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9653900000043

第43章 宏观性·倾向性·萌芽性

——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印象

王武录

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已于2009年10月30日揭晓。笔者作为87名评委之一,深感评选出的276件获奖作品,精彩地展示了2008年我国新闻界如何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正确报道和评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年初如何抗击南方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3·14”拉萨事件发生后深入开展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工作,“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奋起抗震救灾,以及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胜利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透过获奖作品,人们确实能看到全国新闻战线2008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旗帜、服务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特别是主流媒体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丰硕成果。

在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过程中,笔者被分在报纸、通讯社类消息、系列报道、版面、摄影组。在全组12名评委对候选作品进行预投票前,有关方面委托笔者对其中的消息做一评点。所以本文以评点稿为基础,围绕后来正式获奖的部分报纸消息,谈几点看法。

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的27件报纸消息作品,富有宏观性、倾向性、萌芽性特质。

所谓宏观性,即作者手写某一新闻事实,眼观全国乃至全球,高屋建瓴地把握关系全局的荦荦大端,而不是陷入无穷无尽的小是小非和抓那些不带本质意义的“小鼻子小眼”。这主要表现为那些能反映全党全国全军一定时期、一定阶段本质问题的,或者说能在不同环节、不同层面提出指导中心工作新问题的综合消息。换言之,透过这些篇章,人们可以了解到这一段时间、这一个方面国内外取得了哪些成就,还存在哪些问题;也就是通过这些消息,大体了解关乎一个时期中心工作的基本情况。譬如:《(引题)全军和武警部队近十万大军投入抗震救灾(主题)子弟兵在所有重灾乡镇展开救援》《解放军报》,2008年5月16日;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消息类二等奖。《(引题)美银收购美林雷曼申请破产(主题)美金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人民日报》,2008年9月16日;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消息类二等奖。《(主题)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南中国海远航训练(提要题)海军五大兵种全程参加训练,创下人民海军在南中国海陌生海区实际使用武器、向远海投送海军陆战队兵力、与南沙驻礁部队进行实兵对抗训练等多项纪录,标志着人民海军具备赴远海进行科目和课题训练能力,拉开了海军舰艇在祖国固有海洋国土实行远海训练常态化的序幕》《人民海军报》,2008年12月2日;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消息类三等奖。……

所谓倾向性,即作者笔触所及,是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方面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它不是个别的,而是能成气候的(或好的气候,或坏的气候),这主要表现为能体现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现行政策有哪些正面、负面反应,包括要求、呼声的消息。或者说,透过这些篇章,读者可以领悟党和国家现行政策将向某个方向或层面调整及完善,以便人们感知时事趋势。譬如:《(引题)温州非公企业党建迎来党务工作生力军(主题)首批44名大学生“红领”上任》《温州日报》,2008年6月16日;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消息类二等奖。《(引题)从一项沉睡31年田径校记录看(主题)体育设施好了学生体质弱了》《西海都市报》,2008年8月18日;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消息类三等奖。《(主题)今天一小步未来一大步(副题)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为江苏居民赴台旅游首发团送行》《新华日报》,2008年7月5日;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消息类三等奖。……

所谓萌芽性,即作者笔下那些新鲜的、正在生长着的新生事物,能让人们意识到我们国家或某一条条(行业)块块(地区)的大趋势是什么?因为社会分工使记者较之于学者,更处于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第一线;记者首先不在于“证实”什么,而在于“发现”什么。换言之,发现那些代表事物大趋势的萌芽,是记者的天职。如果说宏观性、倾向性是偏重于发现无形无声的思想、主题、角度,那么萌芽性则偏重于发现有形有声的材料,包括人物、场景、细节、语言等等。在这方面,令人印象深刻的篇章有:《(主题)温州市长编纂行政败诉案例(副题)提醒政府人员在工作中要多一份依法行政意识》《法制日报》,2008年3月31日;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消息类三等奖。《(主题)长安近四千农户把土地交公司托管(副题)15个村的1.61万亩小麦今秋首次由长丰现代农业托管公司统一播种,粮食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成为现实》《陕西日报》,2008年10月23日;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消息类三等奖。《(引题)国标组织专门委员会通过中国提出的议案任命上港集团包起帆主持修订电子标签(主题)集装箱国标有了“中国声音”》《解放日报》,2008年12月5日;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消息类三等奖。……

对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于1980年推出的《第三次浪潮》,我国新闻业界学界人士并不陌生。他30年前在该书中的预言,如今不少已变成现实。譬如,托夫勒说:世界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这个浪潮席卷了上自报纸、电台,下至刊物、电视的整个传播工具领域。群体化的传播工具正在经受冲击。新的、非群体化的传播工具在发展,在挑战,甚至要取它而代之。”〔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25页。

