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9651200000015

第15章 报道特点(3)

五、言论式:说出他人所未言的独到见解

言论,在媒体上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分量。独家言论,言他人所未言,更具有振聋发聩的效果。

关心国际新闻的中国读者会发现,如今国内挂着《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路透社等西方主要媒体名头的消息越来越多。这种现象意味着什么?应如何看?2004年6月11日,《环球时报》发表记者丁刚的文章《中国媒体替谁说话》,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该文指出,中国越来越多的媒体在报道国际新闻时,过多地直接引述国外媒体的报道。文章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媒体不应该成为西方媒体的传声筒。从“9.11”事件后美国媒体的报道看,美国政府的影响力在不断加强。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媒体,引导舆论。如果中国媒体采取一种全文照录的方式来翻译美国的新闻,就有可能成为美国政府的“扬声器”,在不知不觉中为美国人制造声势。而西方媒体报道新闻时的一个原则是,“如果你没有自己的记者去采访,就最好不要报道,别人的报道不是你的‘新闻’。”在美国主流报纸的网站上,极少看到编译外国媒体报道的文章。目前中国媒体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媒体仍然应该负有正确引导读者的责任。国际新闻报道中出现的炒作现象不仅害了中国媒体,也害了中国读者,已经到了足以让人惊醒的地步。

文章发表后,立刻引发热烈讨论。时任外交部长李肇星专门为《环球时报》撰文《读后感三则》,他说:“等了好久,等到了上个月《环球时报》丁刚的文章。丁的问题是,媒体应为谁说话?回答是,要实事求是,为自己的祖国说话,而不应盲目追逐洋时髦,随洋新闻之风而摇摆。这里的立意其实很浅显,但由于说的人少了,便十分难能可贵。深刻的道理和美的东西一样,往往是简明朴素的。我想把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稍加变动,说:‘新闻是没有国界的,新闻记者是有祖国的’。”

2004年9月13日,《环球时报》发表丁刚的另一篇文章《脱美国化: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说,今天,美国化正在渗透着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美国成了许多人用来衡量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标尺”。中国人学习美国没有错,问题是要搞清楚,这样的追求后面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条件,根本就不可能使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成为又一个美国。现实告诉国人,没有哪个国家在今后的发展中能绕过美国化的问题,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将会始终面临美国化的挑战。正因为难以回避美国化的侵袭,中国才更需要有意识地脱美国化。提出脱美国化并不是要提倡一种反美理念,中国人只有真正摆脱了美国情结去看美国,才能真正从美国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

文章从形成选题到完成写作,历时一年多。见报后,立刻成为各大网站的热门讨论话题,“脱美国化”也成为一个热门词语。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袁明认为,丁刚这篇文章切中要害,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目前面临的一个焦点问题。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副所长房宁为《环球时报》专门撰文《中国应向美国学什么》。一些学者也在著作中,把“脱美国化”的口号提了出来,看作是近年来要求中国走独立发展模式、摆脱美国影响的思想代表。

2004年9月8日,《环球时报》发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的文章《必须争取市场经济地位》。文章指出,加入世贸组织三年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迟迟未能解决,从而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而中国只有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才能彻底摆脱反倾销的困扰。文章深入分析了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对中国解决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文章认为,只要措施得当,中国有可能在两三年内解决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文章发表后,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重视。据商务部的一位官员透露,商务部领导仔细阅读该文后认为,文章论点鲜明,论据非常充分,要求有关同志认真学习。《环球时报》发表的这类独到见解,引起较大反响的还有《海外学者谈炮轰北大风波》、《中国处于“文化孤立”之中吗》、《别让美国人笑咱没文化》等。

以上归纳了《环球时报》独家报道的几种呈现形态。简而言之:一是在时效上领先一步的报道,能赶在其他所有媒体之前报道某一事件;二是在信源上采用第一手材料的报道,能给人以现场感、真实感和亲切感;三是在内容上与众不同的报道,能发掘出其他媒体没有发掘出来的新闻事实;四是在观点上独树一帜的报道,能讲出人所未言的深刻道理;五是在角度上独辟蹊径的报道,能赋予众所周知的事实以新的意义。《环球时报》的独家报道形成了独家影响,造就了独家魅力,塑造出独家品牌,以“一枝梨花压海棠”的独特性和新鲜感,赢得了读者的高度赞誉。

第三节加强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媒体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受众需求的产物,也是媒体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深度报道的前身是解释性新闻,起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当时席卷美国的经济危机的发生,使人们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非常关注,不仅要了解发生了什么,更要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关系。一些美国记者意识到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应注意给读者以解释和说明。这样的报道后来被赋予一个名称Indepth Reports,意思是“深度报道”或叫“深入报道”。其主要特点是将重要新闻事件写成: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明明日的意义。

深度报道自此开始受到西方媒体的重视,并逐渐走向兴盛。报纸之间的竞争,报纸与广播、电视之间的竞争,进一步促进了深度报道的蓬勃发展。根据内容侧重点的不同,深度报道又有分门别类的名称,其中主要的两种是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

在中国,深度报道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迅速崛起,主要是顺应了社会变革的新形势。社会转型期的新事物、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需要新闻传媒做出准确的科学的解释与回答。“一大批深度报道,以全新的报道理念和立体的观察视角,向公众展示了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冲击和阵痛,打破了传统新闻报道片面、僵死的套路,创造了中国新闻观察世界的全新的视角和超大的容量,以及能够从容面对真实的、发展变化中的社会生活的报道模式。”深度报道所形成的全新报道模式在新闻界迅速铺开,报纸纷纷开辟深度报道专版或专栏,电台、电视台也急起直追,办起了深度报道栏目,一些媒体借此扩大了影响力,形成了深度报道品牌。

