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记者的新挑战
吕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到中年,或许开始有此感,而对于常年驻外的记者来说,一个任期无论是两年、三年、四年,抑或更多,结束后总要静下心来总结一番。猛然发现,圣人的话最能表白内心世界。与此同时,也深深体会到,时代变迁给驻外记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天平的重头偏向编辑部
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驻外时,驻外记者基本上掌握着对当地国或所在地区重大新闻事件筛选与评判的主动权,其中心任务是把驻在国或所在地区的重大新闻事件报回国内,并就此进行评述。在那个年代,采编的主要流程是记者采写稿件后发回国内编辑部,再由国内编辑处理后刊发。采编关系相对简单,采写为主,编辑为辅。
从本世纪开始,网络世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全新变化。一夜之间,时空概念荡然无存,人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网上天下,一览无遗;网上处理,不分时间和距离;地球再大,也尽在小小鼠标的移动之中。难怪乎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哈佛大学客座教授、普利策新闻奖终身评委托马斯·佛里德曼惊呼:“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
“世界是平的”给驻外记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驻外记者掌握的信息优势随着网络的迅速传播而全然失去。甚至,当后方编辑几乎是在第一时间从网上知道所在国或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时,一线记者还茫然不知。结果是,驻外记者基本上失去了对新闻事件报道的主动权,并让位于后方编辑。因此,网络时代对驻外记者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由于时差原因,驻外记者必须时刻以北京时间、而不是当地时间为完稿标准。时效性强、内容一般的稿件一旦赶不上北京的夜班,就很难再刊发出来了。而《人民日报》的优势在于深度报道和评论,所以,记者要努力在第一时间采写深度报道和评论,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驻外记者平时的准备工作更充分、细致。
得益于网络世界,强大的后方编辑队伍关注全球和热点新闻,并在每日新闻策划机制的不断完善下,向驻外记者频频发出指令,要求驻外记者采写某个新闻、某个主题。在这一编采互动中,天平的重头偏向了编辑,“编辑动动嘴,记者跑断腿”。加上驻外记者基本一人一站,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报道杂事一人挑”、“十个指头弹钢琴”,完成指令性任务后,已感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采写“自选动作”的稿件了。
在此,就采编关系,我想再赘述几笔。采编人员都知道,采编是一对矛盾,而网络时代给传统的采编关系带来了新的变化,有时候,采编双方甚至分歧很大。我举一个德国媒体的例子:
2008年7月14日,《德国之声》发表了一篇题为《我走,因为不屈服总部的压力》的报道,文章写道:乌利希·提尔格纳(Ullrich Tilgner)已在中东地区生活工作了28年,常年担任德国电视二台驻德黑兰分处的主管。就是这样一名资历深厚、收入颇丰的驻外记者,数月之前突然辞掉了他在二台的任职,转而为瑞士一家电视台工作。
数天前,提尔格纳接受了德国《每日镜报》的采访,谈及他改换工作的原委,对自己的老雇主德国电视二台,提尔格纳直接进行了激烈批评。在他看来,德国的新闻机构,即便是他效力的公共新闻机构,也在越来越多地限制驻外记者的报道自由。
提尔格纳并不是这些年来批评德国公共媒体机构“傲慢”、“浅薄”的唯一新闻记者。最近出版的题为《德国驻外新闻记者》文集收集了德国一些现役及退役驻外记者的文章。认为总部已不太过问政治背景以及因果关联这些内容了,他们要的多半是名人的私生活、花边性的八卦新闻。
为什么国内编辑部的主管越来越不信任自己的驻外记者了呢?在提尔格纳看来,过去新闻机构完全依赖驻外记者的报道,驻外记者常常是唯一在现场的人,只有他提供图片、图像以及配文字报道。但是,现在不同了,各种图片、录像都可以买到。图像本身不是问题了,问题变成了由图像组成的报道越来越缺乏内容的连贯和分析,越来越肤浅,好像都出自一家的设计,都已定型。上述例子说明,采编矛盾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变化。但凡事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我崇尚孔子的“中庸之道”,认为采编也应该遵循这个中国的传统理念:既重视策划,同时也尊重前方记者的意见。新闻大战、激烈竞争迫使各个媒体高度重视策划,没有良好的策划机制不行。同时,编辑要尊重记者,双方努力互相沟通,以改变驻外记者在采编关系中颇为被动的局面。
二、国际国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驻外记者的第二大挑战是涉华新闻日益增多,这对记者外交和国内政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中国新闻界已经开始研究并实践如何将国际与国内报道相结合的问题。在当今新形势下,国际国内兼顾的报道日趋频繁、重要,其大致背景是:中国经济稳步发展,中国对外交往日趋频繁,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必须对一些重大国际新闻事件做出反应;同时,一些重大国际新闻事件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绝不能脱离国内形势来孤立地看待国际问题,也不能脱离国际形势来孤立地看待国内问题。例如“3·14拉萨事件”,它是国内问题,但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国际化了。再如,达尔富尔问题,它是国际问题,但是成了别有用心的人攻击中国的一个借口。经济全球化更是使国内与国际经济紧密相联,以人民币升值为例,这难以归属哪个领域,它既是国内问题,更是国际问题。
正是由于国内国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作为耳目、喉舌,对驻外记者的自身素质要求更高。驻外记者不仅要洞察国际风云,更要密切关注国内局势,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哪些可以公开报道,哪些只能作为参考报道。一般情况下,涉华问题一旦被西方媒体大肆炒作,必定成为敏感话题,公开报道难度趋大,更适合内参报道。当发生重大国内和国际问题时,中央及有关职能部门迫切需要知道国际上对这些重大问题的反应,这就需要驻外记者能及时采写发回。
三、最见功力是深度
固然,网络世界向驻外记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但静心思考,我们仍然可以归纳出至少以下三大优势:首先,只有驻外记者才能切身感受驻在国的方方面面,接触到第一手材料,所采写的报道、所选择的题材更加接近客观和真实;其次,所谓“旁观者清”,针对一些国内和国际重大问题,驻外记者集中采写外国政府、海外媒体和华侨华人的反应,客观、真实地报道实情,有利于中央和国内有关职能部门多听取各方意见,形成或修正自己的决策;最后,“他山之石”报道优势明显,理由很简单,驻外记者管辖领域广泛,可以触类旁通,多琢磨报道一些所在国可资借鉴的做法为国内所用,这些稿件看起来属于国际新闻领域,但能为国内建设服务,反响很好。在此,人民日报国际部策划的稿件中有许多属于此类,值得进一步总结经验。
驻外记者还须处理的一个关系是日常动态与深度调研之间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与以前相比,与国内编辑相比,在新形势下,驻外记者反而没有多少时间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国际问题调研。但是,衡量一个驻外记者水平和能力的标尺是深度稿件和评论,如何处理好一般性稿件和深度调研之间的关系,是驻外记者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吕鸿:人民日报社国际部欧洲编辑室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