今天,不论是着眼地域——中国、外国……还是着眼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我们都不难发现:人类确实已进入非群体化传播工具时代;非群体化传播工具把受众分解为许多部分,每分解一次,都增加了文明的多样性。而文明越是多样,受众越是分散,就越需要大量信息流通其中,以维系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共存共生。因为文明越是单一,受众越是一致,我们就越不必为预测别人的行为而去互相了解。也正因为周围的人互相之间差别越来越大,我们越要用信息来预测别人会对自己采取什么行动。否则我们别说同周围的人一起工作、学习,就是一起生活都不可能。同样,当一个团体(这一部分受众)要为自己的行动制定切合实际的计划,哪怕是做出粗略的估计时,他们就必须凭借信息周密预测,起码多少预计一下其他团体(那一部分受众)对其行动将会做出什么反应。否则任何团体的任何蓝图都是一纸空文。那么,在文明多样、受众分散的非群体化传播工具时代,在需要大量信息流通其中以维系整体的前提下,中国读者需要主流报纸报道和评论什么样的新闻事实?或者说,传播什么样的信息呢?一言以蔽之,是富有宏观性、倾向性、萌芽性特质的新闻事实;或者说,是有助于读者直接把握全局或间接把握全局的新信息,其或为国内某一地区和行业当前现状及大体走向、全球大势、海外行情;或为个性强烈而共性深刻的新人物、新成果、新教益、新问题。

为什么要这样强调把握全局(或直接或间接)?说到底是读者只有了解全局(面、整体),才能找准局部(点、个体)的方位。主流报纸也只有充分满足读者这一需求,着力报道和评论富有宏观性、倾向性、萌芽性特质的新闻,才有助于保持并增强自身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众所周知,相对于互联网上的新闻信息,主流报纸的报道与评论是紧凑的而不是松散的,是浓缩的而不是稀释的。这也就是说,主流报纸提供的信息基本上是对读者的有限满足,其新闻采编聚焦于相对多数读者的新闻信息需求共同点。今日中国内地主流报纸,特别是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自治州、市)三级党委机关报,强化采编人员的新闻选择作用和舆论导向意识,按照适度原则组织报道、展开评论;而网络阅读虽直观上给人以信息如海之感(所谓“海量信息”),但往往又因信息过于丰富,容易导致网民不得要领,每天花不少时间上网,却仍然难以从整体上、从趋势上对全天国内外大事有准确的把握。单论这一点,孰长孰短,不言而喻。换言之,网络海量信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既启示报人如何应对因互联网而勃兴的新媒体的挑战,又呼唤主流报纸多刊载真正具备宏观性特质的新闻。

大凡水系都有干流、支流,通讯报道也有“第一落点”、“第二落点”,像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新闻事件本身是通讯报道的第一落点;与这一切相联系者,则是通讯报道的第二落点。抓第一落点,无疑能正面体现宏观性,但内地现在有2 000多家报纸,不可能家家都抓到第一落点;而把第一落点与作者供稿报纸所在的条条块块发生的新鲜事联系起来,抓第二落点,即借第一落点之“鸡”,下第二落点之“蛋”,以折射宏观性,却是多数报纸都可能做到的。在第十九届新闻奖评奖过程中,部分报纸消息获奖,原因之一正在于此。

譬如,《(引题)四名公安边防特勤队员提前登顶实施安全警戒(主题)护卫“祥云”登上世界之巅(副题)西藏边防总队圆满完成奥运火炬珠峰传递登顶运送护卫任务》《边防警察报》,2008年5月10日;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消息类三等奖。《(引题)价值约450万元,每月租金就有8 000元(主题)上海奶奶捐房为灾区造学校》。前者抓的是北京奥运会的第二落点:写武警西藏边防总队官兵,为使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顺利传递到珠穆朗玛峰的峰顶,付出了怎样的心血和汗水。后者抓的是汶川大地震的第二落点:写上海一位年过六旬,名叫沈翠英的女教师,退休后经商,买下两套住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举国上下奋起抗灾,沈翠英当即捐献了出租的房子,为地震灾区的孩子们修建学校。

纵观海内外主流报纸,主观上无不在追求权威、深度、时效的统一。如果说拼抢第一落点、巧抓第二落点有助于报纸消息具备宏观性,进而在“权威”、“时效”上得分,那么用好背景材料,则有助于报纸消息具备倾向性,进而在“深度”上得分。

消息,特别是占该文体多数的客观报道式消息,其上乘之作是“透明体”,它有明显的政治倾向,而用的却是“春秋笔法”。其奥妙便在于作者把背景材料不留痕迹地穿插到报道中去,同新闻事实构成横向的、纵向的比较,造成真假、善恶、美丑、喜忧、强弱、高低、大小、盛衰等之间的明显反差,进而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悟出作者的“潜台词”。

《(引题)631平方公里内蕴藏18种矿产(主题)东江源区对开采说“不”》《江西日报》,2008年11月25日;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消息类二等奖。显然与其作者较好地选用了背景材料有关。该文通篇没有出现“内地为香港保持繁荣稳定作出了贡献”之类的话,但人们读后却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什么呢?在作者笔下,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江西省安远县矿产潜在经济价值高达60亿元,但当地干部群众宁可被人说成“手捧金饭碗挨饿”,也多年坚持不开采这些矿产。行文至此,作者插叙一笔:“安远境内的三百山,是香港同胞饮用水东江的源头。”虽然通篇只有这么一句——用20个字表述的背景材料,但却大有益于读者体会作者的潜台词——“内地为香港保持繁荣稳定作出了贡献”。借背景材料体现消息的倾向性,进而增加报纸新闻的深度,由此可见一斑。

〔王武录: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