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9652400000046

第46章 广播电视文艺节目(1)

内容提要: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是为受众提供审美、娱乐和日常消遣的节目,包括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电视综艺节目、电视游戏节目、广播剧、电视剧等。本章对一些主要的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做了分析,阐释了这些节目的形成原因、背景、节目框架、传播特性、受众心理机制等。

如果说,“纪实”的功能造就了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那么,“虚构”的功能就成就了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用艾布拉姆斯的话来说,广播电视媒介不仅仅能像“镜子”一样客观真实地反映(这是新闻和纪录片做的事情),还可以像“灯”一样通过虚构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通过给受众带来感性愉悦以影响受众思想和观念。而后者就是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存在并不断壮大的依据和理由。

从节目形态方面来看,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大致能分为三大类别:

其一,演艺类的广播电视文艺节目。

这类节目是将文艺演出搬进广播电波或者电视银屏,并动用相应的广播电视传播技术对其进行重新编排和整合。代表节目类型有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电视综艺晚会、电视真人秀节目等。

其二,叙事类的广播电视文艺节目。

这类节目是用广播电视的传播手段来叙述虚构的故事。典型的节目形态是广播剧、电视剧和广播电视文学节目(如电视诗歌、电视散文等)。

其三,谈话类的广播电视文艺节目。

这类节目的主要构成是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谈话,和新闻类谈话节目不一样的是,文艺类谈话节目的目标是为了给受众带来休闲和娱乐,因此谈话的内容以逗趣、开玩笑为主。

本章将介绍几类主流的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形态。

第一节广播文艺节目

自广播诞生伊始,文艺节目就一直是其重要的内容。1921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KDKA电台就非常重视文艺节目的制作和播出。那个时候,除了简短的新闻广播以外(大部分还是从报纸上摘引下来的),填充剩余的广播时段基本上都靠文艺节目。音乐、杂耍和故事演播是KDKA主流的文艺节目形态。我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即诞生于上海的奥斯邦广播电台,也是将音乐等娱乐节目作为自己的主流节目。中国共产党的广播事业也是非常重视文艺节目的,早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时期,歌曲、曲艺、故事等节目就不时出现在电波中。1947年9月,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开设了固定的广播文艺栏目——《星期文艺》。新中国成立以后,广播文艺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既成为宣传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成就的重要阵地,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广播文艺节目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音乐、曲艺、广播剧成为支持广播文艺不断前进的三驾马车。本节我们将对这三种主流的广播文艺节目形态做提纲挈领式的介绍。

一、广播音乐节目:音乐与广播结合的形式

广播音乐节目是广播文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广播节目体系中,它具有播出时间长、栏目品种多、听众面广的特性,因此它具有了“传播音乐文化”、“促进音乐交流”、“提升受众日常生活品质”的功能。迄今为止,广播音乐节目是广播节目体系中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

1.音乐与广播传播的结合

简单地说,在电台中播出音乐就构成了最原始的广播音乐节目。比如我国最早的广播音乐节目就是这样形成的。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请您欣赏》、《每周一歌》就成为各级电台中颇受观众欢迎的节目类型。从这个意义上说,广播改变了人们收听音乐的方式:在广播诞生之前,人们只能在音乐演奏现场,或者通过胶木唱盘等设备收听音乐,在空间上限制比较大,也不利于音乐的更大规模传播。可以说,是广播造就了音乐欣赏的大众化。迄今为止,通过广播欣赏音乐依旧是广播音乐节目形成的基础。

音乐进入广播,或者说广播媒体兼容了音乐以后,音乐也自然会受到广播媒介的修正和再创作,这形成了音乐节目类型不断丰富的可能。

首先是主持人阐释、深化音乐作品的作用不断凸显,广播音乐就此逐渐成为以音乐为中心的相关信息的总汇。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在1992年开播了《音乐天地》,这是一档旨在向听众介绍中国音乐和音乐界取得的成就的节目。所以它的节目中必然有各种各样的中国音乐作品的欣赏,但同时,“乐坛人物介绍、音乐评论、音乐知识讲座”构成了更为丰富的音乐节目类型,这些节目都是需要主持人或者撰稿的。如此,以音乐为核心,关于音乐的背景介绍、风格阐析、作者和演唱(奏)者的介绍等等一起构成了更加立体的广播音乐节目。

