)。然而,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结合人眼的视觉特性,某些算法可以大为简化。

比如基于细节复杂度的自适应多边形减除算法,在不降低3D动画作品主观视觉表现效果的前提下,就可以大大减少动画模型非细节部位的多边形面的数量,从而提高3D动画的渲染速度,技术算法对于艺术表现的支撑作用由此可略见一斑。另外,在数字媒体的创建、表现以及显示等方面,会更多地运用动画元素。

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平淡的画面在平面上展现出动态效果,将“动态漫画”的概念与数字媒体技术、高科技光学材料结合,在动漫中更多地融入生活细节和动作魅力。

新媒体概念的出现及其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影响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消费方式,也为动画、漫画内容制作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契机,而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手段对动漫作品艺术表现效果的渲染,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于动漫作品的关注度和接受度。高科技和艺术的结合使动漫渐渐崛起,出现了Flash动画、三维动画、全息动画等全新的动漫形式。本文将站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基点上,从技术与艺术结合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动漫人才市场需缺现象,从而探析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动漫产业人才的培养问题。

二、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及人才需求

动漫产业是以动画、漫画、游戏三大行业为主体,结合电影、电视、出版、音像及衍生产品互相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截至2007年10月,国内已有30多个动漫产业园区、5400多家动漫机构,有450多所高校开设了动漫相关专业,动漫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达46万之多。而在中国84万个各类网站中,动漫网站约有1.5万个,占网站总数的1.8%。

面对广阔的动漫市场,各地动漫产业发展计划的制订更是如火如荼,很多城市纷纷打造自己的“动漫之都”。北京、上海、广州、福州都已初步形成网络游戏、动画、手机游戏、单机游戏等与游戏相关的产业链。这一切都直接导致了国产动漫市场在全球地位的上升。[1]

数字媒体技术融入动漫产业后,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动漫作品“播出难、发表难、面世难”的瓶颈,同时,也弥补了电视媒体“局限于某一时段,受地域与时间的限制”这一劣势,让更多的观众无须定点定时守候,完全自主选择时间与地点,观看、点播自己喜爱的动画节目或作品。

然而,在动漫产业蒸蒸日上的今天,国内动漫产业链中的很大一部分制作工作仍是给国外动画做加工,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缺乏大量的创意和技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根据2007SMIA首届高端数字媒体人才双选会的统计资料,我国数字创意和CG、游戏人才缺口高达80万人,兼通艺术和电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2]到2008年底,中国年动漫节目需求量为180万分钟,意味着将有一个25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而目前国内达到播出要求的原创动漫作品每年只有2万分钟,不足实际播出总量28万分钟的1/10,因而大量依赖进口,即便如此,仍难以满足年度市场需求。[3]

面对动漫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面对动漫作品仍然依赖进口的局面,我们发现动漫人才的稀缺是问题的关键。目前,在我国从事动漫设计的人员,绝大部分都不是科班出身。由于这批从业人员多是“半路出家”的,对一些需要较强技术工具支撑的高难度动漫设计,他们就显得力不从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动漫人才需求尤其是擅长数字媒体技术的高级动漫人才需求,正处于一种深度饥渴状态。

事实上,通过将动漫产业所需人才进行分类,可以从中找出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动漫人才的培养方向。通过对一些相关动漫企业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企业对于动漫产业人才能力的评价都是从专业基础、美术基础和专业特长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所谓专业基础是指对动漫专业本身及与之密切联系的其他数字内容产业的基础知识的领会,对基本技术手段的掌握,对动漫制作与生产流程的了解;所谓美术基础是指其掌握素描、色彩、造型的能力,对客观对象能够敏锐观察、捕捉并逼真表现的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和较好的艺术修养;而所谓专业特长则特指对动漫生产制作流程中的某一环节(对应岗位)所具备的精深的知识及掌控能力。业内人士认为:专业基础是从事本行业所必须具备的;美术基础则是艺术之本,是动漫表现之根基。因此,我们对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重点应是专业基础,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美术及创意等专业特长。可以说,动漫产业目前所缺少的也就是我们要大力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就是技术过硬而又富有艺术灵感、敢于创新的极具“专长+复合”特点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