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9652600000047

第47章 附录(2)

金韬说,他导演的电视剧《长征》、《井冈山》和《红色摇篮》,是红军系列三部曲。“三部曲”应该是一环扣一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三环中的最后一环,即电视连续剧《长征》。这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而且一播走红,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轰动效应,堪称经典之作。接着看到的是三部曲中的第一环,即电视剧《井冈山》。这也是一部难能可贵的作品,只是由于观众对《长征》创造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毛泽东的艺术形象,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井冈山》中所塑造的毛泽东艺术形象,难免出现审美不连贯的感觉,这也是电视剧《井冈山》没有产生类似于《长征》的轰动效应的原因之一。而电视剧《红色摇篮》的播出,是将三部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键环节,使红军三部曲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更重要的是《红色摇篮》延续了《井冈山》所创作的人物形象,凸显了人物形象的连贯性,进而产生了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马克思有一个著名论点:人是历史的结果,而不是历史的起点。按照这个论点,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最终目的在于揭示人性的存在状态,通过挖掘革命历史故事背后的真实人性,艺术地展示革命先驱的心理状态、精神境界,以实现革命先驱和今人的精神沟通,电视连续剧《红色摇篮》达到了这一艺术目的,取得了突出成就。本文重点加以分析。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记载了无数的事件。这些事件中,除了大自然的突变所引发的事件之外,人的行为是造成各种事件的主要原因。选择故事,讲述事件,塑造人物,是电视剧艺术创作的主要任务。电视剧《红色摇篮》(以下简称《红》剧),用29集的篇幅表现了下述事件: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的党中央领导关于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和成立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的决定、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李立三的盲动主义路线、中共中央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反围剿、富田事件、第二次反围剿、第三次反围剿、第一次中华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王明路线的形成、第二次全国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第26路军起义、顾顺章叛党、宁都会议、第四次反围剿、临时党中央撤到中央苏区、对毛泽东正确主张的全盘否定、批判罗民路线、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工作、第19路军反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等等。如此众多事件的展现,是个难度很大的工作。但是《红》剧却将这些重要的事件展现得有条有理,疏密得当。值得称道的是,编导者善于运用电视的技巧和手段,讲述这些在中国革命运动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电视剧对于故事情节的构思、场面的安排、人物的塑造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创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追求和沉郁悲慨、雄浑壮丽的艺术风格。该电视剧的故事结构和叙事方式有如下特点:

第一,另辟蹊径,不落俗套。第1集里面重点讲述了红四军第七次党代会闭幕和第九次党代会即古田会议召开的故事。历史上,1929年5月,在红四军第七次党代会上,选举投票罢免了毛泽东前委书记的职务,由陈毅担任前委书记。随后,陈毅到上海向临时中央汇报工作,受到了批评,要求恢复毛泽东的职务。陈毅回来后,请毛泽东出山。1929年12月底,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古田主持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这段历史,在电视剧《井冈山》里也曾有所表现。《红》剧的编导者运用字幕把上述背景交代完毕之后,没有按照常规的套路进行叙事,而是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情况下,设计了新奇的情节:毛泽东遇到了国民党追兵,好不容易才摆脱敌人的追捕。接着毛泽东身患疟疾、病危在床,当地的郎中都认为无药可医,还送来了自己的红木棺材。朱德听说毛泽东病危,从前线赶回来,见到了红木棺材之后,以为他作古了,于是抚棺痛哭,诉说发自肺腑的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这感人肺腑的真情流露,在楼上的毛泽东听到了,使他对朱德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些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是非常有人情味,也很有生活气息,拉近了观众与剧中人物的距离。而且,对于医治疟疾的药,也是陈毅专门从上海找来的,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战斗情谊,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第二,疏密得当,重点突出。从第2集开始就表现了李立三的盲动主义路线,编导把李立三在上海临时中央的盲动主义决策处理得比较简练,却重点讲述了特派员周以农的故事。周以农一到苏区,就俨然以特派员自居,要召开全体干部会议传达中央指示。毛泽东说干部一时难以赶到,先给我们传达。周以农就坐在礼堂的主席台上,一副“钦差大臣”的做派,开始传达起来。后来,周以农固执地要毛泽东攻打长沙,甚至不惜以为杨开慧报仇的名义煽动红军打长沙,这些情节都深刻说明了“左”对革命的危害。第7集讲述了第一次反围剿的故事,首先叙述了毛泽东召开军事会议,会上红军指挥员对于如何反围剿展开激烈争论。休会期间,毛泽东与朱德商量布置了有关反AB团的工作。电视剧并没有把由于清查AB团引发的富田事件作为重点表现的内容,而是采取了淡化处理的方式,如由陈毅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说李韶九搞扩大化,搞得人人自危。不久,陈毅又汇报李韶九抓AB团,使驻在富田的红20军发生兵变,编导对这个事件处理得比较简洁,只是表现了毛泽东决定由陈毅去处理富田事件的场面,就没有再加以表现了。而是把重点放在讲述有人仿造毛泽东的笔迹写信给古柏,要他抓朱德和彭德怀的故事情节上面,这个故事非常扣人心弦。因为敌人把信送给了朱德和彭德怀,朱德一看信就知道是敌人的离间计。而彭德怀的部下,参谋长邓萍等人见信后,却信以为真。他们让渡赣江的部队停止前进,并且把来到红三军团指挥所了解情况的毛泽东软禁起来,毛泽东的命运如何,造成非常强烈的悬念。在这个紧急关头,彭德怀的头脑非常清醒,立即识破了敌人的离间计,主动做好红三军团的干部工作,使毛泽东化险为夷,而且也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第三,以点带面,展现全局。《红》剧对于第一次中华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以及各部门开展工作的情况,采取了从微观入手,细节刻画的方式进行叙事。如第16集,展现第一届中华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筹备的情况,包括对于国徽的确定、印章的式样等,都有详细的叙述。对于第一次中华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时举行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场面,在瑞金叶坪红军广场拍摄,运用高科技手段将录像磁带加以去色处理,并使画面出现斑点条纹,造成了老电影黑白纪录片的仿真效果,艺术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热烈、隆重的壮观场面。毛泽东就任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在开全体代表大会时,认真听取代表的意见,如对于《婚姻法》的意见等等。

