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环境哲学
9654500000041

第41章 清洁生产(1)

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主题。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不是经济增长与不增长的选择,也不是经济高速增长与低速增长的选择,而是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清洁生产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模式,也是全新的环境保护思维模式。

第一节清洁生产的内涵

一、清洁生产的内涵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出现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而传统的污染控制模式的终端污染控制,是一种少、慢、差、费的方法,即处理量少、速度慢、质量差、费用高。有鉴于此,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在总结工业污染防治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并制订了推行清洁生产的行动计划。1990年第一次国际清洁生产高级研讨会上正式提出清洁生产的定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会议号召世界各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仅要关注发展的数量和速度,而且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持久性。大会呼吁各国调整生产和消费结构,广泛应用环境无害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清洁生产正式写入《21世纪议程》,并成为通过预防来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专用术语。从此,清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推行。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的定义为:“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即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策略旨在减少产品在整个生产周期过程(包括从原料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中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通过应用专门技术、改进工艺流程和改善管理来实现。”

《中国21世纪议程》也对清洁生产作出了定义:“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源消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中。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也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清洁生产促进法》将清洁生产定义为:“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这几个定义虽然表述不同,但内涵是一致的。从清洁生产的定义可以看出,其内容涵盖了整个产品生产、服务和消费环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的合理化。即以最少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如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利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无毒无害原材料、减少使用稀缺原材料,以及现场循环利用物料等。

(2)经济效益最大化。即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以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如采用少废、无废的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生产设备,以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副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此外还包括合理安排生产进度,优化生产组织和实施科学的生产管理,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等。

(3)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最小化。即把生产活动和预期的产品消费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小,如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和有毒有害的中间产品;进行必要的污染治理,实现清洁、高效的利用和生产;使用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采用可降解和易处置的原材料,产品失去使用功能后,应易于回收、再生和复用;延长产品寿命、合理利用产品功能;产品本身及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不产生或少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等。

清洁生产要求做到两个“全过程”控制:(1)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即从原材料加工、提炼到产品产出、产品使用直到报废处置的各个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最小化。(2)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即从产品开发、规划、设计、建设、生产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采取措施,提高效率,防止生态破坏和污染的发生。

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改进设计,在进行工艺和产品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生产的产品不危害人体健康,不对环境造成危害,能够回收的产品要易于回收;(2)使用清洁的能源,并尽可能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3)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技术与设备;(4)综合利用,包括废渣综合利用、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水循环利用、废物回收利用;(5)改善管理,包括原料管理、设备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现场环境管理等。

二、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1.最优化理论

清洁生产实际上是在特定的生产工艺条件下使其物料消耗最少,而使产品产出率最高的生产方式。这一问题的理论基础是数学上的最优化理论,即将废物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求“特定的生产工艺条件”这一最优解。由于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概念,即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是与现有的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比较而言,而且资源与废物也是一对相对概念,一种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有可能成为另一种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资源)。因此,废物最小量这一目标函数是动态的、相对的。

2.物质平衡理论

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越多,则原料(资源)消耗越大。废料是由原料转化而来的,清洁生产使废物最小化,其实质在于使原料(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清洁生产最好地体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产生最小化、环境污染无害化的宗旨。

3.科技进步理论

马克思曾预言:“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能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当今世界的社会化、集约化大生产和科技进步,为清洁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原来不能利用的废物找到了可利用的途径,生产出了有用的产品,或者通过工艺路线的改变使生产过程不再有废物产生。同时,有利于社会化大生产和科技进步的工业政策,特别是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技术经济等政策,均可为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有利的条件。

第二节实现清洁生产的价值理念

一、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良好的环境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载体,强大的经济又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保障。清洁生产的目标可以简化为八个字,即“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实行清洁生产,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同时,通过改进企业的工艺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等,能够有效地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清洁生产是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

清洁生产的提出,克服了末端治理的局限性。末端治理,就是在生产结束后,对所产生的废物进行治理的一种方法。末端治理的弊端在于:(1)投入高,增加了生产费用,相应地提高了生产成本;(2)对污染物只是进行了转移,并没有完全进行治理;(3)没有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与末端治理相比,清洁生产考虑更多的是污染预防。

清洁生产从生产的源头开始直至产品的最终处理或处置,都是持续不断地抓住预防污染的措施不放,大大减少了末端污染物的数量,对任何一种环境介质的污染都减少了。从有关企业的实施结果看,平均削减污染物为30%~40%,最多可达95%。

三、清洁生产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只有推行清洁生产,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是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的主要出发点之一,因此必须珍惜和合理利用。而推行清洁生产,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料、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因为它已经认识到了浪费是一种成本,是一种低效率的现象。同时,清洁生产还实现了污染物的资源化,即变废为宝,使污染物变为宝贵的资源,加以重新利用。因为所谓污染物和废弃物,实际上具有两重性,不经任何妥善处理即废弃则变为污染物;反之,如果经过适当净化、提炼和加工,则可成为宝贵的资源。因此,推行清洁生产既减少了废物量的排放、保护了环境,又大大提高了资源和能源利用率。

四、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是指按照自然生态物质的循环方式所进行的绿色运行模式,它要求资源通过废物减量化、资源的再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最高的使用效率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产生最少的废物。

清洁生产的目的与循环经济的要求一脉相承。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具体的实施手段,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循环经济可以为清洁生产提供理论和指导,是清洁生产的升华和归属。

五、清洁生产是提高绿色GDP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2004年,我国的GDP已达到了9.5%,从总体上讲,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是不错的。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增长方式还是相当粗放的,当前的煤、电、油供应仍比较紧张,对能源的消耗和资源的浪费都比较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GDP”将纳入国家统计公报,所谓“绿色GDP”就是GDP减去为实现经济增长而在环境、资源方面所付出的代价。清洁生产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和对资源环境的无穷掠夺。因此,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进行清洁生产。

六、清洁生产是企业增加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同环境相关的贸易壁垒已成为重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按照WTO有关例外措施的规定,进口国可以以保护人体健康、动植物健康和环境为由,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环境标准或技术措施,限制或者禁止外国产品进入,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在WTO的谈判中,环境标准问题也是重点内容之一。

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替代了有毒的产品、有毒的原材料和初级能源,替代了排污量大的工艺和设备,改进了操作技术和管理技术,不仅生产出符合环境要求的产品,同时改善了职工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也打破了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人权保护借口。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施清洁生产,提供符合环境标准的清洁产品,从而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七、清洁生产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只有开发清洁技术、推行清洁生产、生产绿色产品、实施全过程控制,才可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优美的环境,使人们生活得更幸福、舒适。因此,发展经济要考虑环境承载力,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应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环境问题的产生,不仅是生产终端的问题,在整个生产过程及其各个环节中都有产生环境问题的可能,只对生产终端进行污染控制是远不能解决问题的。清洁生产,就是要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科学的改革和严格的管理,实施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使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排放的污染物都达到最小量化,使污染物变为宝贵的资源,或变有毒有害的原料(或产品)为无毒无害的原料(或产品),以求为人类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实践证明:推行清洁生产既可保持经济增长,又可保护环境,即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可以兼容的。如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人口增长了22%,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约75%,而能源消耗仅增长了不到10%。

考虑到美国土地辽阔,私人汽车剧增,并由于旅游机会的增加而导致单车公里数增加等因素,美国的工业耗费能量在此期间的实际增长大大低于10%。同一时期内大气中的铅、烟尘、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大幅度下降,其他气体排放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