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9653500000026

第26章 景观:媒介对世界的描述与解释(2)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酒吧的消费群体被培养起来,而媒介中关于酒吧的话题也逐渐增多。酒吧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是作为一种娱乐性的消费方式,不断地区别和建构消费者的身份与品味。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话语模式,酒吧往往属于白领、自由职业者、时尚人士这些特定群体。这种消费群体的界定带有极强的符号性,并依靠媒介的传播使其根深蒂固。酒吧文化属于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却被越来越多地打造为炫耀性消费的标志。许多城市的酒吧一条街,在繁华喧嚣的中心位置开辟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这种文化景观本身也成为媒介,标示着一种生活状态和消费观念。

景观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被改造与翻新,旧有的痕迹或被保留或被抹去,但通过地图、书籍、影视等媒介,我们仍然能够洞悉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并且这些媒介引导人们进行景观的生产与消费。虽然城市中某些冰冷的建筑物与区域规划被认为是对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阻碍,但总还是存在着道路、街道等连接方式;虽然城市化促成了景观的标准化,但它同时也催生出各种亚文化,为各种媒介提供了丰富的文本。在媒介的作用之下,城市中集结了不同的群体,依据背景与文化而建立起来的社区组织,又构筑了新的、有差异的文化景观。

在媒介社会里,如何生产和制造媒介景观并让全世界知道,这是许多机构和人士都十分关心和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Jason Salzman在《制造新闻》(Making the News)一书中详细论述了如何导演或制造具有新闻价值和视觉冲击力的造型、影像和画面的事件或状况,从身体奇观、服装奇观、动作奇观谈到场景奇观、事件奇观,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制造媒介奇观吸引媒体报道,使得景观制造者所关心的议题出现在地方性、全国性甚至于全球性的报刊版面上和广播电视节目中,从而实现其所需要的宣传效果。如今恐怖主义者也在利用西方媒介的超级权力,遵循新闻价值规律,顺应媒介渴望发生大新闻的心理,通过制造恐怖活动为媒介提供新闻报道内容,实现进入媒介议程、吸引公众眼球、主导体制进程和制造社会恐慌的目的。

在经历了一系列恐怖事件(如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印尼巴厘岛爆炸案、莫斯科地铁大爆炸等)之后,恐怖主义者在“战争中学习”,现在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卑劣的传播方式或宣传手段,不断采用熟练的技巧来欺骗媒介守门员,通过一些恐怖性行动和煽动性话语使自己万众瞩目,使大众恐慌万状。媒介作为公众接受信息、了解新闻和观察世界的窗口,它必须履行起真实、客观、公正、平衡地报道新闻事件的职责,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争抢新闻和争夺受众的市场竞争中也要将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作无节制地夸大报道,避免被恐怖分子或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所利用。

四、全球化视野下的景观

全球化所描述的是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逐渐联接,从而进入一个世界性体系的过程。虽然自古以来经济和文化都在各国之间流动,但从未呈现出现在的规模与速度。新的传播技术从电话、电报、铁道、蒸汽机船发展到了飞机、电视与网络,无论是货物和信息的传送、人口的迁移都迅速增加,文化不再由于物质距离的遥远而受阻隔。当然,全球化是开放的,但也是不平衡的,存在着霸权与弱势力量的对比,伴随着地方性力量与全球性力量的博弈。简单说来,全球化描述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越来越生活在一个大世界中,人际间、地域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强烈,全球化也因而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景观发生巨大变化。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强化“城市化”的概念。一些大城市、超级城市,因其巨大的包容力而成为人们梦想的目的地。城市逐渐成为各种文化、语言和意识形态相交汇的地点,来自不同背景的人群在这里会聚,从而改变了个人的行为与思维方式。

社会学家的观察总是细致入微,他们能在意想不到的角落发掘社会现象的表征。例如,超市中琳琅满目的货品,便被社会学家们认为是全球化对地方的一种影响。在许多城市的超级市场,我们都可以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食物与日用品。

这个小型的消费空间,已经抹去了它的地方特性,而成为一个商品的汇聚地,同时也是全球化的产物之一。这有赖于当前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关系,将世界的不同地方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可以将超市视作一幅微型地图,从中观察生产与消费的动态空间。而且,随着经济和信息、人群的流动,超市的货品种类与市场的规模都将得到极大的增长。连锁经营的方式,更能体现这种发展的趋势。其中,全球化带来的移民潮,便能解释这种现象。正是由于人群的往来,产生了丰富的文化与口味,以及消费的欲望。商品标签上显示的信息,往往有多种文字和符号,直观地反映了地理的多样性。

