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9653000000040

第40章 参考文献(1)

中文部分

[1]孙玮,洪兵,杨击.后超女时代的知识分子[J].新闻大学,2005:73-82.

[2]约翰·费斯克(著),杨全强(译).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Matt Hills(著),朱华瑄(译).Fan Culture[M].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

[4]赵秀文.“粉丝”文化及其现象解读[J].新东方,2007,9:48-50.

[5]徐福坤.浅议“粉丝”[J].修辞学习,2006,2:74-75.

[6]黄海靓,罗安元.网络“粉丝”文化社区传播机制初探[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1:80-82.

[7]张蔷.迷研究理论初探[J].国际新闻界,2007,5:43-46.

[8]尚香钰.网络时代的“粉丝”狂欢——对后现代大众文化fans群体的症侯式分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105-108.

[9]孙慧英.漫谈“粉丝”现象及其文化解读[J].现代传播,2006,6:7-13.

[10]蔡骐,欧阳菁.电视传播与粉丝文化[J].声屏世界,2007,11:15-16.

[11]廖海青.粉丝的社会学与经济学[J].经济,2007,4:118-120.

[12]蔡骐,欧阳菁.社会与传播视野中的“粉丝”文化[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73-76.

[13]蔡骐,欧阳菁.正说“粉丝”文化[J].学习月刊,2007,3:42-43.

[14]欧阳菁.E时代的“迷”文化[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6-48.

[15]文卫华.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收视特点探析——以美国电视连续剧《越狱》的网上迷群为例[OL].:中华传媒网学术网,2007-5

[16]刘燕.后现代语境下的认同建构——大众传媒的作用及其影响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7

[17]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8]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著),司艳(译).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9]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0]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6

[21]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2]张意(著).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3]约瑟夫·A.马克斯威尔(著),朱光明(译),陈向明(校).质的研究设计:一种互动的取向[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4]张旭鹏.论欧洲一体化的文化认同建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89-93.

[25]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译).文明冲突论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6]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

[27]李友梅,肖瑛,黄晓春(著).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8]董明伟.城市农民工的自我社会认同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2:108-110.

[29]亨廷顿(著).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征面临的挑战[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0]梁玉晶.析当代大学生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对策[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12:71-73.

[31]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32]张云鹏(著).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3]李白鹤.文化认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江汉论坛,2008,11:101-104.

[34]唐世鼎主编.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与变迁:1958-2003[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35]朱玲玲.浅析美国电视剧为何走红中国[J].电影文学,2008,5:102-103.

[36]郑英明.美国电视剧的文化解读[J].戏剧文学,2007,8:92-94.

[37]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8]张品良.网络文化传播:一种后现代的状况[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39]邱均平,陈远,邹晶.论网络社区信息传播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2008,5:25-31.

[40]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6.

[41]黎静.社区归属感研究评述[J].大众文艺,2008,10:12.

[42]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43]埃里克·H.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4]刘文.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J].学术交流,2006,7:24-27.

[45]包亚明主编.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6]周庆正.虚拟资本对实质经济具有双重作用[N].中国企业报(北京),2004,11(19).

[47]徐伟新.文化资本论[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5

[48]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9]杨韶刚(著).精神的追求——神秘的荣格[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50]方迪(著).精神分析学与微精神分析学实用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1]皮埃尔——安德烈·塔吉耶夫(著),高凌瀚(译).种族主义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2005

[52]欧阳康(主编).社会认识方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53]郭瑾.投射心里机制与电视广告的传播效果[D].南宁:广西大学,2004

[54]苏富忠.投射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5:127-132.

[55]姬慧.移情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德育价值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56]郑培秀.论移情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培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57]里普斯(著),朱光潜(译).论移情作用[A].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8]卓如彩.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与身份认同研究学[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59]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0]王宁.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J].社会学研究,2001,1:4-14.

[61]乔治·H.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62]姚建平.消费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3]卢岚兰.媒介消费:阅听人与日常生活[M].台北: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5

[64]欧文·戈夫曼(著),黄爱华、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65]陈明珠.媒体再现与认同政治[J].中国传媒报告,2003,4:12-14.

[66]丁道群.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以网名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3):97-100.

[67]胡申生.传播社会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68]罗洛·梅.人寻找自己[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69]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475-480.

[70]埃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缪勒(主编).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