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9651600000027

第27章 广播与音乐(4)

另一方面,即适于广播的特点,播音员进行二度创作,通过自己对文字内涵的理解,整体把握作品,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可以这样讲,播音员的解说能够真正体现汉语在声韵方面的美感,使听众对语言有更加真实、切身的感悟,领略其穿越时空的魅力。从本质来讲,播音本身就是一门十分讲究审美情趣的艺术。人的声音所具有的五彩纷呈的感染力,再渗入艺术作品的灵气与意蕴,合二为一成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品。在广播音乐专题中,播音员与主持人的选择是一个十分重要、有时甚至会关系到节目成败的问题。应该说,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为播音员提供了极适宜的展示播音风采的空间。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十分讲究一种意境的营造,或空灵宁静、或深邃悠远、或气势磅礴,同时也是对播音员的业务功力的实实在在的考验。为了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编导者的创作意图,节目创作者在选择节目的解说、播音员方面要狠下一番工夫。荣获1990年亚广联娱乐节目奖的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介绍民族器乐组曲〈雪域大法会〉》在这方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节目的编辑魏秦芳选择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林如担任解说,在创作过程中,多方面对其进行提示,如听音乐、介绍乐曲的背景和历史,帮助林如尽快进入角色。

事实证明,这一做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高级编辑宋友权在对这部作品的评析中特别提到“播音好”,他说林如同志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对文字稿的悉心领会,对语言艺术的创造性处理,充分显示出她对节目的驾驭能力和语言艺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使节目成为一部完整的富有魅力的艺术品,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解说尤其是对乐曲的介绍是十分讲究的,需要播音员具备较高的艺术理解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著名播音员方明先生,曾经成功地完成了音乐专题《介绍民族管弦乐——交响音诗〈流水操〉》和《古画新声——介绍箜篌与箫组曲〈清明上河图〉》的解说任务。在谈到播讲的体会时,他认为播这样的音乐专题对于播音员来说可以说是完成“规定动作”,因为它由不得你去自由发挥,需要按照乐曲特定的情绪、意境和情趣来规范播音员的语言,如果把握不好就很难解说好。在谈到解说音乐专题《古画新声——介绍箜篌与箫组曲〈清明上河图〉》的体会时,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这样一段解说词:“画本是凝固了的生活,中年作者刘为光以他艺术家特有的敏感,从这巨幅的画卷中挖掘提炼,创作一部清新而又古朴的音乐——箜篌与箫组曲《清明上河图》,八百年前这一古画中的情、趣、声、韵就在这流动着的旋律之中复活了……”对于结尾处的“复活”二字,方明着实下了一番工夫。他首先从画的意境出发仔细理解其含义,他并没有把它看做是一幅死画,而是当成一个活动的模型、沙盘,感觉画中的人物突然都跳出来,都在活动着,又好像在童话世界,像梦境般一样出现了。所以在播“复活”这两个字时,他先是停顿了一下,再以稍虚、稍轻的声音娓娓道来,从凝固的图画到流动的音乐,似乎画中的图景真的穿越时空,幡然重现了。

广播音乐专题的解说具有高品位的审美情趣。播音员富于个性的声音与节目本身的语言情绪有机结合,给听众带来内心的愉悦和艺术上的升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历年在国际上获奖的音乐专题节目,其解说集中了如方明、林如、雅坤等我国播音界的大家,他们的声音魅力十足,再与音乐专题中那特殊的意境融为一体,的确为听众营造了一个高层次的审美空间。获全国广播文艺奖的大量音乐专题中也不乏播音方面的优秀作品,如四川台的《为了母亲的深情——作曲家罗念一抒怀》、北京台的《世纪之约》的播音等。如果能够亲耳聆听这篇篇优秀的音乐专题,那将是一次愉快的审美旅程。

(2)编辑与技巧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是广播文艺节目中的一种形式,它融音乐、有声语言、音响于一体,有明确的编辑思想,对音乐作品、演奏者、音乐人或是某一音乐事件、活动、特定主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评价,从而使听众在欣赏音乐艺术美、提高对音乐的鉴赏力的同时,获得思想启迪与文化熏陶,从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无尽的联想,留下久久的回味。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编辑与制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节目的选题创意

