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
9656000000022

第22章 党报机制体制创新构想(3)

《纽约时报》实行的有限采编分离机制,仍采取部门制,部门内采编分离。这种有限的采编分离机制既避免了采编合一机制的问题,又保留了采编合一机制的优点。《纽约时报》的有限采编分离机制有这样一些优势值得借鉴:第一,部门制的保留使得记者与编辑之间的业务沟通比较顺畅,而且部门内团队作战,记者与编辑的工作积极性更高。第二,高度重视编辑的决策权,编辑有权指挥记者,采编部门以编辑为中心。随着媒体竞争加剧,媒体的内容竞争已经不简单是获取信息的竞争,对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日益重要,以编辑为轴心的编辑部迎合了这一实际需要,报纸内容生产过程中信息的二次加工和策划能力得以加强。第三,编辑细致的分工保证了新闻制作的质量。《纽约时报》的编辑分很多类型,“每一个部门都有主任和副主任,下面有夜间部主任,主管该部门新闻之出版作业,并有电讯编辑及五到六位高级主力编辑,还有特别设计新闻编辑,他们都是编辑部的中坚编辑干部”;《纽约时报》还有一个“庞大的艺术设计部门(Artand Design Department),这个部门包括13位版面组合编辑,15位艺术设计专家,16位图表设计编辑和地图制作专家、艺术制作专家等”。此外,如前所述,即使是部门主管级,还分设部门主编、部门副主编,并特别设有给记者分配采访任务的勤务编辑。

庞大的编辑队伍从两个方面给内容生产以保障,一是内容制作,编辑与记者合作,给记者分配任务,指导记者采访,为记者润色稿件;一是内容编排,其版面设计也分成很多专业工种,而在国内编辑的分工要粗糙得太多。

其次是《北京青年报》的有限采编分离机制。《北京青年报》2006年对完全采编分离机制修正之后也是采取“采编岗位分离,部门合一”的机制,包括三个业务单元:一是以版面为单位的业务单元,具体部门设置有:要闻版组、评论版组、本市版组等15个版组。每个版组设一名主编,一个或多个主编助理,编辑和记者若干。二是与版面密切相关的协作业务单元,具体部门设置有:图片部、美编室、校对室和新闻中心。三是以管理为职能的业务单元,具体部门设置有:采编业务管理部和采编业务研究室。《北京青年报》有限采编分离机制模式的特色是加强了管理职能部门的建设。采编业务管理部这一具有新闻业务管理职能的部门是《北京青年报》的首创。采编业务管理部是编辑部推行采编方针、实施业务管理的重要执行部门,在编委会的授权与监督下组织工作、完善制度、积累资源,与编辑部各部门紧密协作,形成有效的内部管理体系,其职责包括四个方面:质量监控管理,指评定稿件的职责;考评管理,记者除了按稿件的数量拿奖金,还按质量拿奖金,这个质量则通过考评管理来评定,每天给稿子打分;采编业务规范管理,即对记者和编辑的具体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采编事务管理。采编业务管理部门最鲜明的优势是把考评质量管理放在编辑部组织结构之中,这相对于放在人事等综合行政部门有很多裨益。

当然,上述两报的采编组织结构是两报根据各自现状设计的,并非统一的模式。事实上,各报情形不同,势必会有不同的创新模式。不过,不论何种具体方式,有限采编分离的编辑部都既能避免采编合一机制的小规模作业模式产生的问题,也能有效修正完全采编分离机制所造成的沟通困境,应是党报采编机制创新着重考虑的模式。当然,编辑部的结构设置、报纸生产流程的改善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没有最完美的采编组织结构,成熟报纸应该随着不断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编辑部组织结构应在动态平衡中不断发展。

三、以读者为核心的质量监控机制

质量是产品和服务的生命线。对于报纸内容生产而言,情形亦是如此。党报采编机制创新很重要的一个方向是建立以读者为核心的质量监控机制,以提高党报新闻报道质量。

各报采取不同策略对报纸的内容质量进行监控。例如《新华日报》建立了向高质量报道倾斜的考核、评估、竞标机制。“一是专门出台、实施了《编辑部考评方案》,通过利益杠杆鼓励记者多写好稿,提高办报水平。二是实施评报制度。编辑部各部门主任轮流在采前会上评报,一人一周。评报人对当天见报稿评点优劣,并结合同城媒体深入分析。这已经成为提高报道质量的重要一环。三是推行重大主题新闻竞标制。编委会确定某个重大新闻主题后,由各部门提出自己的策划方案。编委会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其中最优的策划方案交给中标的部门具体实施。”再如,多数党报都以激励手段来控制质量,又如《哈尔滨日报》对报道失实和漏报及搭车署名问题均有详细的处罚规定。

不过,党报内部质量监控的效果却各不相同,甚至出现一些报纸在读者心目中质量连续下滑,但查看本报评报记录仍是溢美之词的情形。有缺陷的党报的质量监控机制的主要问题是在党报质量的事后评价过程中缺少读者意识。一方面,党报的评报制度是内部人评报,读者的意见在其中反映不够;另一方面,党报在质量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向读者反馈得也不够,这影响了报纸与读者之间的沟通。

如何保证报纸内容生产的质量?《纽约时报》的质量管理机制或可提供一些借鉴。《纽约时报》对报纸内容质量控制非常严格,除了制作过程编辑层层把关以外,还特别注重报纸与读者的沟通,质量监控机制高度重视读者的反馈。

