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艺术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用书·艺术综合
9650900000004

第4章 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史(3)

【鼓子词】

鼓子词是因歌唱时用鼓伴奏而得名。其结构特点是在一个曲目中重复使用一个曲牌。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只唱不说,用同一曲牌以分节歌的形式歌唱多段曲词,其内容多为写景、咏物。另一种是有说有唱,说唱相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主的说唱音乐。演出形式除一人说唱外,另有人组成歌伴,同时兼管和唱及乐器伴奏。

【陶真】

陶真是宋元时期流行于农村的一种说唱艺术。大约起源于北宋而盛行于金元;宋代唱陶真者多是“路岐人”,其伴奏乐器主要用琵琶。歌词通俗易懂。

【货郎儿】

货郎儿本是宋元时期城乡间一种挑担卖物的小商贩。他们为招揽顾客,常常敲着锣或打着蛇皮鼓,顺口唱着各种商品的名称,并夸它们的好处。他们所唱的声调就称为“货郎儿”。

【诸宫调】

诸宫调又叫诸般宫调,是北宋熙宁、元丰间汴梁勾栏艺人孔三传创造的一种以调性变化(兼调高和调式两方面)丰富而得名的说唱音乐艺术类型。它的表演形式是有说有唱,说唱相间,以唱为主。说唱者自己击鼓,另有他人用笛、拍板等伴奏。表演内容多为情节复杂的长篇故事。

【郭沔】

郭沔,字楚望,浙江永嘉人,南宋后期著名的浙派琴家。其“质而不野,文而不安”的特点在琴坛上有较大影响。代表作品有《潇湘水云》《泛沧浪》等琴曲。

《潇湘水云》是郭沔住在湖南衡山附近潇、湘两水交会处的小山村时,遥望远处被云水遮盖的九嶷山,见到云水奔腾的景象,不禁触景生情,引起他对山河破碎、时势飘零的感慨和忧郁之情而创作的。在《潇湘水云》中,郭沔通过对纯客观事物——即对潇、湘二水景物的描写,写出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主题。这种音乐写作手法恰似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表面上没有突出郭沔的思想感情,只是纯客观的描写,但其实这里不仅包含了他那没有直接外露的感情,并且使这种感情和主题思想更为宽泛、广阔、多义而丰富。

【姜夔】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代表作品有《扬州慢》《疏影》《暗香》等,是南宋唯一有词调曲谱传世的杰出音乐家。

【琴歌】

琴歌就是指用古琴伴唱的歌曲,它是诗歌与音乐、古琴艺术相结合的结晶。精练古朴的诗词,伴以幽雅的古琴旋律,娓娓动听,别具一格。琴歌的创作主要是依乐填词,短制成曲。也有一部分是文人们的创作。

【弹词】

弹词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南方的一种主要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说唱音乐。著名的弹词艺人有嘉庆、道光年间的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等。弹词的创作内容,主要反映明清社会的阶级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如陈遇乾改编的《义妖传》以白素贞与许仙的悲剧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等。

【苏州弹词】

苏州弹词简称“弹词”,又称“小书”,发源于江苏苏州,盛行于江、浙、沪的长江三角洲一带,是一种散韵文体结合,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的苏州方言说唱艺术。

【鼓词】

鼓词主要是流行于北方的一种以击鼓、拍板、三弦等乐器为伴奏的说唱音乐。在创作题材上,鼓词作品多以忠臣良将、卫国英雄的功绩为题,描写他们南北征战、卫国杀敌的故事,例如《呼家将》《薛家将》等。

【京韵大鼓】

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的说唱艺术。代表人物刘宝全。

【山东大鼓】

北方大鼓之鼻祖,流传于以菏泽为中心的广大鲁、苏、豫地区。原称犁铧大鼓,因其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自《老残游记》之后,始谐音美其称为“梨花大鼓”。

【朱载堉】

朱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我国明代著名的乐律学家、数学家。他是明朝贵族郑恭王朱厚烷的儿子。其主要乐律学研究成果大都收入其《乐律全书》,其最大的贡献无疑在于计算出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也叫“十二等程律”,朱载堉在其《律历融通》中把这种生律法的数理原则称作“新法密律”,是音乐文化史上最早出现的“十二平均律”律学理论。朱载堉十二平均律所得出的数据不仅与我们今日的十二平均律完全相同,并且要比西方的十二平均律创立至少早半个世纪以上。

【朱权】

编有《神奇秘谱》。

【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直接配合着劳动歌唱的音乐形式。特点是刚毅有力、节奏强烈规整,强弱交替较为均匀、准确。类型主要有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夫号子、船渔号子等。

【山歌】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野外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抒情小曲。当人们在砍柴、割草、采茶、放牧、赶脚时,往往就触景生情,引吭高歌,随意地抒发自己的内心感情。因此,山歌具有即兴性强,随编随唱,内容广泛,曲调结构句法比较简单,节奏比较自由等特点,演唱以独唱、对唱或重唱为多。

【小调】

小调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歌唱的、流传比较广泛的一种抒情小曲。它多是在城镇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如果说山歌是“山野之曲”的话,那么,小调就是“里巷之曲”。从广义说来,除劳动号子、山歌以外,其他结构形式比较规整、节奏比较匀称、曲调比较委婉流畅、感情表达比较细致曲折的民歌,都属于小调。

