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环境哲学
9654500000050

第50章 环境传播(1)

聚焦今日媒体,“污染治理”、“生态经济”、“绿色家园”、“地球村”、“全球变暖”、“危险废弃物”、“生物多样性”、“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低碳排放”等词比比皆是,它们不仅出现在媒体里,而且走进了千家万户,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这说明环境问题已越来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的环境保护自上而下,始于政府,大众传媒是一支重要力量。现在我国环境传播已经崛起,像政治传播、经济传播、文化传播、科技传播、体育传播、外交传播等一样,成为现代传播的重要领域,环境题材也成了各家媒体争相传播的重要主题。

第一节环境传播的内涵及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媒体一般用“环境报道”、“环境宣传”,而很少使用“环境传播”一词,笔者认为“环境传播”应是传播领域的重要概念,应有内涵与特征的规定。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马克·美耶(Mark Meisner)认为:环境传播是指关于环境事件的传播,比如说,媒介对环境事件的报道,关于环境问题的争论和决定。环境传播涵盖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公共传播等传播方式。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传播系李·帕克(LeaJ.Parker)将环境传播定义为:环境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到达受众。认为环境传播是一个传播者和受众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互动。笔者认为,环境传播是传受环境信息的行为或过程,或者说是环境信息在传者与受者之间的流动过程。环境传播的定义有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上的环境传播是指通过人际、群体、组织、大众传媒等方式对环境信息进行的传播,可见马克·美耶和李·帕克理解的环境传播都是广义上的;狭义的环境传播只是指通过大众传媒对环境信息进行的传播。

环境传播具有以下特征:

1.关注性。环境问题关系到每个人乃至子孙后代的利益,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存质量。环境传播也因较少受阶级关系、意识形态、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使公众对其有着天然的关注,受众对其关注程度甚至超出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传播。

2.影响性。环境传播在全社会提倡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人与自然和谐等伦理观,倡导人们采取节能减排、绿色消费的行为模式,这对全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3.关联性。许多新闻发生的领域大多单一,环境传播则经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而凸显复杂性。

这也给传播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与深厚的知识储备才能进行环境传播。

4.两难性。很多环境问题都是两难选择,比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开发矿山与生态保护,开发旅游与景观保护等。在发展中国家,两难选择更加尖锐。

5.公益性。环境保护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而是注重社会效益的公益活动,因而具有公益性。

第二节环境传播的历程

一、世界环境传播蒸蒸日上

当代人对环境的觉醒始于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该书披露了由于有机氯农药DDT的使用,使美丽的森林里、清凉的小溪边、绿荫掩映的池塘旁已经没有了鸟鸣的音浪,喧嚣的春天变得死一般寂静。《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卡逊虽不是记者,但对现实的披露颇具新闻性,从文本上看,全部17章内容都属调查性新闻报道,具有极高的新闻传播价值。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的绿浪风起云涌。1970年,美国掀起了“世界地球日”活动,3000多万人大游行,唤醒人们关注环境。70年代初,联合国专门小组发表了著名报告——《只有一个地球》。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并把每年的6月5日定位为“世界环境日”,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后代而共同努力。

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第二次环境与发展大会,共有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及联合国下属机构等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10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到会讲话,大会向世界发出严峻警告: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话,前景就是毁灭。会议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纲领性文件,提出可持续发展原则。1997年6月23日在纽约再次召开特别首脑会议,讨论气候变暖、沙漠化、保护淡水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等问题。2009年12月7日~18日,192个国家的官员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商讨了《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了新的协议。

二、中国环境传播已经崛起

在环境传播阶段的划分上,笔者认为应该划分为启蒙阶段、入轨阶段与崛起阶段。

1.启蒙阶段

我国的环境传播与西方相比起步较晚,在上世纪70年代只是启蒙时期。1972年,周恩来总理运筹帷幄、高瞻远瞩,敏锐感觉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毅然派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随着《只有一个地球》、《寂静的春天》的译文出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环境专业的设立,1973年第一份环境期刊《环境保护》的创刊,1979年环境法律《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我国开启了环境传播的新征程。大众传媒的环境传播也像星星之火,燎原在即。

2.入轨阶段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环境传播渐渐步入正轨。1980年成立了环境行业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一批环境图书问世;1981年12月31日,中国第一档环境保护类型的电视栏目《动物世界》在央视开播;1983年全球第一家国家级环境专业报——《中国环境报》创刊;同年,环保总局和联合国环境署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刊物《世界环境》问世;1986年成立了以北京10多家报刊为主体的中国环境记者协会;20世纪80年代,《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一批主流报刊先后开始了环境报道。此阶段,环境传播主体以专业媒体为主,传播内容以重大环境保护活动的宣传和“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治理为主,传播方式以纪实报道与曝光污染企业和污染事件为主。

3.崛起阶段

我国的环境传播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快,上世纪90年代是崛起的开始阶段。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此会议被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历程上的重要里程碑,其纲领性文件《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与《21世纪议程》问世。1993年中国加入了国际环境新闻记者协会,标志着中国环境传播融入了世界潮流。

1993年,全国人大环资委、中宣部、广电部、国家环保总局等部委共同发起了“中华环保世纪行”的跨部委联合活动。“中华环保世纪行”被称为是“我国环保工作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新闻单位参加最多、影响最广、群众反应最强烈的一项宣传活动”。“中华环保世纪行”已连续举办了十几年,每年一个主题,例如“向环境污染宣战”(1993)、“维护生态平衡”(1994)、“珍惜自然资源”(1995)、“保护生命之水”(1996)、“保护资源永续利用”(1997)、“爱我黄河”(1999)、“保护长江生命河”(2001)、“珍惜每一寸土地”(2004)、“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2006)、“推动节能减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2007)、“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008)。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曾设立专栏连续报道。“中华环保世纪行”标志着政府很好地参与并引导了环境传播,也是传播主体。

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在1996年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具体部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进入了千家万户,进入了国人的生活里。

1997~1998年,为配合国家环保总局策划的沿淮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大检查的“零点行动”,中国数十家主流媒体推出了“零点行动”特别报道,报道效果显著,最终促使了大批污染企业关停并转。

2007年10月,“建设生态文明”写进了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

2008年10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介绍了中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09年12月7日至19日,中国政府参加了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向世界作出了降低碳排放目标的承诺。

在此期间,除了专业媒体外,综合性的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都开辟了专栏、专版。以电视台为例,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环保新干线》、《地球故事》、《绿色空间》,北京电视台的《绿色经济》,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环境聚焦》,凤凰电视台的《我们共有一个地球》,山东电视台的《家园》,江苏电视台的《绿色报告》,湖北电视台的《幸运地球村》,河北电视台的《绿色家园》等都成为人们喜爱的电视节目。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的环境传播有了长足的发展,也有了新的完善与新的突破。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给沿岸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也给俄罗斯境内的水域带来了负面影响。国家环保总局与相关部门和地方采取联合行动,及时监测和预测污染迁移情况,同时主动与有关国际组织交流,与俄罗斯专家积极协作,联合开展水质监测,通过媒体向国际社会公开、透明、及时地发布信息,既尊重科学又尊重事实,充分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传播已不单单只是环境事件的传播了,而是将环境传播与国际传播成功地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