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闻节目的核心元素——新闻价值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媒介中历史最悠久的节目,从这两种媒介诞生伊始,相应的新闻节目几乎就诞生了。因此,它的节目形态也最成熟。
所谓新闻,陆定一的定义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在中国内地新闻学界被公认是最经典的。后来出现的关于“新闻”的定义都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比如复旦大学著名新闻学者王中在1983年提出“新闻是新近变动事实的传播”,宁树藩所说“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等。总之,新闻是关于事实信息的传播。不过这种事实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理解新闻,更重要的是理解“新闻价值”的含义。
所谓新闻价值,是指一件社会事实成为新闻的要素。换言之,有这些要素的事实就是新闻,反之就不是新闻,仅仅是一些社会事件而已。这些要素包括:
时新性。这是指新闻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在时间上要及时。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理念随着技术的进步从“今天的新闻今天报道”(Today news today)发展到“现在的新闻现在报道”(Now news now),就是广播电视媒介对“时新性”追求的最典型的表征。
重要性。这是指新闻应该是那些将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命运、生活发生重要影响的事情。比如作为中央电视台晚间19∶00~20∶00新闻板块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天气预报》节目是收视率最高的,这说明其新闻价值是最大的。而《天气预报》的新闻价值就表现在它的重要性上:它几乎对各行各业的所有人都有实用意义。按照这一思路,各种天灾人祸、社会动荡等都是因为重要性而具备新闻价值的。
显著性。这是指构成新闻的元素因为种种原因特别引人注目。比如,最具显著性特色的无疑是影视明星了,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构成新闻。一般家庭生孩子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是生活的常态;但香港影视明星张柏芝生孩子就是新闻;大陆的影视明星王菲和李亚鹏夫妇生孩子也是新闻,而他们的女儿是兔唇,那新闻价值就更高了。生孩子、孩子是兔唇,这些事情放在普通人身上都不是新闻,但是放在名人身上,因为名人的显著性,于是就成为了新闻。
接近性。这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地理上的接近性;二是心理上的接近性。地理上的接近性是指人们往往会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发生兴趣,而对远方发生的同类性质的事情缺乏兴趣。比如对于天气的新闻,一个苏州市民对本市爆发的大雨的相关报道要比发生在西藏某个大山的雪崩要感兴趣得多,而一个西藏边防战士对于上述两则新闻的兴趣则正好相反,这就是新闻价值在地理上的接近性的道理。心理上的接近性是指受众因为年龄、气质、爱好等因素对某些即便发生在远方的新闻也会产生心理上的亲切感,就此发生兴趣。比如,一个北京的中学生会对一则反映香港中学生如何过暑假的新闻感兴趣,而对另外一条反映北京老年人晨练的新闻则兴趣不大,尽管后者具有地理上的接近性,但心理上的接近性促使北京中学生更会对前者发生兴趣。
趣味性。这是说让人觉得有趣的事情都具有新闻价值。趣味性具有明显的阶层性和地域性。比如,两只猫咪打架,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农村,也就是田间地头一幅令人司空见惯的景观,提不起农民受众的任何兴趣;但是如果发生在大都市的写字楼里,那么它就有可能引发都市白领们的极大兴趣。
一般说来,新闻记者被要求具有新闻敏感,即具备所谓的“新闻鼻”,就是辨别“新闻价值”的能力。
除了新闻的采集以外,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和编排同样重要。这涉及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是否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和习惯,也会影响到新闻价值的实现。“新闻信息”是广播媒介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广播新闻传播具有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