《新闻学大辞典》对深度报道的解释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深度报道不满足于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事实,而是使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深化,要求一方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容,另一方面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从总体联系上把握其真实性。

深度报道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模式,要求对新闻事实进行跨时空的、由里到外的综合反映。对‘时间’的采访应包括过去、现在、未来;采访地点不仅包括现场,还包括‘现场’延伸或涉及到的地方;不仅要采访当事人,而且要采访其他有关人员;采访新闻事实时,一方面对事实本身的情形、细节要尽可能做详尽采访,对相关的事实也应进行采访;应把主要精力放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说明来龙去脉,阐明本质意义,估计事件影响,揭示发展趋势。”以上定义涉及深度报道内容和形式的特征。

从内容上看,它既不像动态新闻那样,以叙述为主,对新闻事实作纯客观的报道,也不像新闻评论那样,以议论为主,进行深入的评述说理。它介于二者之间,其基本特征是——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这里强调“以新闻事实为基础”,是指深度报道既要叙述真实具体的新闻事实,还要通过丰富的背景材料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客观展示。离开了新闻事实,报道就丧失了起码的事实依托,其深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内在的规律性是指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及其必然发展趋势。要揭示这种规律性,必须辅之以议论。缺少议论,事实本身应给予受众的启示就含糊不清,不能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难以显示新闻事实的主题和意义,深度报道就没有深度可言。但是,这里的“揭示”,应是由内而外,而不是由外而内,即应是对新闻事实分析归纳引申的结果,而不是强加给新闻事实的。因此,“不论是以何种形式出现,也不论是涉及哪类题材,深度报道的基本特征均可概括为: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揭示新闻事实本身的逻辑力量。”

从表现形式上看,深度报道呈现多样性、综合性的特征。既可以是不同体裁的单篇报道,如述评式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调查报告等,也可以是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组合报道等集合式报道。在报纸版面和广播电视节目中,常冠以不同的栏目名称承载深度报道,比如报纸上的政策解读、热点解读、经济聚焦、经济大势、纵深报道、文化纵横,广播电视的新闻透视、新闻纵横、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社会经纬等。“深度报道冲破了一些传统的界限和框框,在报道的表现手法上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它讲求构思的奇特别致,叙事的生动形象,修辞的自由多样,情节的曲折通幽,语言的诙谐深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环球时报》以深度报道见长。前文所述的独家报道,均为独家的深度报道,也是该报的核心竞争力。“在数字化传播时代,深度报道不仅是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所在,也是传统媒体扩大影响力的必然选择。独家的深度报道应当在报纸版面上扛大梁、唱主角,抓深度报道应当成为报社采编人员的共识和自觉行动。”环球时报的编辑记者以人无我有的开阔思路,广泛涉猎、勤思多想、深入研究、精心策划,使独家深度报道在《环球时报》版面上真正扛起了大梁,唱起了主角。

文章篇幅较长,是《环球时报》深度报道明显的外部特征。头版、末版,以及“深度报道·记者调查”版,基本上只有一篇深度报道文章。其他版面如“新闻背景”、“军事”、“台湾传真”、“环球财经”等版面上,也多有深度报道的文章。长篇幅为深度报道的发挥提供了一定的物质空间,但形式之“大”并不绝对意味着内容之“大”,在“信息快餐”时代,如何让读者耐着性子读完整版乃至转其他版的一篇文章,大有讲究。

下面以具体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环球时报》深度报道的叙事艺术。

一、深度叙事,全面、立体地反映新闻事件

深度报道的表现不拘一格、形式多样,但无非是叙事和评论两类,评论也是在事实基础上发表观点。因此,深度报道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叙事性。

对叙事视角的分析可以包括多个层面,如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外视角和内视角,单一视角和多元视角,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等,这些视角的分类可以有多种不同叙事视角的组合。

本书侧重分析《环球时报》深度报道的多元视角及其组合。“多元视角是若干个角色视角和叙述者视角在动态中进行组合,或者说由不同人物所承担的观察、叙述故事的主体不断变换,以达到对事件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描述。”

运用叙事学的理论,从《环球时报》深度报道的叙事视角入手,可以更好地揭示深度报道的叙事特征及其功能。

(一)第一人称见证人叙事视角

在这种类型中,新闻故事是通过第一人称见证人来叙述的,也就是说读者是通过第一人称见证人的眼光来观察故事世界,包括新闻人物和见证人的内心想法和情感。这是一种内视角,即故事的叙述者本身就是故事中的人物,也就是故事叙述者的“观察位置处于故事之内”。《环球时报》2006年7月24日头版文章《本报记者进入黎巴嫩》,就是由两名记者讲述他们在战地采访的经历。

经过长途奔袭,深入黎巴嫩7公里后,记者来到了一个小镇,“眼前突然出现了用汽车轮胎拦成的路障,远远望去前方是一个大坑。司机赛义夫开车绕过路障,停在大坑前。这是一个弹坑,它的不远处是一座被炸毁的桥。一条十几米宽的小河中,躺着一辆被炸毁的黑色小轿车,车身已经扭曲,车窗的玻璃也不见了。”一位穿花衬衣的老者推车路过这里,向记者主动讲述他看到的一切:“3辆正在桥上行驶的小汽车突然遭到炮火打击,坠入河中,4人死亡,多人受伤。”在河南岸的一片农房中,一位戴圆边帽子、嘴上留着小胡子的大叔指着小桥东北角被炸毁的建筑说,“其中一个是工厂,另外一个是小餐馆,袭击发生在黄昏时分,几个村民正在餐馆前悠闲地吸着阿拉伯水烟,没想到灾难就在这个时候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