第一,《纽约时报》在固定版面位置设有更正栏目。更正栏目对前一天报纸上的错误信息进行纠正,并设置“编者的话”负责平衡观点和消除误导。《纽约时报》更正栏目和“编者的话”有一定的作业程序。作业程序保证了“更正”的负责任和及时。此外,《纽约时报》也不允许漏报新闻。一些时候,个别行业新闻可能会漏掉,“也许《华尔街日报》今天报道了,但我们没报。这时候,我们报纸一般会在第二天补上一条更充分的报道,开头就会说,‘据《华尔街日报》昨天的报道’,这样,既尊重《华尔街日报》是最早报道这一消息的,也能看出《纽约时报》的报道与它的内容有所不同。当然,如果一个记者经常发生这些情况,那么,他的饭碗也就比较危险了。”

第二,设立公共编辑,加强对报纸的监督。公共编辑(publiceditor)是报社聘用的读者利益的代表,虽然办公室也设在时报大楼内,但独立于采编队伍之外,做《纽约时报》的“一个读者”。2003年底,《纽约时报》设置了一个具有监督职能的委员会,聘请专门的公共编辑扮演“督导员”(ombudsman)的角色。

由此,该报的新闻公评人制度正式开始运转。公共编辑在《纽约时报》星期日刊上新开一个专栏,专栏可以代表读者对报社的新闻采编工作加以批评。《纽约时报》雇用公共编辑,既是为了扫除记者杰森·布莱尔(Jason Blair)编造新闻带来的阴影,也是为了唤起大众对美国新闻界的信心。这一职位的设立加强了报社内部对报纸内容的监督,被称为“让记者生气、让编辑烦恼”的职位,但是这一职位披露了美国新闻界大大小小的问题,也引发了《纽约时报》在消息引用和更正错误方面的重大改革。

《纽约时报》的上述做法无疑表现出一个成熟媒体负责任的态度,其带给党报最重要的启示是重视读者意见,重视与读者的交流与互动。党的“三贴近”原则实际上也在这一点上做了恰如其分的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宣传工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新闻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落实“三贴近”,应该从改进内容、改进形式、改进作风三个方面入手,这三个改进是提高党报新闻报道质量的关键。

落实到党报机制体制上,笔者以为应完善以读者为核心的党报内容质量监控机制,具体设想如下:

可以在理事会下设立党报内容质量监督委员会,负责党报质量的宏观监控。采编部门内部设置采编业务管理部门,负责报社内部的质量监控。党报内容质量监督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为:评议党报内容质量;定期做读者调查;制定党报内容发展中长期战略。党报内容质量监督委员会的人员构成为:理事会代表、读者代表、报社采编管理层。

党报内容质量监督委员会下设新闻业务研究部。目前多数党报也都有自己的业务研究部门,改设在党报内容质量监督委员会下更有益于研究部门的客观中立。

采编业务管理部的主要职责为考评管理。考评管理放在业务部门,而非人事部门,避免了不懂业务的做业务考评的尴尬局面。不过,采编业务管理部只做内容的评议,薪酬激励等仍归人事部门管理。

四、生产流程管理机制的若干创新

随着我国报业市场发展和竞争加剧,报纸内部长久以来存在的管理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为了提高报社运作的效率,各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也开始被报社所接纳,生产流程管理是其中之一。生产流程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内容生产的效率。党报内容生产管理流程创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扁平化管理。

扁平化管理是企业为解决科层结构的组织形式在现代环境下面临的难题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其特点是通过破除组织内部“自上而下垂直高耸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增加管理幅度,来建立一种紧缩的横向组织,达到使组织变得灵活、敏捷,富有弹性、创造性的目的”。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是以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论”作为理论依据,吸收泰罗的科学管理和法约尔的管理职能原理建立起来的,其特点是以精细的专业分工为基础,按规定的作业标准从高层到基层形成多级管理的有如金字塔一般的组织结构。这种模式是与传统的工业企业产品单一、市场环境变化缓慢的工业化初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需要更快的决策速度,知识在管理者及劳动者之间也逐步共享。管理层次多,需要人员之间不断进行协调,这使得企业内部信息传递缓慢并容易发生遗漏和失真,加大了管理成本。而在扁平化组织结构中,组织层次减少,组织信息收集、信息传递和组织决策的效率都得到提升。党报的传统编辑部流程管理是科层结构,采取扁平式管理可以提升党报的效率。编辑部生产流程扁平化管理会拉近最高管理层与基层一线的距离,减少管理的中间环节,增加横向的部门设置,使高层管理者控制面增宽,穿透力增强。老总们可就选题策划等业务事项直接与一线采编部门商量,听取意见,各部门主编也随时可将想法上达编辑部最高层,从而大大提高了采编运作的效率。

第二,采编决策中心前移。

采编分离的核心是建立以编辑为中心的采编机制,强调编辑部的枢纽作用。从流程上来看,编辑职能的强化带来的必然结果之一是采编决策重心前移。目前,很多党报已经开始加强策划,并重视采前会的价值。例如《新华日报》在机制创新中,“建立上下联动的主题新闻策划会。使大家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激发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编辑部各部门每天开碰头会,分析筛选记者从一线搜集的重要新闻线索。采前会上,编委会成员和各部门主任对每个选题集体讨论。重点选题一旦被确定,相关部门立即组织记者采写。通过主题新闻策划会,编辑部从主任到记者对如何做强党报主流新闻有了更深更新的理解。策划会制度确保了记者业务素质和报道水平同步提升。”策划及采前会的长效机制实则表明内容的深层次加工日益受到重视,党报从提供信息转向提供信息和解释,这对于党报舆论引导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