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境界: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十周年文集
9654300000012

第12章 影视艺术学习研讨方法刍议(2)

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二种方法,从相对微观到相对宏观。我们以导演这个体系为例,从研讨一个镜头这个相对的微观说起。当然只能说是相对微观,因为它还有更进一步的微观,譬如一个镜头里还同时包括着人、景、物、声、光、色等要素,我们只把它向宏观推进。导演从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拍摄,组成了蒙太奇句子。蒙太奇句子在结构时,就要考虑好它的句式,是上行句,还是下行句,亦或是鞍行句。这就要求导演要对蒙太奇的句式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根据剧情做一个准确的把握。蒙太奇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接,就构成了段落。那么这个段落所表达的内容是否充分,节奏是否准确,就取决于你对段落体系研讨学习程度的深浅。再向宏观研讨,段落与段落的连接到场次与场次的推进,最后完成全片的构成,导演水平的高低,造诣的深浅,就赤裸裸地展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只有学习研讨清楚了导演体系中的所有要素,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导演。当然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今天的学习毕业后,还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我们只是以导演体系为例,来说明第二种学习研讨的方法。

下面,我们说说第三种方法,从一个点切入,向两端扩展。我们以化妆这个体系为例,从研讨一根簪子这个点说起。向微观扩展,它就呈现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质地和形状。譬如金的、银的、玉的、龙形的、凤样的等。而簪子的质地和形状,就决定了它是什么人所佩戴的,是男人还是女人,是平民还是官员等。一个化妆师只有对这个微观有了详细充分的学习研讨,才会准确把握住你所塑造的人物身份,人物喜好以及人物性格的凸显和时代背景的把握。簪子是作用于头发的,把一根簪子向宏观扩展,就进入了人物的发式。

发式的确立,也同样标明着人物的身份,人物的性格和时代背景,你不能搞错。如果把一个大清国的男子弄一个中分,人物不仅要掉脑袋,你这个化妆师也要贻笑大方,卷铺盖走人。当然这不过是打个比方。向宏观推进,作为一个化妆师就必须熟悉了解每个时代的发型发式,由发型发式就涉及演员的脸型,梳什么样的发型发式合适,由演员的脸型就涉及他们的肤色,确定用什么底色合适。当然再向宏观推进,还有一些特技造型,如伤痕、硝烟痕等。这就需要化妆师还要学习研讨有关色彩学、美学等方面的宏观知识体系。

三种学习研讨方法不管你选择哪一种,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对你的专业系统的所有要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把握,唯有此,才能够称得起“专业”这个词的含义。

三、体系间的关系

学习研讨方法不断的向宏观微观的推进,就进入了体系关系的学习与研讨。大千世界中的任何一个体系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在各自独立存在的同时,又互相链接,互为依存,相互渗透,互为转化,以链条式的组合方式,构成了各体系间的完整与统一。

影视艺术体系同样如此,它们内部间也是在链接、依存、渗透、转化的关系中存在并且不断变化着。我们还是就一根簪子为例。簪子是化妆体系里的元素,对化妆来说,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它的实用性和审美作用。可如果放在道具手里,有可能就会成为一部戏的贯穿道具,随着戏剧的进程而不断被重复、放大。放在导演手里,为了戏的需要,一根银簪子可能会成为试毒酒的工具,一根玉簪子,随时会成为杀人的利器。把一根簪子交给一个好编剧,他会写出一部令人荡气回肠的好戏。被誉为中国十大传统喜剧的《玉簪记》,就是以一根玉簪为契机,写了小尼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的爱情故事。唱词婉约优美,人物内心世界细腻丰富,被昆曲、川剧、上海的越剧等戏曲作为保留剧目盛演不衰。

在影视体系关系的学习研讨中,有以下几点是需要我们逐步去实现的:

第一,成就小我。学习研讨体系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摄影摄像不了解照明体系,美术不熟悉化、服、道体系,导演没有文艺理论基础,没有对编剧体系的认知……你所掌握的专业体系也一定是盲人摸象,是不完整的,也不可能实现小我的成就。