一档成功的广播音乐专题节目,首先要有一个立意高深、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主题。这是节目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广播音乐编辑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优秀的广播音乐专题节目是凭借其新颖的立意来吸引听众的,这是节目的灵魂所在。

广播音乐专题容量大,有着丰富的内涵。一般长度为30分钟左右,需要大量的音乐、声响、背景资料为主题服务。如何用一根红线把丰富的素材有机地连缀成一体,节目编辑的创意便体现出极为重要的统领作用。而创意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的思维积累的过程,它得益于编辑在冥思苦想过后灵感的闪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音乐专题《钟与钟乐》,荣获1991年亚广联“广播文化基金奖”,编辑刘子慧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创意。经过认真分析,她意识到“钟”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民族乐器,更重要的是,它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变迁无不与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纷繁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有着深邃博大的文化内涵。有了这一创意作为指导思想,节目最终成功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钟与钟乐所起到的作用,体现出文化价值。

好的创意,巧妙的构思,往往能使节目的主题变得可感、可知,使创作者在编辑过程中驾轻就熟,取得“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奇妙效果。这一点在音乐专题节目《吹拉弹打,八音争鸣》中得到有力的体现。这个节目介绍的是我国常用的民族乐器。我国是传统的音乐大国,民族乐器浩如烟海,如何既系统又明了地介绍民族乐器,对于创作者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音乐编辑毕志光等,选择以各种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为编辑的线索,这一巧妙的创意使复杂的交织网络突然变得条理清晰起来,以吹、拉、弹、打把种类繁多的乐器划分得井然有序。

创意是创造性的劳动,体现人的观察、分析、评判的综合能力。而今日的创新则需要编辑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心灵感悟。优秀音乐专题节目《黎明前的交响》的创意历经了三年的时间,编辑在1993年亲身体验了一次盛大的寺院祈祷仪式,心中只有朦胧的感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头脑中没有清晰的概念,他冥思苦想不得其解。但他一直在思考:寺院里美好的境界与现代生活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有一天,当他亲身感受到从寺院里传来的诵经声、黎明前的第一声鸟鸣和城市在宁静中渐渐苏醒的音响时,他的内心便豁然开朗。

②对相关素材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一档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在确定了主题、立意之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对相关素材的搜集、整理和深入细致的研究。

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素材,有的是已经存在的文字、音响等材料,有的则需要编辑进行创造性的编制。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对音乐作品的评介、对音乐人物的介绍一类的节目更是任务繁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编辑陈莲在编辑一期有关人民音乐家郑律成的节目时,认真阅读了有关郑律成的文章、评论、回忆录,同时,她与郑律成的夫人、女儿、合作者、朋友进行了深入交谈。尽管听过郑律成的许多歌曲,但陈莲还是认真地去了解他的一些重要作品的创作经过和背景,并对一些有代表性和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如毛主席诗词合唱、《军歌》、《延安颂》等一一进行分析。《一场特殊的音乐会》的编辑汪永晨,在前期的采录中积累素材达800多分钟,而最后做成的节目成品却只有26分钟,这中间对资料的分析、整理所花费的心血,恐怕局外人是很难体会得到的。

③对相关作品的分析

在广播音乐专题节目中,音乐作品不管是声乐还是器乐都占有相当的比重。

要成功地编辑一档广播音乐专题节目,对这些作品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对作品的科学分析,才能揭示其深邃的内涵,为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更广阔的审美空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音乐编辑王嘉实在编辑专题《介绍民族管弦乐——交响音诗〈流水操〉》时,他在反复听录音的基础上,对《流水操》的总谱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把曲式各部分加以图解,对旋律、和声、配器的发展变化予以标明,借此便可以弄清作品构成的具体手法,便于从作品的细微处去领悟总体精神。王嘉实认为,介绍一部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印象和感受上,而要由浅入深、从宏观到微观,富有逻辑地全面阐述作品的构成,并由此论证它所具备的思想意义,听众听了才会对节目感兴趣。

④撰写有关评论、说明、串联文字等内容,为播音员的解说做好准备评论、说明以及串联性的文字是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节目体裁的规定,这部分文字不但要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而且还要口语化,以利于声音的听觉美感。这类节目中的文字应该是完全“有声化”的语言符号,要有韵律感。

