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镜头前的表演
9654700000020

第20章 在镜前表演中最影响你的11个问题(2)

八、无对象交流中的视线、背景、借位

无对象交流是影视镜前表演中遇到最多的,尤其是中近景内、外反拍中最多见。

表演时要注意的问题是眼神定位、多点眼神定位、背进画回头眼神定位、背进画寻找目标眼神定位、与高个子和矮个子的眼神定位、看远处眼神定位、与上千人讲话的眼神定位及猛然回头逼视对方的眼神定位等。这些无交流的定位都要求演员必须准确无误地达到,没有经过训练的演员立即让他们去准确完成这些肯定是不可能的,多数是需要别人在镜头外做一个代替的试点才能完成。

在完成一个人的近景无对象交流时,演员要面对镜头的某一边或者镜头外的某一个标志物,有时会找不到目标而使眼神飘忽不定。解决的办法是必须要强化训练自己。不管低头或抬头,只要眼睛面对镜头就要眼神准确。

视线的定位与准确是演员在影视表演中绝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无对象交流时,目光的左右划过以及上下巡视,都必须做到有如交流对象在你面前一样,做到神态、目光、声音大小等相对准确。

再如,当假设对象离去需要演员的目光送别时,演员也一定要掌握目光中对象离开的远近、走的速度、是否回头向你再次道别等。你都要有所表现,而且一定要准确,在时空处理上要符合观众的心理。

在近景判断、发现中也要同样注意对方来的人从哪里来,是朋友还是陌生人,对方和你的距离有多远,你的眼神如何在判断中去辨别等。

近景眼神的表现在表演中至关重要,有一丝定位不准或混乱都会影响到演员的表演。以近景无交流与上前跟人讲话为例,当镜头在很近的距离对准演员的时候,演员的视线不能受到任何影响,要从近景视线中看到很远的目光,视线两侧范围可以超越镜头遮光罩的两端。

同样,在背进画同时突然回头发现目标,也需要精确的眼神定位,以此类推。

无交流的眼神定位是要经过练习的,也是作为一个演员是否有镜头感的一个检验。

“借位”一般在近景中用的比较多,因为近景镜头可以把背景虚化,所以有时因为光(多是自然光)不够,或者光线变化太强、太弱,就要选择一处合适光区和较一致的背景环境来拍摄。这时只要演员记住自己的视线(或左或右)那么摄影机无论怎样变化你的视线关系都不会错。

视线与借位在影视表演创作中尤为重要,受影视创作的特殊限制,表演中的视线就要力求准确,无论是与对手的二人戏,还是多人的群体戏,还是你一个人的无对象交流,表演中演员都要记住自己的视线点。

九、最佳镜头的产生根本是配合

不管何种影视片,其中最有影响的,或是最令观众记忆深刻的那些镜头都是各技术部门一次性准确配合所产生。其中演员在充分理解导演的意图后与摄影、灯光等配合尤为重要,这涉及表演点、速度、节奏、光区、视线等,不管哪一点出了问题都不能形成好的镜头。

实际拍摄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时候摄影在技术上表现非常好,但恰恰表演点或者速度、节奏等不到位,或光没有跟上等,结果就产生十分令人遗憾的后果,反之也是一样。

最佳镜头的产生是配合,这不是一句空话。实践中确实要求各个部门高度重视与配合,演员要尽量反复熟悉需要配合的复杂镜头,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耍聪明、抖机灵都是不可取的。

如国产影片《三大战役》中的战争场面,大全景中及大远景中铺设掩藏爆炸点,需要几十人几天乃至十几天的布置,一次爆响需要大量的人力及物力。

如果在拍摄中不能按要求配合,那么重拍一次的代价不可想象。所以,演员熟悉镜头的位置、清楚行动的路线、明确障碍物的距离是至关重要的。

十、怎样快速笑与哭

训练近景中的笑,主要是在受制约的景别中如何笑得开心(真实)及如何把握各种笑。

怎样笑、如何笑得开心、笑得含蓄、笑得动人是演员需要掌握的重要的表演技巧,通常在课堂上训练时的主要手段是“启发式”,也就是回忆高兴事,演员通过对生活中一件可笑事情的回想,从而借鉴到符合人物此时心情的笑。

严格地说,发生在戏剧舞台的笑,因为与观众远距离,所以观众是看不清楚演员的五官如何,观众只需在演员的形体及声音感觉是笑就可以了。

但影视镜头前的笑就大不一样了,或者说演员的各种笑都要经过自己对五官熟悉地把握。

比如有的演员生活中笑时容易嘴歪,那么在近景笑时就要注意应该把哪边的嘴角上提才能使两侧嘴角平衡。有一些演员,尤其是女演员,平时不笑很是受端详,可以笑起来时就让人难以接受了,即便是在拍摄现场,导演也会用收敛来加以约束她的笑。

