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9652400000031

第31章 理解声音(4)

(2)节奏

语言的节奏是指语言在流动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规律性的变化,是以思想感情运动为依据的声音的运动形式。节奏的外部形式表现为有声语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内心的情感附着在语言流动上的声音高低、强弱、快慢等方面。对声音节奏的描写,我们可以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窥豹一斑,在诗中诗人这么描写他所听到的琵琶曲子的节奏变化: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在诗歌中其实描绘了这样一种声音节奏的变化:首先是试音,音调短促但让人感觉清脆,无限情感蕴含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然后节奏进入比较缓慢和绵长的状态,很多事情似乎要娓娓道来(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后绿腰);接着节奏开始变得急促和焦灼(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然后受到阻隔,节奏趋于缓慢乃至停止(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声音的进程忽然被放开,节奏陡然加快,变得非常激烈,音乐蕴藏的情绪迸发炸开(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最后整首乐曲戛然而止,声音在其高潮处忽然停顿,给人的情感以无穷的回味(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首曲子的魅力来自于节奏的起伏变化,而且这种起伏是有内容的,因为节奏的变化和人们内心的情绪的波动是一致的,它的起伏可以激发和强化人们内心相应的情感波动,达到相应的艺术效果。

按照人们感知声音的速度、力度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声音的节奏分成若干类型。比如:

轻快型:这种声音声轻不着力,语流中顿挫少,且顿挫时间短暂,语速较快,有一定的跳跃感,比如对抒情散文的朗读。

凝重型:多抑少扬,多重少轻,音强而着力,语势平稳,顿挫较多,语速偏慢。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基本转换都显得分量较重。

低沉型:声音偏暗偏沉,语势走低,句尾巴落点多沉重,语速较缓慢,重点处的基本语气、语势的转换偏于沉缓。

高亢型:声音明亮高昂,语势向上走,而且有不断上扬的趋势,甚至势不可遏,语速偏快,重点处的基本语气、语势的转换大多带有积极昂扬的特点。

舒缓型:轻松明朗,声音高但不着力,语势跌宕但轻柔舒缓,语速慢但不凝重,重点之处的基本转换都显得舒展徐缓。

紧张型:声音多扬少抑,多重少轻,语速快,气息较为短促,顿挫短暂,语言密度大,重点处的基本语气和语势的转换都较为急促、紧张。

每一种类型的节奏其实是和人们相应的情感类型对应的,作为广播语言的工作者就要熟悉相应的情感对应的节奏类型,以此达到自身语言传播的最大效果。

第三节语言性的声音及其在广播电视传播中的使用

广播和电视媒介在语言表达方面都遵循相同的原则,即都应使用“规范的广播口语”,这种语言表达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必须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如此方能符合广播电视媒介大众化传播的要求;二是必须规范,即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一、声音和语言

由于人类远祖的生存图景杳不可寻,人们对“声音是如何形成语言的”这一命题只能发展出不同的假说。首先是拟声说,即认为口语的形成起源于人类“拟声”的本能。即当远古的人类看到某一事物的时候,同时还听到了这一事物的声音,此时,人类会模拟这一事物的声音,而这种模拟就构成了最早的口语。比如,中国人之所以把布谷鸟叫“布谷”,因为这种鸟儿的叫声为“布谷布谷”。但是,这种假说其实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正如卡西尔所说的那样:“反对拟声说的明显理由就在于,在分析普通言语的词语时,我们在大部分情形中根本找不到声音与对象这种假定的相似性。”也就是说,人类好像一般不是通过事物的声音来发明语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声音直接作为语言好像仅仅只是停留在语言的幼稚的初级阶段。比如中国人叫狗为“gou”,而不是狗的叫声“汪汪”,“汪汪”仅仅有可能作为狗的昵称而存在。所以,一个事物被命名为一种什么样的语言,具有什么样的发音,其背后所遵循的逻辑将不是声源的声音,而是另有其规则的。这就是“修辞”。

修辞说所探讨的主要内容是人类语言运用背后的语法规则。因为修辞,语言具备了种种表现方式,因此也显得鲜明、准确而生动。对于不同的事物所赋予它的声音的原则也是这样的,这有着深层次的人类的心理根源。因为“人类最基本的发音并不与物理事物相关,但也不是纯粹任意的记号。……它们并非依赖于单纯的约定俗成,而是有其更深的根源。它们是人类情感的无意识表露,是感叹,是突迸而出的呼叫”。那么,什么样的所指被赋予了什么样的能指,这背后有深刻的人类学的意义。所以,我们不能从语言的物理层面比如发音的相似性来探讨语言的本质,而是应当从人的心理层面的尺度来做这样一种探寻。

语言的发明首先是人类自身的一种需要,是人类表述自己对外部世界看法的一种工具。在美国电影《与狼共舞》里有一段画面表达了处于原始社会状态下的印第安人取名字的过程,我们可以借此窥豹一斑。影片中,印第安人给人取名字是根据他们眼中的视觉形象。主人公被称为“与狼共舞”,是因为他身边有一匹宠物般的狼,他们经常在一起嬉戏。另一个印第安人被称为“挥拳而立”,来自他某一次和人角斗时候的身体姿态,挥拳而立的形象非常突出。在此,我们可以看出,语言(无论是发音还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文字系统)的功能首先是表现在它的意指作用方面,这一声音先验地蕴含着人们可以理解的意思,这是声音与人的心理之间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连接。所以,语言的声音来源不是表述对象所发出的声音,而是人自身对表述对象的一种可能的心理期待。正如普罗塔格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一种物体应当被赋予什么声音的语言,取决于人的内心,而不是人以外的东西。