(3)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的类型

①音乐家介绍专题

被介绍者,在音乐界无疑都是被肯定者——无论他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首先应向听众介绍音乐家在音乐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并揭示其艺术特色。在介绍音乐家取得的艺术成就时,不能单纯地罗列曲名、歌名或剧作名单,同时还要联系他所从事的艺术事业和生活经历,因为这些都是相互作用、紧密相连的,以此证明音乐家所获得的高深的艺术造诣是多么不容易,这将对庞大的听众群体起到不可估量的启迪作用。

比如,中央台的音乐专题节目《飞向辽阔的大草原——采访女作曲家辛沪光》,首先向听众介绍她的《嘎达梅林交响诗》诞生在1956年,是我国第一部用西洋作曲技法来表现中华民族故事的器乐作品,这位年仅22岁的姑娘开创了我国交响乐创作的先河。紧接着记者在《嘎达梅林交响诗》的陪衬下,通过采访向听众介绍了作者创作这部作品时的心理及时代背景。辛沪光这位生长在上海的柔弱女孩,被内蒙古这片辽阔美丽而神秘的大草原所吸引,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地奔赴内蒙古。

面对当时内蒙古的贫穷与落后,辛沪光只说了句:“只要别人能活,我也能活。”她在那里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从学蒙语到学挤奶,面对着被冻伤、冻死的危险而从未退缩过。用她的话说,在这里搜集到的是“蒙族人民的心理”,因为音乐不只是单个的音符。她在内蒙古一待就是25年。她付出了艰辛,却得到了最宝贵的东西。

她在作曲上成绩斐然,不仅为中国听众所认可、称道,也走向了世界,同样也受到极高的评价——一个职业女性,一个作曲家,今天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通过这个节目,听众不仅欣赏到了辛沪光的众多代表作,也从中体味出什么是人生的最高价值。

对音乐家一定要抓住其身上最闪光的部分。如果向听众介绍谷建芬,那么,一定要使听众明白为什么谷建芬在“文革”之后、在改革开放的岁月里创作作品如此之多,如此之好,如此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如果介绍的是西部歌王王洛宾,一定要向听众揭开他的神秘面纱,他对那片美丽土地的热爱和付出。切不可一上来就提出一些低级幼稚的问题,比如,和谁的初恋,或是你最喜欢什么颜色、什么样的宠物,等等。这不但不能迎合听众,反而显露出创作者的无聊与庸俗。当然,在节目中也可以讲述音乐家的艺术经历中一些既有意义又有趣味的生活小插曲,这能吸引听众的兴趣,使其从中得到某种启示。

介绍音乐家,自然离不开他的音乐作品。至于在节目中要播出他的哪些作品或片段,编辑要与音乐家本人共同商定,切不可独断专行。如果不可能征得音乐家的意见,编辑要选好他最主要的代表作以备选用。这些作品应很自然、恰当地安排在解说(介绍语言)中间。仍以《飞向辽阔的大草原——采访女作曲家辛沪光》为例,在节目的开始部分就开门见山地谈了《嘎达梅林交响诗》诞生在1956年,是我国第一部用西洋作曲技法来表现中华民族故事的音乐作品。接着向听众介绍了年仅22岁的辛沪光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时就产生了中国应有自己的交响乐作品的想法。她在得知嘎达梅林的故事后,觉得自己的愿望可以实现了,于是开始写作,并在内蒙古完成了配器。1957年,中央乐团的演出大获成功。从节目的开头到这一大段的文字介绍,始终播放着《嘎达梅林交响诗》的乐曲,使听众对其产生了极大的欣赏兴趣。而作曲家也感到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中国的老百姓也能听懂交响乐,他们也需要这样的音乐作品,这条路应该走下去。在这段评价之后,音乐给予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延伸,使听众的情绪趋于昂扬。节目里先后出现了无伴奏合唱《鸿雁》、《马头琴协奏曲》、《草原组曲》中的《欢乐的那达木》等乐曲,使听众得到了一种审美的极大满足。

在这样的节目中,切忌把节目分成前后两张皮——前面只有解说,没有音乐,后面又只有音乐而缺少解说,二者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水乳交融的完美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