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当代中国译制
9655400000037

第37章 民族语译制(2)

2007年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广电总局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电影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国家有关部门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电影民族语译制设备予以资助,尽快解决数字电影民族语译制问题,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电影的数字化放映。”

根据2009年3月23日电影局制定的《少数民族语公益电影数字化译制、发行、放映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及2009年3月23日电影局制定的《少数民族语电影数字化译制工艺技术要求》(讨论稿),少数民族语译制开始“胶转数”的全面转型。

按照电影局的规定,少数民族语公益电影数字化译制、发行的主要工作流程可分为:片目选定、素材整理、对白译制、数字制作与分发四个阶段(生产工艺流程与译制工作职责分工见附图)。其中影片的国际乐效、完成台本、工作样片、少数民族语对白等素材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

数字化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是随着中国电影数字化进程的发展而兴起的。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语影视译制的数字化建设,因为这项工艺改革是一次颠覆性的革新。按照数字技术译制的少数民族语影片在技术质量、艺术质量和配音质量上都达到一个新的标准。甘肃兰州电影制片厂藏语电影译制中心配合中国电影集团译制中心民族语制作部译制的藏族安多语影片《非诚勿扰》,为新的数字化工艺流程的试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第三节 民族语电影译制的成绩

我国的民族语译制工作从无到有,已经粗具规模。国家每年向民族地区提供几十部影片和上千集电视剧的版权,免费进行民族语言的译制。目前的十家单位中,广西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下属9个译制分点,云南省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下属9个地方州译制分点。译制的语言包括:蒙语、藏语、壮语、苗语、维语、藏语安多方言、藏语康巴方言、彝族语、朝鲜语、侗语、白族语、独龙语、语哈语、柯语、水语等几十种。

民族语译制为少数民族群众看懂、看好电影,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繁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巩固边疆的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少数民族地区放映的民族语言科教译制片,传播了科技知识,扩宽了人们的视野,破除了封建迷信思想,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文化水平,为少数民族群众致富广开门路。

一、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蒙语)

内蒙古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国初期,是中国最早开始用少数民族语言译制电影的自治区。1953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帮助下,已经培养出了一批专业的蒙古族配音演员,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60年代发展较快,“文革”期间被迫停止,70年代重新恢复,8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内蒙古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自成立以来,已累计译制完成了各种蒙古语电影近500部,生产制作发行16mm蒙古语电影拷贝二千七百多部。制作的蒙古语译制片《大转折》、《生死抉择》等多部影片荣获国家四部委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届少数民族语优秀译制影片“骏马奖”及综合技术“骏马奖”;《悲情布鲁克》等多部蒙古语译制影片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萨日纳”奖。内蒙古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还先后获得国家“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先进集体”和“全国农村电影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内蒙古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在努力做好蒙古语电影译制生产、发行放映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电影局搞好全国少数民族语电影工作。率先对少数民族语电影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革,参与启动研制开发了新一代少数民族语电影生产设备,包括拷贝涂磁机、转录机、CD光盘数字还音机及电影放映机技术改造等项工作。同时,该中心还帮助云南、广西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对译制片生产所用录像机进行了技术改装,满足了各地民族语电影生产的需要。现在这些设备已在全国各少数民族语译制单位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少数民族语电影生产落后和质量差的被动局面。受电影局的委托,该中心多年来一直负责组织供应少数民族语电影生产、放映设备的配件工作(向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供应了15000只放映磁头),并承担了向全国八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有关省、地、州提供电影台本和部分电影国际乐效制作工作。到2004年年底已累计向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提供360个节目共计2520个台本,制作了74部电影的国际乐效。

国家广电总局及电影局领导对内蒙古民族语电影事业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总局赵实副局长在视察内蒙古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时,表扬了内蒙古少数民族语电影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头,是排头兵,是全国民族语电影工作的龙头。

二、广西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壮语、苗语、侗语等)

广西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到今天,已有9个专业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点,分布在广西电影公司(译制中心)、南宁地区电影公司、百色市电影公司、隆安县电影公司、都安县电影公司、靖西县电影公司、三江县电影公司、融水县电影公司、东兰县电影公司,专业译制配音人员六十余人,译制语言有南壮、北壮、苗、侗、瑶、毛难等语种。

几十年来,广西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工作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到正规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水平,平均每年可译制少数民族语电影四十余部,制作200个拷贝,放映少数民族语电影2万多场,少数民族观众300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次受到国家民委、文化部、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1994年在由国家民委、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和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一届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片“腾龙奖”的评奖活动中,该区融水县电影公司译制的《毛泽东和他的儿子》(苗语),靖西县电影公司译制的《百色起义》(壮语),东兰县电影公司译制的《焦裕禄》(壮语),三江县电影公司译制的《秋收起义》(侗语),都安县电影公司译制的《大决战》(壮语),南宁地区电影公司译制的《伏虎铁鹰》(壮语)、《泡桐树》(科教片、壮语)获得“优秀译制片奖”。