第二节广播新闻节目
一、广播传播新闻的优势
1.突破时空限制,渗透性强
这是广播媒介在新闻传播方面区别于报纸乃至电视的优势所在,也是广播的技术优势造就的。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广播是受空间约束最小的媒介。无论是在地球的哪个角落,只要是无线电波覆盖的地方,有台收音机就能收听广播,尤其是短波广播,其抗干扰性造就了其良好的接受效果。这使得广播成为适应性最强的大众传媒,尤其是在战争等非常时期,广播通常成为唯一的媒介。
而报纸和杂志无疑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报纸等印刷媒介自不待言,印刷、发行等繁琐的程序限制了报纸在更大范围内的流通。比如在历史上,如果战争爆发,一般报纸要停刊一段时间,而广播电台却可以迅速恢复播音。在解放战争时期,无论党中央机关转移到哪里,新华广播电台的声音从来没有断过,而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只能是断断续续地出版了。
电视在这方面的优势也不如广播。首先,电视新闻的信息采制要比广播麻烦;其次,电视信号的传播也要比广播复杂,卫星电视虽然能够达到无远弗届的地步,但是这要求电视机必须连接着卫星接收天线,因而大大限制了电视传播的机动性,使其渗透性远远不如广播深入。
2.伴随性接受,新闻信息接受随机性强
收音机体积小,接收信号能力强,故而广播新闻的伴随性也很强。这使得广播成为最随机的新闻媒介。人们收听广播是非常随意的,可以专心致志地坐在收音机跟前听——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收音机还没有在中国普及,那个时候在中国的城市街头,围在汽车旁边收听收音机里的新闻是常见的场景;70年代后期,广播刚刚开始普及的时候,晚上全家人坐在收音机前专心听广播也是常见的景观。
随着广播在中国的普及性越来越强,人们听广播的行为也越来越随意:老人早晨晨练的时候可以一边锻炼身体一边听;主妇做饭可以一边择菜一边听;学生上学可以一边骑车一边听。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文化和广播文化结合得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人一边开车(或者坐车)一边听广播——广播是人们开车的时候唯一可以进行的大众媒介接受行为。
这说明,广播能够更加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人们愿意,它可以伴随他们做任何事情,甚至是睡觉。在现代都市的夜晚,很多人是听着广播的晚间谈话节目进入梦乡的,此时往往连收音机都忘记关掉。总之,新闻凭借着广播媒体,可以覆盖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时间段落。
3.只闻其声,不见其形,造就了其特有的宣传效果
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认为,广播是最具“第一媒介时代”特色的大众传媒。所谓“第一媒介时代”是指一种单向传播模式的传播时代(相对应的,“第二媒介时代”是双向传播的媒介模式,比如互联网的传播),广播是这一时代的媒介代表。
在世界舞台上,20世纪20~30年代之所以成为广播媒介的黄金时代,是和广播传播的惊人效果分不开的。广播不但造就了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等电波领袖,让他们的声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而且人们发现其宣传效果也达到了印刷媒介从来没有达到的效果。正如我们在分析广播的声音魅力时所分析的那样,由于人们听广播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所以,对“声源”的形象具有一种“完形心理学”意义上的想象,广播播音员与主持人的声音一般都是经过训练,比较悦耳的,所以能够激发听众往“美好”的方向上联想。于是,在一种感性愉悦的状态下,人们更加容易接受广播新闻的宣传。
正因为如此,著名学者拉扎斯菲尔德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如此描述广播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广播现在使整个国家成了实验场。一个相当集中控制的行业提供了各种刺激,所有的民众团体对其的反应都可以被研究和比较。”拉扎斯菲尔德对广播传播的诸多研究成果表明,虽然广播传播的魔力不像“魔弹论”所宣扬的那么神奇,但效果绝对不可小觑。
正因为如此,尽管我们已经步入了多媒体时代,但对广播新闻的传播还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社会发生变迁的时候。
