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受众大多喜爱本地电视台;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受众则更加喜爱中央电视台。
报纸的发行同样呈现出地域差别。
2009年上半年各城市销量排在前5位(或前4位)的报纸分别是:北京地区为《北京晚报》、《京华时报》、《新京报》、《法制晚报》、《北京青年报》;上海地区为《新民晚报》、《新闻晨报》、《扬子晚报》、《新闻晚报》、《天天新报》;广州地区为《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信息时报》、《新快报》;西安地区为《华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西安商报》;武汉地区为《楚天金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沈阳地区为《华商晨报》、《辽沈晚报》、《沈阳晚报》、《时代商报》、《辽宁日报》;成都地区为《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天府早报》。可见,由于发行地域的限制,当地读者大多喜爱看本地报纸。
再来看看广播的收听率分布情况。
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发布的2003年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广播收听率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电台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当地电台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市场主导地位是其他电台望尘莫及的。在北京地区,收听率排名前五的频率分别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FM103.9、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FM87.6、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AM828、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FM106.1、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FM97.4;上海地区收听率排名前五的频率分别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AM990/FM93.4、东方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AM792/FM104.5、东方人民广播电台流行音乐频率FM101.7、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戏剧频道AM1197/FM94.7、第一财经浦江之声FM97.7;广州地区收听率排名前五的频率分别是:广东广播电台音乐台FM99.3、广东广播电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FM97.4;广东广播电台羊城交通广播台FM105.2;广东广播电台健康之声台FM93.6;广州广播电台第一台调频广播FM96.2。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出,在北京,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市场份额占到了71%强;而在上海,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更是占据了当地92%的份额,几乎垄断了上海的广播市场,在广州地区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广东省网和市网电台合在一起占有当地将近94%的市场。可见,地方电台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同时,从消费者接触媒体的时间长度方面,可以看出不同城市的人们花费在不同媒体上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2007-2008年,电视日均接触时间最高的地区为华北;报纸日均接触时间最高的地区,2007年为东北与华北,2008年为西南;广播日均接触时间最高的地区,2007年为东北,2008年为华北;网络日均接触时间最高的地区,2007年为华南,2008年为华北。可见,不同地区受众有着不同的媒介接触习惯,这种媒介接触习惯的地理差异对媒介的广告投放具有参考价值。
除了媒介的接触习惯外,当受众作为消费者时,媒介更加关注受众对媒介类型的消费习惯。如果我们把电视节目分成4个纬度,第一个纬度是新闻资讯,对应的第二个纬度是对生活有帮助的资讯,第三个纬度是倾向于一些专业知识,文化等等,对应的第四个纬度是休闲娱乐的节目,这样总结发现,北京关注新闻资讯和一些比较专业的节目,而上海则是关注新闻、专业节目,还有对生活有意义的资讯,广州和成都都是新闻资讯和休闲娱乐。
同样是读报纸,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读者追求读报的效率,所以他们对头版新闻的关注度会比较高,北京、上海和广州对国际新闻更关心,成都关心身边的周围社会的新闻,而北京、上海和西安对娱乐的资讯更加关注。央视—索福瑞2003年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广播听众最喜爱的节目类型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为新闻/时事、专题、体育、其他、综艺;上海地区为新闻/时事、戏曲、财经、体育、其他;广州地区为财经、新闻/时事、外语、专题、体育。可见,新闻类节目在北京和上海地区都是最受欢迎的,而广州地区的财经类则高居榜首,新闻类只屈居第二位。除此之外,在三个地区排名前5位的节目中共同出现的还有体育类,可见新闻、体育不分地域,普遍受到关注,是听众共同的兴趣所在。同样,由于地域的不同,各地排名前列的节目类型也自有区别。在北京,专题和综艺类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五位;在上海,戏曲和财经类排到了第二和第三位:而广州地区除财经、新闻和体育外,比较受欢迎的则是外语和专题类。地域之间的差异在受众的媒介内容消费方面得到彰显。
