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媒介生产中时间概念的运用
时间在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子媒介通过节目时间的编排、节目时段选择等方式来实现更好地对受众的传播。这样一来,时间似乎只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没有产生影响。但事实上,媒介内容的生产,尤其是新闻生产离不开与时间相关的概念。时效性、适宜性、时代感是媒介生产中运用较多的三种时间概念。
1.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核心,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人们常说“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在媒介竞争激烈的今天,新闻的时效性被各家媒体提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新闻的时效性侧重表达传播时间与传播效果的关系,其中还要考虑传播环境的外在因素。从理论上来说,时效性是指事实发生与作为新闻事实发生之间的时间差(时距),以及新闻面世以后激起的社会效果的相关量,即新闻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距限度。就是说,新闻报道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才会具有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时效性要求记者迅速及时地把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出去,最大限度地缩短新闻事实的发生与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时效性是新闻存活及构成新闻价值的重要条件,也是新闻的珍贵处所在。新闻姓“新”,只有“新”才能吸引受众,否则就变成了“明日黄花”无人问津了。
新闻的时效性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传播技术、通讯手段的进步紧密相关。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在新闻时效性方面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对时间限度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时效性变得原来越短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凤凰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消息发布出来,不少手机报也在下午版发布了消息,但绝大多数报纸最快也只能在5月13日报道这则突发性新闻事件。
网络媒体在时效性方面的优势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无所作为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各具特点,都可以在最大限度中追求时效性。一方面,传统媒体可以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加强在时效性方面的竞争,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媒介内部制度方面的建设。2009年央视改版期间,为了提高新闻的质量,加快新闻的时效性,从6月初开始,央视率先在全国8个城市设立应急报道驻点。央视向各驻点派记者,一旦当地发生突发事件,驻点记者会在4-6个小时内赶到现场报道,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在“6·5”成都公交车特大放火案发生后仅仅50分钟,央视驻成都站的记者就出现在了事故现场。
时效性的竞争对媒介来说固然必不可少,但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新闻媒体还肩负着社会责任,必须有利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媒介在追求时效性的同时也要注意看准时机,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产生最广泛的社会影响。
2.时宜性
人们在生活中常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信息传播和媒介管理,这就是对时宜性的把握。时宜性在新闻学中指的是新闻报道的最佳时机。
最佳时机不仅要求新闻记者和编辑人员对新闻事件具有极强的敏感性,碰到好的报道时机,就立即采写,立即发稿;还要求记者和编辑对当前的社会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篇报道要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除了要求时效性强以外,适当的发表机会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局部和整体、眼前与长远、主观与客观等方面的认知不一致,在决定新闻事实的取舍和发表时机时就会存在一些矛盾。
报道同样一个事件、表达同样一个主题,在不同时机进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毛泽东曾经说过,“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新闻的快慢问题也是这样。有的消息,我们就不是快登慢登的问题,而是干脆不登。”例如在案件报道中就要非常注重对时宜性的把握。对案件报道时间的把握,学界和业界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立案说,指案件一经立案就可以报道。从理论上说,这种主张并没有什么错误。因为一旦启动了司法程序,按照法治社会公开透明的原则,针对公民、法人开展的司法活动是要接受包括媒体在内的社会监督的。这时候,进行客观的报道,并不必然损害司法独立。二是结案说,即案件办理完结以后,才允许采访报道。不少司法界人士都持这种主张,目的是为了防止“媒体审判”。第三种是文责自负说。1998年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强调法院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时指出,公开审理案件除允许公民旁听外,允许新闻机构以自负其责的态度如实报道。这就意味着新闻记者旁听庭审后,即使在法院宣判前,也可以进行报道,前提是“自负其责”。无论哪种说法,都要求记者在案件报道时遵循时宜性原则。
凡事有其时,选对了时机,不仅可以趋吉避凶,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选错了时机,原本是好事也会被曲解成坏事情。对新闻传播与媒介管理时宜性的把握,要看准当时媒介所处的政治经济气候,以及市场生态和受众心理承受能力,这样才能抓住时机及时出手,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否则,就像网上一则笑话:机会像小偷,来时悄无声息,走时损失惨重。
3.时代感
在当今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媒介依靠贴近性、趣味性、服务性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我们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猛增,人们需要媒介提供具有时代感的信息。媒介对时代感的把握,必须站在时代的潮头,把握历史的脉络,顺应社会的发展,引领时代的潮流。媒介对时代感的把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媒介内容的时代感、媒介形式的时代感以及媒介语言的时代感。
(1)内容的时代感
媒介内容的时代感表现在媒介始终要高扬时代的主旋律,反映时代的灵魂,歌颂时代新风尚,抒写时代最强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时代感首先要着眼于国家中心工作的大局、着眼于时代精神的记录、着眼于当下人民群众的生活。
