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9650600000041

第41章 军事剧(2)

(四)繁荣阶段(2000年至今)

2000年是军事剧的“丰收年”,这一年在中央电视台相继播出了《突出重围》、《女子特警队》、《壮志凌云》、《光荣之旅》、《波涛汹涌》,取得了极高收视率,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这种关注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军事剧的繁荣发展,创作热潮至今不衰,代表性作品有:《鹰击长空》、《中国仪仗兵》、《西线兵车行》、《导弹旅长》、《中国轨道》、《军港之夜》、《DA师》、《我们的连队》、《热带风暴》、《沙场点兵》、《垂直打击》、《石破天惊》、《旗舰》、《兵峰》等等。这些作品以新的视角和观念全面关注当代国防、军队和军人,并在历史的参照下展现了我军的成长发展以及我国现代军人崭新的风貌和多姿多彩的军营生活,展示了改革开放背景下非战争状态中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探讨了在新时期如何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以及如何建设适应现代战争的新型军队等重大课题,成为新世纪最为引人注目的类型剧之一。

新世纪以来,反映革命战争年代的军事剧在这一阶段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多部优秀之作形成收视热潮,如《长征》、《雄关漫道》、《日出东方》、《开国领袖毛泽东》、《中国命运的决战》、《井冈山》、《上将许世友》、《陈赓大将》、《彭雪枫》、《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亮剑》、《狼毒花》、《我的兄弟叫顺溜》、《我的团长我的团》等等。我们说,军事剧在新世纪的繁荣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它体现出多重社会语境下的时代需要。

三、军事剧兴起的社会文化语境

(一)意识形态语境

新时期,国家加强了在文化艺术领域意识形态的维护和引导,弘扬主旋律成为一段时期以来指导文艺特别是影视创作的重要方向。有论者指出:“从意识形态方面看,军旅剧属于弘扬主旋律的主导文化电视剧。它是进行有效社会控制,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方式和工具。”。这是军事剧在新世纪兴起的重要意识形态语境。另外,1989年由中宣部组织成立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领导小组”,对这一题材的影视剧创作进行指导,每年拨出专款来进行相关影视剧的拍摄。2005年,总政宣传部曾经专门下发过《关于进一步提高军事题材电视剧质量的意见》,意见要求各军队文艺创作单位要用科学理论特别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文艺工组者的头脑,牢牢把握军队文艺工作的方向,自觉坚持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基调,努力表现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精心塑造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唱响“共产党好、人民军队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作出贡献。这正体现出国家和军队对军事剧意识形态上的引导和控制。

(二)国家安全语境

从整个国际和国内大背景来看,“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虽然再次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世界并不太平,如军事霸权和军事威胁以及恐怖主义和分裂势力等依然存在。因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因素而引发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国与国之间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仍待解决,如近年来持续不断的巴以冲突、叙以冲突。同时,恐怖活动、武器扩散、难民潮等跨国问题,也都给国际安全造成了新的威胁。而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的爆发等更显示出国际局势的不稳定。处在复杂国际关系当中的中国,也同样面临着国家安全问题,这都成为军事剧兴起的国家安全语境。从国际格局来看,冷战结束后,美国全球霸权战略并没有因为苏联的瓦解而改变,相反在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目标的利益驱使下还有增强的趋势,再加上日本军国主义的不断抬头,这些都构成了对世界和平尤其是亚太地区和平的威胁。对中国国家安全而言,这种威胁依然存在。此外,美国加大与台湾的军事合作,据统计从1991-1998年,美对台军售额约200亿美元,仅次于美对沙特阿拉伯的军售,而美国国会更是通过了《加强台湾安全法》以此来介入台湾问题。除了利用台湾问题干涉我国内政之外,美国还多次与我国周边的国家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其目的不言而喻,那就是企图利用军事手段达到牵制我国的目的。

此外,在国际恐怖主义不断抬头的背景下,“东突”分裂势力也在我国境内制造事端,也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与此同时,日本国内少数右翼势力企图复活军国主义,相继做出危险的举动,如日本内阁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就钓鱼岛问题与我国发生争端等。在这样的国际格局和国家安全背景下,中国政府不但需要理智应对,而且还要把全国人民凝聚起来,鼓舞和激励人们的斗志和信心,团结起来,用共同的信念去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

作为当今影响巨大的文艺样式,军事剧中所蕴涵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凝聚着全国人民的情感。以我国现代国防建设和我军现代化建设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军事剧,或多或少可以向人们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我们拥有强大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面对一切威胁,我们有能力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这也是军事剧应有的功能。

(三)军事文化语境

自90年代起,特别是海湾战争后,全世界都在积极进行军事变革,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国防需要,我国也进行了国防现代化和军事现代化的改革,这一改革自然成为军事剧在新世纪兴起的军事文化语境。

军事文化的发展是与军事领域的变化发展息息相关的,甚至也是与整个社会的变化发展相关联的。从古代战争到现代战争,从热兵器到冷兵器,大到军事观念,小到士兵装备等等都会以某种形式被呈现,如西方的战争史诗,我国的边塞诗歌等。而影视艺术,特别是电视剧艺术则为军事文化提供了又一强大的表现渠道,它与生俱来的超强的反映力和表现力使得其对军事文化的传播更具实效。