二、广播新闻信息采制的关键:有逻辑的新闻叙事和现场音响、同期声的录制广播新闻的信息采制除了遵循普遍的新闻信息采集的规则以外,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一定要注意采集新闻现场的实况音响,“现场音响”可以增强新闻的证实性和感染受众的情绪,这是广播新闻传播的独特优势;二是在信息采制的过程中如何用声音符合逻辑地进行新闻叙事,换言之,广播新闻传播也要遵循“音响蒙太奇”的编辑规律。以下我们以广播新闻的三个主要的文体为例分别来描述这个道理。
1.广播消息
广播消息就是指狭义的广播新闻,它是广播中适用范围最广、运用频率最高的新闻体裁。现在广播媒体中司空见惯的“整点新闻”、“半点新闻”等体裁,其内容都是典型的广播消息。
我们来看下面这则广播消息:
苏州河上最后一个摆渡口关闭(音响:呜……再会……各种实况)
各位听众,苏州河上最后一个摆渡口,本世纪30年代由一个姓强的农民创办的强家角站今天上午9点35分把20名乘客从北岸送到南岸后正式停舱关闭,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长50米、宽5米多的钢结构拱桥。
在苏州河上做了三十几年摆渡工,共渡过三千多万人次的刘筛扣今天下午下班后将和几位同事一起走向新的岗位。
“做一个轮渡职工,我当然希望渡船能开下去,但作为一个市民,可以说以桥代渡是上海滩发展的需要。”刘师傅上一辈的船工吉林发1949年就在河上做摆渡工,当时苏州河上有19个渡口,没几座桥,而今天苏州河市区段就有23座桥,但这些桥在住在渡口边上的9岁男孩薛超眼里只是小桥,“这个桥还不算大,我见过的桥有南浦大桥、杨浦大桥,还有立交桥。”
家住渡口棚户区的大学生杨坤欣喜之余还有更高的期盼:“我们这儿还有一片棚户区,我们也希望尽早改造。”这条新闻虽然短小,但所有广播新闻的要素都具备了。它的开头是一段现场音响,突出了新闻的时效性和现场感。对于整篇新闻来说,“呜”的这声汽笛非常重要,它一下子把听众带入到新闻现场的情境中去了;随后的正文以新闻解说为主,首先是背景介绍,然后是新闻主体。在“正文解说”中,关键的内容用现场同期声进行连接和过渡。三位新闻当事人的话给这篇广播短新闻画龙点睛,新闻事实的意思表达非常明确,前后逻辑清楚。当然,如果抽掉现场音响和同期声的因素,这篇新闻的意思依旧成立,但感染力将大打折扣。
2.广播特写
“特写”原本是电影拍摄的术语,它指的是用“镜头”表现被摄对象的细节,比如面部表情、一片树叶的纹理等。特写在电影中能够有力地表现被摄主体的细部和人物细微的情感变化,是电影通过细节刻画人物,表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示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广播特写,意味着把“特写”这一电影手段移植到广播中来。广播特写属于新闻报道,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描绘性的新闻,比普通的广播消息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
在广播特写的采制过程中,同样要强调音响、现场同期声的捕捉和录制,也要讲究广播叙事的逻辑性,如此,才能凸显广播特写细腻性、描绘性的特色。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选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出的新闻专题《回归前夕的香港》,这是它的第三部分,题为“香港殖民统治色彩正逐渐消退”:距离香港回归中国只剩20天了,英国人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已进入尾声……
(音响三,邢凤柄讲话出)
《人民日报》驻港资深记者邢凤柄先生说,香港回归,英国的殖民统治就结束了。殖民色彩的消失和淡出是历史的必然。不过,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色彩已遍及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思想文化等方面,其影响的逐步消退需要一个漫长的岁月,但相信只是个时间问题。这条特写主要是用主持人的语言来进行细腻的“深”描,尤其是在描述殖民标志被取消方面,有些细节和数字表达得非常到位,比如“使用了100多年的英国女皇头像邮票将停止使用,一套共16款以维多利亚湾海景为图案的邮票将取而代之。……此外,引人注目的是港府有10多个部门需要更换标志和图案,其中,5个纪律部门图案徽号的更换进展顺利。香港警务人员的警徽、肩章、臂章及纽扣图案,原都带有殖民统治的色彩,如警司肩上的皇冠标志等。更换后的警署警长级或以上的肩章标记RKP则改为HKP,将昔日的‘皇家’的英文缩写字母消除”。这一段非常详细地描述了所谓“殖民色彩”标志的内容,以及修改后的“香港特区”标志的内容,使听众就算是不见其形,也能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完形出来。此外,这段语言描述中,对硬币的描述,对马会旗帜图案的描述都具有类似的写作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