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9653600000003

第3章 大学生短期支教效果调查——以西部阳光行动为例(1)

郑蕴彤、聂秋宏、马文亚、张晨晨、王聪

第一部分调查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调查背景

(一)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的基本情况

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是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主要内容。自1994年以来,我国每年组织动员近百万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基层和受灾地区,发挥他们的智力优势,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技、卫生服务,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近年来,我们把青年学生志愿者到边远农村及民工子弟小学等教育落后地区支持当地教育的行为称为支教,支教也由此成为一种在大学生中间最普遍的公益活动形式。而短期支教由于持续时间短,可实施性强,符合学生的休假制度,因而开展得最普遍、参加的人数最多。

(二)西部阳光行动简介

大学生短期支教效果调查——以西部阳光行动为例、北京市“非典”后遗症患者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以非因工病患为主、512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居民生存现状调查——以四川省第一个安置板房社区都江堰“幸福家园”为、北京市汽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查报告、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以朝阳区第一个流动儿童之家光明小学为例、近视手术安全吗?——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安全性调查、“高楼林立,何以为家”——高房价背景下北京无房户住房情况调查……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西部阳光”)是一家由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公益组织,于2006年6月11日正式成立。大学生志愿者假期支教项目———西部阳光行动,是西部阳光下设的众多志愿公益项目之一,该项目通过定期(通常每年寒暑假各一次)组织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赴西部农村地区学校开展志愿支农支教下乡活动,每期一个月左右。从2004年寒假以来,西部阳光共组织过十余个批次两千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支教活动,希望通过大学生志愿者为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三)此类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

然而,此类活动并不成熟。许多志愿者会在活动过后反思活动效果和意义,志愿者们不知道他们此行贡献了什么;志愿者接收地方面,许多学校并不欢迎志愿者。

在这种情况下,组织方显得很被动,而问题背后暴露出的是组织方对短期支教理论、理念的认识不准确、不到位,具体表现为对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的基本定位把握不当,由此引发在活动内容设置、效果评估一系列环节上的问题。

二、调查目的

笔者调查发现,普遍困扰志愿者和组织单位的几个问题,可基本归结如下:大学生短期支教,主要是为了历练志愿者还是为了服务西部?

支教效果的达成,更多地体现于志愿者还是体现于服务对象?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困难因素有哪些方面?

由此,“定位”主要是探讨问题,“效果”是入手之处。基于这样的思路,笔者希望从效果评估方面着眼,通过志愿者和支教项目点对活动开展及其结果的评价,探讨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明确阻碍效果达成的根本矛盾,由此检验组织方的活动定位和其他设计理念。

三、调查意义

在整个调查期间,调查小组时刻保持与西部阳光方面的沟通,基于对调查结果的认同和各方面的努力,西部阳光调整了其短期支教活动的组织理念,在明确活动定位的基础上调整了活动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此次调查是一次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过程,基于调查提出的“调整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定位”的建议,是对此类活动指导理论的修正,这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的组织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此类活动的开展。

第二部分调查方法

此调查以问卷调查和小组座谈为主,配合会议、统计报表等辅助手段。

调查问卷以参加过西部阳光行动的志愿者为发放对象,选取了2007年暑假、2008年寒假和2008年暑假三批志愿者共计276人的样本总体,根据各期组织活动情况不同,按比例分层抽取了志愿者40名、32名和58名,对130名志愿者样本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4份,回收率为80.0%。

通过SPSS13.0 for Window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样本基本情况如下:

性别结构:男48人、女56人

城乡结构:城镇86人、乡村18人

学历结构:本科98人、硕士4人、博士1人、其他1人

地域结构:东部44人、中部32人、西部28人

访谈涉及的人员较多,分布广泛。志愿者方面,以西部阳光行动2008年寒假一批志愿者为主,他们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民族大学等北京高校;志愿者接收地方面,以笔者亲身参与的2008年寒假甘肃景泰项目点为主,在那里和龚家湾小学的张景棠老师(协助组织当次活动的负责教师)、董怀钰老师(当地代课教师代表)以及学生们做了重点交流,笔者还拜访了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村退休教师、村大学生、村外出务工人员以及学生家长等;在组织单位即西部阳光方面,重点采访了大学生短期支教项目负责人刘斌和项目总监来超,同时听取了2008年暑假西部阳光行动总结会上梁晓燕秘书长的讲话。

另外,笔者在西部阳光总部和西部阳光网站上获得了大量的信息。

第三部分结论

一、大学生短期支教亟须重新定位

(一)支教效果明显不如预期

调查问卷中,被调查者为自己的支教效果做一个量化评估,结果显示,志愿者评估出的平均效果值为7.3分(满分为10分),而在此前他们对支教的平均预期效果值是8.9分(满分为10分),差距为1.6分,效果值低于期望值。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期我们看到了12%的同学预期满分,但在支教结束后,一个都没有了,样本中除12名同学的预期有所上升外,其余所有的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4可以看出,志愿者认为活动成效主要体现于自身,高于体现于受支教对象。

志愿者对支教目的的选择并不集中,与效果不同的是,志愿者对给孩子带去教育和孩子心灵关照的选择率相当高。由此可以发现,志愿者参与支教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更关注于支教对象,而非自身。西部阳光大学生支教项目总监刘斌老师认证了这一现象,“大学生支教的出发点还是希望能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别人。”

