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转磁设备、调光调色设备、修复设备可谓三位一体,共同组合成一个强大的、具有综合功能的、从电影转到电视节目的制作设备系统。
制作工艺好的电影胶片、好的设备为保证胶转磁的影像质量提供了物质条件,但更具有能动作用的制作工艺这一点,却很容易被忽视。过去,人们把胶转磁看得很简单,觉得转换像放映电影一样,胶片走一遍,一部影片就转完了,所以会出现要求一天转出几部片子的情况,其结果是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实践证明,当代译制工作需要新的胶转磁理念——把它当做一种独立的产品形态,一个完整的再生产和再创作过程。要通过转换获得好的影响质量,不是一个“转”字那么轻而易举,而是需要有相应的生产程序和生产周期。
从对胶片的选择、处理等前期准备工作,到转磁、调色、修复等各项实施工序,都必须严肃认真,按一定标准来制作,在技术处理上既要符合电视对亮度、色度、清晰度的要求,又要照顾到电影光效柔和的艺术表现力。在调光调色方面,既要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又应忠实于原著,保留影片自身风格。
总之,要做好一部影片的胶转磁,既需要硬件条件的支持,也需要制作人员技术水平、工作经验和严谨态度等综合素质。
胶转磁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用数字技术处理电影图像的制片技术蓬勃发展,胶转磁设备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最初的模拟到后来的标清到现在的高清2K、4K。目前,世界上生产高清胶转磁机主要有三家公司共四个产品,即THOMSON(原飞利浦)的Spirit和Shadow、兰克公司的C-Reality及索尼公司的高清转磁机。THOMSON使用线阵CCD[Spirit和Shadow的线阵CCD水平分辨率分别是4K和2K(1920和1440)],其走片方式为匀速输片,兰克公司电子管飞点扫描方式也是匀速输片。
目前,转磁机已经被各影视制作机构广泛应用。电视上播放的所有电影和用胶片拍摄的全部图像内容,都是经过胶转磁工艺完成的。可以说,现代的胶转磁设备,极大地提高了电影在电视上的播放和收视效果,从而也极大地促进了影视的共同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在译制生产过程中的胶转磁——为翻译装词以及作为配音时的参考画面制作工作拷贝——对画面的质量没有太高的要求。胶转磁的时间与电影放映的时间相同,速度为24帧/秒。由于对画面的质量要求不高,一般为模拟信号,利用非线生成可供播放的DV文件,格式为MOV,直接存储于工作站的硬盘中。
第三节 译制配音的技术性
有人把配音译制看做是声音表演的艺术,而且是戴着镣铐跳舞,这是因为配音受原片台词、表演和翻译的限制很大,而且人感受声音信息的能力一般来说弱于视觉印象,所以用配音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一件“比拼内力”的工作,不仅不能指望其他条件辅助,还要去迁就它们(比如动作、口型)的要求。其实,这只反映了问题的一面,因为配音不光是配音演员声音的艺术创作,而是译制制片、翻译、导演、配音演员、录音师共同协作的成果。一部受到广大译制片观众肯定的好配音,更是翻译、导演和配音演员充分发挥了艺术创造力的结果——所有这些环节都离不开与技术的紧密配合,离不开严格的技术要求——译制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
一、配音翻译的技术难关——装词
译制片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其特殊性就在于要把作品中的“外语”置换成“汉语”,这就决定了配音翻译的特殊性:必须照顾原语的口型来琢磨每一句台词的特定译法,虽不强求每一个发音的口型都要完全吻合,但至少要在吐词的节奏、抑扬顿挫上配合得当。从这个意义上说,配音翻译是一种特殊翻译,因受到口型、音节限制,所以译者应灵活措词、巧妙排句,而且,除对应口型以外,译者还应尽量对应剧中人物性格、表情及语气等要素。