二、不同地区广告传播的方式及内容
不同地理环境的受众,常常受到传播现实环境的制约。例如,一些以往有很好效果的传播手段,未必在每个地区都适用。地处“长三角”的上海和杭州,同样技术的车载数字媒体,由于杭州的城市半径较小,出租车单程载客的平均时间相对较短,搭载在出租车上的数字媒体的广告效应相对比较弱。上海的城市面积较杭州大得多,出租车单程载客的平均时间相对较长,也就可能具备更大的广告效应。如果考察公交巴士的广告效果却大相径庭。杭州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有不少公交车穿梭于市区的各景点之间,全国各地游客的频繁搭乘,使得杭州的公交车载数字电视相比更具有广告价值;而上海地区由于地铁比较发达,是市民出行的首选,因此公交广告的效果并不理想。这种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广告传播环境的优劣差异,广告在制定传播策略时,要充分考虑到特定区域的环境限制,制定契合现实条件的广告策略,才有可能达到预设的传播效果。
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得不同地区的受众有不同的消费水平、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消费习惯等等,造成了受众对广告信息的理解和偏好都有不同。现在,广告创意越来越强大,广告数量越来越多,但要做出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广告却越来越困难。以网络广告为例,根据Advertising.com调查发现,不同地区的网络用户对网络广告的反应各不相同。Advertising.com为了进行这项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行为分析,跟踪考察了69亿个网络广告印象,以广告点击率为基础,包括点击之后产生的购买、注册、反馈等响应行为,并在用户IP地址基础上,统计各地区用户对网络广告的反应。得出的总体情况是:大都市地区的用户较之于那些非大都市地区的用户对网络广告的点击率更低,但一旦点击之后,大都市用户的顾客转化率更高。在美国,南大西洋地区用户比其他地区用户的广告点击率多出61%,而中部地区用户则更倾向于购买,顾客转化率比其他地区高出53%。华盛顿地区的用户则在点击广告之后最少产生购买行动;科罗拉多用户对网络广告的点击最低。
地域文化因素也是广告活动不可忽视的环节。“文化是广告信息传受双方共享的信息资源”,广告主传达的不仅是产品信息,更多的是要求通过广告传播使受众认同产品背后的独特文化。广告主制作的信息能否如实地到达受众,并被理解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受双方是否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传受双方的沟通要以客观的文化意义为中介才有可能。基于这一观点,能引起受众共鸣的文化,是广告主与受众之间传播沟通的“软媒介”,并在传播过程中常常以直接、鲜明的“符号系统”呈现在受众面前。我们以媒介地理的视角研究文化因素对广告的影响时,应该关注广告制作中的文化“符号系统”:如产品命名、图形色彩、广告诉求等等,在不同人文地理环境中的呈现。
第一,区域文化对产品具有命名的作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多种语言、文化以及历史,研究不同地区消费者的语言文化成为广告制作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针对难以克服的语言差异,有时候需要灵活地修改、变动,方便不同地域消费者接受。美国可口可乐(Coca-Cola)公司在中国的产品命名即为成功案例。可口可乐公司在制订其在中国的销售策略时,就考虑过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保留Coca-Cola的英语发音。起初有人音译成“啃蜡蝌蚪”,结果销路不佳。后来该公司在研究了数以万计的中国字词后,终于译成了“可口可乐”,它迎合了中国消费者喜欢听觉和视觉效果吉祥、喜庆的这一“口味”。这四个意思完美、发音动听的中国字,帮助了该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第二,区域文化在广告图形色彩中需要运用得当。身处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们,在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上有巨大的差异。成功的广告,包括产品自身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不同地区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反之,则可能在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惨败。日本一家钟表公司向巴西出口钟表,因钟表盒上配有紫色饰带而遭冷遇。究其原因,紫色在巴西是极不吉利的颜色,因而不受欢迎。这就是在制作广告前没有对广告所要播放区域的文化背景进行充分了解而以失败告终的广告案例。
第三,区域文化对广告诉求会产生影响。现代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实用型产品,人们越来越试图在商品大潮中寻求各自的爱好、趣味和审美价值的落脚点。广告需要针对受众的价值取向“对症下药”,即寻求合适的广告诉求,以打开广告产品的销路。由于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广告在制作的时候必须针对不同的区域,寻找该区域受众能够接受的,或是与其文化背景相一致的广告诉求。
在美国,文化传统中提倡“自由”、“民主”的风尚,追求新奇,富于竞争性。于是广告往往诉求个人主义、年轻、自由等;英国的广告,在诉求中体现老派英国绅士的保守、沉稳,同时注重幽默性与趣味性;在法国,大部分的广告诉求都如同迷人的法兰西女郎,追求浪漫,注重画面美;而日本广告绝大部分以家庭妇女为诉求对象,以最直白、最直观的方式塑造产品形象,同时不忘写明售价,力求体现产品的经济、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