由此,动机和效果形成了偏差。

(二)志愿者成了最大受益者

对比“效果”和“预期”,二者并不吻合。这里,一个有争议性的问题“支教给孩子带来更多还是给志愿者带来更多”,在这里我们有了初步答案:给志愿者带来益处更多。

其实,志愿者对“效果”的不满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志愿者把自身角色定位于“援助者”,他们寄期望于自己的行动能为支教对象带来帮助,而一旦这种期望落空,就导致了志愿者怀疑活动本身的意义。

那么,此类活动对于支教主体的意义表现在哪里,也就是说,我们该从哪些方面考察支教效果———这也是对此类活动的应有定位。

二、促成对活动主体的积极意义是应有的出发点

(一)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参加短期支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和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与实践机会。大学生可以通过培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应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创造能力等。

(二)树立大学生志愿精神

大学生志愿者在实践中,应注重培养自己的志愿精神,不断外化志愿服务中的志愿精神。只有深刻理解志愿精神,才可以保证步入社会后可以在工作岗位和生活中继续参与志愿服务,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短期支教,有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大批大学生参与活动,有助于引导更多志愿者理解并树立志愿精神,理顺志愿者、志愿精神、志愿者服务之间的关系,使志愿精神得到传扬。

(三)促进我国志愿公益事业发展和公民社会成长

2008年,是中国公益事业迅速发展的一年,它与国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任务和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增强社会自治功能的目标上如此契合,越来越多的有志者投身到社会组织、第三部门、公民社会的建设之中,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势。对于年轻的NGO来说,这的确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一种真正的挑战。

三、对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困难分析

支教后,志愿者对支教的总体困难程度评价为6.0分(满分为10分),71%的志愿者都评价实际困难程度比预想的困难要大、或者差不多,而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志愿者觉得没有预想的困难。

对各方面困难的具体分析显示,“支教时间太短,持续性差”以接近半数的选择率高居榜首。的确,这是短期支教存在的最本质、也是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短期支教自身存在的固有矛盾。

另外,笔者将其他具体困难归结如下:

(一)志愿者期望过高

目的往往影响效果。不占少数的志愿者参与支教是从“为了孩子”出发的,这样的定位具有一定的高瞻性,但在现实中又存在相当的幼稚性。另外,大部分支教志愿者并没有来自教学一线,且对当地实际情况并不了解,如果支教助学的出发点是一定能够为当地教育教学带来变化则不切实际。大学生志愿者的“救世主”心态,是导致效果达成的一大祸首。

短期支教设置的内容,该侧重于知识灌输,还是心灵关照和精神激励呢?事实上,短期支教时间短、持续性差,不太可能给孩子教授一些系统的学科知识,而立足于精神上的激励和感召反而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而这又无可避免地回到志愿者进行短期心灵关照和精神激励的有效性上了。

(二)志愿者素质难以保障

志愿者在报名参与支教活动之前,都应有对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正确评估。

调查表明,41%的志愿者认为自身最大优势在于“能吃苦,适应能力强”,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优势,但往往离专业性的要求还差得太远。只有8%的同学选择“对西部农村地区比较了解、有生活经验”,11%的同学选择“有给孩子上课的经验”,而选择“所学专业对口”的仅有2名同学。志愿者在经验、专业这些实质性的要求上的确欠缺。

根据参与调查的志愿者的背景资料,统计显示有17%的志愿者来自农村,27%的志愿者来自西部偏远地区。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志愿者对西部偏远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了解不深、认识不全,有的在身体上不能承受当地的恶劣条件,半途便吃不消退下阵来;有的在心态上把支教活动想象得过于简单,以至于后期出现抵制情绪和心理问题;有的独立性差的同学不能完全照料自己生活,不会生炉子、烧水、做饭;也有的独生子女无法适应团队生活,无法与队友合作甚至产生矛盾。

(三)组织单位准备不足

问卷调查中,志愿者对西部阳光组织工作的平均打分是7.3分(满分10分),而西部阳光给自己打了更低的分———6.0分(满分10分)。

好的效果来源于好的准备。统计发现,46%的志愿者着重做的一项准备是“自己认真备课”,其次是“积极参加社团组织的培训”(29%)和“询问老队员和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经验”(11%)。

志愿者为参与支教做的最多也最“力所能及”的准备就只是自己备课和准备教案,作为组织方的西部阳光并没有提供给志愿者教案或者教学内容参考一类的材料,也没有帮助志愿者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划;而针对志愿者选择率第二高的“积极参加培训”,除了2008年暑假开始在次数、内容上有所增加和改进外,以往的支教前培训往往只有两到三次,累计不超过10小时。据志愿者介绍,组织培训的内容不够专业、系统,并无太大实际作用。

(四)其他客观因素的局限

1.支教时间太短、不延续

在问卷第6题“您在支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的数据统计中,有47%的志愿者认为“支教时间太短,持续性差”处于第一位。志愿者认为,支教时间的短暂制约了教学内容的开展,尤其不利于如“树立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理想教育的开展。

志愿者去支教,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带去了新的教学方式,产生了不错的课堂效果,但当志愿者走后,旧的课堂内容无法衔接,旧的教学方式需要学生重新适应,使得学生和老师都无所适从。在中国,一个教育周期为三到五年,但目前大部分的短期支教时间很短,学生们要不断调整自己来适应新老师和旧老师的教学,学习失去主动性,表现出盲目、被动,直接耽误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