关于配音翻译的特点,学界、译界已有许多论述,比如五个“性”,即“聆听性、综合性(声画结合)、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五个“化”,即“口语化、人物性格化、情感化、口型化和通俗化”。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配音翻译的共性是既要达到艺术的要求,又要满足技术的限制。如果撇开艺术的层面,那么配音翻译最难实现的技术目标就是口型问题。如何用中国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外国人的意思,这本身是一门学问。对于一般的翻译来说,意识表达很好,翻译任务就算完成了。可是,对于配音翻译来说,即便意思表达很好,如果口型对不上,那也白搭。可见,在配音翻译的过程中,对口型是至关重要的。电影是在银幕上放映,在标准的荧幕上(尺寸),人的任何一个表情都会十分显眼。同样,每一句话、每。可见,要为配音工作做好充分的台本准备——敲时码、“装词”,翻译要下很大的工夫。也正因为如此,一般来说,一部译制片给翻译留的时间最多。
其实,装词不仅仅是翻译的任务,配音导演和演员拿到翻译的台本后还要对着影片反复加工。这说明对口型是配音译制的一项基本技术指标。解决了台本的口型问题后,就进入实际的录制阶段。这个阶段分为录对白、调口型和混录编码三个环节,整个过程一般要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这个阶段的关键就是录音技术。
二、录音技术的演变——从模拟到数字
最早的电影是无声的,后来才发展到有声。有声电影也是由简到繁,逐步成熟、完善起来的。人们在现代可能无法想象:早期的有声电影是用放映机和留声机同时工作来发声的。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短片《唐璜》(1926年)使用“维他风”(Vita-phone)唱片放影片音乐。被看做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片的是华纳(1927年)推出的《爵士歌王》,不仅有音乐,还加入了一部分对白。
从20世纪30年代起,磁性录音机和磁带技术逐步成熟,电影工作者开始在影片的拷贝上制作光学声带,以单拷贝方式发行。这种模式一直延续了将近40年。1977年,两部采用杜比立体声(Dolby Stereo)技术录制的电影——《星球大战》和《第三类接触》上映,标志着电影立体声时代的开始。
20世纪90年代,吴宇森的《断箭》采用非线性剪辑,标志着电影声音数字时代的来临。
伴随着数字压缩音频技术的日益成熟,AC-3声学编码技术问世,把6个声道的数字音频信号记录在齿孔之间终于成为现实。1991年2月,基于Dolby Digital(Dolby SR-D)技术的5.1声道(L、C、R、Sw、Ls、Rs)制式数字立体声影片《蝙蝠侠》上映。1993年5月,采用DTS(Digital Theater System)5.1声道(L、C、R、Sw、Ls、Rs)制式数字立体声的影片《侏罗纪公园》上映。1993年7月采用SDDS(Sony Digital Dynamics System)7.1声道(L、Lc、C、Rc、R、Sw、Ls、Rs)制式的影片《最后的动作英雄》公映。
1999年6月18日,《幻影的威胁》开始世界数字电影(DigitalCinema)的首次商业放映。
2002年5月16日,《克隆人的进攻》在全球上映,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影的诞生,电影全面进入数字时代。
三、电影录音的工艺——标准化生产
从专业的角度讲,电影录音是如何完成的呢?其实,影片的生产是一个标准化过程,要按一个特定的工艺流程去制作,最后要完成一个标准化的物质产品。这个过程实际是一个工业生产的过程,要由环环相扣的工艺流程来保证它的运行。当代的影片生产,在拍摄之初就要根据将来的放映条件分别按照单声道、模拟杜比立体声、数字立体声和特殊拷贝形式制定相应的工艺路线。
一部影片的声音制作是由一个庞大的团队合作而不是一个人完成的。
电影录音的工序有明确的划分:先期录音、同期录音和后期录音。先期录音和同期录音只是不同方式的素材获取过程,后期制作则是任何一个影片都必经的一个工序,这三个阶段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在好莱坞的影片声音制作体系中,同期录音和后期录音不是问题的焦点,人们更关心声带的素材是什么样的声音,比如自由声带(Wild Track)、同步声带(Sync.Track)、静音声带(Mute Track)、参考声带(Guide Track)、音乐声带(Music Track)等。
先期录音一般是针对音乐歌舞片或故事片中的歌舞场面而设计的环节,即在影片拍摄之前预先录制有关场景或镜头的音乐段落,在拍摄现场进行放声,再由演员进行声音表演并同步拍摄下来。这样的声带属于同步声带。
