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9654100000090

第90章 掌握驾驭和引导舆论的艺术提高应对和化解舆论危机的水平(2)

3.要实现两个舆论场的融合

按照舆论人的身份区分,在舆论场中还存在着来自上层的官方舆论场和来自下层的民间舆论场两种不同的舆论场域。

“官方舆论场”,指的是由官方促成并控制的舆论场域。它通常体现当权者的思想与意志,带有一定的权威性。

“民间舆论场”,指的是由民间形成并且在百姓中自然存在的舆论场域。它通常反映的是民众的思想和意志,由群众口口相传,虽然不具有权威性,但却代表着民心民意,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官方舆论场所汇集和张扬的往往是当权者从自身利益和意志出发所组织的舆论,例如有关宣传其治国思想、执政方针、行政决策、外交方略、改革措施等等之类的内容。而民间舆论场所汇集和传递的大多都是民众从自身利益、情感和意愿出发而形成的舆论。

在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执掌政权者的党和政府的治国思想、执政方针、行政决策、外交方略、改革措施等等,总体看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重叠性和交融性。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上,这种重叠性和交融性会更明显。但是,也要看到,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在一些涉及群众具体利益的问题上,这两个场域也会存在不重叠和不交融之处。在这种情况下,两种舆论场之间就会呈现出相互抵触和排斥的现象。

新闻媒介要想营造舆论宣传的良好环境,取得舆论宣传的良好效果,就要善于将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其融为一体。具体说,就是要多关注和报道那些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都关心的舆论热点问题,将这方面的舆论尽可能地通过媒体传播使其得以张扬和扩大,形成强大的主流舆论,在舆论场中起到核心作用。而对那些存在抵触和排斥现象的单方面的舆论应当尽可能加以引导,使其能够融入舆论场中起主导作用的主流舆论之中。特别是对那些在群众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范围的热点舆论,更应当适时地将其纳入与党和政府所主张并着力张扬的舆论场中,使其发展为主流舆论。

另外,对那些群众关注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需要热情关注和高度重视,切忌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更不应该采取回避的做法。如果一些事情已经传得满城风雨,一些问题群众已在街头巷尾说长道短,我们却装作不知道,好像根本就没有那么回事,报纸不登,广播不报,电视不播,通讯社不传,这样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同时也等于主动放弃了舆论阵地,放弃了借以进行有效舆论引导的机会。

二、提高应对和化解舆论危机的能力与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党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需要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从现实状况看,我国当前的内外舆论环境总体上是好的,当然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情况,有时在某一时期,或在某个问题上甚至还会出现一时的“舆论危机”。

“舆论危机”是指由于不利舆论占据舆论场中心地位而使舆论指向者处于困难关头的现象。及时而有效地化解舆论危机,是执政者必须认真考虑和时刻注意的。而提高应对舆论危机的能力与水平则是化解和渡过舆论危机的基本要求。

要避免和防止出现舆论危机,要化解和渡过舆论危机的难关,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收”与“放”的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民主进程的推进,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参政、议政的愿望也更加强烈,许多人开始越来越关注政治,并且愿意就其所关心的国内、国际政治问题以及其他各种社会问题发表看法,阐述自己的见解。特别是互联网出现以后,更是为普通百姓直接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思想观点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只要打开电脑进入互联网,一按鼠标,人们就可以把自己的言论观点自由而又迅速地传播出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民众言论应当立足于“放”,也就是说要广开言路,给予群众自由发表意见、表达观点的机会,并且应当注意保护群众的这种自由权利,而不宜采取“收(紧)”,即采取限制的做法。邓小平同志当年曾告诫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怕就怕鸦雀无声、万马齐喑。鼓励群众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鼓励他们对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这应当是现代民主社会政府的责任。

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在发扬民主、广开言路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工作,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保障了民众言论能够较为顺畅地得以表达和传播,使得国家的政治环境和舆论环境给人们以逐步开放、更加宽松的感觉。我们应当珍惜这一难得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要努力使这种政治局面能够保持和发展下去。只有社会舆论传播保持渠道畅通,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能够自由表达,情绪和冤屈能够及时得以倾诉,使社会处在一种舆论平衡状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出现舆论危机。否则,如果正常的舆论通道不畅通,甚至被堵塞,群众有话无处说,有冤无处诉,有情绪无处宣泄,那么,群众情绪的积压和意见的积累,就可能导致沉默中的情感爆发,那时所产生的舆论力量就会是破坏性的。对政府来说,自然就会形成舆论危机,造成舆论传播中的被动局面。