那么,语言背后就蕴含着相当多的人类情感的积淀,人之所以会发某种音,是因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先于声音和语言的东西,这就是语言修辞的“隐喻转移”。卡西尔是通过语言层次来说明这个问题的。他认为,语言刚开始的时候“不过是表达情感的喊叫或悦耳的乐句而已”,这是人类内心最本真情感的直接表达。然后,“通过将发音作名称使用,最初一直是各种无意义的声音混合体,就突然变成了思想的工具。例如,一些声音的组合,如果能和着某种旋律来唱,而且在击败或杀死敌人后用作欢庆胜利的赞歌,就有可能变成代表那个特殊事件乃至代表那个杀敌英雄的专有名称。通过把这种表达隐喻地转移到类似的情况,人类语言就得以发展下去”。由此可见,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是因为它和人类眼中的、可以理解的社会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从所指到能指之间有一种隐喻的承接。

所以,语言性声音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告知,因为作为能指的声音背后有一个对应的真实的客观存在,这种信息量造就了语言性声音的力量,它增加的是人们的认知。在广播电视中,语言性的声音表现在各种信息类节目中,比如新闻的解说词、纪录片的画外音解说、产品功能型的广告等。

二、理解广播中的语言性声音

1.广播语言所遵循的原则——口语化和通俗化的结合

广播语言的口语化和通俗化是广播语言得以顺利传播的基础,简言之,广播语言是“为听而说”的,广播文案是“为听而写”的,这就要求用大多数听众一听就懂的语汇、句式表达,用清晰、悦耳动听的声音表达,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让听众听得清楚明白,理解准确,印象深刻。这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语音的响亮优美、含义的清晰明确。

(1)语音响亮优美

在现代汉语中,语音如何响亮、优美,其实是有一定的语法规则的。广播新闻口语化要求广播语言说起来声调响亮,音韵和谐优美。这是广播语言区别于日常语言的一个主要特色。

声调是否响亮,取决于韵母。汉语中的韵母分为四呼:

开口呼:指的是韵母是a、o、e或以a、o、e为韵头的韵母;

齐齿呼:指韵母i或以i为韵头的韵母;

合口呼:指韵母u或者以u为韵头的韵母;

撮口呼:指韵母ü或者以韵母ü为韵头的韵母。

一般看来,开口呼的字,发音时口张得比较大,声音就响亮;非开口呼的字,字音就要弱一些。例如“土族聚居区”,这五个字全部都是非开口呼的字,因此说起来就容易一口气憋在喉咙里,语音不可能响亮,所以改成“土家族居住区”,加入开口呼的字进行调节,听起来就会响亮一些。所以在广播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尽可能地使用一些开口呼的字和词,比如“乳牛、部署、机器”在广播稿写作或者口语播音的时候应该分别改为“奶牛、安排、设备”等词语。

汉语不仅有四呼,还有四声。古汉语是“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字以外的叫仄声字。现代汉语把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把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分别并到阴平、阳平和上声字中去。平声字和仄声字的音高、长短是有区别的。相比之下,平声字可以拉长读,余音绵延,更容易听清楚;仄声字比较短促,没有余音,不够响亮。语音平仄协调,声音有起伏感,听起来才和谐。平仄搭配,要多用平声字,读起来响亮;配上仄声字,读起来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中国古代诗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固定的格律。尤其是对平仄的要求有着严格的规定,这种规定的来源之一就是要求诗歌在吟诵的时候能够语音响亮,同时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总的看来,汉语的音乐感很强,广播语言的使用者应当将平声字和仄声字进行恰当的搭配,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可听性。

语音要响亮优美,还必须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的协调。汉语建构简易灵活,一个音节的字就可以构成词,即单音词。多用单音词,可以达到简洁的效果。但是,单音词念起来不上口,听起来也没有双音节的词语清楚。广播的语言使用应该多用双音词,不用或少用单音词。下面是部分常用的单音词与双音词的使用对照表:

已-已经现-现在并-并且较-比较仍-仍然或-或者

虽-虽然易-容易将-即将时-时候可-可以能-能够

因-因为愿-愿意即-也就是应-应该如-例如

但-但是曾-曾经在广播口语的使用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用后者而避免使用前者,这样可以帮助广播播音时候的语音响亮。

汉语的双音词中有很多是双声词、叠韵词和叠音词。双声词是声母相同的双音词,如芬芳、力量、呵护等。叠韵词是韵母韵尾相同的双音词,如开采、变迁、绚烂、伶仃等。叠音词是两个相同的音节组成的词,如沉甸甸、流水淙淙等。许多象声词,同时也是叠音词,如咚咚咚、哗啦啦、冷飕飕等……这些词语的使用都能够增加广播语言的音乐美。

广播语言的使用要注意语音的响亮和谐,但不可能在播音或者写作的时候每句话都仔细推敲。不仅仅是因为做不到,而且也没必要,因为这样的话广播传播就快不起来了。广播语言的使用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兼顾声音响亮的要求。所以,广播的使用者更需要注重的是培养自己使用适宜广播传播词语的习惯,即下意识地在工作中使用语音响亮的词,不能过于强求,更不能为了“听上去很美”而以词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