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偶为《世界日报》副刊,日撰报学琐谈数则,以补余白,无何南行,此事遂废。今《新闻学周刊》编者,以撰稿见嘱,因踵前例,续有记述。溲渤杂糅,自知固无当于宏达也。
报纸虽然不是一部严格的历史,但无疑的,现代最大部分的史料,要从报纸中去寻觅。除夸大、误传,是报纸的通病,使寻觅史料者,在选择上极感苦痛外,而报纸记载之缺乏继续性,实亦现代报纸最为普遍的一大缺陷。往往今日用大号题目登载之新闻,此事发展或其结果如何,在明日报端,竟可一字不见。譬如说:某人被刺,此在报纸,通例为一可注意之新闻。当其被刺之日,报馆类多专派记者,亲往调查。并摄影制版,于出事情形,被刺人物,及未获凶手之推测,与刺杀原因之疑议,联篇累幅,刻画尽致。但一至次日,则此被刺者生死如何?凶手曾否就获?等等重要关联,在此同一之报报纸中,竟或不再提及。仿佛此一凶案,已成过去,无再行记载之价值。实则读者所最需要之消息,即在此等重要关键。若报纸截然而止,其足使读者失望,自不待言。此种缺乏连续性之弊害,最足引起读者对报纸之不满。国内报纸,犯此种通病者,逐目皆是。属于政治新闻者,固有时为政治的原因,被检查删扣,以致无法维持某一新闻之连续性。如最近闽浙形势紧张,报端所载某要人行踪,每有中隔数日,不及一字者,致忽浙忽赣,读者莫名其妙。此其责当然不在报馆。
但普通政治新闻,及一般社会新闻,亦类多同样情形。尤可怪者,即通常之法庭旁听记,于某一案件,在其开庭审问时,案情经过,及当事人供词,均不惜群尽记载。然法庭最后之判决如何,则十九不再揭登。殊不知读者于读完一篇旁听记后,既明了案情内容,及双方辩答,则其唯一最欲先知之消息,即为法庭对此,如何判定其是非曲直。今若舍此不登,其为违反读者心理,固极显然,而就一事之史的意义言,亦有首尾不能完全之憾。“神龙见首不见尾”,今日之报纸,尤其中国现在之报纸,固朝朝暮暮,到处皆可发现无尽数之神龙也。
此种缺乏继续性之弊害,国外新闻界亦多同抱此感,而亟思有以改正。今年十月二十四日英国自由党机关(报)《时事日报》(News-Chronicle)的新任编辑处事务主任华莱士(G.Aylmer Vallance)在艾德卫俱乐部演讲,认为今后报纸,应特别注意到新闻之连续性。他说:今天的报纸,当然没有人愿意再看和昨天同样的消息,但昨天某一消息新的发展,则实在是人人所愿意要看的。并且,我们还应当时刻留意,今天报纸上刊出的新闻,我们要预先替明天报纸找出一些新的线索来。就这几句话看来,新闻之需要连续性,而且为今后报纸之一重要特质,不已昭然明白,中外同感吗?
(原载《世界日报》,1934年12月28日第十三版《新闻学周刊》,李磊录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