1998年在由国家民委、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和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片的评奖活动中,该区都安县电影公司译制的《孤儿泪》(壮语)、三江县电影公司译制的《孔繁森》(侗语)、融水县电影公司译制的《这方水土》(苗语)、南宁地区电影公司译制的《刘胡兰》(壮语)荣获“优秀译制片奖”,东兰县电影公司译制的《孔繁森》(壮语)获“综合技术奖”,广西区电影公司配音科(译制中心)、都安县电影公司配音股、三江县电影公司配音股荣获“先进集体”,东兰县电影公司配音员韦玉金、融水县电影公司配音员贾仲林、百色市电影公司配音员陈云仙获“先进个人”称号。

1999年,广西区电影公司配音技术科(译制中心)荣获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发的“全国农村电影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年荣获自治区文化厅颁发的“全区农村电影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2年在由国家民委、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和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片的评奖活动中,该区三江县电影公司译制的故事片《解放大西北》(侗语)、隆安县电影公司译制的故事片《生死抉择》(壮语)、靖西县电影公司译制的故事片《相伴永远》(壮语)、百色市电影公司的科教片《野草种菇》(壮语)、东兰县电影公司译制的科教片《秸秆养畜》(壮语)、都安县电影公司译制的科教片《优生优育》(壮语)、南宁地区电影公司译制的科教片《水稻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壮语)荣获“优秀译制片奖”,融水县电影公司译制的故事片《相伴永远》(苗语)获得“综合技术奖”。

三、云南省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彝族语、白族语、独龙语等)

1975年6月,国家文化部在云南新闻电影摄制组的基础上,批准成立云南电影译制厂(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的前身),负责云南省民族语电影的译制工作。为使六百五十多万不懂汉语的边疆少数民族同胞共享改革开放取得的文化成果,省文化厅于1998年成立了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恢复了民族语电影译制工作,并在西双版纳等9个州市恢复了民族语译制工作室[比如红河州民族语电影译配中心、德宏州民语译制中心(民族语言电视译制中心)、怒江州民族语译制电影管理中心、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语广播电视译制中心、文山州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临沧市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组等],至今,用18种民族语种,共译制民族语电影六百多部,平均每年译制民族语电影六十多部,看电影的少数民族达五千多万人次。

由于译制质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云南译制中心译制节目夺得了“骏马奖”,该中心还被评为“省文化工作先进单位”。这些少数民族看得懂、听得懂的电影,使他们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文化关怀,尤其是农村科教片,更使他们看懂了、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技卫生、法律知识,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边疆和社会的稳定与繁荣,稳固了千里边疆文化防线,维护了国家的安全统一。

四、西藏自治区电影公司(藏语)

1965年11月正式成立西藏电影译制机构,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

是一支全部以藏族为主的老、中、青结合的电影译制队伍。1981~1984年,在国家电影总局的大力支持下,译制设备逐步从8.75mm向16mm转变,光学向磁性转变,由循环录音向录像录音转变。年译制故事片40部,科教片20部,转录拷贝达1000部左右。另外,还可以译制30~40个小时的电视节目。自治区电影公司,2006年购置了一套数字模拟音频工作站,已完成15部数字电影的译配。西藏现有478个农牧区放映队(不包括三个寺庙放映队和一个妇女放映队),全部提供免费放映。

五、延边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朝鲜语)

延边电影公司朝鲜语电影译制工作始于1965年。1975年后的二十多年中,共译制八百多部朝鲜语影片。1984年11月,译制的朝鲜语故事片《不该发生的故事》、科教片《家庭养鸡》获得文化部和国家民委颁发的优秀译制影片奖;1994年9月译制的朝鲜语科教片《农村家庭用电》、故事片《大决战》(1~3部)获得国家民委、广电部、文化部、中国文联颁发的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腾龙奖”。

六、四川凉山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彝族语)

凉山彝语电影译制始于1976年。1996年11月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凉山民族影视译制中心。2008年11月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凉山州民族电影译制中心(凉山州农村电影放映服务中心)。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1994年电影彝语译制片《大凉山传奇》获国家民委、国家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文联“腾龙奖”。1998年10月译制中心彝语电影译制片《鸦片战争》、《孔繁森》、《毒品的危害》、电视文献片《邓小平》荣获国家民委、国家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文联颁发的少数民族语译制“骏马奖”。2002年译制中心彝语电影译制片《毛泽东与斯诺》、《宇宙与人》再次荣获国家民委、国家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文联颁发的少数民族语译制“骏马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