【学堂乐歌】

清末民初时,新式学堂中所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这些歌曲曲调大多改编自欧洲和日本的歌曲,内容多以反帝、富国强兵、抵御外辱为主。以沈心工、李叔同为代表。沈心工的作品有《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竹马》《铁匠》《赛船》;李叔同的作品《送别》等。

意义: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贡献了一批早期的优秀声乐作品,开“新音乐”创作之先河;使“集体歌唱”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为后来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基础;通过乐歌的传唱和学校音乐教育,西方基本音乐理论和技能开始系统地、大范围地在中国传播;培养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传播和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人才,为后来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上海国立音乐学院】

成立于1927年的上海国立音乐学院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

【“五四”新音乐观】

“五四”时期新音乐运动中的三种音乐观:欧洲音乐中心论者主张“全盘西化”、保守主义者反对任何变革、国乐改进派如刘天华等人主张学习西方、完善民乐。

【王光祈】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最著名的音乐学家。主要著作有《中国音乐史》《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通过这些论著,他第一次向中国人系统地介绍了欧洲音乐文化和理论,并促使人们重视以科学的方法来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音乐。

【刘天华】

刘天华,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在“五四”及以后西化之风日甚嚣张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改进国乐”的主张,明确提出中国音乐的未来发展应该“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神,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

刘天华吸取西方乐器材制的优点和乐器演奏技巧,丰富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并且创作了十首二胡曲:《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闲居吟》《独弦操》《烛影摇红》,三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一首丝竹合奏曲《变体新水令》。

刘天华批评了音乐的贵族化倾向,提倡音乐为民众服务。此外,他还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最早有意识地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搜索和整理的先驱人物之一。

【阿炳】

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代表作品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

【肖友梅】

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创办者和首任校长。他在专业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教材、教法、音乐创作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培养了大量本土的专业音乐人才,中国的专业音乐作曲也自他而始,改变了中国历史上音乐的“集体创作”和“依曲填词”的创作传统。

【赵元任】

第一个注意到中国语言与中国音乐之间的特殊关系,第一个明确提出“中国化”的中国音乐发展道路,对于其“中国化”音乐发展观的实践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实践(如《教我如何不想她》等)。此外,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大型合唱曲《海韵》的曲作者。

【瞿秋白】

《国际歌》传入中国的最早介绍者和译词者;工农革命歌曲中最早的创作歌曲之一《赤潮曲》的作者。

【黄自】

近现代音乐家,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另有管弦乐《怀旧》;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

【聂耳】

左翼音乐运动的旗手,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音乐家,电影和戏剧音乐的早期重要创作者之一。代表作品:《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前进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新女性》《飞花歌》《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告别南洋》《梅娘曲》《卖报歌》;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及民族器乐曲《翠湖春晓》《金蛇狂舞》。

【冼星海】

抗日救亡音乐的旗手,作品有《黄河大合唱》(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词)《生产大合唱》《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

【贺绿汀】

近现代音乐家,主要音乐作品有《天涯歌女》《四季歌》《游击队之歌》《嘉陵江上》《牧童短笛》等,管弦乐《森吉德玛》《晚会》等。

【周璇】

电影《马路天使》主演,演唱了《天涯歌女》和《四季歌》《何日君再来》《夜上海》《花样的年华》等流行歌曲。

【思乡曲】

《思乡曲》是马思聪创作的《内蒙组曲》中的第二曲。该曲将西洋乐器小提琴的技巧与中国民歌因素充分融合,反映了广大人民思念故乡的强烈感情,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

【梁山伯与祝英台】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者为何占豪和陈钢,公开首演者为俞丽拿。

【吕其明】

曲作家,有管弦乐合奏《红旗颂》,该曲融入了国歌、东方红、国际歌等旋律。

【瞿希贤】

曲作家,代表作品有《牧歌》《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飞来的花瓣》《乌苏里船歌》;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骆驼祥子》。

【谷建芬】

曲作家,代表作品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就是我》《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歌声与微笑》;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等。

【王酩】

曲作家,代表作品有《渔家姑娘在海边》《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祖国啊,我父母之邦》《青春啊青春》《知音》《春天的钟》。

【施光南】

曲作家,代表作品有《祝酒歌》《打起手鼓唱起歌》《周总理,您在哪里》《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台湾当归谣》。

【徐沛东】

曲作家,代表作品有《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亚洲雄风》《不能这样活》《命运不是辘轳》《乡音乡情》《辣妹子》《红月亮》《种太阳》《久别的人》《爱我中华》《我像雪花天上来》《大地飞歌》《踏歌起舞》《阳光乐章》《天地喜洋洋》《风景这边独好》《中国永远收获着希望》等。

【王立平】

曲作家,代表作品有《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驼铃》《少林寺》《牧羊曲》《大海啊故乡》《太行颂》《飞吧,鸽子》《江河万古流》《红叶情》《枉凝眉》《红豆曲》《葬花吟》《说聊斋》等。

【李焕之】

曲作家,代表作品有管弦乐《春节组曲》《社会主义好》《生产忙》《茶山谣》《八月桂花遍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