从更大的范围来看,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与消费场所等景观趋向同质化。那些由钢筋和玻璃建构出的百货商店,用透明的橱窗显示着商品的丰富程度。尤其是国际连锁商店的出现,大量占用城市公共空间,使得城市景观呈现出相似的样貌。人们不仅能买到相同的货品,还能感受相同的卖场布置,享受无差异的服务,消费的欲望得到极大满足。落地玻璃、各式灯光和商品的陈列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并改变了城市的景观,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心态。此外,城市化的进程使得更多的城市扩大其空间,不断向四周,向空中发展。在这些人造的景观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区域也慢慢发生变化。与城市急速发展相适应的,是土地资源的大量开发,公用绿地面积的缩小,于是城中花园之类也成为一种模式化的城市景观。

跨国公司在世界建造起来的,并非仅仅是风格同一的高楼与经营模式,还有共同的文化品位。正如吉登斯所言,当今“新的国际精英们在各大洲之间穿梭往来,建立起一个全球城市的网络”,在其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将不同文化、习俗背景的人联系在一起,并提供了一个交融和碰撞的巨大空间,改变了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而且,城市之间建立起了的各种现实和虚拟的联系逐渐形成全球性的网络。爱德华·苏贾提供了一个“全球性”城市的样本——洛杉矶。他用博尔赫斯笔下的“交叉小径的花园”作了生动的类比,这个花园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聚集在一起的唯一一个地方”,而洛杉矶与之相似。因为它“在文化投射和意识形态延伸方面,在其几乎无处不在地将自己展现为一个完全实现世界梦想的机器方面,没有任何其他地方能比洛杉矶表现得更加明白清楚”。作为现代大都市的理想模式,洛杉矶借助各种传播手段出现在人们面前。在苏贾的描述中,这个大城市可以分解为由各种全球村文化和各种模拟的美国景观组成的展示场所,大型散步区购物中心,主街道,娱乐与休憩场所……洛杉矶“将城市性解构为一种令人困惑的符号拼贴”,这些符号只不过是各种假想的社区以及对城市各种奇特的表征。而且在该城市新型的中央商务区,外国公司的招牌比比皆是,构筑起清晰的轮廓线。我们很难从这个大都市中找到关于城市的个性与特征,这也正是全球化背景之下城市景观的共性。

洛杉矶只是众多大城市的一个例子,在全球化的影响之下,类似的样本并不少见。例如纽约、东京和伦敦都是丝奇雅·沙森(Saskia Sassen)《全球城市》一书的研究样本。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这些国际大都市的行列,并日益成为由不同传统、文化的集合与交叉所构成的混合形式。此外,随着人口的大量迁移,来自各种不同背景和地域的人群混杂其中,也构筑了复杂多样的文化景观。闹市区的繁荣与贫民区的混乱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景观的对比是全球化进程中不能忽视的现实。

第三节 景观的象征意义

迈克·克朗指出,地理景观通常被看作一个价值观念的象征系统,社会便建构在这个价值观念之上。考察地理景观就是解读、阐述人的价值观念的文本。地理景观的形成过程表现了社会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正是通过地理景观得以保存和巩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城市、乡村、郊区等景观构成的,它们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几种地理景观。通过各种媒介,这些景观的象征意义与价值系统才得以体现。可以说,媒介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是建构景观象征意义的工具。

一、对立的景观:城市与乡村

城市,作为人口密集的居住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关注,大众媒介也主要以城市景观作为表现的主题。城市通常是新闻和故事的发生地,也是现代文化的象征。

耸入云端的摩天大楼、车流人流如织的街道无不展示了工业文明所塑造的现代景观。城市中的各种场所,如商场、饭店、剧院、广场,街区等,将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起来,在媒介所制造的影像世界里体验着众多的社会关系。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分工明确的地理区域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活动空间,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遵守着共同的城市秩序。让人眼花缭乱的城市符号标示着这个魅力十足的地理处所,继续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乡村,人类生活的另一种地点,在媒介中出现的频率明显少于城市。一般而言,乡村景观的主要特征在于人烟稀少、地域宽广、更完整地保存了自然的状态,鲜有人造的痕迹等等。与城市的热闹喧嚣相对,乡村更多体现的是平静淡定,对传统的坚守姿态。作为对工业化的一种抵抗,乡村成为人们在工业文明浸染下的一种本真的回归,当然有时候也会被描述为单调与落后。