对笑的训练没有什么特殊办法,演员就是要熟悉自己的五官在各种笑时会出现哪些不和谐的表现,导演、朋友、镜子是你最好的教练,经过长久不断的练习完全可以变得符合表演镜前要求。

但切记不要模仿某些人的笑,不要搞成东施笑颦,不要做作,只要力求改变一些通过训练可以改变的不足就可以了。

哭在镜头前比较常见,如何能在短时间里启动情感闸门这是很重要的。

应该说镜头前的哭与话剧舞台上演员的哭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别,前者是没有感情连续的铺垫中要求快速哭出来,而后者则是在连续的感情铺垫下自然产生的泪水。

在实际拍摄中,经常见到那些哭不出来的年轻演员遭到导演辛辣语言的训斥,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只能靠滴眼药水来代替眼泪。虽然在屏幕上我们有时很难看出眼泪的真假,但因假眼泪流淌的位置或时间及演员的情绪不准等都会造成屏幕上虚假的表现。

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哭得真,哭得美,哭出人物性格才是我们要追求的。对有些演员来说,笑比哭容易。现场哭不出来是常有的事情,有时为了等演员酝酿哭的情绪要全体技术部门耐心等待,但往往等待来的情绪也不尽如人意,可能在导演刚喊“开始”他的情绪眼泪便已流完,而后无论导演再怎么启示也无能为力了,最后的办法只能是用眼药水代替了。

对于哭是可以找到方法训练的,其中不排除传统的“启发式”,即以戏剧中情感记忆及情感借鉴为主要手段,尽量从演员本身过去某种不幸中找到借鉴的感情闸门,从而使自己感到真的伤心。这种感情的借鉴对某些演员能起到作用,但对部分演员仍不能生效。

还有更快的方法是运用强化心理变化来达到快速流泪。我们可以做一组训练如下:找两个同学让他们趴在桌子上,告诉他们心里就想三个字:我想哭,然后告诉他们放出声音来哭,结果你会发现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他们真的哭了,而且越来越厉害……不要让他们停下,让他们想怎么哭就怎么哭。这时你会看到他们哭得非常投入,犹如真的伤心到了极点,只要没有意外事件去惊动,他们会毫不顾忌地哭下去。

好了,待他们停下来时问他们想到什么哭了?这时他们往往会摇头说,开始什么也没想,可后来就勾起很多不愉快的事,而且越想越伤心,本来那些事情都是不值得哭的,可怎么就哭了呢?

这就是运用“我想哭”这三个字强化演员心理变化而达到哭的结果。

继续往下训练,只是在说“我想哭”这三个字时,再加上另一个辅助条件,就是把你的喉结尽量下压,控制呼吸,这时你的泪水会比前一个试验会更快地流出。

以上这些方法只能当表演技巧来训练,也是掌握快速进入的哭一种技巧,其主要适用于影视镜前哭不出来的尴尬。

但在现场拍摄哭的镜头时,最好在灯光师们布光的时候,演员要尽量让自己安静下来,脑子里也不要想什么,只是静静地将双手抱在膝盖上,这时你只跟自己说三个字“我想哭”,你可以在心里反复说这几个字直到你站在镜头前。这时各技术部门会受演员的情绪影响都会无声息地准备,包括导演也会注视演员,直到演员轻微地点头后他才会轻声且带有情感地喊“开始”。这个时候演员只要控制呼吸,把你的喉结尽量下压,可以肯定地说,泪水会马上夺眶而出。

当然,任何的方法都不能比按情绪要求而自然哭的结果更好。

十一、镜头感在表演中的重要性

影视演员几乎都知道这样一个词“镜头感”,看一个演员有没有镜头感基本可以判定他/她从事影视创作的时间长短,尤其在现场拍摄时我们也常听导演与摄影师说某某有镜头感,某某缺乏镜头感。那么镜头感究竟是什么?

是技巧表现还是经验体现?是自身感悟还是刻意设计?

其实“镜头感”是不能用某种定义来概括的,它在实际创作中包含了演员的经验、技巧、感悟、设计等。这些因素促使演员对镜头画面效果产生具体感受,考虑我该怎样做,怎样去适应不同景别,适应各种摄影技巧的处理,以及如何快速准确适应影视特有的场面调度等。还有演员对景别控制(表演)能力,对表演分寸感的掌控及驾驭,不同景别中熟知用不同的动作幅度来完成。

整个过程中显现内在的表现力,即我们常说的丰富的内心体验和细腻的面部表情,甚至细微到一个嘴角的抽搐,一个不易察觉的震惊等。

“镜头感”也同时在一些有经验的演员创作中常常把不合理的变为合理的。如在二人中景调度中,本来是背对镜头的他(她)总会找到合理的时机,在不影响对手的情况下让自己的面部在镜头前展现一下,多则一句话,少则一个瞬间。

总之,“镜头感”在创作中必须是合理的,必须是准确的,必须是不影响对手的一种集经验、技巧、感悟、设计等于一体的演员表演中必须掌握的综合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