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
一、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意义
最早使用“社区”一词的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在他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认为,“社区”是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彼此交往、互帮互助、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的社会学家陆续提出了“社区发展”、把“社区视为现代社会的区域性共同体”等观点;与此同时,20世纪初,美、英、法等国曾出现了“睦邻运动”、“社区福利中心运动”。1951年,联合国针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贫困、失业、经济发展迟缓等问题,通过了390D号议案,倡议开展“社区发展运动”,试图通过开发各种社区资源,发展社区自助力量,通过建立社区福利中心来推动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为此提供资金技术援助,从而启动了世界范围的“社区发展”运动。谢芳:《美国社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1955年,联合国发表了《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报告书;1959年,联合国在英国举办了《欧洲社区发展与都市社会福利》研讨会,着眼于通过社区发展来促进社会进步。总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联合国推动社区发展运动成效显著,人们对社区的作用与意义的认识也日益加深,社区发展与建设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社区发展在缩小贫富差距,改善社区环境,缓解社会矛盾,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迄今,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在实施社区发展计划,社区发展已成为一个新的世界性运动。
我国的社区发展与建设始于1986年。那一年,民政部展开了在城市基层服务民政对象的社区服务活动,第一次把“社区”概念引入到我国政府的实际工作中。2002年,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三次提到了社区建设的问题,确立了社区建设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战略地位。
二、社区文化的积极参与者——社区广播
“社区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吴兆颐:《如何创建学习型社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营造社区的凝聚力依靠的就是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指社区人群所共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社区的“硬文化”,指的是建筑、环境和配套设施的整体水平等外在的物质形式,而相对应的社区精神文化则是社区的“软文化”,具体是指人们在和谐的人际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的审美情趣、道德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等内在的精神。社区广播作为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轻便、价格低廉的特点,使它在促进社区发展中有着其他媒体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2005年墨尔本国际广播会议上,其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关于社区广播,特别强调了广播除了公共服务广播和商业广播之外,还应加上另一类——社区广播,从而强调了社区广播的服务作用。
社区广播是指:使用FM电波、服务区域半径限制在数百米到数公里之内,听众使用普通FM接收机就可以收听的小型电台。世界各国对社区广播的性质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在澳大利亚,社区广播既可以为政府资助,也可以是商业性质。在英国,《2003通讯法》规定其社区广播必须是非营利性质。近年来英国的社区广播发展逐渐加快,英国政府在英国境内建立了200多座社区电台,也就是说在每一个城镇都建立了2座以上的社区电台。在美国,社区广播电台是指非营利及非商业性质的广播电台,社区广播的工作人员通常由志愿者组成。美国的志愿者组织,其数量堪称世界第一。它是根据美国税法501(C)(3)条款项下的非赢利机构。它们被称为“独立部门”,是与政府、企业并列的社会三大支柱,构成了美国公民社会的基础。以某种方式参加帮助别人的工作或活动而不领取报酬的行为被称为志愿者服务。据美国官方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美国18岁以上的成年人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大约占总人口总数的一半。
尽管在这些国家社区广播的创办各有不同的意义,但是,在下述几方面上基本是相通的,即:社区广播是专门为特定地区提供服务的广播类型,它的主要任务是“增进社区内部之间的相互了解”;“提供新的平台,以促进社区不同人群的对话”;“帮助提高社区整体教育水平,帮助就业”;“给社区内较少在媒体上有表达机会的少数民族以表达言论的渠道”。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对信息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尤其是对密切联系本地区实际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强烈。在集中商业、文化、学术、行政、消遣娱乐的区域里,社区广播通过向大众提供区域内的各种信息,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文化氛围,还可以通过提供地方旅游、大型活动等地域性强的信息,搞活和振兴地方经济。同时,社区广播还是调节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润滑剂。
三、日本社区广播:便利与快捷的媒介
日本第一家社区广播电台诞生于1992年,大量社区广播开播则是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阪神地震发生时,位于神户市的两家主要面向当地外国人(韩国人、越南人、菲律宾人)广播的社区电台迅速改变播出方针,展开了跨越国籍的救助。两家社区台播出的救援物资情况、避难场所位置、医疗设施等信息,受到了当地灾民的极高评价。社区广播在灾害发生时起到的巨大作用引起了强烈反响,日本各地方自治体开始争先恐后地开办社区广播。截至2008年,日本共有200家左右的社区广播电台。
