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9652400000026

第26章 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规律(5)

第四节作为“媒介英雄”的个人是广播

电视媒介变革时期的重要因素这里所指的媒介英雄是指在媒介发展的关键时刻发挥主要作用,推动媒介转型和变革的人。若要正确地理解某一时空内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对这一时空内“媒介英雄”的个性气质以及他的人生经历的理解是不可或缺的。当然,强调个人的力量并不是说我们要以一种英雄史观去理解广播电视的历史,恰恰相反,英雄是时代造就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和需求,这些主题和需求构成了独特的时代精神,某些人因为性格、气质、专业素养和能力以及机遇等原因,他们正好被推上历史的舞台,媒介英雄亦是如此。关于这一命题,我们举例说明。

一、爱德华·默罗和广播现场直播节目的诞生

纵览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广播电视媒介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和一些闪光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无线电技术是由马可尼、波波夫等人不断推动而进步的;提到广播技术的成熟,萨尔诺夫的名字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他对泰坦尼克号灾难的报道成为促使广播普及的关键因素。正是在这件事情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广播媒介非凡的传播力,包括萨尔诺夫在内的一批人开始了广播事业的建设。

广播电视节目的进程也是如此,很多如今看起来司空见惯的广播电视节目,却是某些人在历史的机遇下发明出来的,节目类型和个人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爱德华·默罗和广播的录音报道以及现场直播节目。据美国学者鲍勃·爱德华兹考证,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广播网是禁止记者录制任何声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广播网的垄断。因为当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美国广播公司的高层认为,如果让所有的广播电台都能播送录音节目,比如播送管弦乐队的录音的话,那么地方台就能够通过播送录音来填补自己的时段,它们就不会转播全国网的节目了。只有当记者恰好在冲突现场进行报道的时候,听众才偶尔能通过收音机听到现场传回的声音。

但作为个人,默罗却在二战期间的英国战场上改变了这一切。“默罗希望让他的在美国的听众能够听到战争的声音。”他所采取的办法就是亲身走到战争和战争背景的现场中去。在一个名为《夜幕下的伦敦》特别节目中,默罗走出了演播室,来到圣马丁教堂旁,将麦克风放在地上,以便录制伦敦人赶往防空洞的声音。回到演播室后,默罗在录制的伦敦人的脚步声中发表了这样的评论——“安静有序得就像穿着鞋的幽灵”,他想通过这样的报道展示伦敦人在轰炸中没有丝毫惊惶失措。

对新闻现场音响的追求导致默罗开辟了广播现场直播的先河。1940年,纳粹德国发动海狮计划,对英伦三岛开始了狂轰滥炸。此时默罗在伦敦进行战争报道。默罗向英国政府提出建议:将一条广播通讯线路由位于英国广播大厦地下室二层的演播室连接到大厦顶层,这样在德国飞机轰炸伦敦的时候,他可以在楼顶而不是地下室进行现场报道(而非轰炸事后的补充报道)。默罗的报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解说是伴随着“高射炮的射击声和警察、空袭指挥官的哨声”来完成的。令人震撼的现场音响和主持人绘声绘色的现场描述相得益彰:默罗听上去不像在念文稿,而是即席加插了很多现场描述,他也使用了一些准备材料,主要是报告他在白天早些时候的所见所闻。他采用了很多比喻,描述非常生动:“……愤怒的截击机的反击发出暗红的火光映衬着灰蓝的天空……远处机枪传来的微弱声音听上去就像有人正踢一个盆子……四盏探照灯直指星空,月亮很大,探照灯光线最后消融在月色之中。”同时,默罗的个人魅力也增加了广播现场报道的传播效果。默罗在大学里专攻演讲专业,这造就了他非凡的口才。而且,他善于用语言表达一些华美的书面文字。在伦敦轰炸的相关报道中(主要是在演播室的后续报道),默罗是先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口述给同事坎贝尔,由坎贝尔整理成文。由于变成了文字,所以,这些稿子看起来很艰涩,但经过默罗的口头表达后就显得精彩纷呈。可以想象,没有爱德华·默罗,现场报道的广播形式不会在1940年出现,或许就不可能引发那么大的影响。作为一个优秀的广播新闻记者,默罗突破了当时广播界的一些陈规陋习,充分发挥了广播现场直播的功能。不仅仅将广播的传播功能上升到一个崭新的平台,同时开创了新的广播节目类型。可以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播历史的一部分是默罗创造的。理解默罗,是理解广播发展的黄金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中国电视“九三变革”中关键人物的作用

理解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也可以采取同样的路径,下面以中国电视的“九三变革”为例来阐释这一道理。

1.孙玉胜与电视制片人制

制片人制度在中国电视界内部的确立是“九三变革”的重要成果。这一成果的获得当然和中国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是分不开的。1993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了。承包制在工业、农业等领域已经经过试点并获得极大成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还成功地崛起了一批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市场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相形之下,电视领域内的“大锅饭”显得弊端重重,改革的必要性迫在眉睫。此外,相对于国外的电视同行,中国电视的运营机制也显得较为落后,这种落后已经阻碍了电视节目的顺利制作和播出,电视人出于自身的职业精神,也自然会生出改革的冲动。正是这种需求把孙玉胜推到了电视媒介变革的前台。

孙玉胜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即被分配到中央电视台。在80年代,他通过一些新闻报道已经在中央电视台崭露头角,1987年他采制的新闻《一条马路隔断了两个企业的产需联系》获全国新闻评比特等奖,同年还编辑制作了全国第一部全面介绍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6集系列片《时代的大潮》,在电视界引发了不小的反响。1992年,孙玉胜开始作为主要力量参与央视的新闻改革,被任命为早间节目筹备组的负责人。当时的央视台长杨伟光给孙玉胜的政策:“一是经费包干,二是节目把关,要变‘新华体’为‘中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