其次,一些较有思想的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会在音乐传播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内容,这是一种颇具“偷梁换柱”色彩的音乐节目,即这样的音乐节目的内容虽然依旧是围绕着音乐,但其主旨却已经不是音乐本身了,而是主持人自己的思想和意图。我们用下面这档音乐节目的片断来说明这个命题。

2002年9月11日,江苏音乐台的音乐栏目《乐人谷》做了一档“9·11”事件的纪念节目。在这次节目中,主持人李强把“9·11”带给人们的伤痛与相应的音乐作品、歌手联系在了一起,如此,“9·11”事件、歌手的风格、歌曲的魅力混杂在一起,强化了听众特定的情感。比如,下面这段节目内容:主持人:“9·11”后……其实纽约人也做出了榜样,他们做出了坚强面对生活,然后解决问题的榜样。所有人现在都在关注纽约,它的可爱之处正是它在经济上是一个世界的中转站,但是它在艺术上、制作力上,对我的影响更大。

(歌曲《纽约,纽约》)

主持人:今天,最有切肤之痛的,当然是美国人。从清晨来临到夕阳在哈德逊河落下,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在纽约展开。我试着翻译了本期《时代》杂志上专栏作家安德鲁·苏里维的一段话,他说,“我们将忘记。对划时代事实的记忆也会随时间减弱,专家称这种现象为‘闪光灯泡记忆’,时间流逝,纪年表变得混乱,我们在细节中摸索,希望重构过去,使它连贯并意味深长”。这段话听起来有点让人沮丧: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无辜的死难者真的只将是五角大楼纪念“9·11”中牺牲人员纪念碑上一连串的名字吗……

陶喆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人歌手。他有中国人的外表,但行事作风已经完全的美国化了。他的音乐是现在美国流行的节奏——蓝调,但他用中文创作歌词,中西结合,倒也新鲜悦耳。这个非常聪明的创作人主动和我谈起“9·11”事件。

(采访陶喆)

陶喆:去年在一个礼拜二的早上,很早,大概是五六点,当时我在洛杉矶,有个朋友打了个电话给我:“陶喆,你现在赶快打开电视机!”打开电视机后,我大概看了四五个小时的画面,我就开始流泪。……那时我就在想,这个不是在讲美国,不是在讲政治,不是在讲宗教,而是在讲人类!人类为什么会对彼此有那么多的仇恨,会有那么多战争,会有这么多暴力,我真的一时不能理解,也因此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动力去感受《黑色柳丁》这首歌。为什么说是感受?自己总觉得这首歌和第二首歌《Dead God》不是我写的,是一种力量……

(歌曲《黑色柳丁》)

主持人: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要面对许多苦难。有自然界的浩劫,也有人类自身的浩劫。正是因为活得辛苦,我们才要加倍珍惜。一首歌、一场电影、一部文学作品,在如此巨大的灾难面前,到底能起多大作用,谁也说不准。但是,它能让我们怀念一些什么,记住一些什么,仇恨一些什么,爱护一些什么,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就足够了……

这段广播音乐节目的构成要素其实是复杂的。从节目主旨来看,主持人其实是要用音乐来纪念“9·11”事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将自己对“9·11”的感受、与“9·11”事件相关的歌曲、对“9·11”感触颇深的歌手以及这个歌手擅长的歌曲等内容串联了起来。这样既介绍了歌手和歌曲,同时也深化了歌曲的内涵,更加重要的是,主持人成功地运用这些元素表达了自己所设定的节目主题,这就是节目最后主持人对整档节目主题的提炼,当然这种提炼是在歌曲《黑色柳丁》中完成的:你呢,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有没有什么规划?如果有的话,就赶紧去实现它啊。平安、健康地活着这么好,不要埋怨日子平淡,只要你想它有光泽,就一定会有的。你试试,从现在开始。至此,这档节目的主题真相大白,主持人用歌手和音乐纪念“9·11”事件,并不是要从政治、国际关系等方面反思“9·11”事件的本质,也不是单纯为了凭吊死难者,而是要用这样一个灾难性的事件告诉听众,生命宝贵,要珍惜今天,珍惜当下。于是,音乐、解说、访谈等诸多节目元素合在一起,进行了一场很个性化也是很人性化的叙事。

优秀的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脱颖而出的。因为在节目中,主持人会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对音乐进行再解读,在解读过程中凸显自己的个性气质,以此来感染听众。广播音乐节目形成的这种路径也造就了节目本身的丰富多彩,因为主持人的个性、兴趣不同,故而他们的节目形式和内涵也不一样,这就为广播音乐节目的不断创新留下了巨大空间。