日本社区广播的运营方式大致分为A、B两类:A类以多家企业联合提供的资金作为基本广告收入来运营的社区广播。这类社区广播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即有众多可以成为广告商的企业集中的区域;B类主要依靠地方自治体提供的经费来运营,即依靠纳税人的部分税金来运营。由于社区广播在灾害发生时可以向当地居民提供可靠而有用的信息,为此,地方自治体积极开办社区广播电台,但税金的使用必须得到各级议会的批准。从这一点来看,B类社区广播在经营方面是较稳定的。如今,B类社区电台约占日本社区电台总数的一半以上,今后陆续开播的社区电台也将以B类为主。
日本社区广播的三大特征是:密切联系地域、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及时提供防灾对策。所涉及的信息类别依次为:天气、交通信息;当地自治体的通知;当地活动、生活信息;当地新闻;音乐信息;休闲信息;购物信息;体育信息;全国新闻;时尚信息等。日本社区广播选择信息的标准是本地居民关心、本地居民需要,信息来源依次为:报纸;地方自治体的通知;居民;杂志;电话、FAX、Email;采访;电台工作人员;气象协会;电视、其他电台;互联网;音像店、音像公司;节目制作公司;各类团体;政府各机关;道路交通信息中心;超市、商店;加油站;出租车;学校;广告商。
日本社区广播的覆盖范围被限定在半径10公里之内,所以社区广播的规模是非常小的,其播音间及播出设备都是最低程度的配置,工作人员数也是最低需要程度,平均每个台的正式人员只有五六人。绝大多数社区广播的节目制作、技术、主持人等都要依靠志愿者来完成,志愿者一般是当地居民。由于有了志愿者的参与协助,电台不仅解决了人员不足的问题,而且还形成了积极有效的协作体制。
无论大广播电台还是小广播电台,在广播节目里,最引人注目的都是节目的主持人,一个广播节目的成功与否与主持人的个人魅力有极大的关系。桥本孝良《广播与表现》一书中“社区广播电台主持人的选择方法”的调查显示日本社区电台中:公开招聘的主持人占47.5%;自己推荐、他人推荐的占24.6%;聘用现役或退休播音员的为13.1%;当地知名人士、专家等为4.9%;有过在高中或大学担任播音员经历的占4.9%;其他占4.9%。从中可以看出,从当地居民中公开招聘的主持人占据主导地位。
一位传播学者说过,如果传者与受者的距离小,受者就会很轻松地参与进去。社区广播主持人由当地居民担当,从而缩小了与其听众的距离。如有的主持人在节目里还掺杂着当地方言,使听众仿佛切身感受到主持人讲话时丰富而亲切的表情,消除了听众与主持人之间的屏障。充满个性的主持加上贴近地域的信息,使得日本社区广播的发展愈加引人注目。当听众从社区广播中听到“请帮我找找跑丢的小狗”、“刚刚在某某家商店丢失了物品,请电台帮我广播一下”时,社区广播就达到了传者与受者双方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最高境界。
此外,日本社区广播在灾害突发时所发挥的巨大而有效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日本知名的广播电视杂志“GALAC”以“前进,前进,社区广播”为题,对日本各地社区广播电台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长达三年多的连续报道,社区广播的重要性由此可略见一斑。
四、中国社区广播的构建:关注民生、倡导和谐
社区是未来中国社会的基础,随着社区建设的成熟,社区将成为现代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依托。从这个角度讲,立足社区是广播“本土化生存”的必由之路。曹璐:《立足社区、服务社区》,《解读广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开播于2006年的大连社区广播(FM95.6)是我国第一家较为成熟的社区广播电台,为大连531个社区人群服务,它的口号是“打造中国第一社区台”、“打造大连上空最贴心的声音、最亲民的广播”。整个频率的风格是亲和、亲切、亲民,节目立足于关注社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服务社区群众的柴米油盐,倡导社会和谐。大连社区广播不仅频率和节目定位准,节目形式也很新颖,主要节目有:社区联合报、社区人家、社区法理情、社区服务网等。早上9∶00的“社区联合报”,播出大连各个社区通讯员打进的热线,报道社区发生的事情;下午的“社区人家”播出社区宣传队的吹拉弹唱及社区合唱团的演唱,还有老百姓聊家常,如牛大哥陪你唠嗑、马大姐为你帮忙,用主持人角色化的特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解决他们的苦恼和困惑。每到节假日,各个社区的主任还会在频率中向社区居民问候,从而提高了频率的亲和力和收听率。整个频率的风格与社区人群是贴身、贴心的,为社区人群的生活起到了实际的作用。
从大连社区广播的现状来看,我国的社区广播还是以社区为内容的广播专业频率,在覆盖的架构上仍然还是一个地方专业台的体制。而日本社区广播的覆盖范围被限定在半径10公里之内,规模很小,它在社区内容上更贴近当地,与社区居民的距离更小,对社区的服务性更强、更及时。
我国广播未来的改革创新,应借鉴日本社区广播的模式,发展更贴身、更贴心地服务于地域的社区广播。目前困扰我国社区广播发展的是频率资源短缺的问题,而广播数字化的发展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开发出更多的受众明确、内容集中的专业化的窄播节目。如针对北京唐家岭、宋庄、浙江村、新疆村等社区居民特点开办相应的广播服务,使广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窄播”。数字广播技术的介入,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广播。
社区广播的目的是鼓励社区的对话、信息交流、情感交流、张扬个性、满足各类别人群的个性需求,从而促进人们有效地参与,使社会融合并和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社区的作用愈加凸显。如何促进社区的整合与融合,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专家学者提出了社会整合从“机械整合”向“有机整合”转变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社会整合都属于涂尔干所称的“机械团结”,而非“有机团结”,这是一种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政治整合。虽然它具有较强的垂直动员能力和控制能力,但它缺乏内在的和有机的联系,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单位社区及整个社会缺乏自立性、韧性与活力。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分工和分化过程中,人们的相互依赖性及社会经济的一体化日益明显,我国社会正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正从社会整合向社会融合转变。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新华文摘》,2008年第12期。
社区广播被视为对传统媒体运作的补充,也是媒体管理和发展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社区广播,是适应我国国情和传播生态环境的战略性选择。
〔张彩: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