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城市与乡村虽然并没有固定的意义、意象与表征,但它们的对立却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城市景观的扩张,一定程度上是以乡村景观的破坏为代价的。城市与乡村在对照之下,更能凸显景观的差异。当然,对于城市与乡村的描述兼有肯定和否定的两面。城市可能被视为一种高质量的生活区域,代表着愉悦的体验,但也可能充满危险;乡村可以风景如画,但也可以被描述成愚昧的角落。我们不能简单断定哪一种表征是准确的,因为景观的不同象征意义是建立在不同的文化想象基础之上的。

与田园诗般的乡村景象对应的城市,一直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而这种矛盾性,在媒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首先,作为商业、文化与传媒业的中心,城市需要展现出其具有吸引力的一面。于是,我们经常看到城市中喧嚣繁华的街市、忙碌充实的人群、品位高尚的休闲场所、新鲜刺激的娱乐方式,这些场景在广告、流行杂志和时尚电视栏目中层出不穷,展示了城市中最具魅力的一面。同时,城市精致耀眼的表面之下,还有一些黑暗的、隐秘的地带,它们可能是物质的存在,也可能是一种心理的空间。

当我们用不同的角度审视城市景观时,那些隐藏在光鲜外表下的角落便暴露无遗。城市的现代化虽然带来了高品质的生活,但也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被工业文明所异化,人际交流的距离感增加。所以,城市也会成为冲突的集中地、阴暗混乱的空间。越来越多的媒介作品中表现出对城市现状的焦虑与担忧。符号的混乱,意义的矛盾丛生,支撑起一个充满欲望的晦暗之城。以洛杉矶为背景的美国电影《小贼·美女·妙探》(Kiss,Kiss,Bang,Bang),充分呈现了这个工业化大都市中的黑色元素。暴力、谋杀、欺骗、堕落,这些城市中真实存在的现象,融合在洛杉矶冰冷的地理景观当中。

与城市这个秩序井然的工业象征相对应的,是在一些文本中被描述为愚昧落后的乡村景观。大部分乡村地处偏远地区,没有发达的交通与通信设施,经济模式主要依靠与环境相关联的农牧业等。作为现代文明的对立面,人们对乡村这一地域的情感极其复杂。一方面,由于远离经济发达的城市,乡村往往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如果换一种视角,乡村又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伴随着逆城市化而来的,是乡村安定、和谐、美丽、恬静的景观,这与物欲横流的城市生活区别开来。

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往往被描写成安于现状,快乐而单纯的一类人,也是人与自然最本真的一种状态。在众多绘画作品中,田园诗般的乡村宛如天堂;广告里纯净的天空、金色的稻浪吸引着城市中的人们奔向拥有乡村景观的住宅区域;影视作品对乡村的刻画更是极尽所能,将其作为人类最理想的生存环境。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的意象,媒介中呈现的城市与乡村实际上都表明了现代人对城市与乡村两种不同地理景观的矛盾心态。《新周刊》策划的《内心城市榜》,便以大量的访谈文字、调查、图片探讨了不同的城市观。虽然由于其本身的定位,杂志在评价城市时,不可避免地带有精英化倾向。但总的说来,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城市地理景观与城市文化的相生关系。城市与乡村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景观及其所含有的文化特质,被各种媒介反复强化而形成了相互的吸引力。城市中的人们在享受着丰富的资讯、便利的交通的同时,又幻想着悠闲的乡村生活;而城市的繁华、时尚与热闹,则使乡村中的人群不断涌向城市。

任何一座城市的形象在与乡村的对照下都是矛盾和复杂的,反之亦然。城市作为“消费性的景观”与乡村作为“生产性的景观”成为对立的两端。附着在这两种景观和空间之上的价值观念,结合不同的立场和身份的阐释产生出更为复杂的意义。因此,人们很难简单评价自己对城市与乡村的态度,对于更多的人而言,最为理想的城市模式便是都市与田园的综合体。而现实中,城郊,这个城市的边缘地带,便成为一个逃避喧嚣,但又未远离城市生活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