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9653900000002

第2章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2)

实际上,在六七年前,人民日报内部还曾为“国际新闻能不能上一版”进行过争论。而现在,我们有39个国外分社,每天的20块版面中有3块版专门报道国际内容,如“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坠崖身亡”、“民主党获得日本众院选举胜利”等国际新闻,也常常出现在“寸土寸金”的头版。《环球时报》也于2009年推出了英文版,以全面提高我们的国际传播能力。

我们的新闻报道,我们“自己的报纸”,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窗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流对话的平台。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说过一句让许多中国人深受刺激的话。她说,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话虽刺耳,但说出了一个问题:一个真正的大国,不是靠卖衬衫给世界贡献多少GDP就可以的,它更需要在文化、在人类的价值观上,拥有影响和引导这个世界的力量。在经济硬实力之外,我们必须铸就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体现自己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力。

在这方面,作为承担政治传播任务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责无旁贷。如果没有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主动意识,没有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广阔视野,就很难在国际舆论场中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也很难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展示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形象。《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第一大报、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理应承担起“向世界传播中国”的责任。

把人民日报放在历史坐标、传播场域、国际格局这三个维度中去考察,就能知道人民日报从哪儿来,现在在哪儿,更重要的是,也能明确我们将往哪儿去。

二、人民日报的发展变革

概括地说,今天的人民日报将朝着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传播能力,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和现代传播体系的方向努力。

具体是两个方面:一是打造全媒体传播的媒体战略,二是传播观念的变革创新。

1.打造全媒体传播的媒体战略

2008年“两会”结束时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我们报社的一名女记者站起来提问,自我介绍时说的是:“我是《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她问的问题,也是来自“两会关注热点”、“我有问题问总理”等网上调查的。

《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关系大家都很清楚,而实际上,人民日报社也一直在按照总书记“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的要求,进行着“全媒体传播”的探索。这其中,有《人民日报》,中国第一大报;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外宣传;有人民网,重要官方网站;有《环球时报》,民间舆论重要载体;还有《京华时报》,北京人的都市报等等。

我们报社目前有20多种报刊,形成了一个“媒体方阵”,报纸除了刚才提到的《环球时报》《京华时报》,还有《健康时报》《中国汽车报》《中国能源报》等,杂志有《新闻战线》《中国经济周刊》《环球人物》《人民论坛》《大地》等,我们还有人民日报出版社。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我们正在按照全媒体传播的媒体战略,积极整合报社的资源,形成合力。

以2009年的国庆报道为例,我们组成了由《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环球时报》《京华时报》等共同搭建的立体报道平台,报与报呼应,报与网联动,资源共享,形成合力。《人民日报》推出国庆特刊,60个版,市场反响很好,在报刊亭上卖出了超出标价的价格;人民网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等形式,直播报道国庆阅兵的盛况,还有让网友留言祝福祖国的专题页面等等;《环球时报》大量报道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对中国发展成就的关注,并针对一些歪曲报道,澄清事实,以正视听;《京华时报》在街道上、胡同里抓细节、抓故事。党报、网络、都市报等不同特质的媒体在运行上形成互动和呼应。

大家可以看到,舆论引导新格局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这也就是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所说的,“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在今天这个时代,人民日报社必须构筑自己的媒体阵营,在面对不同受众的对象化传播中,实现自己的传播效果。

2.传播观念的变革创新

这些年来,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感到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源于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更源于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说时代发展的场景变了,就国家而言,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治国理政的思路更清晰了,比如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四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闻传播观念的变革,成为近年来新闻界改革创新的直接思想动因。

一张背负深厚传统的报纸,如何实现传播观念的变革创新?

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上,美联社社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姆·柯里(柯里在会前专程到人民日报社,我们谈了两个小时)讲过这样一个“篮球比喻”:1984年,篮球界引入“三分球”规则,使得三分线外的小个子投手和篮下三秒区中的高个子球员变得同样重要,一个小小的改变,提升了整个运动。实际上,不是只有大的改变才能带来大的变化,小的改变也可以带来真正的创新。关键是需要找到那一个点。

对于媒体传播而言,也是如此。人民日报社也在办报的实践当中不断更新传播理念,力求寻找到这样的创新点。

在传播内容上,我们找到的点,在大家看来,就是“新闻规律”。在抓新闻上突出了两条:一是新闻提速,二是新闻分析。用提速争取速度,用分析展现深度。推出“热点解读”、“人民时评”、“国际论坛”等一批栏目,对应读者的需求。

比如关于北大的新闻,“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实施方案推出第二天,11月10日,我们就刊发评论希望“实名推荐不要变成权力寻租”,在首批获得推荐资质中学名单公示第二天,即11月17日,我们的文化新闻版进行了报道,并从“社会信任缺失”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北大此举遭到质疑。18日,我们的“人民时评”又刊发评论,呼吁给北大的教育改革多一点宽容,对这件事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

来北大,讲北大的事,大家感兴趣,正说明新闻“贴近性”的重要。实际上,在办报的过程中也正是如此:有效引导舆论,必须研究受众心理,满足公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这些年来,中央一再强调媒体要注重新闻传播规律,并形成了在突发事件上“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20字方针。正是按照这个精神,我们对群众关注的重大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做了积极探索。前不久发生的“钓鱼执法”事件,我们除了发布好事件动态新闻,还刊发了三篇“人民时评”。又比如最近的“南京孕妇事件”、“足坛抓赌打假”、“牵尸要价事件”、“创业板泡沫”等热点新闻中,我们都在第一时间发言,表明态度和立场。在很多人看来,《人民日报》代表了中央的声音。对这些社会热点不回避、敢直言,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的作用。

在寻找创新点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只要我们能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群众诉求,把握时代脉搏,就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推动时代前进,赢得读者,获得尊重,产生影响。

三、人民日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社会责任,有职业精神,有专业素养,有开阔视野。像人民日报这样的媒体,是要有一份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的,有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的情怀。新闻这个职业,被称为社会的瞭望者。没有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是不行的。说到专业素养,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全媒体记者。新闻发生时,能够及时赶到现场,用手机短信给人民网传回短消息,用数码相机拍摄现场照片,用DV拍下现场视频,用笔记本写下现场报道,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或无线网络传回。开阔的视野是与我们这个开放的时代相适应的。新闻报道时,要能够打开思路、打开视野,用鲜活的文字传达深刻的思想。

当然,我们也需要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人才。总之,我们需要年轻人,尤其是有理想、有激情的年轻人。鲁迅先生说过,北大是常为新的。北大走过了100多年,依然因为有在座的各位而青春洋溢。走过60年的《人民日报》,同样希望因为你们的加入激荡起青春的热情。

作为一个在人民日报工作了十几年的“人民日报人”,我无法像学者一样,不带感情色彩、客观冷静地分析、评价人民日报。我对人民日报的感情,也并不是因为我处在人民日报社社长的位置,它更源于我作为人民日报一员对人民日报社文化的深切认同。这种文化是一代一代“人民日报人”共同铸就的。

从燕园到金台园,你们会发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一样的青春活力和创新热情,一样的学习机会和娱乐生活,甚至一样激荡在我们心中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这就是为什么你们这些学兄学姐们选择了人民日报——他们深知,将自己的未来与这张报纸联系在一起,将能够见证并推动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变革,无论这种变革多么艰辛多么漫长多么任重道远,但我们坚信它会有美好的前景,坚信它会在我们的参与中一天天接近。

(张研农:人民日报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