从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以来,一场以军事改革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军事变革席卷世界军事领域,不但各种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加快了步伐,包括信息战在内的新的军事观念和理论也迅速形成,这一切都使现代军事呈现出新的特征。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我军的现代化建设积极进行着两个转变:一是军队建设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规模型转变,即“质量建军”;二是从打赢常规性的传统战争向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转变。当然,军事变革必然触及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武器装备、编制体制、人员素质、教育训练、作战方法以及军事理论等等。而作为快速灵活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形式之一的电视剧,将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的我国当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这些方面呈现出来,不但能够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全民国防教育的作用。

此外,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在一个时期以来再没有发生过战争,国家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军队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随之发生变化。和平年代的军人面临着战争年代的军人所不曾面对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包括对战争的理解、对军人职业的认知、对自我价值理想的实现以及生活情感方面的矛盾困惑等,这也无疑对人们构成了一种期待视阈,而这种期待视阈便成为军事剧英雄主义叙事的重要语境。

第二节军事剧的英雄主义叙事范式

“范式”的概念是由美国科学家托马斯·S.库恩最早提出来的。库恩认为:“一种范式是,也仅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反过来说,也正是由于他们掌握了共有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科学共同体,尽管这些成员在其他方面并无任何共同之处。”而共同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库恩认为有三个方面:符号概括、模型和范例。比如在文学研究领域,有研究者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也是寻找、建立和更替种种范式的过程”。对于我国军事剧来说,从范式的角度来研究其叙事形态,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史诗范式、传奇范式、正剧范式。这些范式之间既有内在的关联性、相通性又有着各自的独特性,并在承继传统和不断创新中丰富着此类电视剧的内涵。

一、革命历史视阈下的英雄史诗

史诗的英文是Epic,该词源于希腊文Epikos,也作heroic。从heroic(有关英雄的)一词可知,史诗也就是关于英雄的历史或英雄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说,史诗就是讲述英雄历史的文本。根据这样的理解,对照我国军事剧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此类作品中反映革命战争内容的电视剧作品,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这些作品以强烈的英雄主义气息和开阔的创作视野呈现出了上述史诗性作品的叙事要求,从而具有了史诗品性。我们从叙事范式的角度出发,将这些具有史诗性的电视剧作品称作英雄史诗。这一类的代表作品有《长征》、《新四军》、《八路军》、《雄关漫道》、《延安颂》、《井冈山》、《解放》等。这类作品以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革命历史进程以及重要历史人物为描写对象,采用全景式展现的艺术视点,居高临下地鸟瞰历史风云,以磅礴的气势营造出了一种历史的恢弘感。当然,作为一种电子时代的艺术样式,这类作品在电视剧叙事中所呈现出来的史诗性又是带有鲜明的媒介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这类英雄史诗作品的“史诗品性”之所在。

概括起来,这类作品在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出史诗品质:

第一,遵循史实,展现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黑格尔说的“全民族作为整体去保卫自己”的战争最具有史诗性质,实际昭示了一条原则:史诗的题材应该是重大的,一般应该选择对时代、民族乃至对人类有重大影响的史实、过程和状态。而对于创作者来说,以一种严谨、虔诚甚至是神圣的态度去对待历史,则是形成史诗性的基础。在尊重历史原则下动用艺术思维和想象,这应该是史诗创作的内在要求。对于军事剧创作来说,这一点同样重要,因为无论是意识形态主管部门的要求还是广大观众的观影期待,都不允许此类作品有丝毫的“戏说”。国家权力机构要求这类作品必须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历史史实是第一性的,对它的反映与叙述是第二性的。

以此来观照新世纪涌现出来的几部英雄史诗品质的军事剧,观众就能够体会到上述史诗品质。如《长征》突破了以往影视作品只对长征的某一局部进行再现的惯例,第一次全景式、全方位地表现了从1934年4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广昌战役失利到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全过程,真实再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如何确立毛泽东正确路线的历史史实以及党内围绕长征的不同军事思想、不同政治路线的尖锐斗争。事实上,从题材选择来说,选择长征这样一个既关系到中国未来命运又堪称人类史上壮举的历史事件,已经意味史诗性叙事的开始。1937年,斯诺就曾预言:“总有一天,会有人为这次激动人心的远征写出一部完整的史诗。”如今,电视剧《长征》完成了这一使命,它充分发挥电视剧容量大的审美优势,全景式地真实而具象化地将这一远征搬上了荧屏,让亿万观众重新领略了那段艰苦卓绝而又充满革命理想的光辉岁月。再如《八路军》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换装、成立八路军、奔赴山西抗日前线为起点,铺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8年抗战历史画卷。《中原突围》则再现55年前中原军区解放军在中国命运转折关头,英勇突破国民党军队30万大军层层封锁,开创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牵制敌军对陕北、东北和华北解放区的进攻,完成人民解放力量战略转折,揭开解放战争序幕的重大史实。