2.“堵”与“疏”的关系

按照西周思想家召公“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的观点,对待民众言论,“疏”为上策,“堵”为下策。如果“收”与“放”的关系,主要说的是处理社会舆论生成之前对民众言论态度和做法的关系的话,那么“堵”与“疏”的关系则主要说的是处理社会舆论生成之后,特别是出现舆论危机之后对民众言论态度和做法的关系。

当群众对一些现实政治和社会问题,包括国家的内外政策、政府的工作情况、各种社会弊端及社会现象有意见,有看法的时候,政府首先应当开放言路,鼓励群众讲话,而一旦群众舆论,特别那些批评性舆论形成和出现时,就应当及时加以疏导,使其得以通过正常的渠道顺利传播。而如果采取“堵”的办法,去阻止自己认为不利的舆论传播,那么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但“堵”不住,而且可能还会导致出现越堵传得越快、越堵传得越欢、越堵传得越远的现象发生。因为一般人都有好奇心理,你越是封锁、越是不让看的东西,他越是感到新奇,越是千方百计地想要看到,而且希望看到得越快越好。特别是在现代传播技术日益发展和更新的情况下,互联网等高新传播技术与手段的广泛运用,已经使得“堵塞言路”的做法越来越难以奏效。这边堵,那边传;今天堵,明天传;网上堵,口头传。总之,堵是堵不住的,往往是越堵越被动,越堵越事与愿违。近年来这方面的实例和教训很多。实践说明,真正有效的做法应当是积极疏导,主动引导,要使那些积极的、正向的舆论能够逐步壮大声势,特别是对那些在群众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范围的热点舆论,更应当适时地将其纳入与党和政府所主张并着力张扬的舆论场中,使其发展为主导性舆论。而对那些消极的、负向的舆论则应尽快地加以疏导,使其淡出舆论场,防止其形成舆论危机,造成负面影响。

3.“静”与“动”的关系

在舆论酝酿、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善于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要主动去干预舆论和引导舆论,尽可能避免知而不言,闻而不动,任由各种舆论随意传播,四下蔓延。特别是在负向舆论已经生成且呈蔓延之势的时候,更应当积极主动地阐明观点,亮明态度,用正向舆论去引导,将社会舆论纳入正确的轨道,使负向舆论淡出舆论场。

“真理会越辩越明。”采用正面交锋和公开辩论的方式,可能更加有利于双方在阐明自己观点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取得某些共识。正确的东西会在公开和正面的交锋与辩论中,得到人们的赞成和认同,错误的东西则会在公开和正面的交锋与辩论中,使人们看清其实质,认清其真相。

相反,如果对一些已经形成的舆论,特别是一些表面看来是非不清,或是明显属于消极负面的舆论采取回避的做法,那么一是人家不知道你的态度,或者认为你理亏,不敢应对,或者认为你默认,不作解释,或者认为你势弱,无力应战。这样一来,在负向舆论出现且逐步扩散,民众渴望了解事情真相的时候,我们却守口如瓶,既不做解释,也不做应战,任凭其四下蔓延,占领舆论阵地,其后果可想而知。这方面近些年来的实例和教训也很多。

在一些群众急需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我们的一些主流媒体却常常不作反映,不作报道,出现“媒介失语”现象,这样不但导致群众对新闻传播的不满,使新闻媒体失去群众的信任,而且还会给政府的形象也带来不利的影响。

虽然“以静制动”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但是在当今时代,在通讯与传播手段如此发达的情况下,舆论传播极其快捷,有时顷刻间就会刮起一阵舆论风暴,稍有思想上的迟疑和行动上的迟缓,都会造成自己的被动,因此,对已经形成的各种舆论,特别是消极和负向的舆论,积极应对、主动应战应当是首选的态度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