同期录音一般泛指影片拍摄阶段的录音工作,即现场录音(Location Recording)。在这个阶段,既要完成影片拍摄时的对白录制,又要进行外景实地环境声音素材(Atmosphere)的采集。录制的同步声带既可能是同步声带,即所谓的同期录音,也可能是参考声带。例如,大雨中的同步声带虽然无法用在完成的影片中,但可以近距离录取参考声,记下演员的情绪以及现场的气氛,包括其他的声音元素,供后期阶段重新配音时参考。自由声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不需同步的声音,比如画外音、旁白等;另一部分是环境声。
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首先要分别进行对白剪辑、效果剪辑和音乐剪辑。
对白剪辑主要完成同期录音声带中的对白部分的剪辑,如果对白质量不符合影片要求就需要用ADR(Automatic Dialog Replace)自动对白替换技术,做一个在影片中正式使用的声带。这和一般的配音的过程有很大不同,配音是译制片的做法,没有原始的参考声,而对白替换要求替换后的对白完全忠实于原始素材,演员的语音、动作、情绪都要尽量模拟现场录音的参考声带。
效果剪辑利用同期录音声带中的动效部分和音响资料库中的效果素材进行影片效果的剪辑设计,如果遇到现有素材不符合需求的情况,则要专门采录或通过拟音(Foley)来补足。
音乐剪辑是指在音乐录音完成之后,根据影片创作意图,结合其他两部分声带进行的剪辑程序。当各部分声带剪辑完成之后,要分别进行预混,即根据立体声影片的声音空间设计进行初步的混录,分别形成多声道的对白预混声带、效果预混声带和音乐预混声带。
最后,在具有影院声学效果的混录棚里,分别将对白、动效和音乐同步起来进行最终的混录和立体声编码,成为完整的影片声轨。至此,电影的声音就全部制作完成了。
四、译制录音的原则——声效还原
译制影片与中国电影一样,经历了从20世纪70年代单声道模拟“低保真”电影声音到今天普遍使用数字5.1声道乃至7.1声道的“高保真”电影声音的发展过程。我国的译制录音制度与好莱坞电影声音制作制度不同。
在好莱坞,电影声音制作人员包括:音响总监或音响设计(Sound Supervisor/Designer)、同期录音师(Location Recorder)、话筒员(Boom Man)、对白录音师(ADR)、拟音录音师(Foley)、音响剪辑师(Sound Editor)、混录师(Sound Mix Down)等。在中国,这些工作往往是由一位录音师总体负责的。译制片是对舶来品的加工,并不需要原片生产时所包含的复杂技术。
前文已经提到,译制片的素材国际声是由外国片商提供的,就汉语版译制片来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汉语版的对白声,然后进行调口型和混录编码。因而,在译制片配音阶段的录音师就是对白录音师和混录师。在当代,对白录音师通过数字音频工作站进行工作。
对白录制结束后,为了使演员的口型与声音更吻合、声音更清晰,对白录音师需要对录制的声音进行编辑处理,比如,去掉听起来有些脏或含混的气息声。
对白编辑结束后,进入了译制片声音制作的最后阶段,即混录编码。首先进行预混。如果是电视播出级,只需要在5.1的混录棚中完成即可。如果是电影级别的,那么,在5.1混录棚进行预混后,还要在7.1的混录棚中完成终混。目前北京仅有中国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和八一电影制片厂配有7.1级的混录棚。
2003年3月,上海文广集团在广播大厦西裙楼建造了几乎能与好莱坞媲美的庞大的电影声音后期制作系统。至此,中国拥有了“豪华”的全数字录音、混音设备。这座录音棚是目前亚洲最大电影声音后期制作棚。
从硬件设备条件看,中国译制片的声音制作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准。
过去的译制片,对白声显得空旷枯燥,因为,整个录音过程都是在旧式的录音棚里完成的,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棚味儿”。现在,可以全部还原原片中以SR.D、DTS等声音制式搭载的声音效果。可以说,数字技术使译制片的声音达到接近完美的境界。近几年来引进的《黑客帝国》、《变形金刚》、《007》系列动作大片,其经过编辑后的声音,有时比原片更具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