2.音乐产业与广播媒介发展的互动

从体制和商业的角度来看,广播音乐节目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推动力量,这就是音乐产业的发展。

音乐成为产业是流行音乐文化兴起后的产物。当胶木唱片、卡式录音带、CD等音乐载体技术成熟以后,音乐就可以大规模地复制并且传播了,如此以唱片公司为代表的音乐产业就形成了。唱片公司一头联系着音乐制作者——词曲作者、乐队、歌手等等,组织他们生产歌曲,并制作成可批量生产的音乐产品;另一头,唱片公司联系着广泛的音乐消费者,是他们付费支撑了一个庞大的音乐产业。

音乐产业自诞生之日起就和音乐广播电台成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系统,它们之间的互动具体是这样的:唱片公司及时向广播电台介绍和推广自己新出版的音乐产品、包装推出的歌手等等,电台由此获得丰富且源源不断的音乐节目资源。我们所熟悉的很多音乐广播节目形式如果没有音乐产业的支持,是很难持续运作下去的。比如DJDJ是“音乐节目主持人”司空见惯的称谓,它原本是“Disco Jockey”即“迪斯科舞厅的音乐主持人”的简称,这种主持人在迪斯科舞厅引领舞蹈的过程中必须根据自己的音乐感觉以及对现场的判断不断调整唱片的种类以及音响的播出状态,因此又被称为“唱片骑士”,意为驾驭唱片的意思,后来这种用法被延伸到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身上。和歌手的访谈节目看似形式非常简单,但在商业化的体制下,一个歌手是否被允许在电台露面,他被唱片公司包装成什么样的风格,在市场期待等诸多元素的制约下,他面对DJ应该说什么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唱片公司的包装和设计,否则他走向市场可能会遭受意想不到的困难。著名歌手那英善于唱情歌,但为人却非常直爽。在一次接受台湾媒体的越洋采访过程中,说话口无遮拦,甚至有点大大咧咧。这与其所唱情歌的缠绵悱恻风格相距甚远,很多听众难以接受那英这样一种声音的形象,结果这次电话访问效果适得其反,以至于后来公司很长一段时间不安排那英接受电子媒介的访问,只是让她在报纸等平面媒介上曝光。可见,唱片公司的很多决策是直接影响到广播电台的节目内容的。再比如,电台“排行榜”类的音乐节目(比如美国“Top 40”——专门播出排名前40的歌曲音乐节目)则完全需要唱片公司的配合——提供销售排行数据和歌曲,否则这类节目将无以为继。可以说,正是因为有音乐产业的支持,音乐广播电台才拥有资源丰富的节目及其带来的滚滚的广告利润。

唱片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同样也是离不开音乐广播的。广播是唱片产业最重要的广告媒体,离开了音乐广播,唱片公司的歌手和歌曲的推广都是无法进行的。虽然电视媒介也能通过“音乐电视”的方式帮助推广音乐产品,但是其效果远不如广播,因为音乐是纯粹听觉的艺术,音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音乐艺术的魅力是需要听众凝神专注收听的,而电视因为视觉元素的干扰,这种魅力的发挥将会大打折扣。由于广播是大众传媒,因此它拥有普遍的非特定的大众,这种传播格局有益于形成一个普遍的、大规模的音乐市场,或者说,音乐广播可以为唱片产业起到凝聚市场的作用。很多电台DJ由于节目主持风格、内容很受听众欢迎,因此他们在听众心目中是音乐鉴赏的专家,在很多时候,他们充当了人们购买音乐产品的“把关人”。因此,当唱片公司要想有效推广其歌手和音乐产品的话,说服DJ在其节目中进行重点推荐是必由之路。

音乐广播电台和音乐产业还经常通过共同举办公关活动,促进它们之间的这种休戚与共的关系。比如从1988年开始,香港电台每年都举办“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这场典礼是香港电台每年一度的盛事。在典礼上,它旗下所有DJ都倾巢而出,为颁奖礼担任司仪及其他台上台下的工作。在这样的活动中,电台在凝聚听众人气的同时,相关歌手的唱片公司其实也在凝聚自己的消费者。颁奖礼会在商业电台现场直播,然后也会在香港本地的电视台如翡翠台播出,进一步扩大影响。中国内地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活动也很多,最常见的是各种层次的“音乐节目主持人大赛”或“歌手大奖赛”,唱片公司通常是赞助机构,这种活动的举办对提高音乐广播的收听率和扩大音乐产品的销量都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