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9653900000005

第5章 反映中国民意发出中国民声

*胡锡进

*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临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

2009年6月22日,人民日报社隆重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本文是作者在会上的发言。一年来,我们遵照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于《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亲临报社考察工作时的嘱托,在创办《环球时报·英文版》、提高报道质量和加强舆论监督等方面想办法下工夫,做中国民意的发言人,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9年4月20日,《环球时报·英文版》刚一出版就受到多方赞扬,外电大量报道《环球时报·英文版》的消息。以此为转折点,《环球时报》的国际影响力陡然上升。近来,世界媒体每天都有对《环球时报》中英文版及环球网内容的转引,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合众社以及世界各大报纸不断引述我们的报道。通过西方这些主流媒体,《环球时报》初步实现了将自己的声音传向世界。《环球时报》已成功地站到与世界对话的最前列。

要向世界发出中国民间的声音,最根本的是要有高水平的报道内容。我们为此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一是加强独家报道。围绕着美国提名新任驻华大使、中美军事关系、朝核危机等话题,与有关部门加强联系,获得独家消息,为外电大量转引。二是针对朝鲜核试爆、中国是否减持美国国债,连续做了两次意见调查,两拨各20多名中国权威专家投票,受到国际舆论的极大关注。著名学者阎学通说,不断有外国人向他提起这两次调查,他对这样的操作方式感到很振奋。三是加强社论和社评。过去由于担心话题敏感,怕惹麻烦,我们很少用报社的名义刊登评论,但英文报纸必须有评论,为此,我们每天在中英文版上刊登相同主题的评论文章。评论已成为外媒转引《环球时报》内容最多的板块之一。

适当地开展批评报道和舆论监督是打造民间舆论平台无法绕开的。舆论监督是可以做到建设性的,是可以被政府、群众接受的。我们就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以及政务公开问题发表的报道和评论,收到了良好效果,也没有报道对象提出质疑。

2009年以来,为英文版投入的900多万元都是我们自身的经营积累。截至目前,我们的整体经营效益好于去年,利润有所增加,在全国都市报市场整体萎缩的情况下,《环球时报》的发行量高于2008年,加上报纸提价,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现金收入。广告经历了前4个月的下滑后,5月份单月广告量首次超过去年同期。

我们懂得,没有《人民日报》这个强有力的后盾,《环球时报》不仅没有今天的影响力,而且根本就生存不下去。我们一定要全身心地工作,恪尽职守,把报纸办得更好,真正办出国际影响力,不辜负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领导同志的信任,不辜负人民日报社交给我们的这块阵地。

〔胡锡进: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总编辑、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