例如近些年来兴起的电视民生新闻就强烈地体现出了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
所谓民生新闻,笼统来说是指与人民群众生计、生活、生存、生命息息相关的新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市民阶层逐渐兴起,他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后,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而民生新闻的出现正是市民阶层在大众传播媒介上寻求话语权的表现。民生新闻从平民视角出发,内容大多涉及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追求民本的价值取向。民生新闻因有效地搭建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沟通桥梁,凸显了时代特征而深受人们的欢迎。
(2)形式的时代感
不管是报刊这样的平面媒体还是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它们的形式都应当突出时代特征。
以电视节目形式为例。
自从2004年湖南卫视推出《超级女声》以来,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到了2006年,选秀节目达到高潮。一时间选秀节目风靡大江南北,《梦想中国》、《加油好男儿》、《我型我SHOW》、《绝对唱响》等都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尽管电视选秀节目受到不少诟病,但就其节目形式而言,鲜明的时代感是毫无疑问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大众文化兴起,电视娱乐开始逐渐成为主流。而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电视选秀节目正契合了当今的时代精神。选秀节目一方面体现了这个时代人们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另一当面也彰显了人们对自我个性的追求。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公平竞争的观念深入人心,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政治上较为宽松的环境使得人们敢于思考,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也培养了人们多样的兴趣。时代的这些变革必然导致现代中国人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参与热情;同时,也培养了人们参与竞争的意识。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一代年轻人,冲破了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性格特征的模式化的壁垒,更愿意彰显自己独特的个性。
同时,节目主持人也应当具有时代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风格在也不断变化,追求时代感是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要求。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一直保持着端庄严肃、正襟危坐的风格,对主持人的播音要求也是字正腔圆、一字不错。这是因为央视是国家电视台,其新闻节目更是重中之重,自然也给人留下严肃庄重的印象。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也要求央视新闻主持人具有更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主持风格。2009年7月,央视名牌栏目《朝闻天下》拉开央视改版的序幕,而主持人胡蝶更具时代感的主持风格受到了观众的广泛赞誉,还被网友评价为“央视最美女主播”。2009年7月27日,《朝闻天下》中胡蝶的亮相让人们眼前一亮,一改央视新闻主播不苟言笑、严肃稳重的风格。短发搭配不对称刘海,身着一袭粉色服装。胡蝶不仅外形甜美,声音也亲切得如邻家女孩一般。胡蝶的主持风格更加亲切、轻松,央视改版首战告捷。
(3)语言的时代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其时代特征,这种时代特征也反映在语言上。近几年来,网络媒体的兴起带来了许多新鲜的词汇,“互联网”、“网民”、“博客”、“播客”、“下载”等词汇已经为许多现代人所接受,甚至以权威性著称的《辞海》也在2009年修订时收入了不少网络用语,以适应这个网络新时代的需求。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媒介应当以客观、公正、真实的态度来反映和记录这个伟大时代的变革。媒介只有运用反映时代精神的最鲜活、最生动的语言,才能把这个时代中出现的新事物、新人物、新气象、新精神展现出来。
第四节 媒介时间:媒介研究的新视角
媒介时间主要是指以广播电视的节目编排、时段选择和时间提示等时间符号为参照标准的时间体系,包括频道(频率)时间、节目时间、广告时间和接收时间。
媒介时间作为人类新的时间观念,正是电子媒介技术和媒介内容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人类计时和媒介技术的进步,也是电子媒介内容和人类生活与工作的体现方式。
一、媒介时间的社会影响
对媒介时间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研究媒介时间对于社会影响、人对时间感知和利用的批判研究,即分析研究媒介对于人们时间观念和时间对于社会行为影响、塑造的过程及其路径。
媒介时间塑造着人类新的时间观念,这种塑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经营管理电子媒介机构。然而另一方面,这种新的时间观念的建构,必然带来深刻的社会影响,而不仅仅局限于媒介消费方面。那么在“媒介时间”视野下的媒介的社会影响研究,构成了“媒介时间论”的另一个研究板块。
实际上,这个角度的媒介时间研究是带有批判学派性质的媒介研究,和上述电子媒介经营管理的行政学派角度的研究构成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在这种视角下的“媒介时间”,所涵盖的意义更为宽广,不仅仅是媒介中的节目时间、广告时间等,而是以电子媒介的媒介内容和媒介符号等建构起来的一系列日常生活的时间参照标准体系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那么,这种电子媒介对于人们时间观念的塑造有何特征,将对社会发展与人类生活产生哪些利与弊?……这一系列问题构成了“媒介时间”的批判研究。
姚力、蒋云峰在《大众文化的时间困境》一文中写道:“时间意识是人类存在的根本特征,几乎所有的文化类型都是以一种特定的时间感为基础的。”但是,随着科学的兴起和主体的张扬,怀疑主义瓦解了信仰的基础,线性时间失去了其终点,同时也意味着未来确定性的丧失,于是人们对时间的焦虑取代了对生命的感伤,生存变成了无方向性的时间箭矢。危机随即产生。作为大众精神食粮的媒介文化,为了舒解普世人群的压力,通过对“现在”的神化、将时间空间化、让人遗忘整体性时间的三种策略,来消解和遗忘时间,它也因而充当了现代“宗教”的角色。“现在”成了大众躲避危机、消费欲望与进行末世狂欢的场所。媒介文化试图通过反时间来克服时间的危机,最终将人类推入时间的深渊。这种对时间危机问题的追问,从根本上讲,是对人类自由生存追寻的过程。尽管最后的结局是如此的无力又无奈。
卞冬磊和张红军在《媒介时间的来临:电子传播媒介的时间的想象》一文中研究了“媒介时间”的形成和特征。文中提到,媒介时间具有瞬时、零散和无序的特征。以电视和手机为代表的传播媒介通过技术和内容的双重作用形成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普遍渗透。电子媒介的瞬时性加剧了人们对信息流动加速的心理感受,特别是现场直播成为一种常态性报道手段后,瞬时传播对观众的心理冲击已不可收拾。媒介时间带来的“瞬间时间”的感觉,加剧了人们对事物“即时满足”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