第二,完善中我。影视艺术作为综合艺术,只有体系之间关系的相互交流,互为影响,影视作品才能走向高度的完整统一,并以完美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任何一个体系的缺失与减弱,都会导致作品的七零八落,以残败而收场。艺术的追求没有终点,成就的小我还必须不断的去创造探求,同时紧密融合其他小我共同提升,才能有一个完善的中我。

第三,走向大我。在学习研讨影视体系关系的同时,必须注意向宏观体系的扩张,从中汲取营养,才能更好地支撑起自我的体系,走向大我。影视体系之上的宏观是艺术体系,其中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等。近百年间,它们不断滋润着影视艺术,使它走向了今天的成熟。譬如戏剧体系中的戏曲,看看京剧《铡美案》,其中的编剧技巧可以说是令人叹为观止。小说《水浒传》中,写宋江杀阎婆惜后,不过廖廖数十字。但在京剧麒派周信芳的《坐楼杀惜》中,却有了创造性的发挥。宋江杀惜之后,用了京剧程式中的一个“卧鱼”,配以锣鼓经中的“急急风”,手中的刀就是插不进皂靴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一个官职卑微的小押司,在被逼无奈第一次杀人后,心中所呈显出的恐惧与慌乱。那与武松的杀人有着绝然的不同。如果我们用影视语言,也能如此通过行为与细节,去创造性的表现人物心态和人物性格,那你也是向“大我”迈近了一大步。

二十五年前的1984年,我在上海戏剧学院电视导演班进修。用了近一个月的业余时间,集中翻阅了大量的欧洲油画作品,其中获益匪浅。譬如一幅名为《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的作品,我们不必去考量他的历史背景、风格流派和绘画技巧,只注意一下他对我们影视艺术有什么启发。给我第一个震撼的感受是他的空间营造。绘画是在长与宽的两度空间内营造的艺术作品,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以达·芬奇为代表的艺术家才根据透视的原理,通过近大远小的布局,在两度空间的画布上,营造出三度空间。可这幅作品在人物背后的墙上,却巧妙的画了一面镜子,镜子里是两个女佣人站在门口喜笑颜开地看着主人公。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创造,愣是想在两度空间内营造出一个四维空间,也就是要把看画人所在的空间表现在画布上。这无疑对摄影的空间营造与导演对戏的处理都具有极大的启迪。后来我看了一部片子,名字好像是叫《黄玫瑰与红玫瑰》,其中几个人酝酿阴谋,就在一面大镜子前,镜子映照出来的是大厅里的显贵们在柔美的音乐声中云裳鬓影,翩翩起舞。一个阴谋,在一个堂皇的场所,通过一面镜子的营造,尽显了在空间营造中凸现出的戏剧张力。镜子营造法后来在许多的影视作品中都有所应用,只是用的高低深浅各有不同罢了,不知是否源于这幅油画的启迪,不管是与不是,这幅油画都应该是镜子营造法的始作俑者。

建议大家有时间也能多涉猎一些这方面的东西,不只是增加修养,还要获取营养。一个演员,看看这些作品,看看贵夫人是怎么坐的,一旦让你演这样一个角色,你就知道脚该怎么放,手应该放在哪儿,胸要收到什么程度,脖颈是个什么状态,下颏高低的位置……如果你坐错了,开腿挺胸,昂头侧首,再飘起眼神,那你一定不是贵夫人,肯定是个酒馆里卖笑的。

对于学习研讨的方法,有四句话可以送给大家:广收博采,融汇贯通,点面结合,举一反三。只有抓好这四点,我们才有可能达到一个最佳的知识结构,即T字型的构成。一竖,是你的专业,是你一门知识的深度;一横,是你体系关系的扩展,是知识的广度。有了深度再加上广度,从深度中的任何一个点向广度辐射,都会产生扇形结构,从而把影视艺术的学习研讨进入到一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共和国的缔造者,伟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以哲人的眼界写下了这样四句名言:“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用这四句话来指导我们今后影视艺术的学习与研讨,一定会有更多更大的收益,这些就留在以后我们再慢慢地学习研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