在第25集,讲述了敌特煽动群众用苏币兑换银圆,妄图搞垮苏区金融系统的故事。面对群众的挤兑风潮,毛泽东沉着应对,他要苏区银行严格按照一元纸币换一个银元,取信于民。然后毛泽民出面,找刚打了胜仗的红军部队筹集缴获的银元,同时又把红军打土豪收缴的金银首饰公开在市场上出售,但是只收苏区纸币,很快就使受蒙蔽的群众又把手中的银元兑换成苏区纸币,很快平息了金融危机,并且抓住了制造谣言的敌特,展现了在红色摇篮时期的苏区银行如何进行艰苦工作的场面。在这一集里,毛泽东到贺子珍办的小学校,见到了徐特立,徐是教育部代理部长,他向毛泽东汇报说,苏区现有3025所小学校,入学率达到81%,而且还实行了免费上学,相反白区教育最好的江苏省入学率也只有13%。这个情节反映了苏区教育部门的工作成效。毛泽东到理发店,了解到理发店的师傅诉说苏维埃政府公布的《劳动法》,使他不能雇请徒工了,因为劳动法规定八小时工作制,白天农民要干活没有生意,晚上来理发还要给徒工发加班费,付不起。毛泽东知道后与刘少奇商量,要对执行《劳动法》的情况加以研究。电视剧表现了毛泽东布置陈云主抓苏区与白区的贸易,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充分展现了苏区在革命战争的艰苦条件下,依然千方百计抓紧生产,做好经济工作,支援前线,安排好群众生活。毛泽东在第二届中华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题目就是《注意工作方法,关心群众生活》,充分展示了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第26集,还表现了工农检察部的部长何叔衡向毛泽东反映总务厅副厅长左保云有贪污行为,经过检查,查证了有关证据,对他进行了司法惩处,判刑一年半,并且将处理意见向社会公开,取信于民,反映了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决心。这些故事情节充分展示了在瑞金建立的临时中央政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管理社会、服务人民是非常有效的尝试,是名副其实的人民政府的摇篮。

第四,风情文化,全面展现。第6集,毛泽东到吉安净安寺,对净安寺的历史沿革加以了解。第20集,红军打下漳州后,开庆祝会,场面非常壮观,其中由八干叔等三人的小乐队演出闽西山歌,很有地区文化特点,寓意红军对于文艺工作的重视。八干叔等人用歌声表达群众的心声,成为故事情节的重要串联线。如在第23集,博古到了福建长汀,吃饭时八干叔唱山歌,歌词有领袖毛泽东,博古听见很不高兴,被八干叔教训了一顿,气坏了。第24集里面,毛泽东被博古派到福建永定进行查田工作。电视剧编导就以闻名天下的永定土楼振福楼为场景,用张鼎丞和毛泽东交谈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土楼的来龙去脉。其中还穿插了毛泽东和以钩吻草为首的一股地主武装进行有礼有节斗争的故事。警卫排长姜有田询问钩吻草进土楼干啥,钩吻草说找“朱毛”,她把朱德、毛泽东当做了一个人,使姜有田一下子识别出她来者不善。当红军把钩吻草抓起来后,她的部下绑架了八干叔等人,还要进攻土楼。毛泽东为了保护居民,主动与钩吻草谈判,并答应给地主也按人头分田,给他们生活出路,使钩吻草答应不与红色政权作对。这个故事说明了当时毛泽东制订的土改政策是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说明了施行正确政策的重要性,很有启示意义。第29集,在福建长汀的松子岭阵地上,八干叔三人为慰问红军战士牺牲在阵地上,非常感人。

在文化上出新,是该剧的一个重要特点。比如第26集讲述的林彪演戏的故事也很有新意。红军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举行文艺演出大会,林彪和罗瑞卿演出了审判蒋介石的话剧。据革命回忆录记载,真有其事,并非艺术虚构。开始是要林彪审判张辉赞,他不愿意,认为对手太小了,只有把审判者换成蒋介石,他才愿意上台,而且,把蒋介石押下台后,林彪还掏出枪打了两枪,表示把蒋介石“毙了”。这场戏既新鲜又生动,很有看点。反映了红军在战斗间隙,文艺生活也是非常活跃的。

以上是关于电视剧《红色摇篮》故事结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